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设备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580278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显示设备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电子产品的蓬勃发展,显示设备之应用领域越来越广,举凡可携式行动装置到家用电器皆可与触控显示设备整合,开发成各种方便使用的整合性商品。
[0003]如图9所示,现有技术的显示设备之结构主要包含有一保护盖板80、一显示模块81、一框体82及一用于连接该保护盖板80与该显示模块81的黏胶层83,该框体82具有一上开口部821。于组装时,是先将该显示模块81设置于该框体82之内并邻近于该框体82的上开口部821,以使观看者可以看见显示模块81的显示图像,最后将该保护盖板80透过黏胶层83贴覆于该黏胶层83上,则完成组装。
[0004]如图9所示,现有技术的显示设备,其显示模块81装设于框体82之内后,该显示模块81与该框体82之间是具有一相当的间隙84,使得来自显示模块81下部的光线能经由该间隙84而射出,导致现有技术的显示设备存在着漏光的问题。为了解决漏光的问题,现有技术遂于保护盖板80之下面边缘设之一具有相当宽度的遮光层801,藉由该遮光层801遮蔽由该间隙84射出的光线,解决漏光问题。
[0005]然而,为追求美观及设计感,现有技术的显示设备逐渐缩减遮光层801的宽度以使触控装置朝着窄边框化趋势发展。但如此一来,观看者在以一定的侧角度观看图像时,可以看到由框体82与显示模块81之间的间隙84射出的光线,则反而又产生了漏光问题,并导致显示设备不良外观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6]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之缺点,本发明之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其可解决因窄框体化及缩减遮光层的宽度所衍生的漏光问题,进而达到良好外观之需求。
[0007]为了可达前述之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手段是令该显示设备,包含:
[0008]一框体,其具有一上开口部及一容置空间,且该上开口部围绕形成一开口 ;
[0009]一显示模块,其具有面对该开口之一上侧面且是容置于该框体之容置空间中,且该显示模块与该框体的上开口部之间具有一间隙;
[0010]一保护盖板,其设置于其设置于该框体之开口上方,且其该保护盖板之面对开口的侧面之边缘处设有一遮光层;
[0011]—第一黏胶层,其设置于该显示模块及该保护盖板之间;以及
[0012]一挡光组件,其是设置于该显示模块与该框体的上开口部之间,藉以封闭该间隙。
[0013]较佳的,该第一黏胶层是由固态透明胶或者液态透明胶所制成。其中,当使用液态透明光学胶成型该第一黏胶层时,于液态透明光学胶固化前,液态透明光学胶是被该挡光组件阻挡而不会流入该间隙中,则能避免该显示模块点亮后出现难以掩饰的色块之问题。据此,所述显示设备除了可解决因窄框体化及缩减遮光层的宽度所衍生的漏光问题之外,还可解决因使用液态光学透明胶而衍生的渗胶及色块问题,并达到具有良好外观的功效。
[0014]较佳的,该保护盖板与该第一黏胶层之间设有一第二黏胶层。据此,保护盖板可以同时与框体固定,以提高显示设备的贴合可靠性,且该第一黏胶层是可消除框体之上侧面与显示模块之上侧面之间的高度差;如此:固态透明光学胶制成的第二黏胶层避免因该高度差在上开口部位置无法贴合而出现色差的问题,进而提高光学性能与贴合良率;液态透明光学胶制成的第二黏胶层可避免因一次填充大量液态光学透明胶而产生气泡,使该第一黏胶层及该第二黏胶层能含有更少的气孔,提高透光性与贴合良率。
[0015]较佳的,该挡光组件包含有一基材层及两黏合层,该两黏合层设于该基材层之两相对的外侧面上,该两黏合层分别与该框体之上开口部与该显示模块相接。
[0016]更佳的,该挡光组件之基材层为泡棉层、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酯层或聚碳酸酯层。一更佳的,该挡光组件之基材层之厚度介于25毫米至35毫米之间。
