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偏振无关型光环行器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780027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偏振无关型光环行器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纤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在光纤通信系统中控制光学信号传输路径的方法及其光器件。
在光通信系统中,随着光放大器、光上下路模块等光器件在光网络系统中的大量应用,对光环行器这种具有确定输入输出光学路径的单向光器件的需求增加。因此,光环行器是大容量光通信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器件。光环行器按其对偏振的依赖程度可以分为偏振相关型和偏振无关型。偏振相关型的特点在于光环行器中传输的光束具有很小的衰减但对偏振依赖很大,通常与保偏器件一起用在光通信系统中。偏振无关型的特点在于入射光在光环行器中分为两束偏振光,然后重新耦合,除去光束在传输过程中在各个光学元件处的反射和散射产生的不可避免的衰减之外,不产生损耗。现实的应用中多需要光器件对传输光的偏振态不敏感,以便在多个场合下适应系统的要求。
美国专利US5574596和US6178044公开两种典型的异端输入/输出型光环行器。其中US5574596专利中所公开的四端口偏振无关型光环行器是由两个法拉第旋转器,四个能够产生偏振分束/耦合作用的晶体组成。在实现其功能时,该光环行器结构的一端具有两个输入/输出端口,在空间上彼此距离很近,需要利用双尾纤准直器来进行光的耦合输入/输出,这样可能引起应该在此输入/输出端口里其中之一端口产生响应的透射光有可能部分地传输至另一个端口,作为漏出光由另一端口输出,从而降低整个器件的隔离度;同样,因为输入/输出端口彼此非常靠近,造成所传输光束经由两个端口耦合输入/输出时,光环行器中的不期望返回光也会耦合进输入/输出端口,从而引起器件隔离度的降低。为防止光环行器光学性能的降低,须增大所传输光束输入/输出端口之间的距离。但是,这样为此就必须加厚价格昂贵的双折射晶,另一典型的异端输入/输出型光环行器,是由三个双折射晶片,两组旋转器,一个楔形晶片,一个双尾纤准直器和一个单尾纤准直器组成。该两组旋转器分别由两双向旋转器和一个单向旋转器组成。在其功能实现的过程中,同样是因为有两个输入/输出端口的那端,端口间距很近,须采用双尾纤准直器来耦合传输光,这样透过法拉第旋转器和双向旋转偏振片的部分光束有可能由不同于预定输入/输出端口的另一输入/输出端口输出(漏出),从而降低了光环行器的隔离。其降低程度决定于法拉第旋转器的衰减比率和偏振分束棱镜的偏振分离能力。并且其制造难度比较大,而且整个器件的插入损耗和隔离度很大程度受制于材料的尺寸精度,如此会带来较大的制造成本,并且因为双纤与单纤的耦合要求精密度较高,其参数易受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使其合格率较低。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了一种使用光学元件数目少、制造成本低、具有高隔离度和低插入损耗的偏振无关型光环行器的制造方法以及利用该方法制造的偏振无关型光环行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偏振无关型光环行器的制造方法,通过设置至少一组由多个块状光学元件所组成的光学路径,将由输入端进入的入射光在光路中分为两束偏振光,再将所述的偏振光在光路中重新耦合后由输出端输出,其传输光路的方向具有非互易性,特点在于将同一光路的所述输入端与输出端均合并在一个具有反射和透射功能的首端光学元件上,将沿正向光路的尾端光学元件设置为光偏振态旋转/反射装置;由所述首端光学元件反射或透射的入射光被分为两束偏振光,经所述尾端光学元件反射后返回,经重新耦合后形成输出光由所述首端光学元件透射或反射输出。
上述的光环行器的制造方法,其特点在于所述首端光学元件为一块六面体的梯形棱镜,所述入射光由所述梯形棱镜上镀有高反射膜的斜面反射输入,所述输出光由所述梯形棱镜上镀有增透膜的透射端面透射输出;或所述入射光由所述梯形棱镜上镀有增透膜的透射端面透射输入,所述输出光由所述梯形棱镜上镀有高反射膜的另一斜面反射输出。
上述的光环行器的制造方法,其特点在于所述输入端和输出端可以通过级联方式形成多组。
