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别媒介种类以形成图像的装置和方法

文档序号:2787139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判别媒介种类以形成图像的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形成图像的装置,例如打印机,尤其本发明还涉及判别媒介种类以形成图像的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来讲,不管媒介种类如何,图像形成装置判别媒介种类(类型)以在媒介上统一形成图像。
通常的图像形成装置(未示出)包括向媒介发射光束的发光部件,以及多个感测从媒介反射的光束的光接收部件。换句话说,发光部件发射光束到媒介的某一点,光接收部件感测以不同角度从媒介反射或发散的光束,从不同角度感测的光束的强度用来判别(确定)媒介的种类。
如果增加光接收部件的数目,就会增加通常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体积和生产成本。所以通常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数量有限的光接收部件。由于通常图像形成装置执行的媒介判别方法不能感测不同角度的光的强度,从而也不能明确地判别媒介的种类。另外,由于光到媒介的某一点的发射以及对该点反射光的感测,导致了通常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复杂且生产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一方面是提供一种判别媒介种类以形成图像的方法,其中利用通过在媒介上移动发光部件和光接收部件之一而收集的特征来判别(确定)媒介的种类(或类型)。
因此,本发明另一方面是提供一种判别媒介种类以形成图像的装置,其中利用通过在媒介上移动发光部件和光接收部件之一而收集的特征来判别媒介的种类(或类型)。
本发明的另外方面和/或优点部分将在后面的描述中阐述,还有部分可从描述中明显地看出,或者可以在本发明的实践中得到。
通过利用图像形成装置提供一种判别媒介种类以形成图像的方法,本发明前述的和/或其它方面得以实现,其中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发射光的发光部件和感测光的光接收部件,该方法包括发射光到媒介;感测被媒介作用后发出的光;收集第一预定数目的特征,该特征用媒介参数和由光接收部件感测的光强度之间关系表现;利用收集到的特征确定媒介的种类,其中发光部件和光接收部件之一移动以发光或感测光,并且参数随着发光部件或光接收部件之一的移动而发生变化。
通过提供一种判别在其实形成图像的媒介种类的装置,本发明的前述和/或其它方面也得以实现。该装置包括发射光到媒介的发光部件;感测被媒介作用后发出的光的光接收部件;根据移动控制信号移动发光部件或光接收部件的载体;收集第一预定数目的媒介特征的特征收集器;利用收集到的特征确定媒介种类的媒介种类判别器,其中该特征由随载体运动而变化的媒介参数和由光接收部件感测的光的强度之间的关系来表现。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本发明的这些和/或其他方面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明显并且更容易理解,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解释判别媒介种类以形成图像的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根据图1中的方法解释确定第一预定数目的方法的流程图;图3是解释图1中操作16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图4是为了解释图3中操作16A而示出的最终特征空间的示例图;图5是解释获得最终特征空间中各点集(cluster)的边界和中心点的方法的流程图;图6是解释图1中操作16的另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图7是解释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确定第二预定数目的方法的流程图;图8是解释图1中的操作16又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图9A和图9B是为了解释图8中的操作16C而示出最终特征空间示例图;
