显示面板驱动电源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59316发布日期:2020-10-28 12:04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驱动电源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面板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显示面板驱动电源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在设计柔性amoled(active-matrix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屏幕驱动电路的电源电路时,多采用集成多路电源控制的专用poweric(功率集成电路),并辅以适配的外围电路,来满足电源电路的设计需要。对于当前主流柔性amoled屏幕,所需的源端电压主要有三路,分别是avdd、elvdd、elvss,这三路电压由上述专用poweric模块电路提供。

现有设计的针对柔性amoled面板的驱动电源电路,通常只能支持中小尺寸(6寸以内)柔性屏幕或者大尺寸柔性屏幕中的一种类型。比如,当一驱动电源电路的设计,只能支持中小尺寸柔性屏幕的电源供应,无法驱动更大尺寸柔性屏幕。当厂商需要驱动更大尺寸柔性屏幕时,也即提高电源电路的驱动能力时,需要向ic厂商定制新的驱动电源电路,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驱动电源电路,不仅可以驱动中小尺寸(6寸以内)的柔性amoled面板,还可以驱动更大尺寸的柔性amoled面板,提高了电源电路的驱动能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驱动电源电路,包括:

电源输入接口,用于与外部供电电源连接;

mcu模块,与所述电源输入接口连接,用于生成数字信号;

电源供电模块,与所述电源输入接口连接;

第一数模转换单元、第二数模转换单元以及第三数模转换单元,均与所述mcu模块以及所述电源供电模块连接,用于将所述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

第一功率放大单元、第二功率放大单元以及第三功率放大单元,均与所述电源输入接口连接,用于对所述模拟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并在时序上输出多路电压信号;以及

电压输出接口,用于将所述多路电压信号输出至显示面板;

所述电源输入接口为所述mcu模块、所述电源供电模块、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单元、所述第二功率放大单元以及所述第三功率放大单元提供输入电压,所述电源供电模块为所述第一数模转换单元、所述第二数模转换单元以及所述第三数模转换单元提供工作电压,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单元和所述第一数模转换单元连接,所述第二功率放大单元和所述第二数模转换单元连接,所述第三功率放大单元和所述第三数模转换单元连接。

优选地,第一功率放大单元包括第一电感、第一电容、第二电感、第二电容、第一电阻、第一二极管、第二电阻、第一可变电阻、第三电容以及第一升压转换器,所述第一升压转换器的接入电压引脚、第一电感的第一端以及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均连接至第一节点,所述第一节点还外接电源输入端,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与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均连接至所述第一升压转换器的第一输出引脚,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均与所述第一升压转换器的接地引脚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升压转换器的第二输出引脚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均连接至第二节点,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可变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均连接至所述第一升压转换器的第三输出引脚,所述第一可变电阻的第三端接地,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单元中,所述第一升压转换器的使能引脚外接第一模拟参考电压信号,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以及所述第一可变电阻的第一端均外接第一输出模拟信号,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单元与所述第二功率放大单元的电路结构相同。

优选地,第三功率放大单元包括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三电感、第二可变电阻、第三电阻、第一并联支路以及第二转换器,所述第一并联支路由相并联的第六电容、第七电容以及第八电容组成,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二转换器的接入电压引脚均连接至第三节点,所述第三节点外接电源输入引脚,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三电感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可变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一并联支路的第一端均连接至第四节点,所述第三电感的第一端、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二转换器的第一输出引脚均连接至第五节点,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转换器的第二输出引脚连接,所述第二转换器的使能引脚外接第三模拟参考电压信号,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可变电阻的第二端均连接至所述第二转换器的反馈引脚,所述第二可变电阻的第三端接地,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二转换器的接地引脚、所述第一并联支路的第二端均连接至第六节点,所述第一并联支路的第二端还外接第三输出模拟信号。

优选地,所述mcu模块通过第一数字信号输出引脚、第二数字信号输出引脚、第三数字信号输出引脚以及接地引脚与所述第一数模转换单元连接,所述mcu模块通过第一数字信号输出引脚、第二数字信号输出引脚、第四数字信号输出引脚以及接地引脚与所述第一数模转换单元连接,所述mcu模块通过第一数字信号输出引脚、第二数字信号输出引脚、第五数字信号输出引脚以及接地引脚与所述第一数模转换单元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数模转换单元将所述mcu模块输出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所述第一模拟参考电压信号。