为了更好地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偏振无关型光环行器,由至少一组包括光束输入装置、偏振分束装置、光偏振态旋转装置、偏振耦合装置和光束输出装置的光器件组成,其特点在于所述光器件还包括反射/透射装置、色散补偿装置、光路导向装置和光偏振态旋转/反射装置;同一光束的所述光束输入装置和所述光束输出装置均与正向光路首端的反射/透射装置相连,所述反射/透射装置与所述偏振分束/耦合装置连接,所述色散补偿装置位于所述偏振分束/耦合装置与所述光偏振态旋转装置之间,所述光路导向装置安装在所述光偏振态旋转装置与正向光路尾端的光偏振态旋转/反射装置之间。
上述的光环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透射装置,使外部的入射光反射或透射进入所述偏振分束/耦合装置,并将从所述光偏振态旋转/反射装置反射回来的光束经所述偏振分束/耦合装置由此透射或反射输出;所述偏振分束/耦合装置,将由所述反射/透射装置进入的入射光分束为偏振平面彼此正交的两束偏振光,并将从所述光偏振态旋转/反射装置反射回来的两束偏振光耦合成一束光;所述色散补偿装置,用于补偿寻常光与非寻常光在晶体内部传输所引起的相位延迟;所述光偏振态旋转装置,将偏振平面彼此正交或平行的两束偏振光旋转为偏振平面彼此平行或正交的两束偏振光;所述光路导向装置,使通过的偏振光的出射位置在空间上产生相对于入射光传输方向上的平移;
所述光偏振态旋转/反射装置,使入射的偏振光旋转一定角度后反射,从而形成逆向的返回光束。
上述的光环行器,其特点在于所述反射/透射装置为一块六面体的梯形棱镜,所述梯形棱镜上在至少一个相对面上镀有高反射膜,在至少一个相对面上镀有增透膜。
上述的光环行器,其特点在于所述偏振分束/耦合装置为一种对于入射光产生双折射作用的晶体材料,并能够使入射光获得相同的偏振分束和耦合作用;所述光路导向装置对偏振方向平行于入射光路与光轴所组成平面的偏振光产生偏折作用,对偏振方向垂直于入射光路与光轴所组成平面的偏振光保持其原传输路径,所述光路导向装置为一块双折射晶体。
上述的光环行器,其特点在于所述光偏振态旋转装置由一对互易性的偏振旋转器和一个非互易性的偏振旋转器构成,所述互易性的偏振旋转器由能使光束偏振平面向不同方向旋转的多个半波片构成,所述半波片位于与光束传输方向正交的平面内;所述非互易性的偏振旋转器为一个法拉第旋转器。
上述的光环行器,其特点在于构成所述偏振分束/耦合装置、色散补偿装置的晶体材料为钒酸钇(YVO4)。
上述的光环行器,其特点在于所述法拉第旋转器由一个磁性的石榴石单晶体构成,所述半波片由石英晶体构成。
上述的光环行器,其特点在于所述光束输入装置和光束输出装置为可以将传输光在外部光路于内部光路间进行低损耗耦合的光束准直装置;。
上述的光环行器,其特点在于所述光偏振态旋转/反射装置由一种偏振反射膜构成,或者由法拉第旋转器和反射镜构成。
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两种典型光环行器存在的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同端输入/输出方式,该光环行器由充分利用了有反射作用的装置产生结构功能重用的效力,从而减少了所用晶体元件的数量,降低了整个器件的成本,也使得此光环行器的空间结构变得紧凑。同时也采用了一种可在空间方位上对传输光进行导向的棱镜结构,将三端口的输入/输出光在不同的空间方向上用单尾纤准直器进行耦合,从而解决传输过程中的“漏光“所引起的隔离度降低的问题,并可减小耦合对准的制造难度。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图1为一种现有的光环行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结构一对端口之间传输光状态的示意图3是图1所示结构另一对端口之间传输光状态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光环行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A根据图4所示结构一对端口之间传输光状态的示意图。
图4B根据图4所示结构另一对端口之间传输光状态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的光环行器的示意图。
图6为一种级联式多端口光环行器的示意7为本发明一种三端口光环行器前端光路传输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种四端口光环行器前端光路传输示意图。