图10是解释图1中的操作16再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解释判别媒介种类以形成图像的装置的视图;图12是图11中媒介种类判别器的一个实施例的方块图;图13是图11中媒介种类判别器的另一实施例的方块图;图14是图11中媒介种类判别器的又一实施例的方块图;图15是图11中媒介种类判别器的再一实施例的方块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现在将详细引用本发明实施例,其中的示例将通过附图进行描述,所有附图中的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的部分,下述的实施例将参考附图解释本发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解释判别媒介种类(例如以字母代表尺寸的纸、A4、信封等等)以形成图像的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发光到媒介的操作10和感测来自于媒介的光的操作12,以及收集第一预定数目特征的操作14和判别媒介种类的操作16。
由图像形成装置执行的图1的方法,其利用判别的媒介种类来形成图像。这里,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发光的发光部件和感测光的光接收部件,例如,如果图像形成装置是一打印机,媒介是一页打印纸,并在打印纸上形成图像。
操作10中,发光部件发射光到媒介。这里,发光部件发出的光可以以一预定形状形成在媒介上。
在操作10后的操作12中,感测被媒介作用的光,这里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由媒介作用过的光对应于媒介反射的光和透射媒介的光。
在相关技术中,发光部件和光接收部件是固定的。然而在本发明中,通过仅移动发光部件和光接收部件之一,发射或感测光来执行操作10和12。例如,在操作10中发光部件可以移动以发光,在操作12中固定光接收部件来感测光,或者操作10中发光部件被固定发光,在操作12中光接收部件移动以感测光。这里,发光部件或光接收部件至少在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中的一个方向移动,可以预先指定发光部件或光接收部件移动的位置。
在操作12后的操作14中,收集第一预定数目M的特征。这里,第一预定数目M很小,这些特征由至少一个参数和光接收部件感测的光的强度之间的关系表现,该参数根据发光部件或光接收部件的移动而改变。这里,该参数对应于三维空间中表现出的移动的距离或时间,移动距离可以通过直角坐标系的位置或极坐标系的角度来表示。因此感测的光的强度可以表示为一个参数。感测光的强度可根据发光部件和光接收部件之间的相对距离变化以及反射或透射光的媒介种类画出不同的遮蔽形状,换句话说,当包括在收集到的特征中的光的强度是一个坐标轴、参数是另一坐标轴时,收集到的特征可以画出不同的遮蔽形状。
收集到的特征可以通过等式1表示X‾MIN=x11x12···x1Nx21x22···x2N············xM1xM2···xMN=x‾1x‾2···x‾M---(1)]]>其中N-1表示参数的数目,XMxN表示特征,xm(1≤m≤M)表示等式2中代表的特征xm=[xm1xm2... xmN] ...(2)其中xm1表示感测光的强度,xmn(2≤n≤N)表示各参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将描述确定操作14中使用的第一预定数目的方法。
图2是解释确定第一预定数目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测定特征的操作30和确定关注区域(ROI)的操作32以及在ROI中确定第一预定数目的操作34。
例如,当利用图像形成装置时,也就是说在图像形成装置执行图1的方法之前,可以执行图2的方法。
在操作30中,测量多个测试媒介的特征。这里,测试媒介指可以用本发明实施例中媒介判别方法判别的、当开始利用图像形成装置时被测试的媒介。为了执行操作30,发射光用于判别所有测试媒介,感测由测试媒介反射或透射的光以提取出测试媒介的特征。这里,发光部件或光接收部件可以在发光或感测光的过程中移动。
在操作30后的操作32中,确定了关注区域,该区域包括除了与测试媒介种类无关的特征之外的、所有测试媒介共有的特征。操作30测定的特征被分成与测试媒介种类无关的特征的和与测试媒介种类相关的特征。因此,在操作32中确定了关注区域,该区域包括与测试媒介种类相关的特征中测试媒介共有的特征。换句话说,在操作16中,包括有用特征的区域被特别地确定作为关注区域。
