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证实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886452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一种证实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说明】
[0001]一、
技术领域
[0002]本实用新型属化学领域,涉及一种化学实验装置,具体的是用于演示初中化学课本上证实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
[0003]二、
【背景技术】
[0004]2012年I月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级化学课本第60页第9题作业证实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是这样操作的:取一个大烧杯,装入大半杯水,烧杯内放入一些金鱼藻,并通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气体。静置一段时间后,用漏斗罩住金鱼藻,然后将盛满水的试管倒置于漏斗上,在阳光下放置一段时间,试管内有许多气泡产生,管内液面下降。用课本中的实验装置做实验存在以下缺陷:实际操作较麻烦,检验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时不易操作。改进课本中的实验装置,使改进后的装置不再有以上缺陷。
[0005]三、【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证实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使用本实用新型证实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操作简单、现象明显,方便实用。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法来实现的:
[0008]一种证实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其主要特征在于:它由装有适量石灰石
(2)的锥形瓶(1)、第一橡皮塞(3)、装有稀盐酸的分液漏斗(4)、第一导气管(5)、第一乳胶管(6)、第一弹簧夹(7)、第二导气管(8)、长颈漏斗(9)、第二橡皮塞(10)、小漏斗(11)、第二乳胶管(12)、第二弹簧夹(13)、第三导气管(14)、装满水和适量金鱼藻(16)的广口瓶
(15)组成。
[0009]带分液漏斗(4)和第一导气管(5)的第一橡皮塞(3)塞紧装有适量石灰石(2)的锥形瓶(I);带第二导气管(8)、长颈漏斗(9)和第三导气管(14)的第二橡皮塞(10)塞紧装满水和适量金鱼藻(16)的广口瓶(15)。带第一弹簧夹(7)的第一乳胶管(6)将第一导气管
(5)和第二导气管(8)连接起来;带第二弹簧夹(13)的第二乳胶管(12)将小漏斗(11)的末端与第二橡皮塞(10)外端的第三导气管(14)连接起来。
[0010]实验过程:连接仪器,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把适量石灰石(2)装进锥形瓶(I)中。在第一橡皮塞(3)上分别插上分液漏斗(4)、第一导气管(5),带分液漏斗(4)和第一导气管
(5)的第一橡皮塞(3)塞紧装有适量石灰石(2)的锥形瓶(I)。在第二橡皮塞(10)上分别插上第二导气管(8)、长颈漏斗(9)和第三导气管(14),带第二导气管(8)、长颈漏斗(9)和第三导气管(14)的第二橡皮塞(10)塞紧装有适量金鱼藻(16)的广口瓶(15)。带第一弹簧夹
(7)的第一乳胶管(6)将第一导气管(5)和第二导气管(8)连接起来;实验时,打开弹簧夹(7 ),往长颈漏斗(11)中加水,使广口瓶(15 )装满水,且长颈漏斗(11)中的液面略高于广口瓶(15)中的液面。往分液漏斗(4)中加适量稀盐酸,打开分液漏斗(4)的开关,让适量稀盐酸流进锥形瓶(I)中与石灰石(2)接触,然后关闭分液漏斗(4)的开关,这时石灰石表面产生大量气泡,产生的气体通过第二导气管(8)通入广口瓶(15)中与金鱼藻接触,等石灰石表面不再产生气泡时夹紧第一弹簧夹(7),用带第二弹簧夹(13)的第二乳胶管(12)将小漏斗(11)的末端与第二橡皮塞(10)外端的第三导气管(14)连接起来,夹紧弹簧夹(13),将装置在阳光下放置一段时间,广口瓶(15)中产生许多气泡,产生的气体汇集在广口瓶(I)的上部,随着广口瓶(I)中气体的增加,广口瓶(I)中的气压增大,广口瓶(15)中的液面下降,长颈漏斗(11)中的液面上升,当长颈漏斗(11)中的液面接近长颈漏斗(11)的边缘时,打开弹簧夹(13),这时长颈漏斗(11)中的液面下降,广口瓶(15)中的液面上升,广口瓶(15)上部的气体进入小漏斗(11)中。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小漏斗(11)中,这时可以看到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小漏斗(11)氧气浓度大,从而证实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
[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材料易得,组装容易,操作简单、现象明显,方便实用。
[0012]四、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0014]图中的标识分别表示:
[0015](I)锥形瓶(2)石灰石(3)第一橡皮塞(4)分液漏斗(5)第一导气管(6)第一乳胶管(7)第一弹簧夹(8)第二导气管(9)长颈漏斗(10)第二橡皮塞(11)小漏斗(12)第二乳胶管(13)第二弹簧夹(14)第三导气管(15)装满水的广口瓶(16)金鱼藻