[0017]较佳的,该挡光组件是由黏度为10,000厘泊(centipoises,CP)以上之不透明液态胶固化而成。
[0018]更佳的,该挡光组件是由黏度为10,000厘泊至20,000厘泊之不透明液态胶固化??? 。
[0019]藉由将该挡光组件设于该显示模块与该框体的上开口部之间以封闭该间隙,来自于显示面板之背光源且由该间隙透出的光线是能有效地被该挡光组件所遮蔽,如此一来,观看者于观看图像时,无论以任何角度观看都无法看到由该间隙射出的光线,则有效解决因窄框体化或窄遮光层所导致的漏光及不良外观问题。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发明之实施例1之显示设备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0021]图2为本发明之实施例2之显示设备的局部放大侧视剖面示意图。
[0022]图3为本发明之实施例3之显示设备的局部放大侧视剖面示意图。
[0023]图4为本发明之实施例4之显示设备的局部放大侧视剖面示意图。
[0024]图5为本发明之实施例5之显示设备的局部放大侧视剖面示意图。
[0025]图6为本发明之实施例6之显示设备的局部放大侧视剖面示意图。
[0026]图7为本发明之实施例7之显示设备的局部放大侧视剖面示意图。
[0027]图8为本发明之实施例8之显示设备的局部放大侧视剖面示意图。
[0028]图9为现有技术之显示设备局部放大侧视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配合图式及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以下实施例的内容中所称的方位「上」、「下」、「内」、「外」、「旁」仅是用来表示图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
[0030]实施例1
[0031]如图1所本实施例之显设备包含有一框体10、一显模块20、一保护盖板30、一第一黏胶层40与一挡光组件60。
[0032]如图1及2所示,框体10之上侧面上成形一上开口部11,上开口部11围绕形成一开口,且框体10内部成形一容置空间,上开口部11包含有一内侧面111、一端面112及一外侧面113,端面112连接成形于内侧面111与外侧面113之间。
[0033]显示模块20是容置于框体10之容置空间中,且显示模块20与框体10的上开口部11之间具有一间隙。进一步而言,显示模块20之上侧面的边缘被框体10的上开口部11遮蔽,显示模块20之上侧面是面对框体10的上开口部11之内侧面,且间隙是位于显示模块20之上侧面与框体10的上开口部11之内侧面111之间。显示模块20具有一上侧面,上侧面面对框体10的上开口部11围绕形成的开口,藉此观察者透过开口观看显示模块20上侧面显示的图像。显示模块20包含由上而下依序贴靠重叠的一上偏光片21、一基板22、一滤光层23、一液晶层24、一薄膜晶体管25、一下偏光片26、一扩散片27及一背光源28,其中滤光层23形成于基板22之面对液晶层24的表面上。另显示模块20包括一密封组件241,密封组件241连接设置于滤光层23与薄膜晶体管25之间且位于液晶层24之边缘,藉以将液晶封闭于基板22与薄膜晶体管25之间以形成液晶层24。
[0034]保护盖板30设置于框体10之开口上方,且保护盖板30之面对开口的侧面之边缘处设有一遮光层31,遮光层31用以遮蔽框体10之上开口部11的端面112及显不设备内部影响外观的组件。
[0035]第一黏胶层40设置于显示模块20及保护盖板30之间且位于框体10之上开口部11形成的开口内,用以连接显示模块20与保护盖板30。第一黏胶层40可由固态透明光学胶或液态透明光学胶所制。于本实施例中,第一黏胶层40是在液晶显示模块20之上偏光板21的上侧面通过涂布的方式或者印刷的方式涂覆一层液态透明光学胶后经过紫外线光照固化而成的。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黏胶层40可由两层固态透明光学胶或者两层液态光学胶制成。
[0036]挡光组件60设置于显示模块20与框体10的上开口部11之间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