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隧道的诱导逃生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544604阅读:来源:国知局
目的。
[0044]为了更好的保护LED芯片,设计了与正方体的封闭结构相匹配的第一外壳4,如图6是图1中的外壳翻转180度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中的外壳倾斜一定角度的结构示意图。第一外壳4采用压铸铝材质,并对第一外壳4采用硅树脂灌封,经测试,本发明的外壳防护等级达到IP67。
[0045]如图8、9所示,是本发明提供的箭头形LED灯,该箭头形LED灯包括:第二诱导灯底板5,设置于第二诱导灯底板5上且成箭头型的第二发光组件6,与第二发光组件6相匹配的第二透镜7,覆盖在第二诱导灯底板5上并与第二透镜7相匹配的第二外壳8。
[0046]其中,第二发光组件6由15个LED芯片串联而成,每个LED芯片的发光颜色为绿色、设计寿命为10万小时,与第二发光组件6相匹配的第二透镜7也呈箭头型,第二外壳8上设计有与第二透镜7相匹配的透镜安装槽81,第二外壳8采用压铸铝材质,并对第二外壳8采用硅树脂灌封,经测试,本发明的外壳防护等级达到IP67。
[0047]该箭头形LED灯额定功率为1W、工作电压为24V、平均发光亮度为65cd,在导通后,由于电压稍微增大,就会引起LED芯片内发光二极管的电流急剧增大,进而影响LED芯片的寿命,故本发明保持LED芯片的工作电压不变,控制装置通过控制LED芯片的工作电流来调节其亮度进而达到调节隧道内能见度的目的。
[0048]如图10所示,是本发明提供的双侧形LED灯,所述双侧形LED灯包括:第三诱导灯底板91,设置于第三诱导灯底板91两侧的第三发光组件92,与第三发光组件92相匹配的第三透镜93,覆盖在第三诱导灯底板91上并与第三透镜93相匹配的第三外壳94。
[0049]该双侧形LED灯额定功率为3W、工作电压为24V、平均发光亮度为22cd,在导通后,由于电压稍微增大,就会引起LED芯片内发光二极管的电流急剧增大,进而影响LED芯片的寿命,故本发明保持LED芯片的工作电压不变,控制装置通过控制LED芯片的工作电流来调节其亮度进而达到调节隧道内能见度的目的。
[0050]上述系统中,能见度传感器设置于隧道的中间处,对于全封闭的隧道而言,进出口的能见度较高,中间处的能见度最低,将能见度传感器设置于隧道的最中间,以测量隧道的最低能见度,测量得到的数据传输至控制装置分析处理。
[0051]上述系统中,控制装置接收到能见度传感器测得的数据后,首先控制LED逃生诱导灯的亮度来调节能见度,当能见度传感器测得的能见度不再变大时,控制装置停止调控LED逃生诱导灯的亮度,然后以最终测得的能见度数值确定隧道内的安全车速,即最大车速,确定原则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如下:
[0052]能见度小于等于500米大于200米时,时速不得超过80km/h并保持150米以上的行车间距。
[0053]能见度小于等于200米大于100米时,时速不得超过60km/h并保持100米以上的行车间距。
[0054]能见度小于等于100米大于50米时,时速不得超过40km/h并保持50米以上的行车间距。
[0055]能见度小于等于50米时,时速不得超过20公里并保持50米以上的行车间距。
[0056]对于能见度大于500米时,理论上车速可以大于80km/h,但因为现有隧道都有限速,一般为80Km/h,故在能见度大于500米时,时速也为80Km/h,并保持150米以上行车间距。
[0057]上述系统中,LED显示屏与控制装置相连,LED显示屏显示控制装置确定得到的速度的取值以及行车间距。
[0058]上述系统中,第一电子眼设置于隧道内靠近隧道进口的位置,以监控车辆进入隧道的速度,第二电子眼设置于隧道内靠近出口的地方,以监视车辆出隧道时的速度,以免车辆在过了第一个电子眼后又加速超过了 LED显示屏显示的限制速度。
[0059]上述系统中,通讯装置将控制装置、第一电子眼及第二电子眼搜集的数据传输至地方交通系统网,以便交管部对隧道内的运行环境及车辆运行情况及时全面的了解,对于第一、第二电子眼见监视到的车速超过LED显示器显示的速度的,交管部对车主做相应处ill。
[0060]本发明通过LED逃生诱导灯来调节隧道内的能见度,通过能见度传感器来监测隧道内的能见度,并根据监测到的能见度设定一个最高的车辆运行速度,并通过LED显示屏告知过往车辆,同时通过电子眼监测过往车辆的速度,并通过通讯装置将所有数据上传至当地地方交通系统网。本发明实现了调节并监测隧道内的能见度,并根据隧道内的能见度控制车辆运行速度的目的,有利于降低隧道内的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