优选地,所述第三数模转换单元将所述mcu模块输出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所述第三模拟参考电压信号。

优选地,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单元通过所述第一输出模拟信号与所述电压输出接口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三功率放大单元通过所述第三输出模拟信号与所述电压输出接口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面板驱动电源电路,不仅可以驱动中小尺寸(6寸以内)的柔性amoled面板,还可以驱动更大尺寸的柔性amoled面板,提高了电源电路的驱动能力。也即可以适应不同尺寸的柔性amoled面板的驱动电路;另一方面,提高了驱动电源电路的元件的利用率,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显示面板驱动电源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电源输入接口101的电路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mcu模块102的电路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电源供电模块103的电路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的第一数模转换单元104的电路示意图;

图6为图1中的第二数模转换单元105的电路示意图;

图7为图1中的第三数模转换单元106的电路示意图;

图8为图1中的第一功率放大单元107的电路示意图;

图9为图1中的第二功率放大单元108的电路示意图;

图10为图1中的第三功率放大单元109的电路示意图;

图11为图1中的电压输出接口110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没有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材料、装置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技术方案以避免模糊本公开的各方面。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用语“一个”、“一”、“该”、“所述”和“至少一个”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包括”、“具有”以及“设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驱动电源电路,主要用于作为柔性amoled面板屏幕驱动电路的电源电路。

上述显示面板驱动电源电路包括:电源输入接口101、mcu(microcontrollerunit,微控制单元)模块102、电源供电模块103、第一数模转换单元104、第二数模转换单元105、第三数模转换单元106、第一功率放大单元107、第二功率放大单元108、第三功率放大单元109以及电压输出接口110。

电源输入接口101用于与外部供电电源连接,然后为整个显示面板驱动电源电路供电,其中外部供电电源的电压不超过4.5v。图2为电源输入接口101的电路示意图。mcu模块102与上述电源输入接口101连接,用于生成数字信号。参考图3,本实施例中,mcu模块102生成的数字信号包括scl、ws、di0、di1以及di2。mcu模块102中包含有控制芯片u1。参考图2、图3以及图8至图10,电源输入接口101的vin引脚分别与mcu模块102的vin引脚、电源供电模块103的vin引脚、第一功率放大单元107的vin引脚、第二功率放大单元108的vin引脚以及第三功率放大单元109的vin引脚连接。

电源供电模块103与上述电源输入接口101连接。电源供电模块103的电路示意图参考图4。电源供电模块103中包含有稳压器u2。本实施例中,电源供电模块103输出的电压为3.3v。第一数模转换单元104、第二数模转换单元105以及第三数模转换单元106均与上述mcu模块102以及上述电源供电模块103连接,用于将上述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第一数模转换单元104的电路示意图参考图5,第二数模转换单元105的电路示意图参考图6,第三数模转换单元106的电路示意图参考图7。

参考图4,电源供电模块103通过与vout引脚相连的3v3端口,输出3.3v的工作电压,且通过该3v3端口分别与第一数模转换单元104、第二数模转换单元105以及第三数模转换单元106的3v3端口连接。

参考图3、图5、图6和图7,mcu模块102输出数字信号scl、ws以及di0至所述第一数模转换单元104,输出数字信号scl、ws以及di1至所述第二数模转换单元105,输出数字信号scl、ws以及di2至所述第三数模转换单元106。mcu模块102的gnd引脚分别与第一数模转换单元104、第二数模转换单元105以及第三数模转换单元106的gnd引脚连接。

上述第一数模转换单元104通过第一数模转换器u3将上述mcu模块102输出的数字信号scl、ws以及di0转换为第一模拟参考电压信号avdd_ref。上述第二数模转换单元105通过第二数模转换器u5将上述mcu模块102输出的数字信号scl、ws以及di1转换为第二模拟参考电压信号elvdd_ref。上述第三数模转换单元106通过第三数模转换器u7将上述mcu模块102输出的数字信号scl、ws以及di2转换为第三模拟参考电压信号elvss_ref。上述第一模拟参考电压信号avdd_ref、第二模拟参考电压信号elvdd_ref以及第三模拟参考电压信号elvss_ref都属于上述模拟信号,即上述模拟信号包含第一模拟参考电压信号avdd_ref、第二模拟参考电压信号elvdd_ref以及第三模拟参考电压信号elvss_ref。