在操作32之后的操作34中,利用不同的数学方法从确定的关注区域所包括的特征中选择出虚拟数目的特征,直到各点集被分隔在一个虚拟特征空间中,当点集被隔离开时选择的虚拟数目被确定为第一预定数目。这里虚拟特征空间包括虚拟数目的光强度的对应点,点集代表虚拟特征空间中对应点的组。例如,当在特征中选择与虚拟数“2”一样多的第m个特征xm和第m+j个特征(j是任意数)xm+j时,虚拟特征空间的纵轴是包括在第m个特征xm的光强度x(m+j)1,虚拟特征空间的横轴是包括在第m+j个特征xm+j的光强度xm1。这里,如果各点集分隔在虚拟特征空间中,确定虚拟特征空间为最终特征空间,并且确定虚拟数为第一预定数目。
如上所述,在操作34中,当第一预定数目确定时确定特征。因此,预先确定发光部件或光接收部件的移动位置或次数作为由特征的虚拟数目的参数xmn表示,虚拟数目被确定为第一预定数目。
根据图1的实施例,通过不同的数学方法,能调整虚拟数目,直到点集被分隔开,该数学方法包括主要组件分析(PCA)、回归分析、近似技术等等。这里,PCA描述于国际标准书号(ISBN)为0387954422,2002年10月1日Springer Verlag第二版出版的,由I.T.Jolliffe所著的“主要组件分析(PrincipalComponent Analyais)”一文中;利用回归分析减小虚拟数目的技术披露于国际标准书号为0387952845、于2001年8月9日由Springer Verlag出版的“统计学习的要素(The Elements of Statistical Learning)”一文中;近似技术披露于国际标准书号为0849309395、于2000年10月由CRC出版社出版的、Hrushikesh N.Mhaskar和Devidas V.Pai所著的“近似理论基础”一文中。
在操作14后的操作16中,利用收集到的特征确定媒介的种类。
图3是解释图1中的操作16的实施例16A的流程图,操作16A包括在最终特征空间中利用点集的中心点确定媒介种类的操作50和52。
在操作14后的操作50中,计算在最终特征空间中从测量点到预先确定点集的中心点的距离,测量点由从表明第一预定数目的光强度之间关系的最终特征空间中收集的特征形成。这里,第一预定数目的收集特征在最终特征空间中可以表示为一点,也就是测量点。
在操作50后的操作52中,从计算距离中选择出最短距离,具有用于计算最短距离的预定中心点的点集被识别,确定对应上述识别点集的媒介种类作为在其上形成图像的媒介种类。
当第一预定数目确定为“2”时,在确定了预定数目时选择第m个特征xm和第m+j个特征xm+j,第一、第二和第三点集存在于最终特征空间中,第一、第二和第三点集分别对应于普通媒介、透明媒介和照相媒介。
现在描述图3中的操作16A,图4是为了解释图3中操作16A而示出了最终特征空间的示例图。最终特征空间包括一测量点72,和第一、第二、第三点集60、62、64。这里第一、第二、第三点集60、62、64分别包括预定中心点66、68、70。
在操作50中,计算从测量点72到预定中心66、68、70的距离d1、d2、d3。在操作52中计算出距离d1,d2,d3中的最短距离。如果d1最短,识别具有用于计算距离d1的预定中心点66的第一点集60,与识别的第一点集60对应的普通媒介被确定为图像形成于其上的媒介。
现在描述包括在最终特征空间中、用在图3中操作16A中计算点集边界和中心点的方法。
图5是解释在最终特征空间中获得点集的边界和预定中心点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设定虚拟边界和直到误差率在一允许的误差范围之内的判别种类的操作80、82、84,和确定最终边界和计算点集中心点的操作86。
例如当利用图像形成装置时,也就是说在图像形成装置执行图1的方法之前,可以执行图5的方法。
在操作80中,设置在最终特征空间中分隔开的点集之间的虚拟边界。
在操作80后的操作82中,利用已经设置虚拟边界的最终特征空间判别测试媒介的种类。为了执行操作82,计算在最终特征空间中由虚拟边界判别的虚拟点集的中心点,识别具有中心点的虚拟点集,该中心点用于计算从测试测量点到虚拟点集中心点的距离中的最短距离,与识别的虚拟点集对应的媒介种类确定为测试媒介的种类。这里测试测量点不是由在操作14中收集的特征所形成的测量点,而是在图5的方法中收集的特征形成的测量点,以计算最终边界和中心点。
在操作82后的操作84中,确定未能判别出测试媒介种类的误差率是否在一个允许的误差率之内。例如,图像形成装置的开发者确定在操作82中是否已经准确判别了测试媒介的种类,来确定误差率是否在允许的误差率范围之内。
如果在操作84中确定误差率没有在允许的误差率之内,进程就返回到操作80,在最终特征空间中设定新的虚拟边界。