图1、2、3中,现有的典型偏振无关光环行器为一种四端口的偏振无关光环行器由四个光束输入/输出装置101,102,110,111;两个具有非互易性的法拉第旋转器105,107;四个具有互易性的双向旋转偏振片104A,104B,108A,108B,三个偏振分束棱镜103、106、109组成。
在图1、2、3中,输入至光束输入/输出端口101的一束传输光由偏振分束棱镜103将其分成两束偏振面彼此正交的偏振光,其中的一束通过双向旋转偏振片104A,另一束通过双向旋转偏振片104B,然后共同在法拉第旋转器105的作用下,作为偏振面彼此平行的偏振光输出并通过偏振分束棱镜106,接下来通过法拉第旋转器107后,其中的一束光通过双向旋转片108A,另一束通过双向旋转片108B,最后通过偏振分离棱镜109耦合,传输至输入/输出端口110输出。同样当在光束输入/输出端口110输入传输光时,所述的光束由偏振分离棱镜109分成两束偏振面彼此正交的偏振光,其中的一束通过双向旋转片108A,而另一束通过双向旋转片108B,然后共同通过法拉第旋转器107,这时两光束的偏振态变为彼此平行,接着在偏振分离棱镜106的作用下向下偏折,然后通过法拉第旋转器105,两束分别通过双向旋转片104A、104B,重新成为两束偏振面彼此正交的偏振光,最后在偏振分离棱镜103出耦合,沿输入/输出端口102输出。
在此光环行器中,处于结构两端的双折射晶体103、109在同向光传输过程中所起到的偏振分束/耦合作用刚好互补,而处于中间位置上的双折射晶体106对偏某一偏振方向的偏振光产生空间偏折的作用,改变光的传输路径,使得光路传输具有单向性,能够对应于不同端口进行光的输入输出。设置旋转器的作用就是改变偏振光的偏振方向,通过双折射晶体对不同偏振方向偏振光的不同作用,来实现光环行器控制光传输路径的功能。
从现有和这种光环行器的结构中,实现功能该环行器共采用了9快晶体材料,包括3片价格昂贵的双折射晶体、4片半波片、2片法拉第旋转器,并且由于要使处于同端的两个端口空间上有足够的距离,导致整体的长度因偏振分离棱镜的长度增加而增加,使得物料的费用支出很高;同时在同侧端口处的耦合将会因为采用双尾纤的准直结构而使光路的调整难度变大,并且增大了漏光的可能性,使得光环行器整体的隔离度下降,从而降低整体性能参数。
正是针对上述光环行器存在的问题,利用本发明所示方法实施的光环行器完全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下面通过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和性能进一步说明。
在图4中,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是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制造的一个三端口光环行器,它主要选择如下装置三个输入/输出装置301、302、303,均为传输光束的准直器;一个反射/透射装置304,由一块六面体的梯形棱镜构成,对应于输入/输出装置301、303的面镀有高反膜,对应于输入/输出装置302的两个底面镀有增透膜;一个偏振分束/耦合装置305,由一片双折射晶体构成,如采用YVO4,其光轴在与y-z平面平行的平面内,方向与y轴的正方向与成45度角;一个色散补偿装置306,由一片双折射晶体构成;一个偏振旋转装置,由两块双向的、光轴指向不同的半波片307A、307B和一片单向的法拉第旋转器308构成,其中两块半波片307A、307在垂直于传输光的平面内通过侧面粘合成为一片不同区域对偏振光具有不同旋转作用的旋转器;一个光路导向装置309,由一片双折射晶体构成;一个偏振旋转/反射装置310,由一个单向的法拉第旋转器和一个镀有高反膜的反射镜构成,或者是由一个具有单向性能的偏振反射膜构成。
将上述各个装置按照相应的顺序安装,即可形成一种偏振无关型光环行器,而上述核心结构即实现光环行器功能的主要部分,共有7块晶体和2块以玻璃为基底的光学元件组成,包括2大1小三片双折射晶体,2片半波片、2片法拉第旋转器、1块六面体棱镜、1片反射镜,总体物料费用支出代价要小于在图1中所示的光环行器。由于设置了反射装置而使晶体结构得以重用,使得此光环行器整体结构长度在实现同样功能的前提下大大地被缩短,显得更加紧凑,提高了应用空间。
利用由六面体棱镜所构成的能在空间方位上对光进行导向的透射/反射装置解决了在同侧多端口耦合时产生的漏光导致的不期望耦合问题,同时因为可以采用单尾纤的准直结构使得光路耦合调整时变得容易。