所述第一数模转换单元104输出第一模拟参考电压信号avdd_ref至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单元107。所述第二数模转换单元105输出第二模拟参考电压信号elvdd_ref至所述第二功率放大单元108。所述第三数模转换单元106输出第三模拟参考电压信号elvss_ref至所述第三功率放大单元109。

第一功率放大单元107、第二功率放大单元108以及第三功率放大单元109均与上述电源输入接口101连接,用于对上述模拟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并在时序上输出多路电压信号。第一功率放大单元107的电路示意图参考图8,第二功率放大单元108的电路示意图参考图9,第三功率放大单元109的电路示意图参考图10。电压输出接口110用于将上述多路电压信号输出至显示面板。电压输出接口110的电路示意图参考图11。

上述电源输入接口101为上述mcu模块102、电源供电模块103、第一功率放大单元107、第二功率放大单元108以及第三功率放大单元109提供输入电压。上述电源供电模块103为上述第一数模转换单元104、上述第二数模转换单元105以及上述第三数模转换单元106提供工作电压。上述第一功率放大单元107和上述第一数模转换单元104连接,上述第二功率放大单元108和上述第二数模转换单元105连接。上述第三功率放大单元109和上述第三数模转换单元106连接。第一功率放大单元107、第二功率放大单元108以及第三功率放大单元109输入的电压范围为2.9v~4.5v。

图8为图1中的第一功率放大单元107的电路示意图。如图8所示,第一功率放大单元107包括第一电感l1、第一电容c1、第二电感l2、第二电容c2、第一电阻r1、第一二极管d1、第二电阻r2、第一可变电阻vr1、第三电容c3以及第一升压转换器u4。上述第一升压转换器u4的接入电压引脚、第一电感l1的第一端以及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均连接至第一节点n1。上述第一节点n1还外接电源输入端,上述第一电感l1的第二端与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均连接至上述第一升压转换器u4的第一输出引脚。上述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以及上述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均与上述第一升压转换器u4的接地引脚连接。上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与上述第一升压转换器u4的第二输出引脚连接。上述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上述第二电感l2的第一端以及上述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均连接至第二节点n2。上述第二电感l2的第二端接地,上述第一可变电阻vr1的第二端与上述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均连接至上述第一升压转换器u4的第三输出引脚。上述第一可变电阻vr1的第三端接地,上述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与上述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连接。

在上述第一功率放大单元107中,上述第一升压转换器u4的使能引脚外接第一模拟参考电压信号avdd_ref。上述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上述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以及上述第一可变电阻vr1的第一端均外接第一输出模拟信号avdd。第一数模转换单元104的第一数模转换器u3中输出第一模拟参考电压信号avdd_ref的引脚与上述第一升压转换器u4中输入第一模拟参考电压信号avdd_ref的引脚相连接。

第二功率放大单元108的电路结构和第一功率放大单元107是相同的。如图9所示,第二功率放大单元108包括电感l3、电容c4、电感l4、电容c5、电阻r3、二极管d2、电阻r4、可变电阻vr2、电容c6以及升压转换器u6。上述升压转换器u6的接入电压引脚、电感l3的第一端以及电容c5的第一端均连接至节点n3。上述节点n3还外接电源输入端,上述电感l3的第二端与电容c4的第一端均连接至上述升压转换器u6的第一输出引脚。上述电容c5的第二端以及上述电阻r3的第一端均与上述升压转换器u6的接地引脚连接。上述电阻r3的第二端与上述升压转换器u6的第二输出引脚连接。上述电容c4的第二端、上述电感l4的第一端以及上述二极管d2的正极均连接至节点n4。上述电感l4的第二端接地,上述可变电阻vr2的第二端与上述电阻r4的第一端均连接至上述升压转换器u6的第三输出引脚。上述可变电阻vr2的第三端接地,上述电阻r4的第二端与上述电容c6的第一端连接。

在第二功率放大单元108中,升压转换器u6的使能引脚外接第二模拟参考电压信号elvdd_ref。电容c6的第二端、二极管d2的负极以及可变电阻vr2的第一端均外接第二输出模拟信号elvdd。第二数模转换单元105的第二数模转换器u5中输出第二模拟参考电压信号elvdd_ref的引脚与上述升压转换器u6中输入第二模拟参考电压信号elvdd_ref的引脚相连接。