如果在84中确定误差率在允许的误差率之内,那么在操作86中,虚拟边界被确定为最终边界,并且计算出确定的最终边界所在的最终特征空间中点集的中心点。
图6是解释图1中操作16的另一实施例16B的流程图。操作16B包括查询邻近点的操作100和利用与测量点邻近的点确定媒介种类的操作102。
在操作14后的操作100中,查找第二预定数目K的邻近点,这些邻近点最接近于在最终特征空间中收集的特征所形成的测量点,其中最终特征空间示出在第一预定数目的光强度之间的关系。这里,K是奇数。
在操作100后的操作102中,由第二预定数目邻近点的标记所指示的媒介种类确定为图像形成在其上的媒介种类。这里第二预定数目邻近点中的第p(1≤p≤K)个邻近点的标记包括对应第p个邻近点的媒介种类的信息。
图7是解释确定第二预定数目的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连续设定临时第二预定数目和直到误差率在一允许的误差范围之内的判别测试媒介种类的操作120、122、124,确定最终第二预定数目的操作126。
例如当利用图像形成装置时,也就是说在图像形成装置执行图1的方法之前,可以执行图7的方法。
在操作120中,设定一个临时第二预定数目。在操作120后的操作122中,计算出与测试测量点距离最近的临时第二预定数目的测试邻近点,利用测试测量点和测试邻近点判别测试媒介的种类。这里,测试测量点不是操作14中收集的特征形成的测量点,而是当利用图像形成装置时,由获得第二预定数目所测量的特征在最终特征空间中形成的点。为了执行操作122,由多个临时第二预定数目的测试邻近点指示的媒介种类被确定作为测试媒介的种类。
在操作124中,确定操作122中未能判别出测试媒介种类的误差率是否在一个允许的误差率之内。如果在操作124中确定的误差率没有在允许的误差率之内,进程返回到操作120并重新设定临时第二预定数目。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增加第二预定数目以成为新的临时第二预定数目。
如果在操作124中确定误差率是在一个允许的误差范围之内,在操作126中,临时第二预定数目被定为最终第二预定数目。
图8是解释图1中操作16的又一实施例16C的流程图,操作16C包括确定测量点所属的点集从而确定媒介种类的操作140和142。
在操作14后的操作140中,确定测量点所属的点集,该测量点由从显示第一预定数目的光强度之间关系的最终特征空间中收集的特征形成。
在操作140后的操作142中,对应于包括测量点的已确定点集的媒介种类被确定为形成图像于其上的媒介种类。
当第一预定数目确定为“2”时,选择第m个特征xm和第m+j个特征xm+1,当确定第一预定数目时,第一和第二点集存在于最终特征空间中,第一和第二点集分别对应于普通媒介和照相媒介。
现在作为示例解释图8中的操作16C。图9A和图9B是为了解释图8中操作16C示出的最终特征空间的示例图。图9A或图9B中的最终特征空间包括第一和第二点集162和164以及测量点170。
例如假设第一第二点集162和164存在于图9A所示的最终特征空间中。这里,第一和第二点集162和164可以用直线160隔开。这种情况下,在操作140中,测量点170的坐标(xm1,x(m+j)1)与代表第二点集164区域的坐标相比较,来确定测量点170是否属于第二点集164。
在这种情况下,测量点170的坐标表示为两个坐标值。因此比较测量点170和第二点集164的区域所需的时间增加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简化包括在第二点集164中的测量点170的坐标。换句话说,如图9B所示,移动图9A的最终特征空间的坐标轴。为了在图9A中更明确,隔开第一和第二点集162和164的直线160向左移动角度θ。因此测量点170的坐标仅由xm1表示。如上所述,如果改变坐标轴,在操作140中将能较容易并且迅速地确定一个测量值是否属于一特定点集。
如前所述,执行图3或6中的非线性操作16A和16B,或执行图8中线性操作16C,以判别图8中的媒介种类。
图10是解释图1中操作16的再一实施例16D的流程图。操作16D包括计算光强和利用在每个光谱中获得的光强分布率来确定媒介种类的操作190、192和194。
在操作14后的操作190中,利用已收集的特征,感测光的强度至少被分为三种光谱。这里至少三种光谱可能是青色(C)、洋红(M)和黄色(Y)光谱。
在操作190后的操作192中,在至少三种光谱中的每种光谱中确定光强度的分布率。在操作192后的操作194中,根据已确定的分布率判别媒介的种类。
例如在操作190后的操作192中,确定光强度的相对量值。操作192后,可以根据已确定的光强的相对量值判别媒介的种类。如果青光强度大于洋红或黄光的强度,媒介的种类,也就是说媒介的颜色确定为青色。