在图4、图4A、图4B中,本发明的光环行器,输入至光束输入/输出装置301的传输光经由反射/透射装置304反射至偏振分束/耦合棱镜305,所述的光在此被双折射作用分成两束偏振面彼此正交的偏振光,其偏振面分别平行于x-z平面、y-z平面,其中在305内为O光的一束偏振光通过色散补偿装置306来补偿由于寻常光和非寻常光间光程差造成的相位延迟,然后此束偏振光透射过双向旋转半波片307A,其偏振方向顺时针旋转45度;从偏振分束/耦合棱镜305出射的另一束偏振光通过双向旋转半波片307B,其偏振方向逆时针旋转45度;接着两束偏振光共同通过单向的法拉第旋转器308,使它们的偏振方向同时沿顺时针旋转45度,到此两束偏振光的偏振方向彼此平行,共同平行X-Y平面,并与从305出射的E光的偏振方向相同;两束彼此平行的偏振光相对于光路导向装置209的光轴方向是非寻常光,在此将会在309的双折射作用下于x-z平面内沿着与z轴正方向成一定角度的方向偏折出去,在此过程中两束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保持不变,这样出射的偏振光与入射的偏振光的传输路径就不在同一层面上了;由光路导向装置309出射的两束偏振光在偏振旋转/反射装置310的作用下,其偏振方向顺时针旋转45度后被反射,然后再经过法拉第旋转器的旋光作用使两束光的偏振方向顺时针转45度,这时两束偏振光的偏振面共旋转了90度,变为与y-z面平行;相对于光路导向装置309的两束偏振光为O光,光路导向装置309将不对其产生偏折作用,这样在与正向入射光束不同的层面上两束偏振光传输至偏振旋转装置,两束偏振在此处光沿各自光路使其偏振方向由彼此平行旋转成偏振方向彼此正交的偏振光,分别平行于x-z、y-z平面;在其中一束偏振方向相对于偏振分束/耦合棱镜305为O光的偏振光通过色散补偿装置306后,两束偏振光在偏振分束/耦合装置的作用下耦合成为一束光经由透射/反射装置304透射,从输入/输出装置302处准直耦和输出,以上光束的传输过程不具有可逆性。
在图4、图4A、图4B中,当由输入/输出装置的302输入光时,其工作原理过程与上述相似。输入至光束输入/输出装置302的传输光经由透射/反射装置304透射至偏振分离/耦合棱镜305,在那里被分成两束偏振面彼此正交的偏振光,其偏振面分别平行于x-z平面、y-z平面,其中没有发生偏折的O光那束通过色散补偿装置306来补偿由O、E光间光程差所导致的相位延迟,然后透射过双向旋转半波片片307A,使其偏振方向顺时针旋转45度,而从偏振分束/耦合棱镜305出射的另一束通过双向旋转半波片片307B的偏振光,其偏振方向逆时针旋转了45度,接下来两束偏振光共同通过法拉第旋转器308而使它们的偏振方向沿顺时针旋转45度,这样两束出射偏振光的偏振方向变为彼此平行,与偏振分离/耦合棱镜305出射的E光那束的偏振方向一致。相对于光路导向装置309,两束入射偏振光为E光,将会在入射面内沿着与光传输方向正交方向并与其成一定角度偏折出去,这样由此出射的光与入射的光就不在同一层面上了,但偏振方向保持不变,从而实现了光路的导向作用;由光路导向装309出射的两束偏振光在偏振旋转/反射装置310的作用下,其偏振方向顺时针旋转45度后被反射,然后再经过法拉第旋转器的旋光作用使两束光的偏振方向顺时针转45度,这时相对于光路导向装置309两束偏振光为O光,光路导向装置309将不对其产生偏折作用,这样在与正向入射光束不同的层面上两束偏振光传输至偏振旋转装置,两束偏振在此处光沿各自光路使其偏振方向由彼此平行旋转成偏振方向彼此正交的偏振光;在其中一束偏振方向相对于偏振分离/耦合棱镜305为O光的偏振光通过色散补偿装置306后,两束偏振光在偏振分束/耦合装置的作用下耦合成为一束光经由透射/反射装置304反射,从输入/输出装置303处输出。以上光束的传输过程不具有可逆性。
在本光环行器实施例中,偏振分离/耦合棱镜305与光路导向装置309采用的双折射晶体的外形尺寸一样,色散补偿装置306所采用的材料与偏振分离/耦合棱镜305、光路导向装置309相同;两块半波片307A、307B采用光轴相互夹一定角度,并在与传输光路垂直的平面内的双折射晶体;两处所用的法拉第旋转器的旋向和外形尺寸是一样的。
图5显示了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光环行器。此三端口光环行器与上面所述的光环行器的差别在于其偏振旋转装置沿正向光路的排列顺序不同,即法拉第旋转器307与两块半波片308A、308B排列顺序不同,其所实现的功能是一样的,在此就不再赘述了。
图6显示了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一种级联形式的多端口输入/输出的光环行器。
