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管支架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810066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荧光管支架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持多根荧光管的电极部的荧光管支架及其制造方法,所 述多根荧光管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用的背光装置等。
背景技术
用于电视机及电脑的显示器的液晶显示装置在投射型的液晶元件的 背部设有背光装置。该背光装置具有相互平行设置的多个荧光管、保持 形成于各荧光管的两端部的电极部的荧光管支架、支承上述荧光管支架的 主体基底。
上述荧光管支架为长条形状,配置于多个荧光管的两侧,向长度方向 与荧光管垂直的方向延伸。在该荧光管支架上,嵌装有各荧光管的电极部 的导电性插口在长度方向上空开间隔配置,同时设有连接于各插口的通电 用导电路。
如以下的专利文献1所述,现有的荧光管支架在由长方形的板材形成 的基板的表面独立固定有独立形成的上述插口。插口为在由塑料材料形成 的外壳上安装金属制的接点保持部的装置,通过将设于各外壳的底部的凸 部嵌合于上述基板上形成的安装孔,在基板上对插口进行定位并固定。
另外,用于对各插口通电的导电路由在基板的表面形成的导电性金属 的薄膜构成。
专利文献l:(日本)特开2006-344602号公报。
现有的荧光管支架为在长条形状的薄的基板的表面固定了在长度方 向上并列的多个插口的构造,故在相邻的插口之间强度降低,在作业等中 可能折断基板。
另外,在现有的荧光管支架中,由于插口为独立形成,故必须将各插 口在基板上定位安装,因此组装作业需要时间。并且,由于用于向各插口 通电的导电路由导电性金属的薄膜形成,故存在基板极端弯曲时容易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解决所述课题的发明,其目的为提供一种即使为长条形状, 作为整体强度也高,作业中等难以损伤的荧光管支架。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组装容易,且可将用于向各插口通电 的导电路设为坚固且稳定的形状的荧光管支架。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荧光管支架的制造方法,其可以容易 地制造将多个的插口固定于绝缘基底且加固了该绝缘基底的构造的荧光 管支架。
本发明提供一种荧光管支架,其排列有多个保持电极部的导电性的插 口,所述电极部设置在荧光管的端部,所述荧光管支架的特征在于,
设有由合成树脂材料形成的长条状的绝缘基底,所述插口沿所述绝缘 基底的长度方向空开间隔配置,各个所述插口的基部埋设于所述绝缘基底 中,
在所述绝缘基底设有金属制的带板,所述带板通过多个所述插口的侧 方并沿所述绝缘基底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带板的至少一部分埋设于所述 绝缘基底中。
在本发明的荧光管支架中,各插口的基部被埋设于合成树脂制的绝缘 基底的内部,因此,可以提高各插口相对于绝缘基底的安装强度。另外, 由于在相邻的插口和插口之间埋设有金属制的带板,故可以提高相邻插口 之间的绝缘基底的强度,容易防止折断或弯曲。另外,如果用一根金属板 材制作带板可进一步提高强度。
优选的是,所述带板除供电部及构造上必需的部分之外其余部分几乎 全部埋设在绝缘基底内。例如,优选为在插口基部的侧方将带板完全埋设 于绝缘基底的内部,在相邻的插口和插口之间,优选为带板的至少一部分 埋设在绝缘基底。
本发明中,所述带板与多个所述插口导通,所述带板成为向各所述插 口通电的通电路。在此情况下,优选多个所述插口和所述带板由相互连续 的金属板材形成。或者,在所述带板和各所述支架之间安装电容元件,所述带板也可以为向各所述插口通电的通电路。
所述荧光管支架可以通过提高所有绝缘基底的强度的带板与各插口 通电。而且,由于导电路由带板形成,故也难以产生导电路的断线。另外, 由于构成导电路的带板埋设于由合成树脂材料形成的绝缘基底内,且各插
口的基部也埋设于绝缘基底,因此,即使将该荧光管支架固定于金属制的 主体基底上,也可以提高所述插口的基部及所述带板和金属制的主体基板 之间的绝缘耐压。
