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为申请人在2018年12月25日申请的发明专利第201810627792.3号发明名称为【装饰膜及手机盖板】的分案申请。
本发明涉及光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饰膜及盖板。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发展越来越快,各个厂家在不断寻求技术创新和功能创新来迎合环保、节能和差异化的发展趋势。手机的设计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功能的完善,很多设计者已经将目光投向于手机外观的设计,特别是手机盖板的外观设计。手机盖板既起到保护手机里面的零件的作用,也起到美化装饰手机的作用,装饰效果优秀的手机盖板设计不但可以增加手机的价值,还可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增加了用户对手机外形的选择范围,使得手机得到更多用户的欢迎。
然而,目前对手机盖板的装饰设计集中在盖板基板材质的更换(比如玻璃、金属、塑胶)或者盖板基板上的印刷油墨层单一颜色的更换,导致视觉单一,从而使装饰效果欠佳,辨识度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装饰膜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装饰膜的一个技术方案是:
一种装饰膜,其包括具有一侧面的承载层和排布于所述侧面对光线具有反射作用的复数柱状透镜,所述柱状透镜横截面的宽度为d,所述侧面对应所述柱状透镜呈现的明亮度为w;所述d变化设置,且d和w满足周期内的余弦函数关系。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d为一预定值时,所述w达到峰值。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定值在[60-90]μm的范围内;当所述d逐渐小于预定值时,所述w逐渐变小;当所述d逐渐大于预定值时,所述w逐渐变小。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d小于预定值时在[10-60)μm范围内变化,当所述d大于预定值时在(90-160]μm范围内变化。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一排布方向上,各所述柱状透镜的宽度d逐渐变小、逐渐变大、先大后小或先小后大变化设置,所述侧面在该排布方向上呈现的明亮度w逐渐变小、逐渐变大或先大后小变化。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同一所述柱状透镜从一端至另一端的延伸方向上宽度d逐渐变小、逐渐变大、先大后小或先小后大变化设置,所述侧面在该延伸方向上呈现的明亮度w逐渐变小、逐渐变大或先大后小变化。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复数所述柱状透镜间隔排布,间隔范围为[0-20]μm。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复数所述柱状透镜包括排成一列的第一透镜和分布于所述第一透镜端部处的第二透镜,所述第一透镜于端部处的宽度变小而形成的间隙处设置有所述第二透镜。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镜的两侧端部和第二透镜于两端处分别排成等间距设置的一列。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透镜的宽度的范围为[10-30]μm,所述第二透镜的长度范围为[5-15]mm。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排布方向上,位于中间位置的所述第一透镜的宽度d为预定值,位于两侧的所述第一透镜的宽度大于或小于预定值;所述d为预定值时,所述w值为峰值;所述第二透镜的宽度小于预定值。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基层、反射层和着色层,所述基层即为所述承载层或者所述承载层设置于所述基层上,所述反射层覆设于所述柱状透镜上,所述着色层覆设于所述反射层上。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有色层、微结构层和图文层中的至少一层,或者还包括有色微结构层和有色图文层,所述微结构层或者所述有色微结构层包括复数凸起和/或凹陷设置的微结构。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有色层、微纳结构层、图文层、有色微结构层或有色图文层设置于所述承载层相对于所述柱状透镜的另一侧。