现在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判别其上将要形成图像的媒介的种类的装置的结构和操作。
图11是解释判别形成图像的媒介种类的装置的视图。参照图11,该装置包括载体220、发光部件222、光接收部件224、运动控制器240、特征收集器242、媒介种类判别器244。这里附图标记200表示媒介。
图11的装置判别其上将要形成图像的媒介的种类,可以包括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并且可以执行图1所示的方法。
载体220响应从运动控制器240输出的运动控制信号,与发光装置222和光接收装置224之一一起运动。例如载体220可以带动发光部件222或光接收部件224运动。例如,如果载体带动发光部件222运动,光接收部件224可能置于媒介200之上或之下。如果载体带动光接收部件224移动,发光部件222可置于媒介200之上或之下。如果由媒介200作用的光是从媒介200反射的光,则由载体220带动的发光部件222(或光接收部件224)和不移动的光接收部件224(或发光部件222)置于媒介200之上。然而,如果由媒介200作用的光是透射媒介200的光,则由载体220带动的发光部件222(或光接收部件224)置于媒介200之上,而不移动的光接收部件224(或发光部件222)置于媒介200之下。
为了解释图11所示的装置,假设载体220带动发光部件222移动,并固定光接收部件224(或225)。然而,发光部件222固定的情况与上述情况相同,因此这里不再赘述。
为了执行图1的操作10,发光部件222向媒介200发出光线。至少准备一个发光部件222。这里载体220响应移动控制器240输出的移动控制信号,带动发光部件222沿垂直方向210或平行于载体杆226的水平方向212两方向中的至少一方向移动到一预定位置。为此移动控制器240可以包括产生对应于预定运动位置的移动控制信号的电机(未示出),并且响应产生的移动控制信号带动载体220移动。这里预定的移动位置用虚拟数目的特征的参数xmn表示,该虚拟数目确定为第一预定数目。因此当第一预定数目确定后,预定位置也就确定了。因此媒介200上形成的光随载体220的移动而移动。
为了执行操作12,光接收装置224或225感测由媒介200作用的光,也就是从媒介200的部分250反射的光或透射媒介200的部分250的光。至少可以准备一个光接收装置224或225。
为了执行操作14,特征收集器242通过输入节点IN1接收由光接收部件224或225感测的光,并且收集第一预定数目的特征。为此,特征收集器242通过输入节点IN1,从移动控制器240中,接收对应于表现在收集的特征中的感测光强度的参数,并且可以预先存储该参数。例如特征收集器242可以从移动控制器240接收载体220的移动距离作为参数,也可以接收来自于光接收部件224的感测光以产生包括有移动距离和光强度的特征。特征收集器242可以包括一计数器(未示出),当载体220开始移动时执行计数操作,无论何时通过输入节点IN1接收到来自光接收部件224或225的感测光,就将计数的结果确定为时间参数,并产生包括有时间参数和光强度的特征。
为了执行操作16,媒介种类判别器244根据从特征收集器242输入的收集特征判别媒介种类,并通过输出节点OUT输出已判别的媒介种类。
图12是图11中媒介种类判别器244的一个实施例244A的方框图。参考图12,媒介种类判别器244A包括一距离计算器270和种类确定器272。
媒介种类判别器244A可以用于执行图3中的操作16A。
为了执行操作50,距离计算器270计算在最终特征空间中从测量点到点集中心点的距离,然后输出计算结果到种类确定器272,该测量点由从显示第一预定数目的光强度之间关系的最终特征空间中收集的特征形成。为此,距离计算器270可以从第一预定数目的特征中计算测量点的坐标,该第一预定数目的特征通过输入节点IN2从特征收集器242输入,比较测量点的计算坐标和点集中心点的坐标,事先存储该点集中心点以计算从测量点到点集中心点的距离。
为了执行操作52,种类确定器272根据从距离计算器270输入的计算距离,识别带有离测量点最近的预定中心点的点集,确定对应于已识别的点集的媒介种类作为其上将要形成图像的媒介,并通过输出节点OUT输出已确定的媒介种类。为此,种类确定器272事先对应于各点集分别存储媒介种类,感测与带有离测量点最近的预定中心点的点集相对应的媒介的种类,并确定其上将要形成图像的媒介种类。
图13是图11中媒介种类判别器244的另一实施例244B的方框图。媒介种类判别器244B包括邻近点搜索器290和种类确定器292。可以如图13所示实现媒介判别器244B以执行图6中的操作16B。