在这个级联结构中,应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光环行器的结构,将多个这样的光环行器利用其输入/输出端口间所形成的光传输的逻辑关系,在图6中,通过该方法可将一个光环行器的三端口间的光传输关系扩展成为多端口的级联使用,极大地增强光环行器的整体功能,为多通道的光传输提供了很好的支持。其中,图6示中所标识的各部分元件由于多端口输入/输出的功能要求,其外形尺寸将会随端口的增多而增大,但完成的性能参数与单个的光环行器基本相同。
当然,也可应用第二实施例中所述的光环行器的结构来实现这种级联方式的多端口输入/输出的光环行器。
在图7中,光束耦合准直器401、402、403、反射/透射装置404构成了三端口光环行器的前端结构。
在图8中,四端口的光环行器的前端由光束耦合准直器401a、402a、403a、404a,分光用的棱镜405a、406a组成。入射光由光束耦合准直器401a进入,经棱镜406a反射后进入内部光路,后经由棱镜406a的透射端面透射,再经棱镜405a反射由光束耦合准直器402a准直耦合输出;由光束耦合准直器402a进入的入射光通过棱镜405a反射,经棱镜406a透射后进入内部光路,之后再次经棱镜406a透射端面透射由棱镜405a的另一个反射面反射,通过光束耦合准直器403a准直耦合输出;在光束耦合准直器403a处进入的入射光在经过棱镜405a的反射、棱镜406a的透射作用后进入到内部光路,然后由棱镜406a的另一个反射面反射经光束耦合准直器404a准直耦合输出。经过这样的过程后,便可实现四端口的光环行器的功能。
依据同样的方法,通过在光束输入输出装置与透射反射装置间设置具有分光作用的棱镜结构,便可实现更多端口的输入输出。
本发明所述的这种具有独特结构的光环行器实施例将会优化光环行器整体的性能与成本费用之间的关系,提高作为产品时的市场竞争力。
权利要求
1.一种偏振无关型光环行器的制造方法,通过设置至少一组由多个块状光学元件所组成的光学路径,将由输入端进入的入射光在光路中分为两束偏振光,再将所述的偏振光在光路中重新耦合后由输出端输出,其传输光路的方向具有非互易性,特征在于将同一光路的所述输入端与输出端均合并在一个具有反射和透射功能的首端光学元件上,将沿正向光路的尾端光学元件设置为光偏振态旋转/反射装置;由所述首端光学元件反射或透射的入射光被分为两束偏振光,经所述尾端光学元件反射后返回,经重新耦合后形成输出光由所述首端光学元件透射或反射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环行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首端光学元件为一块六面体的梯形棱镜,所述入射光由所述梯形棱镜上镀有高反射膜的斜面反射输入,所述输出光由所述梯形棱镜上镀有增透膜的透射端面透射输出;或所述入射光由所述梯形棱镜上镀有增透膜的透射端面透射输入,所述输出光由所述梯形棱镜上镀有高反射膜的另一斜面反射输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环行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的首端光学元件为前面的一块三棱镜和后面的一块六面体的梯形棱镜;所述入射光由所述梯形棱镜上镀有高反射膜的斜面反射输入,所述输出光由所述梯形棱镜上镀有增透膜的透射端面透射后,再经所述三棱镜上镀有高反射膜的斜面反射输出;或所述入射光由三棱镜上镀有高反射膜的斜面反射输入,再由所述梯形棱镜上镀有增透膜的透射端面透射输入,所述输出光由所述梯形棱镜上镀有增透膜的透射端面透射后,再由再经所述三棱镜上镀有高反射膜的斜面反射输出;或者所述入射光由所述三棱镜上镀有高反射膜的斜面反射输入,再由所述梯形棱镜上镀有增透膜的透射端面透射输入,所述输出光由所述梯形棱镜上镀有高反射膜的反射端面反射输出。
4.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制造的光环行器,由至少一组包括光束输入装置、偏振分束装置、光偏振态旋转装置、偏振耦合装置和光束输出装置的光器件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器件还包括反射/透射装置、色散补偿装置、光路导向装置和光偏振态旋转/反射装置;同一光束的所述光束输入装置和所述光束输出装置均与正向光路首端的反射/透射装置相连,所述反射/透射装置与所述偏振分束/耦合装置连接,所述色散补偿装置位于所述偏振分束/耦合装置与所述光偏振态旋转装置之间,所述光路导向装置安装在所述光偏振态旋转装置与正向光路尾端的光偏振态旋转/反射装置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环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