另外,本发明中,所述插口具有保持所述荧光管的所述电极部的电极 保持部和铺设于所述电极保持部之下的支承板部,所述电极保持部固定于 所述支承板部之上,所述支承板部埋设于所述绝缘基底内,所述支承板部 由与所述带板相同的金属板材形成,所述电极保持部由与所述金属材料不 同的板簧材料形成。
插口的电极保持部为拆装自如地嵌装荧光管的电极部的装置,因此, 需要由弹性高的板簧材料构成。由于与支承板部及带板独立地形成该电极 保持部,故支承板部及带板可以由比所述电极保持部弹性低的材料形成。 这样,由于弹性高的材料只用于电极保持部,从而可以降低制造成本。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所谓"弹性高"意思为将不同的材料作成同一 形状并在相同位置施加同样的加重时,变形量大且屈服点高。
另外,本发明优选在所述绝缘基底的配置所述插口的表面竖起形成有 绝缘壁,该绝缘壁与被所述插口所保持的荧光管的电极部的端部对置。
形成所述绝缘壁时,在该绝缘壁与金属制的主体基底的侧板等对置的 情况下,可以提高荧光管的电极部的端部和所述侧板之间的绝缘耐压。
另外,本发明中,所述带板不在所述绝缘基底的与配置所述插口的表 面相反一侧的背面露出,即,带板不露出在背面,而由绝缘基底的基底覆
芏 皿O
如上所述,带板至少一部分被埋设于绝缘基底,但优选为在绝缘基底 的背面,带板的整个面由树脂覆盖,带板不露出。这样构成时,即使绝缘 基底的背面接近金属制的主体基底的底板并固定,也可以提高带板和主体 基底之间的绝缘耐压。
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为以被所述插口所保持的荧光管的主体部延
6伸的方向为延出侧时,所述带板通过各个所述插口的所述延出侧的侧方。
在所述构成中,由于带板可以配置于离开形成于金属制的主体基底的 侧板的位置,故可以提高带板和所述侧板之间的绝缘耐压。
本发明提供一种荧光管支架的制造方法,所述荧光管支架排列有多个 保持电极部的导电性的插口,所述电极部设置在荧光管的端部,所述荧光 管支架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
将多个所述插口空开间隔排列,并配置通过多个所述插口的侧方沿所 述插口的排列方向延伸的金属制的带板,埋设多个所述插口的基部且埋设 所述带板的绝缘基底由合成树脂材料形成。
在所述制造方法中,由于可以将插口的基部和带板同时埋设于绝缘基 底内,故没有必要在基板上定位并安装各插口,可以在短时间内对长条状 的荧光管支架进行量产。
在该情况下,将多个所述插口和所述带板由相同的金属板材连续地形 成,可以弯曲所述金属板材的一部分形成所述插口的电极保持部。
通过将插口和带板由相同的金属材料连续形成,可以使将插口的基部 和带板埋设于绝缘基底内的作业更容易进行。
另外,本发明中,也可以是,由相同的金属板材连结形成多个支承板 部和所述带板,将多个所述支承板部从所述带板切断并分离,将各个支承 板部配置于离开所述带板的位置,在该支承板部上固定形成所述插口的电 极保持部,然后,形成埋设多个所述支承板部且埋设所述带板的所述绝缘 基底。
如上所述,将支承板部和带板形成一体,同时,将支承板部从带板切 断并与带板分离,埋设于绝缘基底内,由此,可减小对支承板部和带板落 料时的金属板材的宽度,除去多余的落料,可以提高成品率。
本发明的荧光管支架在整体为长条的绝缘基底上安装多个插口,由于 将插口的基部埋设于绝缘基底内,故可以提高绝缘基底上的插口的安装强 度。而且,在相邻插口之间设有在长度方向延伸的带板,且将该带板埋设 于绝缘基底,因此,可以提高长条形状的绝缘基底的弯曲刚性,从而难以 产生作业中折断等的问题。
另外,可以将所述带板作为向各插口通电的通电路使用。在该情况下,
7由于带板埋设于合成树脂制的绝缘基底内,因此,即使支承荧光管支架的 主体基底为金属制,也可以提高作为通电路的所述带板和主体基底的绝缘 耐压。
东太紫昍的恭光昝方恕的制诰卞法中.可將插口的某都和带板同时埋
设于合成树脂材料的绝缘衬底内,因此,容易对长条形状的荧光管支架在 短时间内进行量产。