为了执行操作100,邻近点搜索器290查找第二预定数目的距离测量点最近的邻近点,测量点由最终特征空间中收集到的特征形成,该最终特征空间显示第一预定数目光强度之间关系。为此邻近点搜索器290可以从第一预定数目的特征中计算出测量点的坐标,该特征通过输入节点IN2从特征收集器242输入,比较计算出的测量点的坐标和在最终特征空间中预先存储的点的坐标,以查找第二预定数目的邻近点。
为了执行操作102,种类确定器292确定媒介的种类作为在其上形成图像的媒介种类,其由与邻近点搜索器290查找的第二预定数目的邻近点一样多的标记来表示,并且通过输出节点OUT输出已确定的媒介种类。
例如,邻近点搜索器290可以输出第二预定数目的搜索邻近点的标记到种类确定器292。这种情况下,种类确定器292可以分析存储在从邻近点搜索器290输入的标记中的信息,也就是说表示分别对应于各邻近点的媒介种类的信息,并且还可以确定标记指示的媒介的种类,作为其上将要形成图像的媒介种类。
图14是图11中媒介种类判别器244的又一实施例244C的方框图。参考图14,媒介种类判别器244C包括点集确定器310和种类确定器312。媒介种类判别器244可以执行图8中操作16C。
为了执行操作140,点集确定器310确定在最终特征空间中分开的哪一个点集包含测量点,测量点由最终特征空间中收集到的特征形成,该最终特征空间显示第一预定数目光强度之间关系,并且输出确定结果到种类确定器312。为此,点集确定器310可以从第一预定数目的特征中计算出测量点的坐标,该特征通过输入节点IN2从特征收集器242输入,并比较计算出的测量点的坐标和各点集预先存储区域,以确定哪一个点集包括测量点。
为了执行操作142,种类确定器312将与点集确定器310确定的点集相对应的媒介的种类确定作为其上将要形成图像的媒介的种类,并通过输出节点OUT输出确定的结果。为此,种类确定器312可以预先存储分别对应于多个点集的媒介的种类,并且通过输出节点OUT输出与种类确定器310输入的已确定点集相对应的媒介的种类。
图15是图11中媒介种类判别器244的再一实施例244D的方框图。参考图15,种类判别器244D包括强度计算器330、分布率确定器332、种类确定器334。可以如图15所示实现媒介种类判别器244D,以执行图10中的操作16D。
为了执行操作190,强度计算器330利用通过输入节点IN2从特征收集器242输入的收集特征,把感测到的光强分为至少三种光谱,并且根据光谱输出光的强度到分布率确定器332。
为了执行操作192,分布率确定器332根据从强度计算器330输入的光谱,确定光强的分布率,并输出已确定的分布率到种类确定器334。
为了执行操作194,种类确定器334根据已确定的分布率判别媒介的种类,并通过输出节点OUT输出判别结果。
种类判别器244D可以包括感测各光谱的至少三个光接收部件,或可以包括顺序感测至少三种光谱的一个光接收部件。
因此图像形成装置可以识别从图11中媒介种类判别器244输出的媒介的种类,并基于识别结果形成一致的图像,而不管媒介的种类如何。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在判别媒介种类以形成图像的方法和装置中,通过移动光接收部件或发光部件而收集从媒介反射或透射的光。因此并不需要多个光接收部件,因此导致图像形成装置的体积和生产成本相对减少。换句话说,仅使用费用较低的单个发光部件或单个光接收部件能获得足够的功能特征。因此能够准确地确定媒介种类,以使图像形成装置始终能形成一致的图像,而不管媒介的种类如何。
尽管描述和示出了本发明的几个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修改,其保护范围在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中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确定媒介种类的方法,以利用图像形成装置形成图像,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一发光的发光部件和一感测光的光接收部件,该方法包括发射光到媒介;感测由媒介作用的发射光;收集第一预定数目的特征,这些特征由媒介的参数和光接收部件感测的光的强度之间的关系表示;利用收集到的特征确定媒介种类;其中发光部件和光接收部件之一移动以发光或感测光,参数随发光部件或光接收部件的移动而改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发光部件和光接收部件之一沿垂直方向移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预先设定发光部件或光接收部件移动到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由媒介作用的光对应于媒介反射的光或透射媒介的光。