本发明还揭示一种手机盖板,其包括如上述所述的装饰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d变化设置,且d和w满足周期内的余弦函数关系,使得装饰膜呈现明暗变化,使得光学装饰膜视觉丰富,装饰效果较好,同时增加辨识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装饰膜的一种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装饰膜的一种平面分布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装饰膜的柱状透镜宽度d和明亮度w的关系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装饰膜的另一种平面分布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装饰膜的另一种平面分布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装饰膜的另一种平面分布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装饰膜的另一种平面分布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装饰膜的另一种平面分布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装饰膜的另一种截面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消费电子产品盖板的一种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下面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发明揭示一种装饰膜,其包括具有一侧面的承载层和排布于该侧面对光线具有反射作用的复数柱状透镜。柱状透镜横截面的宽度为d,侧面相对柱状透镜呈现的明亮度为w。d变化设置,且d和w满足周期内的余弦函数关系。也就是d达到一预定值时,装饰膜在该柱状透镜所在区域呈现的明亮度w最大,在同一视觉角度该区域最亮,其他区域则相对暗些。同时,大于或小于该预定值时,w也变小。故此,调整装饰膜的复数柱状透镜的宽度d,可使该侧面不同区域呈现的明暗不同,视觉效果更加丰富,从而辨识效果更佳,辨识度更高。
优选的,预定值在[60-90]μm的范围内。具体可指,预定值是一个固定值,比如67μm、73μm等,也可以是其中的一个小范围,比如[65-67]μm,在该范围内,w值达到峰值或基本接近峰值。形成柱状透镜的材料,截面形状、高度等影响预定值的取值。在排布方向上,柱状透镜的宽度d逐渐小于预定值时,装饰膜在各柱状透镜所在区域呈现的明亮度w逐渐变小,也即越来越暗。在排布方向上,柱状透镜的宽度d逐渐大于预定值时,装饰膜在各柱状透镜所在区域呈现的明亮度w逐渐变小,也即越来越暗。以此,观察装饰膜时,装饰膜能呈现有明有暗的视觉效果,通过控制柱状透镜的宽度和排布,能实现装饰膜明暗变化的视觉效果,具有非常好的装饰效果,且辨识度更高,更具市场价值。
优选的,当d小于预定值时在[10-60)μm(10μm≤d<60μm)范围内变化,当d大于预定值时在(90-160]μm(90μm<d≤160μm)范围内变化。
优选的,在一排布方向上,各柱状透镜的宽度d逐渐变小、逐渐变大、先大后小或先小后大变化设置,侧面在该排布方向上呈现的明亮度w先大后小变化。根据预定值在该排布上的位置,侧面在该延伸方向上呈现的明亮度w逐渐变小、逐渐变大或先大后小变化。比如,各柱状透镜自上向下排成一排,宽度d逐渐变小,预定值位于中间位置,则侧面也即装饰膜沿排布方向呈现先逐渐变明后逐渐变暗的视觉效果。