图1为配置于液晶显示装置的背部的背光装置的俯视图2为将图的背光装置以n-n线切断的放大剖面图3为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荧光管支架的立体图; 图4为示出埋设于第一实施方式的荧光管支架的绝缘基底的金属部的 立体图5的(A)为从Va向视方向看到的图3所示的荧光管支架的放大侧 视图,(B)表示从Vb向视方向看到的图5所示的金属部的放大侧视图; 图6为示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荧光管支架的立体图; 图7为示出埋设于第二实施方式的荧光管支架的绝缘基底的金属部的 立体图8为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荧光管支架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符号说明
1背光装置 2主体基底 2a底板 2d, 2e短侧板 5液晶元件 10荧光管支架 20绝缘基底 21表面 22开口部 23绝缘壁24连接部(〕氺夕夕部)
27背面
30金属部 i舌门
32第一带板
33第二带板
34连结部(連結部)
36支承板部
37电极保持部
37a, 37b, 37c, 37d电极保持片
39连接电极
70荧光管
72电极部
110荧光管支架
120绝缘支架
121表面
124管保持架
130金属部
133带板
131插口
136支承板
137电极保持部
139连接电极
170荧光管
172电极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i为背光装置的俯视图,图2为示出将图i的背光装置以n-n线 切断后的剖面的放大剖面图。图3为示出用于上述背光装置的第一实施方
式的荧光管支架的放大立体图,图4为示出埋设于图3所示的荧光管支架
9的绝缘基底内的金属部的放大立体图。图5的(A)为从Va向视方向看到 的图3所示的荧光管支架的放大正视图,图5的(B)为从Vb向视方向 看到的图4所示的金属部的放大正视图。
如图2所示,背光装置1设置于液晶元件5的背面,液晶元件5是可 以全色显示的透射型。通过背光装置l发出的光,可以看到液晶元件5的 鲜明的图像。
如图1和图2所示,背光装置1具有金属制的主体基底2。主体基底 2通过弯曲滚轧钢板等铁板形成。主体基底为浅的箱体型,具有长方形 的底板2a;从底板2a的各个长边弯曲为直角的长侧板2b、 2c;从底板2a 的各个短边弯曲为直角的短侧板2d、 2e。
构成主体基底2的金属板为表面镀敷或表面涂装的板,并将底板2a 的朝向荧光管70的内面2f处理成可以作为反射面起作用。例如,在上述 内面2f上敷设薄的白片或敷设薄的金属片、或实施白色及金属色的涂装。
在上述主体基底2的底板2a的内面2f固定有一对长条形状的荧光管 支架10、 10。 一荧光管支架10在主体基底2的短侧板2d的近距离(t 〈、、) 内侧固定于上述底板2a,另一荧光管支架10在主体基底的短侧板2e的近 距离内侧固定于上述底板2a。配置于短侧板2d的内侧的荧光管支架10和 配置于短侧板2d的内侧的的荧光管支架IO完全相同,但其配置的朝向相 差180度。
荧光管支架IO在图3所示的由合成树脂材料形成的绝缘基底20的内 部埋设有如图4所示的金属部30。由上述金属部30的一部分形成插口 31 。 上述插口31从绝缘基底20的表面21向上方露出,插口31向绝缘基底20 的长度方向空开一定间隔而设置。
如图1所示,设于短侧板2d的内侧的荧光管支架10和设于短侧板2e 的内侧的荧光管支架10分别以插口 31在左右相同的位置对置的方式配 置。而且,在两侧的荧光管支架10之间保持有荧光管70。荧光管70具有 发光管71和设于其两侧的电极部72、 72。两侧的电极部72、 72嵌装于图 1所示的右侧的荧光管支架10的插口 31和左侧的荧光管支架10的插口 31,由此,如图2所示,荧光管70配置于从主体基底2的底板2a的内面 2f稍离开的位置。多个荧光管70的各个电极部72嵌装于在荧光管支架10上设置的全 部的插口 31,在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在主体基底2内安装有总计12 根荧光管70。
图1和图3所示的荧光管70为EELF型,产生点灯时的电压的电容 器组装于电极部72的内部,不需要在荧光管支架10上安装电容器。
如图4所示,埋设于绝缘基底20内的金属部30通过对一片金属板进 行落料及弯曲而形成。构成金属部30的金属板为具有导电性且强度高的 滚轧钢板等铁板。优选使用在该铁板的表面实施了镀敷的板材。
如图4所示,在金属部30上设有向荧光管支架10的长度方向平行延 伸的第一带板32和第二带板33,第一带板32和第二带板33通过在其之 间形成的插口 31相互连结。