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参数对应于移动发光部件或光接收部件的运动距离和时间之一,该运动距离和时间在三维空间中表示。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测量多个测试媒介的特征;确定关注区域,该区域包括测试媒介的测量特征,该特征与测试媒介的种类相关且对于测试媒介是共有的;从关注区域中选择虚拟数目的特征,当多个点集在显示虚拟数目的光强之间的关系的虚拟特征空间中被分隔开时,确定虚拟数目作为第一预定数目;其中发光部件或光接收部件的移动位置以虚拟数目特征的参数形式出现。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利用收集到的特征确定媒介种类包括获得在最终特征空间中从测量点到各点集的预定中心点的距离,所述测量点由从表明第一预定数目的光强度之间关系的最终特征空间中收集的特征形成;确定获得距离中的最短距离,识别具有用于计算最短距离的预定中心点的点集,将与识别的点集相对应的媒介的种类确定为其上形成图像的媒介的种类。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设定判别点集的虚拟边界,这些点集在最终特征空间中被分隔开;利用已设定虚拟边界的最终特征空间,确定测试媒介的种类;确定未能确定出测试媒介种类的误差率是否在一允许的误差范围之内;确定虚拟边界作为最终边界,并且如果确定误差率在允许的误差范围之内,那么在带有最终边界的最终特征空间中获得点集的中心点;如果确定误差率不在允许的误差范围之内,重新设定虚拟边界。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利用收集到的特征确定媒介种类包括搜索第二预定数目的邻近点,该第二预定数目是奇数,该邻近点是离测量点最近的点,该测量点由从显示第一预定数目的光强度之间关系的最终特征空间中收集的特征形成;将由与邻近点一样多的标记表示的媒介的种类确定为其上形成图像的媒介的种类;其中第二预定数目的邻近点中的第p个邻近点的标记包括关于与第p个邻近点相对应的媒介的种类的信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还包括设定临时第二预定数目;获得临时第二预定数目测试邻近点,该点最接近于测试测量点,利用测试测量点和测试邻近测量点确定测试媒介的种类;确定未能确定出测试媒介种类非误差率是否在一允许的误差范围之内;如果确定误差率在上述允许的误差范围之内,那么确定该临时第二预定数目为第二预定数目的最终值;如果确定误差率不在允许的误差范围之内,重新设定临时第二预定数目。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利用收集到的特征确定媒介种类包括确定分隔在最终特征空间中的哪一个点集包括测量点,该测量点由从显示第一预定数目的光强度之间关系的最终特征空间中收集的特征形成;将与已确定的点集相对应的媒介的种类确定为其上形成图像的媒介种类。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移动最终特征空间的坐标轴来表示点集中的点的坐标。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媒介的种类包括获得感测的光的强度,利用收集到的特征将感测光分为第一至第三种光谱;在第一至第三种光谱中每一种中确定感测光的强度的分布率;根据分布率确定媒介的种类。
14.一种确定在其上形成图像的媒介的种类的装置,包括发光部件,发射光至媒介;光接收部件,接收由媒介作用的光;载体,响应移动控制信号,与发光部件或光接收部件一起移动;特征收集器,收集第一预定数目媒介的特征;媒介种类判别器,利用收集到的特征确定媒介的种类;其中特征由媒介的参数和光接收部件感测的光强度之间的关系表示,该媒介的参数根据载体的移动而发生变化。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中载体沿垂直方向移动。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中光接收部件感测由媒介反射的光或透射媒介的光。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中媒介种类判别器包括距离计算器,测量最终特征空间中从测量点到各点集的中心点的距离,该测量点由从显示第一预定数目的光强度之间关系的最终特征空间中收集的特征形成;种类确定器,基于计算的距离识别具有最接近测量点的中心点的点集,并且将与识别的点集相对应的媒介的种类确定为其上将要形成图像的媒介的种类。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中媒介种类判别器包括邻近点搜索器,搜索第二预定数目的邻近点,这些邻近点最接近测量点,该测量点由从显示第一预定数目的光强度之间关系的最终特征空间中收集的特征形成;种类确定器,在用第二预定数目邻近点的标记表示的种类中,将媒介中最常用的种类确定为其上形成图像的媒介种类;其中第二预定数目的邻近点中的第p个邻近点的标记包括关于与第p个邻近点相对应的媒介的种类的信息。