透射装置,使外部的入射光反射或透射进入所述偏振分束/耦合装置,并将从所述光偏振态旋转/反射装置反射回来的光束经所述偏振分束/耦合装置由此透射或反射输出;所述偏振分束/耦合装置,将由所述反射/透射装置进入的入射光分束为偏振平面彼此正交的两束偏振光,并将从所述光偏振态旋转/反射装置反射回来的两束偏振光耦合成一束光;所述色散补偿装置,用于补偿寻常光与非寻常光在晶体内部传输所引起的相位延迟;所述光偏振态旋转装置,将偏振平面彼此正交或平行的两束偏振光旋转为偏振平面彼此平行或正交的两束偏振光;所述光路导向装置,使通过的偏振光的出射位置在空间上产生相对于入射光传输方向上的平移;所述光偏振态旋转/反射装置,使入射的偏振光旋转一定角度后反射,从而形成逆向的返回光束。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光环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透射装置为一块六面体的梯形棱镜,所述梯形棱镜上在至少一个相对面上镀有高反射膜,在至少一个相对面上镀有增透膜。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光环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偏振分束/耦合装置为一种对于入射光产生双折射作用的晶体材料,并能够使入射光获得相同的偏振分束和耦合作用。
8.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光环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偏振态旋转装置由一对互易性的偏振旋转器和一个非互易性的偏振旋转器构成,所述互易性的偏振旋转器由能使光束偏振平面向不同方向旋转的多个半波片构成,所述半波片位于与光束传输方向正交的平面内;所述非互易性的偏振旋转器为一个法拉第旋转器。
9.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光环行器,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偏振分束/耦合装置、色散补偿装置的晶体材料为钒酸钇(YVO4);所述光路导向装置对偏振方向平行于入射光路与光轴所组成平面的偏振光产生偏折作用,对偏振方向垂直于入射光路与光轴所组成平面的偏振光保持其原传输路径,所述光路导向装置为一块双折射晶体。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环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法拉第旋转器由一个磁性的石榴石单晶体构成,所述半波片由石英晶体构成。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环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束输入装置和光束输出装置为可以将传输光在外部光路于内部光路间进行低损耗耦合的光束准直装置;。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环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偏振态旋转/反射装置由一种偏振反射膜构成,或者由法拉第旋转器和反射镜构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偏振无关型光环行器及其制造方法,通过设置一组由多个块状光学元件所组成的光学路径,使同一光路的输入端与输出端合并在一个具有反射和透射功能的首端光学元件上,再将沿正向光路的尾端光学元件设置为光偏振态旋转/反射装置;由首端光学元件反射或透射的入射光被分为两束偏振光,经尾端光学元件反射后返回,经重新耦合后形成输出光由首端光学元件透射或反射输出。该光环行器采用光学元件少、制造成本低并具有高隔离度和插入损耗。
文档编号G02B5/30GK1348268SQ0111983
公开日2002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01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01年6月29日
发明者张长林, 刘新宇, 姚若亚 申请人:三一光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