优选的,同一柱状透镜从一端至另一端的延伸方向上宽度d逐渐变小、逐渐变大、先大后小或先小后大变化设置,侧面在该延伸方向上呈现的明亮度w逐渐变小、逐渐变大或先大后小变化。比如,各柱状透镜横向延伸设置并纵向排成一列,从一端至另一端,各柱状透镜沿横向的各截面的宽度d先变大后变小,也就位于中间位置时d最大,且中间位置时宽度d为预定值,则侧面也即装饰膜在横向上呈现的明亮度w先变大后变小,也即先逐渐变明后逐渐变暗的视觉效果。
优选的,复数柱状透镜间隔排布,间隔范围为[0-20]μm。间隔可以为0,优选的,复数柱状透镜等间距排布,相邻之间间距为7μm。当柱状透镜的宽度变化设置时,两相邻柱状透镜之间的间距也为变化设置。
优选的,复数柱状透镜包括排成一列的第一透镜和分布于第一透镜端部处的第二透镜。第一透镜于端部处的宽度变小而形成的间隙处设置有第二透镜。
优选的,第一透镜的两侧端部和第二透镜于两端处分别排成等间距设置的一列。
优选的,第二透镜的宽度d的范围为[10-30]μm,第二透镜的长度范围为[5-15]mm。
优选的,在排布方向上,位于中间位置的第一透镜的宽度为预定值,位于两侧的第一透镜的宽度大于或小于预定值。d为预定值时,w值为峰值。第二透镜的宽度小于预定值。则装饰膜呈现中间亮四周暗的视觉效果,装饰效果较好,且辨识度高。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透镜的宽度为预定值,则装饰膜可呈现四周亮中间暗的视觉效果。
优选的,柱状透镜可以凸起于侧面,也可以凹陷于侧面。柱状透镜可以为直线柱透镜,也可以为曲线、折线柱透镜。柱状透镜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矩形、梯形、弓形、多边形或异形等形状。
优选的,柱状透镜可以用无色的uv胶成型,也可以有色的uv胶成型。
优选的,装饰膜还包括基层、反射层和着色层。基层即为承载层或者承载层设置于基层上,反射层覆设于柱状透镜上,着色层覆设于反射层上。比如基层为pet层,承载层为设置pet层上的uv胶层,柱状透镜形成于该uv胶层的表面;比如基层为pet层,承载层即为该pet层,柱状透镜直接形状于pet层的表面。
优选的,装饰膜还包括有色层、微结构层和图文层中的至少一层,或者还包括有色微结构层和有色图文层。微结构层或者有色微结构层包括复数凸起和/或凹陷设置的微结构。有色层、微纳结构层、图文层、有色微结构层或有色图文层设置于承载层相对于柱状透镜的另一侧。比如,基层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承载层和柱状透镜设置于第一表面;第二侧面设置有有色层和微结构层,有色层位于第二侧面和微结构层之间。
本发明还揭示一种手机盖板,其包括如上述所述的装饰膜。优选的,手机盖板指手机后盖。手机后盖呈现明暗变化,比如中间亮四周暗的视觉效果,从而增加该手机的装饰效果。
以下,请参图示,举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请参图1至图3,本发明揭示一种装饰膜100,其包括基层1、具有一侧面11的承载层2和排布于侧面11对光线具有反射作用的复数柱状透镜21。柱状透镜21横截面的宽度为d。侧面11对应柱状透镜21呈现的明亮度为w。d变化设置,且d和w满足周期内的余弦函数关系(请参图3)。随着宽度d的逐渐变大,明亮度w为先逐渐变大达到峰值后再逐渐变小的变化过程。当d为预定值比如72μm时,w达到峰值。具体的,复数柱状透镜21(为清楚显示柱状透镜21,图示中填充了颜色,下同)自上向下依次排成一列,且自上而下,柱状透镜21的宽度d逐渐变小。复数柱状透镜21包括位于中间位置宽度d为预定值(比如d为72μm)的第一柱透镜211、位于上侧位置宽度大于d的第二柱透镜212和位于下侧位置宽度小于d的第三柱透镜213。装饰膜100呈现中间亮上下两侧暗的视觉效果。优选的,第一柱透镜211的宽度d为72μm;第二柱透镜212的宽度自下向上依次为87μm、102μm;第三柱透镜213的宽度自上向下依次为57μm、42μm、27μm。图1和图2为放大的示意图例,多数情况下,位于中间位置且宽度为预定值的第一柱透镜211一般设置多个;位于上侧宽度大于预定值的第二柱透镜212一般也设置多个,且自下而上宽度逐渐变大,可以为一个或多个为一组等差变大;位于下侧宽度小于预定值的第三柱透镜213一般也设置多个,且自上而下逐渐变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为一组等差变小。柱状透镜21为规则的直线柱面镜。柱状透镜21的截面形状为弓形。
