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像素结构、其驱动方法及相关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_4

文档序号:9647325阅读:来源:国知局
a+Vth-Vref-Vth)2= K(V data-vref)2, s中K为结构参数,相同结构中此数值相对稳定,可以算作常量。驱动晶体管Μ0的栅源电压vgs= V data+Vth-Vrefo通过上式可知,驱动晶体管M0的驱动电流仅与参考信号端Ref的电压Vraf和数据信号端Data的电压Vdata相关,而与驱动晶体管M0的阈值电压V th和第一电源端的电压Vdd无关,彻底解决了由于驱动晶体管M0的工艺制程以及长时间的操作造成的阈值电压Vth漂移,以及IR Drop对流过发光器件的电流的影响,从而使发光器件1_1的工作电流保持稳定,进而保证了发光器件1_1的正常工作。
[0107]实施例二、
[0108]以图3b所示的像素结构为例,其中,第三开关晶体管M3和第四开关晶体管M4均为N型开关晶体管,其余开关晶体管均为P型开关晶体管;各P型开关晶体管在低电位作用下导通,在高电位作用下截止;各N型开关晶体管在高电位作用下导通,在低电位作用下截止;以第二电源端的电压为0V为例,对应的输入输出时序图如图4b所示,包括:充电阶段T1、放电阶段T2、保持阶段T3和发光阶段T4四个阶段。
[0109]在充电阶段Tl,E1 = 0,EM = 1,DC = 0,EC = 1,Data = 1,Scan = 0。
[0110]第一开关晶体管Ml、第二开关晶体管M2、第五开关晶体管M5和第七开关晶体管M7均导通;第三开关晶体管M3、第四开关晶体管M4、第六开关晶体管M6和第八开关晶体管M8均截止。导通的第二开关晶体管M2将参考信号端Ref的电压V?f写入第二节点B,因此第二节点B的电压VB= V raf;导通的第五开关晶体管M5将第一电源端VDD的电压V dd写入第一节点A,因此第一节点A的电压VA= Vraf,电容C开始充电,驱动晶体管在第一节点的控制下导通;导通的第七开关晶体管M7将数据信号端Data的低电位的电压分别写入发光器件1_1的第一端,而导通的第一开关晶体管Ml将第一电源端VDD的电压Vdd写入发光器件1_1的第二端,因此发光器件1_1不发光。
[0111]在放电阶段T2,E1 = 0,EM = 1,DC = 1, EC = 0, Data = 0,Scan = 0。
[0112]第一开关晶体管Ml、第二开关晶体管M2、第七开关晶体管M7和第八开关晶体管M8均导通;第三开关晶体管M3、第四开关晶体管M4、第五开关晶体管M5和第六开关晶体管M6均截止。导通的第二开关晶体管M2将参考信号端Ref的电压V?f写入第二节点B,第二节点B的电压VB= V ref,导通的第七开关晶体管M7将数据信号端Data的高电位的电压Vd-写入驱动晶体管M0的漏极;导通的第八开关晶体管M8使驱动晶体管M0变为二极管,二极管导通,电容C开始放电,直至第一节点A的电压变为Vdata+VtJ#二极管截止,电容停止放电,此时电容C两端的电压差为vdata+vth-vrafl,从而在驱动晶体管M0的栅极处实现了驱动晶体管M0的阈值电压Vth的存储。
[0113]在保持阶段T3,E1 = 1,EM = 1,DC = 1,EC = 1,Data = 1,Scan = 1。
[0114]第三开关晶体管M3和第四开关晶体管M4均导通;第一开关晶体管M1、第二开关晶体管M2、第五开关晶体管M5、第六开关晶体管M6、第七开关晶体管M7和第八开关晶体管M8均截止。导通的第三开关晶体管M3将第二电源端V2的电压0写入发光器件1_1的第二端,驱动晶体管M0的源极无电压写入,因此发光器件1_1不发光;导通的第三开关晶体管M3将第二电源端V2的电压0写入第二节点B,即电容C的第二端c2,使电容C的第二端c2的电压由V?f变为0,根据电容电量守恒原理,为了保证第一电容C1的两端的电压差仍为Vdata+Vth-Vref,电容 C 的第一端 cl 的电压由 vdata+vth跳变为 V data+vth-v?f。
[0115]在发光阶段T4,E1 = 1,EM = 0,DC = 1,EC = 1,Data = 1,Scan = 1。
[0116]第三开关晶体管M3、第四开关晶体管M4和第六开关晶体管M6均导通;第一开关晶体管M1、第二开关晶体管M2、第五开关晶体管M5、第七开关晶体管M7和第八开关晶体管M8均截止。导通的第三开关晶体管M3将第二电源端V2的电压0写入发光器件1_1的第二端以及第二节点B,即电容C的第二端c2,使电容C的第二端c2的电压仍为0 ;导通的第六开关晶体管M6将第一电源端VDD的电压Vdd写入驱动晶体管M0的源极;由于驱动晶体管M0工作处于饱和状态,根据饱和状态电流特性可知,流过驱动晶体管M0且用于驱动发光器件1_1 发光的工作电流 I 满足公式= K(Vgs-Vth)2= K(V data+vth-vref-vth)2= K(V data-vref)2, s中K为结构参数,相同结构中此数值相对稳定,可以算作常量。驱动晶体管Μ0的栅源电压vgs= V data+Vth-Vrefo通过上式可知,驱动晶体管M0的驱动电流仅与参考信号端Ref的电压Vraf和数据信号端Data的电压Vdata相关,而与驱动晶体管M0的阈值电压V th和第一电源端的电压Vdd无关,彻底解决了由于驱动晶体管M0的工艺制程以及长时间的操作造成的阈值电压Vth漂移,以及IR Drop对流过发光器件的电流的影响,从而使发光器件1_1的工作电流保持稳定,进而保证了发光器件1_1的正常工作。
