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式转笔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9027阅读:15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调式转笔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笔刀,特别是一种可调式转笔刀。
目前转笔刀的基本结构是,在一个有锥形导孔的固定件的一侧开有一个长透槽,在长透槽的外侧固定一刀片。由于这样的转笔刀的导孔过短,而且只有一个刀片,使铅笔在导孔中旋转时很不稳定,至使铅芯经常在导孔中被刀片咯断。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目的在于向社会提供一种新型的可调式转笔刀。它克服了传统转笔刀的缺陷,在使用中铅笔可以很稳定地在导孔中旋转,不会损坏铅芯,通过调节还可以削出不同粗细的铅尖,同时削笔的速度也比传统的转笔刀快一倍。
本实用新型是由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在锥形导孔的后面有一段圆筒形导孔。锥形导孔上下两个相对位置的斜面上有两个长透槽,在两个长透槽的外侧分别固定有上下两个刀片。由于两个刀片的长度均长出锥形导孔的长度,所以两个刀片在锥形导孔前交叉形成一个与锥形导孔相对的夹角。两个刀片的前端均有向刀刃一侧宽出的部分。在两个刀片前端的夹角内有一个三角形的调节件。
以下结合附图及其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如图所示,图2为剖视图,


图1为仰视图,图3为俯视图。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包括一个固定件主体1、上刀片2、下刀片3、三角形调节件4和调节钮18。在固定件主体1中有一个锥形导孔5,锥形导孔5的后部是一个圆筒形导孔6。在锥形导孔5的上下两个相对位置的斜面上分别开有两个长透槽——上长透槽7和下长透槽8(如图2所示)。在上长透槽7右侧的上面沿着锥形导孔5的外斜面固定有上刀片2,在下长透槽8的左侧的下面沿着锥形导孔5的外斜面固定有下刀片3。上刀片2和下刀片3的长度均长出锥形导孔5的长度,并在锥形导孔5前相交叉,形成一个与锥形导孔5相对的夹角,(如图2所示)。上刀片2前端有向刀刃9一侧宽出的部分10,其后有一个小缺口11。下刀片3的前端有向刀刃12一侧宽出的部分13,其后有一个小缺口14,(如
图1、3所示)。在上刀片2的前端和下刀片3的前端所形成的夹角内有一个三角形的调节件4,其前端面上有一个螺纹孔15。与螺纹孔15相对的主体1上有一透孔16。在透孔16的外侧有一个带有螺栓17的调节钮18。调节钮18穿过透孔16与调节件4上的螺纹孔15相配合。在透孔16的内侧有一个防止调节钮18脱出的卡件19,(如图2所示)。
为了使笔杆在导孔中更稳定地旋转,可以将圆筒形导孔6的内壁做成螺纹形的。
20、21为固定螺钉。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情况如下。将铅笔插入导孔6中顺时针方向旋转,上刀片2和下刀片3即可同时对铅笔进行切削。如果需要将铅笔芯削得稍细些,可逆时针方向旋转调节钮18,在螺纹孔15的作用下调节件4被向后移动,此时,上刀片2上的小缺口11与下刀片3上的小缺口14之间的间隙变小,削出的铅芯就比较细。如果反方向旋转调节钮18,可使调节件4向前移动,此时小缺口11与小缺口14的间隙变大,即可削出比较粗的铅芯。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达到了设计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可调式转笔刀,包括固定件主体(1)、上刀片(2)、下刀片(3)、锥形导孔(5)、圆筒形导孔(6)、调节件(4)、调节钮(12),其特征在于锥形导孔(5)的后面有一个圆筒形导孔(6),在锥形导孔(5)的上下两个相对位置的斜面上开有上长透槽(7)和下长透槽(8),沿着锥形导孔(5)的外斜面的上下固定有上刀片(2)和下刀片(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笔刀,其特征在于上刀片(2)和下刀片(3)的长度均长出锥形导孔(5)的长度并在锥形导孔(5)前相交叉。
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转笔刀,其特征在于上刀片(2)的前端有向刀刃(9)一侧宽出的部分(10),下刀片(3)的前端有向刀刃(12)一侧宽出的部分(13)。
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转笔刀,其特征在于上刀片(2)的宽出部分(10)和下刀片(3)的宽出部分(13)之间有一个带螺纹的孔(15)的调节件(4)。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笔刀,其特征在于上刀片(2)的宽出部分(10)后有一个小缺口(11),下刀片(3)的宽出部分(13)后有一个小缺口(14)。
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转笔刀,其特征在于调节钮(18)通过螺栓(17)与调节件(4)上的螺纹孔(15)相配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笔刀,其特征在于圆筒形导孔(6)的内壁带有螺纹。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可调式转笔刀。在锥形导孔后有一圆筒形导孔,锥形导孔的上下分别固定有长于锥形导孔的上刀片和下刀片,并有一三角形调节件至于两刀片前端的夹角内。从而使铅笔可以很稳定地在导孔中旋转,不会损坏铅芯。通过调节件改变两个刀片交叉的角度还可以削出不同粗细的铅尖,削笔的速度也比传统转笔刀快一倍。
文档编号B43L23/00GK2112523SQ9122792
公开日1992年8月12日 申请日期1991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1991年11月9日
发明者罗克隆, 姜文惠 申请人:罗克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