如图10所示,第三功率放大单元109包括第四电容c8、第五电容c12、第三电感l5、第二可变电阻vr3、第三电阻r5、第一并联支路以及第二转换器u8,上述第一并联支路由相并联的第六电容c13、第七电容c14以及第八电容c15组成。上述第四电容c8的第一端以及上述第二转换器u8的接入电压引脚均连接至第三节点n5。上述第三节点n5外接电源输入引脚。上述第四电容c8的第二端、上述第三电感l5的第二端、上述第二可变电阻vr3的第一端以及上述第一并联支路的第一端均连接至第四节点n6。上述第三电感l5的第一端、上述第五电容c12的第二端以及上述第二转换器u8的第一输出引脚均连接至第五节点n7。上述第五电容c12的第一端与上述第二转换器u8的第二输出引脚连接。上述第二转换器u8的使能引脚外接第三模拟参考电压信号elvss_ref,上述第三电阻r5的第一端、上述第二可变电阻vr3的第二端均连接至上述第二转换器u8的反馈引脚。上述第二可变电阻vr3的第三端接地,上述第三电阻r5的第二端、上述第二转换器u8的接地引脚、上述第一并联支路的第二端均连接至第六节点n8,上述第一并联支路的第二端还外接第三输出模拟信号elvss。

第三数模转换单元106的第三数模转换器u7中输出第三模拟参考电压信号elvss_ref的引脚与上述第二转换器u8中输入第三模拟参考电压信号elvss_ref的引脚相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单元107输出第一输出模拟信号avdd至电压输出接口110,所述第二功率放大单元108输出第二输出模拟信号elvdd至电压输出接口110,所述第三功率放大单元109输出第三输出模拟信号elvss至电压输出接口110。上述第一输出模拟信号avdd、第二输出模拟信号elvdd以及第三输出模拟信号elvss均属于上述电压信号,即上述电压信号包含第一输出模拟信号avdd、第二输出模拟信号elvdd以及第三输出模拟信号elvss。

在另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功率放大单元107输出的第一输出模拟信号avdd可以达到电压6.4v,电流300ma。上述第二功率放大单元108输出的第二输出模拟信号elvdd可以达到电压4.6v,电流800ma。上述第一功率放大单元107输出的第一输出模拟信号elvss可以达到电压-2.5v,电流800ma。从而增大了输出功率,提高了该驱动电源电路对显示面板的驱动能力,能够适应不同尺寸屏幕,包括较大尺寸和较小尺寸的屏幕的电源供应。

本实施例中,通过mcu模块102对第一功率放大单元107、第二功率放大单元108以及第三功率放大单元109的控制,可以实现对输出的avdd、elvdd、elvss三路电压的时序上的控制。

上述第一功率放大单元107通过上述第一输出模拟信号avdd与上述电压输出接口110电连接。上述第二功率放大单元108通过上述第二输出模拟信号elvdd与上述电压输出接口110电连接。上述第三功率放大单元109通过上述第三输出模拟信号elvss与上述电压输出接口110电连接。也即,第一功率放大单元107中输出第一输出模拟信号avdd的端口与电压输出接口110中输入第一输出模拟信号avdd的引脚连接。第二功率放大单元108中输出第二输出模拟信号elvdd的端口与电压输出接口110中输入第二输出模拟信号elvdd的引脚连接。第三功率放大单元109中输出第三输出模拟信号elvss的端口与电压输出接口110中输入第三输出模拟信号elvss的引脚连接。

本实施例中,上述mcu模块102中的控制芯片u1的型号为c8051f340f380,所述电源供电模块103中稳压器u2的型号为lt1963aest-3.3。第一数模转换器u3、第二数模转换器u5以及第三数模转换器u7的型号均为pt8211_h。第一升压转换器u4以及升压转换器u6的型号均为fp6291,第二转换器u8的型号为mp1471a。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显示面板驱动电源电路至少具有如下优势:

本实施例公开的显示面板驱动电源电路,不仅可以驱动中小尺寸(6寸以内)的柔性amoled面板,还可以驱动更大尺寸的柔性amoled面板,提高了电源电路的驱动能力。当需要驱动不同尺寸的柔性amoled面板的驱动电路时,只需要对第一功率放大单元、第二功率放大单元、第三功率放大单元中的参数值进行调整即可,不再需要重新设计驱动电源电路,提高了驱动电源电路的元件的利用率,节约了成本,也减少了电子垃圾,保护了环境。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