镭雕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7540阅读:6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镭雕治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镭雕的定位治具,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用于对不同尺寸的产品实施镭雕工艺的定位治具。
背景技术
目前,镭雕工艺已经在现代社会中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利用镭雕工艺进行表面的工艺处理,可以使产品更具美观化,人性化。譬如手机按键,为达到其表面具有精美图案及绚丽色彩,就使用了镭雕工艺对其进行处理。在一般的工艺处理过程中,都需要对待加工的产品进行精确定位,保证待处理的产品被处理表面与镭雕机机咀垂直,这样才能保证被处理表面的图案正确、美观。
现在一般的处理工艺对待处理的产品是使用以下做法,如图1与图2所示,图1与图2为两种不同的按键,其形状和大小不同,在对其采用镭雕工艺之前需要进行准确定位,并且保证在处理过程中,按键不能有任何位移(即按键应被有效固定)。一般地,按键等需要镭雕的产品都具有4个支撑圆角,所述支撑圆角是在按键的制作过程中与按键一体形成的,可以根据需要,在不同型号产品的不同部位形成所述支撑圆角,用来固定定位,但是由于每套按键的大小、形状、出模数量、后期制作工艺的不同,导致每个产品的外框大小不同,四个支撑圆角的位置不同,进而导致每个电木治具仅能用于一套产品,所述电木治具是一种在镭调工艺中用于对按键进行定位的治具,在电木板上制作与按键大小、形状都相同的凹槽,使得待镭雕的产品可以刚好嵌入所述凹槽内,达到定位的目的,如图3和图4所示。这样,就需要购买原材料电木板,以至于在镭雕产品的制作过程中增大了生产成本。以现有方式进行镭雕产品制作,又延长了产品的制作周期,同时在生产过程中的装拆、库存、查找过程较为复杂,影响了镭雕产品的生产效率。因此,如何解决一套电木治具只能适用于一件产品,并且因此而带来的成本的增加,制作周期的延长等等问题,使镭雕产品的制作具有更加简便、更高的生产效率,成为本领域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在现有技术中,一套电木治具只能适用于一种尺寸的镭雕产品,并且成本高,制作周期长等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对不同尺寸的产品实施镭雕工艺,且成本较低并可重复使用的镭雕治具。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镭雕治具,其中,该镭雕治具包括台面,挡板以及定位块,挡板垂直固定在台面上,定位块可拆卸地与台面固定连接,并且定位块上表面有定位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镭雕治具,有效的克服了在现有技术中出现的问题,实现了一套治具可以应用于多套镭雕产品,降低了现有技术中的一套治具只能应用于一种镭雕产品的高生产成本,缩短镭雕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周期,同时也简化了在生产过程中的装拆、库存、查找等程序。


图1为一种镭雕产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另一种镭雕产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镭雕产品与电木治具相配合的示意图;图4为图2中镭雕产品与电木治具相配合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用到的挡板以及定位块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镭雕治具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镭雕治具,图6是本实用新型用来加工如图1与图2中所示的镭雕产品的组装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包括台面10,两块挡板21、22,以及定位块30(如图5所示),其中,两块挡板21、22分别固定在台面10上,所述挡板21、22与台面10的上表面分别垂直,且两块挡板21、22之间也互相垂直,这样两块挡板21、22以及台面10的上表面,三者两两垂直,并在台面10上形成两个直角空间;所述定位块30可以与台面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定位块30的数量可以根据镭雕产品所具有的支撑圆角的数量确定,一般为3-6个,所述定位块30的六个面优选为正方体或长方体形状,且都可以和挡板21、22与台面10形成的直角面紧密接触;以及,定位块30的上表面有定位孔40(如图5所示),所述定位孔40在定位块30中的位置是相同或不同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镭雕治具,所述挡板21、22分别安装到台面10的上表面以及侧面,具体地说,如图6所示,其中一块挡板21通过螺丝固定到台面10的侧面,这样挡板21就可以实现与台面10上表面的垂直,并且挡板21需超出台面10上表面一定距离,所超出的距离优选与另一安装在台面10上表面的挡板22平齐。另一块挡板22通过螺丝安装在台面10的上表面,并与台面10垂直,其安装方向与固定在台面10侧面的挡板21垂直。这样两块挡板21、22以及台面10,三者之间就形成了两两垂直的关系,并且在台面10上表面形成了两个直角空间,即形成了两个应用于镭雕工艺过程中的定位基准角。台面10和挡板21、22的组合,可以固定在镭雕机台上,以进行镭雕工艺的制作。