19.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中媒介种类判别器包括点集确定器,确定分隔在最终特征空间中的哪一个点集包括测量点,该测量点由从显示第一预定数目的光强度之间关系的最终特征空间中收集的特征形成;种类确定器,确定与已确定的点集相对应的媒介的种类作为其上将要形成图像的媒介的种类。
20.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中媒介种类判别器包括强度计算器,计算感测光的强度,并利用收集到的特征将感测光的强度分成三种光谱;分布率确定器,确定在三种光谱每一种中的光强的分布率;种类确定器,根据分布率确定媒介的种类。
21.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中媒介种类判别器还包括运动控制器,产生运动控制信号以相应于预定运动位置;其中载体响应运动控制信号,移动到预定运动位置,预定运动位置以虚拟数目的特征参数出现,虚拟数目为第一预定数目,虚拟数目对应于具有分隔开的点集的虚拟特征空间中出现的光强度数目。
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仅移动发光部件和光接收部件之一。
2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发光和感测光之前,设定和重新设定虚拟边界。
2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比较测量点坐标和指示点集各自区域的坐标,以确定测量点是否属于相应的点集。
2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媒介种类的确定包括利用线性操作。
2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媒介种类的确定包括利用非线性操作。
2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至第三光谱是青色、洋红和黄色光谱。
2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发光部件和光接收部件之一沿水平方向移动。
29.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载体沿水平方向移动。
30.一种方法包括移动发光器以发射光到记录媒介,或移动感测器以感测由记录媒介作用的光;收集特征,该特征由媒介参数和感测光强度之间的关系表示;利用收集到的特征确定媒介种类;参数随发光器或感测器的移动而改变。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中上述移动包括只移动发光器和感测器之一。
32.一种方法包括移动发光器以发射光到记录媒介,或移动感测器以感测由记录媒介作用的光;以多个角度确定被作用光的强度;根据确定的强度确定媒介的种类。
33.一种方法包括提供单个发光器以发光到记录媒介,还提供单个感测器以感测由记录媒介作用的光;收集特征,该特征由媒介参数和感测光强度之间的关系表示;利用收集到的特征确定媒介种类。
全文摘要
确定在其上将要形成图像的媒介的种类的装置和方法。该方法包括发光至媒介;感测由媒介作用的光;收集第一预定数目的特征,该特征用参数和光强度之间的关系表示;以及利用收集到的特征确定媒介种类。发光部件和光接收部件之一分别移动以发射或感测光,以及参数随发光部件或光接收部件的移动而发生变化。
文档编号G03G21/00GK1637406SQ20041009812
公开日2005年7月13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5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5日
发明者千永善 申请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