[0061]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意识到,这里所述的实施例是为了帮助读者理解本发明的原理,应被理解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这样的特别陈述和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公开的这些技术启示做出各种不脱离本发明实质的其它各种具体变形和组合,这些变形和组合仍然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用于隧道的诱导逃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沿隧道人行横洞及车行横洞分布的LED逃生诱导灯,用于显示调节隧道内人行横洞及车行横洞的能见度; 能见度传感器,用于测量隧道内的能见度; 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所述能见度传感器测量得到的能见度调节LED逃生诱导灯的亮度,并确定在测量的能见度的情况下隧道内所允许的最高车速及行车间距; 设置于隧道进口处的LED显示屏,用于显示所述控制装置确定得到的所允许的最高车速及行车间距; 设置于隧道进口的第一电子眼和设置于隧道出口的第二电子眼,用于监控隧道内车辆的车速; 以及通讯装置,用于与各器件实现数据通讯,同时通讯装置与地方交通系统网实现通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诱导逃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LED逃生诱导灯包括超亮形LED灯、箭头形LED灯和双侧形LED灯,双侧形LED灯分布于横洞洞口两侧的位置,箭头形LED灯分布于横洞内两侧洞壁的下部位置,超亮形LED灯分布于横洞与隧道的交界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诱导逃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亮形LED灯包括:第一诱导灯底板,与所述第一诱导灯底板一起组成封闭结构的光源板,覆盖在所述光源板的第一发光组件上的第一透镜以及与所述封闭结构相匹配的第一外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诱导逃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结构为正多边体、柱状体或球状体。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诱导逃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板上至少有一个发光组件,所述透镜与发光组件一一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诱导逃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与所述光源板间设置有橡胶垫圈。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诱导逃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箭头形LED灯包括:第二诱导灯底板,设置于第二诱导灯底板上且成箭头型的第二发光组件,与第二发光组件相匹配的第二透镜,覆盖在第二诱导灯底板上并与第二透镜相匹配的第二外壳。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诱导逃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侧形LED灯包括:第三诱导灯底板,设置于第三诱导灯底板两侧的第三发光组件,与第三发光组件相匹配的第三透镜,覆盖在第三诱导灯底板上并与第三透镜相匹配的第三外壳。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隧道的诱导逃生系统,包括:沿隧道分布的LED逃生诱导灯,用于测量隧道内的能见度的能见度传感器,用于根据测量得到的能见度调节LED逃生诱导灯的亮度、并确定在测量的能见度的情况下隧道内所允许的最高车速的控制装置,用于显示所述所允许的最高车速的LED显示器,用于监视隧道内车辆速度的第一电子眼和第二电子眼,以用于与各器件实现数据通讯、同时与地方交通系统网实现通讯的通讯装置。本发明实现了调节并监测隧道内的能见度,并根据隧道内的能见度控制车辆运行速度的目的,有利于降低隧道内的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
【IPC分类】G09F9-33, G08G1-048, H05B37-02, G08G1-052
【公开号】CN104867412
【申请号】CN201510244258
【发明人】李中贵, 何龙
【申请人】成都依路达海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26日
【申请日】2015年5月14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