所述定位块30用来在台面10上固定镭雕产品,定位块30可拆卸地与台面固定连接,以此达到固定镭雕产品的目的。其中所述定位块30可以通过磁性吸引、粘连、螺丝定位或吸盘定位的方法与台面10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优选为所述定位块30通过磁力吸引与台面10固定连接,并且在连接后定位块30能固定在台面10上,没有位移。
所述定位块30的数量可以根据镭雕产品所具有的支撑圆角的数量确定,以保证镭雕产品的各个支撑圆角可以受到均匀的支撑力,一般定位块的数量为3-6个,优选为4个。所述定位块30优选为正方体或长方体形状,这样可以保证定位块30同时和台面10表面以及和台面10表面与挡板21、22形成的基准角紧密接触。
所述定位块30的上表面有定位孔40,所述定位孔40是与镭雕产品的支撑圆角(未示出)相配合的,镭雕产品的支撑圆角可以插入定位块30的定位孔40内,以此来固定镭雕产品。每个定位块30中的定位孔40的形状以及定位孔40在定位块30中的深度可以相同或不同,以与镭雕产品的各个支撑圆角相适应,保证镭雕产品的平面能够与镭雕机机咀相垂直,并且保证镭雕后的产品文字符号或者图案的正确。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镭雕治具,所述定位块30中的定位孔40可以根据镭雕产品的型号的不同,制作成为不同的形状,例如圆孔、方孔、斜角等,优选为圆孔。
如图1和图2中所示的镭雕产品,其中所示的镭雕产品具有四个支撑圆角。在镭雕产品的定位操作中,先把一个定位块30放入台面10表面的基准角内,并与台面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将待镭雕的产品的一个支撑圆角插入定位块30的定位孔40内,然后将这个支撑圆角的相邻的两个支撑圆角插入另外两个定位块30的定位孔40内,并使这两个定位块30分别紧靠两块挡板21、22,且与台面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之后把最后一个支撑圆角安装上定位块30。这样就可以使镭雕产品平面与台面平行,保证镭雕产品水平面与镭雕机机咀垂直,确保了镭雕后的产品文字符号或者图案不是倾斜的,进而可以开始对镭雕产品的制作。当制作完成后,将产品取下,再把未加工的相同型号的产品放入事先确定好位置的四个定位块30的定位孔40中,完成镭雕工艺过程。如此循环直到完成同一型号的产品的制作。在完成同一型号的产品的制作后,将四个可拆卸的定位块从台面上卸除,重复上述步骤,完成对另一不同型号的产品进行定位,并对其进行镭雕制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镭雕治具,其中所述台面10为磁台,利用所述磁台的磁性吸引力完成定位块30的可拆卸操作,所述定位块30为能够被磁力吸引的金属块,可以为磁块、铁块、钴块或镍块,优选为磁块或铁块。如图1和图2中所示的镭雕产品,其中所示的镭雕产品具有四个支撑圆角。在镭雕产品的定位操作中,先把一个定位块30放入磁台表面的基准角内,将待镭雕的产品的一个支撑圆角插入定位块30的定位孔内,然后将这个支撑圆角的相邻的两个支撑圆角插入另外两个定位块30的定位孔内,并使这两个定位块30分别紧靠两块挡板21、22,之后把最后一个支撑圆角装上定位块30,在确定前三个定位块30与挡板21、22以及基准角紧靠后(即镭雕产品水平面与镭雕机机咀垂直,确保了镭雕后的产品文字符号或者图案不是倾斜的),用扳手将磁台的磁力开关拧到ON档,由于所述定位块30能够被磁力吸引,所以定位块30会被牢固的吸附在磁台表面上。待一件镭雕产品制作完成后,将产品取下,再把未加工的相同型号的产品放入事先确定好位置的四个定位块30的定位孔中,完成镭雕工艺过程。如此循环直到完成同一型号的产品的制作。在完成同一型号的产品的制作后,用扳手将磁台的磁力开关拧到OFF档,重复上述步骤,对另一不同型号的产品进行定位,在完成另一型号的产品在磁台上的定位后,将磁台的磁力开关再拧回到ON档,开始该产品的制作。
权利要求1.一种镭雕治具,其特征在于,该镭雕治具包括台面,挡板以及定位块,挡板垂直固定在磁台上,定位块可拆卸地与台面固定连接,并且定位块上表面有定位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为2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为3-6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通过磁性吸引、粘连、螺丝定位或吸盘定位的方式与台面可拆卸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通过磁力吸引与台面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的形状为正方体或长方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具,其特征在于,定位块上表面的定位孔的形状为圆孔、方孔或斜角。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镭雕治具,包括台面,挡板,以及定位块,挡板垂直固定在磁台上,定位块可拆卸地与台面固定连接,并且定位块上表面有定位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镭雕治具,有效的克服了在现有技术中出现的问题,实现了一套治具可以应用于多套镭雕产品,降低了现有技术中的高生产成本,缩短镭雕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周期,同时也简化了在生产过程中的装拆、库存、查找等程序。
文档编号B44B3/00GK2841367SQ20052010384
公开日2006年11月29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15日
发明者何建锋, 宋海秀, 周燕利 申请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