[0117]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上述任一种像素结构的驱动方法,包括:充电阶段、放电阶段、保持阶段和发光阶段;其中,
[0118]在充电阶段,电位转换电路在第一电位转换端的控制下将第一电源端的电压提供给各发光器件的第二端,同时将参考信号端的电压提供给各像素补偿电路中的第二节点;电压输入控制电路在充电控制端的控制下将第一电源端的电压提供给各像素补偿电路中的第一节点;数据写入模块在扫描信号端的控制下将数据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驱动控制模块的第一端以及发光器件的第一端;驱动控制模块在补偿控制端的控制下使驱动控制模块的第一端和第三端导通;补偿控制模块在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共同控制下实现充电;
[0119]在放电阶段,电位转换电路在第一电位转换端的控制下将第一电源端的电压提供给各发光器件的第二端,同时将参考信号端的电压提供给各像素补偿电路中的第二节点;数据写入模块在扫描信号端的控制下将数据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驱动控制模块的第一端以及发光器件的第一端;补偿控制模块在补偿控制端的控制下使第一节点与驱动控制模块的第一端导通,将驱动控制模块的阈值电压以及驱动控制模块的第一端的电压均储存于第一节点;
[0120]在保持阶段,电位转换电路在第二电位转换端的控制下将第二电源端的电压分别提供给发光器件的第二端和各像素补偿电路中的第二节点;
[0121]在发光阶段,电位转换电路在第二电位转换端的控制下将第二电源端的电压分别提供给各发光器件的第二端和各像素补偿电路中的第二节点;电压输入控制电路在发光控制端的控制下将第一电源端的电压提供给各像素补偿电路中的驱动控制模块的第三端;驱动控制模块在第一节点和驱动控制模块的第三端的控制下驱动发光器件发光。
[0122]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如图5所示,包括呈矩阵排列的Μ列像素区域01_Μ,还包括与每行像素区域01_Μ —一对应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任一种像素结构,且各像素结构中发光器件的数量相等;其中,Μ等于Ν;
[0123]各像素结构中的发光器件和像素补偿电路均设置于对应行的像素区域01中,且一个像素区域01中设置一个发光器件以及与发光器件连接的一个像素补偿电路。
[0124]一般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还包括沿像素的行方向依次排列的多条栅线以及沿像素的列方向排列的多条数据线,每行栅线对应连接所在行的像素结构中的各像素补偿电路的扫描信号端,以向各像素补偿电路输入扫描信号;没咧数据线对应连接所在列的每行像素结构中的各像素补偿电路的数据信号端,以向各像素补偿电路输入数据信号。
[0125]在具体实施时,一般在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中,控制各像素补偿电路中的开关晶体管的控制信号的电压的高电位一般为20V-30V,一般低电位为-8V。
[0126]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中,各像素结构中的电位转换电路和电压输入控制电路可以制作在阵列基板上,也可以制作在外围电路芯片中,在此不作限定。当电位转换电路和电压输入控制电路制作在外围电路芯片中时,其中控制这两个电路中的各开关晶体管的控制信号的电压的高电位一般为3.3V,低电位一般为0V。
[0127]由于该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解决问题的原理与前述的像素结构相似,因此该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的实施可以参见像素结构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0128]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该显示装置可以是显示器、手机、电视、笔记本、一体机等,对于显示装置的其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均为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具有的,在此不做赘述,也不应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129]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像素结构、其驱动方法及相关显示装置,包括N个发光器件、与各发光
当前第4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