[0016]五、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8]一种证实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其主要特征在于:它由装有适量石灰石
(2)的锥形瓶(1)、第一橡皮塞(3)、装有稀盐酸的分液漏斗(4)、第一导气管(5)、第一乳胶管(6)、第一弹簧夹(7)、第二导气管(8)、长颈漏斗(9)、第二橡皮塞(10)、小漏斗(11)、第二乳胶管(12)、第二弹簧夹(13)、第三导气管(14)、装满水和适量金鱼藻(16)的广口瓶
(15)组成。
[0019]在第一橡皮塞(3)上分别插上分液漏斗(4)、第一导气管(5),带分液漏斗(4)和第一导气管(5)的第一橡皮塞(3)塞紧装有适量石灰石(2)的锥形瓶(I)。在第二橡皮塞(10)上分别插上第二导气管(8)、长颈漏斗(9)和第三导气管(14),带第二导气管(8)、长颈漏斗
(9)和第三导气管(14)的第二橡皮塞(10)塞紧装满水和适量金鱼藻(16)的广口瓶(15)。带第一弹簧夹(7)的第一乳胶管(6)将第一导气管(5)和第二导气管(8)连接起来;带第二弹簧夹(13)的第二乳胶管(12)将小漏斗(11)的末端与第二橡皮塞(10)外端的第三导气管(14)连接起来。
[0020]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连接仪器,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把适量石灰石(2)装进锥形瓶(I)中。在第一橡皮塞(3)上分别插上分液漏斗(4)、第一导气管(5),带分液漏斗(4)和第一导气管(5)的第一橡皮塞(3)塞紧装有适量石灰石(2)的锥形瓶(I )。在第二橡皮塞
(10)上分别插上第二导气管(8)、长颈漏斗(9)和第三导气管(14),带第二导气管(8)、长颈漏斗(9)和第三导气管(14)的第二橡皮塞(10)塞紧装有适量金鱼藻(16)的广口瓶(15)。带第一弹簧夹(7)的第一乳胶管(6)将第一导气管(5)和第二导气管(8)连接起来;实验时,打开弹簧夹(7),往长颈漏斗(11)中加水,使广口瓶(15)装满水,且长颈漏斗(11)中的液面略高于广口瓶(15)中的液面。往分液漏斗(4)中加适量稀盐酸,打开分液漏斗(4)的开关,让适量稀盐酸流进锥形瓶(I)中与石灰石(2)接触,然后关闭分液漏斗(4)的开关,这时石灰石表面产生大量气泡,产生的气体通过第二导气管(8)通入广口瓶(15)中与金鱼藻接触,等石灰石表面不再产生气泡时夹紧第一弹簧夹(7),用带第二弹簧夹(13)的第二乳胶管(12)将小漏斗(11)的末端与第二橡皮塞(10)外端的第三导气管(14)连接起来,夹紧弹簧夹(13),将装有金鱼藻(16)的广口瓶(I)在阳光下放置一段时间,广口瓶(15)中产生许多气泡,随着广口瓶(I)中气体的增加,气压增大,广口瓶(15)中的液面下降,长颈漏斗
(11)中的液面上升,当长颈漏斗(11)中的液面接近长颈漏斗(11)的边缘时,打开弹簧夹
(13),这时长颈漏斗(11)中的液面下降,广口瓶(15)中的液面上升,广口瓶(15)上部汇集的气体进入小漏斗(11)中,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小漏斗(11)中,可以看到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这证明小漏斗(11)中氧气浓度大,从而证实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使用本实用新型优点是:材料易得,组装容易,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现象明显。
【主权项】
1.一种证实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其主要特征在于:它由装有适量石灰石(2)的锥形瓶(1)、第一橡皮塞(3)、装有稀盐酸的分液漏斗(4)、第一导气管(5)、第一乳胶管(6)、第一弹簧夹(7)、第二导气管(8)、长颈漏斗(9)、第二橡皮塞(10)、小漏斗(11)、第二乳胶管(12)、第二弹簧夹(13)、第三导气管(14)、装满水和适量金鱼藻(16)的广口瓶(15)组成;在第一橡皮塞(3)上分别插上分液漏斗(4)、第一导气管(5),带分液漏斗(4)和第一导气管(5)的第一橡皮塞(3)塞紧装有适量石灰石(2)的锥形瓶(1),在第二橡皮塞(10)上分别插上第二导气管(8)、长颈漏斗(9)和第三导气管(14),带第二导气管(8)、长颈漏斗(9)和第三导气管(14)的第二橡皮塞(10)塞紧装满水和适量金鱼藻(16)的广口瓶(15),带第一弹簧夹(7)的第一乳胶管(6)连接第一导气管(5)和第二导气管(8),带第二弹簧夹(13)的第二乳胶管(12)连接小漏斗(11)的末端和第二橡皮塞(10)外端的第三导气管(1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证实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其主要特征在于:它由装有适量石灰石(2)的锥形瓶(1)、第一橡皮塞(3)、装有稀盐酸的分液漏斗(4)、第一导气管(5)、第一乳胶管(6)、第一弹簧夹(7)、第二导气管(8)、长颈漏斗(9)、第二橡皮塞(10)、小漏斗(11)、第二乳胶管(12)、第二弹簧夹(13)、第三导气管(14)、装满水和适量金鱼藻(16)的广口瓶(15)组成。课本中证实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存在缺陷:实际操作较麻烦,检验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时不易操作。用本实用新型做证实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操作简单,方便实用,现象明显。
【IPC分类】G09B23-24
【公开号】CN204596296
【申请号】CN201520315078
【发明人】林师龙
【申请人】林师龙
【公开日】2015年8月26日
【申请日】2015年5月1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