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水刀切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86901发布日期:2019-10-29 20:15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水刀切割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雕刻加工技术。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水刀切割机,一般包括切割平台、设置在切割平台两侧的纵向导轨、由动力带动沿纵向导轨前后移动的横梁、由动力带动沿横梁上的导轨左右移动的左右移动座、设置在左右移动座上沿竖向导轨上下移动的水刀固定座、固定在水刀固定座上的水刀。对工件进行加工时,先人工或者传输机构将待加工工件放置在切割平台上,完成切割加工后,再由人工或者传输机构将已完成加工工件搬离切割平台并重新放置新的待加工工件。此种加工工艺无论是人工搬运,还是运输机构搬运,都是从不确定的位置进行工件的搬运,因此,很容易造成工件的损伤,而且,流转速度慢,设备利用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确定位置上搬入、搬出工件的,搬运效率高、不容易再搬运过程中造成工件损伤的、设备利用率高的多功能水刀切割机。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切割平台、设置在切割平台两侧的纵向导轨、由动力带动沿纵向导轨前后移动的横梁、由动力带动沿横梁上的导轨左右移动的左右移动座、设置在左右移动座上沿竖向导轨上下移动的水刀固定座、固定在水刀固定座上的水刀,其特征在于纵向导轨飘出切割平台外,在飘出切割平台外的纵向导轨的下方设置由传输机构,在左右移动座或者水刀固定座上设置有有动力带动上下移动的主吸盘,在横梁上设置有由动力带动沿导轨左右移动的吸盘基座,吸盘基座上设置有由动力带动上下移动的次吸盘。

工作时,将待加工工件放置在传输机构上并由传输机构传输到飘出切割平台外的纵向导轨的下方,移动左右移动座及吸盘基座到与待加工工件位置对应处,通过动力带动主吸盘、次吸盘下移,将待加工工件吸取并通过沿纵向导轨移动带到切割平台的加工工位上;加工完成后,再由主吸盘、次吸盘将已经加工好的工件移送到传输机构的送出通道上并将新的传输机构上的待加工工件移送到切割平台,进行加工。由于工件的搬出、搬入都是机械完成而且位置是确定的,因此,搬运效率高、不容易再搬运过程中造成工件损伤的,而搬运过程的工艺是固定不变而且搬运距离短,因此,周转效率高,设备的利用率高。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在确定位置上搬入、搬出工件的,搬运效率高、不容易再搬运过程中造成工件损伤的、设备利用率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所示,包括切割平台1、设置在切割平台1两侧的纵向导轨2、由动力3带动沿纵向导轨2前后移动的横梁4、由动力(隐藏在横梁端部)带动沿横梁4上的导轨(隐藏在横梁内部)左右移动的左右移动座5、设置在左右移动座5上沿竖向导轨6上下移动的水刀固定座7、固定在水刀固定座7上的水刀8,其特征在于纵向导轨2飘出切割平台1外,在飘出切割平台1外的纵向导轨2的下方设置由传输机构9,在左右移动座5或者水刀固定座7上设置有有动力带动上下移动的主吸盘10,在横梁4上设置有由动力(隐藏在横梁背部与带动左右移动座5不是同一动力)带动沿导轨(隐藏在横梁内部与左右移动座5上的导轨不是同一导轨)左右移动的吸盘基座11,吸盘基座11上设置有由动力带动沿轨道13上下移动的次吸盘12。

工作时,将待加工工件A放置在传输机构9上并由传输机构9传输到飘出切割平台1外的纵向导轨2的下方,移动左右移动座5及吸盘基座11到与待加工工件A位置对应处,通过动力带动主吸盘10、次吸盘12下移,将待加工工件A吸取并通过沿纵向导轨2移动带到切割平台1的加工工位上;加工完成后,再由主吸盘10、次吸盘12将已经加工好的工件移送到传输机构9的送出通道上并将新的传输机构9上的待加工工件A移送到切割平台1,进行加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