宽度大于或小于预定值的第二柱透镜212和第三柱透镜213所在区域使得装饰膜100呈现的亮度暗于宽度为预定值的第一柱透镜211所在区域使得装饰膜100所呈现的亮度。复数柱透镜还可以如图4所示的排布方式。相比于图2,第一柱透镜211上侧排布为宽度小于预定值的第三柱透镜213,第三柱透镜213分布于第一柱透镜211的两侧呈上下镜像设置,同样能实现光学装饰膜的中间亮上下两侧暗的视觉效果。
图2中,柱状透镜21横向延伸且上下排成一列,装饰膜100为中间亮上下暗的视觉效果。其他实施例中,宽度为预定值的第一柱透镜可排布在最上侧,从上到下宽度依次变小排布为第三柱透镜,装饰膜能呈现上亮下暗的视觉效果。其他实施例中,例如图5中,复数柱状透镜22竖向延伸且横线排成一列,且自左向右柱状透镜22的宽度逐渐变小,且位于中间位置的柱透镜的宽度为预定值,装饰膜呈现中间亮两侧暗的视觉效果。
进一步的,请参图6,柱状透镜23包括复数第一透镜23和复数第二透镜24。复数第一透镜23横向延伸并竖向排成一列。自上向下,复数第一透镜23的宽度逐渐变小,且位于中间位置的第一透镜23的宽度为预定值。第一透镜23的两侧端部处的宽度变小而形成的间隙处设置第二透镜24。第一透镜23的端部和第二透镜24沿排布方向排成一列,第二透镜24的宽度小于预定值。另一角度,第一透镜23的两端分别连接相应的一根第二透镜24。此时,第一透镜23可包括过渡部231,过渡部231自第一透镜23延伸后与第二透镜24连接,过渡部231的两侧边为斜直线。优选的,第二透镜24的长度l为10mm。第二透镜24排列于左右两侧边,具有一定的长度且宽度小于预定值,从而使得装饰膜101呈现中间亮四周暗的视觉效果。过渡部231使得宽度过渡设置,从而使亮度更加均匀。第一透镜23与第二透镜24连接使得第一透镜23与第二透镜24之间无间隙存在,从而不存在界线等不和谐的线条,从而使视觉更加完整美观。
过渡部的两侧边为斜直线如图6所示,也可以为斜弧线如图7所示。过渡部232的两侧边为斜弧线,斜弧线可以为规则设置,也可以根据相邻两第二透镜23之间的间隙大小调整设置。两侧斜弧线可以为对称设置,也可以非对称设置。图6的斜弧线,根据第二透镜23之间的间隙及对应的第一透镜24的位置灵活设置,使得第一透镜23与第二透镜24的连接更加顺畅。
第一透镜23的两侧边可以为折线(如图6),也可以为直线与弧线(如图7),也可以为一整条弧线等。第二透镜24的宽度范围为10-30μm,第二透镜24的长度范围为5-15mm,相邻第二透镜24的间距范围为0-15μm。
第一透镜23的排布可以为自上向下宽度逐渐变小(如图6和图7),也可以是自上向下先变大后变小,位于中间部位的第一透镜23宽度最大为预定值(如图8),均可实现装饰膜中间亮四周暗的视觉效果。
本发明揭示的装饰膜设置有排列设置的复数柱状透镜,柱状透镜的宽度变化设置,且宽度d达到预定值时柱状透镜呈现的亮度最大,宽度大于或小于预定值的柱状透镜呈现的亮度相对偏暗,宽度d与明亮度w的关系可参图2所示。
请参图9,装饰膜100还可包括覆设于柱状透镜21的反射层3和覆设于反射层3上的着色层4。基层1具有第二侧面12,装饰膜100还包括有色层5和微结构层6,有色层5位于第二侧面12和微结构层6之间。微结构层6包括复数凸起和/或凹陷设置的微结构。其他实施例中,装饰膜还包括设置于第二侧面的有色层、微结构层、图文层中的至少一层,或者装饰膜还包括设置于第二侧面的有色微结构层或有色图文层。例如,其他实施方式中,图9中的有色层5还可为粘结层,微纳结构层6还可为图文层。比如图文层包括位于中间位置的logo图文,则装饰膜100的logo所在位置相较于四周更加明亮,从而可在视觉上进一步突出logo的显示,装饰效果更佳。
请参图10,本发明还揭示一种具有装饰膜100的手机盖板200。手机盖板200包括基板201、胶层202和装饰膜100。装饰膜100通过胶层202粘接至基板201上。优选的,基板为玻璃基板、塑胶基板或金属基板等。优选的,手机盖板为手机的后盖,则手机后盖可呈现部分区域亮部分区域暗,比如中间亮四周暗的视觉效果,带来不同的视觉体验,使得该手机能脱颖而出,更具市场价值。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上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上面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上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并且,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