在上述插口 31上形成有将第一带板32和第二带板33连结起来的连 结板部34。如图4所示,在连结板部34的中央部一体形成有与第一带板 32及第二带板33平行延伸的突出片35a。如图5的(B)所示,与突出片 35a连续的折回部35b从上述突出片35a朝向背侧折回180度,支承板部 36与该折回部35b形成为一体。
另外,在第一带板32的内侧设有从上述连结板部34的两侧部弯曲且 相互对置的电极保持片37a和电极保持片37b,在第二带板33的内侧设有 从上述连结板部34的两侧部弯曲且相互对置的电极保持片37c和电极保 持片37d。由电极保持片37a和电极保持片37b及电极保持片37c和电极 保持片37d形成插口 31的电极保持部37。而且,上述支承板部36敷设于 该电极保持部37的下侧。
上述支承板部36及电极保持片37a、 37b、 37c、 37d与连结板部形成 一体,从第一带板32和第二带板33之间切出。因此,在第一带板32和 第二带板33之间且相邻的电极保持部37之间形成切口部38。
另外,在第一带板32的端部设有连接电极39。该连接电极39由与形 成第一带板32等的金属板不同的导电性金属板弯曲而形成,通过焊接而 固定于上述第一带板32的表面。
如图3所示,上述金属部30的第一带板32和第二带板33及插口 31 的支承板部36以及突出片35a和折回部35b埋设于绝缘基底20的内部。在绝缘基底20的表面21上,在长度方向上空开间隔配置有长方形的开口
部22,构成各插口 31的电极保持片37a、 37b、 37c、 37d存在于上述开口 部22的内音P,且各电极保持片37a、 37b、 37c、 37d从绝缘基底20的表 面21向上方突出。
如图3所示,荧光管70的电极部72夹持于电极保持片37a和电极保 持片37b之间、以及电极保持片37c和电极保持片37d之间进行安装。
长条状的绝缘基底20具有与主体基底2的短侧板2d对置的对置侧缘 部20a、和保持于插口 31的荧光管70延出的延出侧缘部20b。
在绝缘基底20的表面21 —体形成有在上述延出侧缘部20b侧几乎垂 直地直立的绝缘壁23。如图5的(A)所示,多个绝缘壁23分别相对于 插口 31从延出侧缘部20b侧对置。因此,荧光管70的电极部72安装于 插口 31的电极保持部37时,电极部72的端面72a与绝缘壁23对置。
如图4所示,在绝缘基底20的表面21 —体形成有从端部向上方隆起 的连接部24。连接部24具有连接外壳24a、形成于连接外壳24a内的插 入空间24b,在上述插入空间24b的内部具有图4所示的连接电极39。
另外,在绝缘基底20上形成有贯通表背的多个安装孔25。
该荧光管支架10中,第二带板33在绝缘基底20的内部遍及其大致 全长而被埋设,第二带板33连接于全部的插口 31且通过全部的插口 31 的侧部。如图3所示,在绝缘基底20的对置侧缘部20a,在长度方向的中 途形成有凹部26,第一带板32在上述凹部26分离为两部分。各第一带板 32在夹持上述凹部的一方和另一方通过插口 31的侧部,且与各插口 31 连结。
如图2所示,第一带板32和第二带板33遍及其全长并不在绝缘基底 20的表面21和背面27露出。并且,第一带板32遍及其全长并不从绝缘 基底的对置侧缘部20a的端面28露出。即,在背面27中,第一带板32 和第二带板33由合成树脂完全覆盖,在上述端面28,第一带板32由合成 树月旨覆盖。
如图1所示,上述荧光管支架10为长条形状,绝缘基底20由合成树 脂形成,由于在其内部遍及其长度方向埋设有第一带板32和第二带板33, 因此,通过第一带板32和第二带板33可以提高长条形状的绝缘基底20的强度。特别是第一带板32和第二带板33通过多个插口 31的侧部,在
相邻的插口31和插口31之间必然形成金属制的带板,因此,可以极大地
降低作业中等绝缘基底20因弯曲应力而损伤的概率。
加図1恥;.浩氺笞古站in沿千t^t基f^ 的咩新%上.插通玄个
安装孔25的安装螺丝螺接固定于上述底板2a上。而且,电力供给用的插
头安装于连接部24,将电力供给于连接电极39。赋予连接电极39的电力
通过第一带板32及第二带板33赋予各插口 31。第一带板32和第二带板
33作为各自的通电路起作用,因此,可以将图4所示的金属部30除连接
电极39以外从相同的金属板挤压成型,故容易制造。另外,也可以将上
述连接电极39从第一带板32或第二带板33 —体弯曲成形。
在荧光管支架10中,构成插口 31的电极保持片37a、 37b、 37c、 37d 从绝缘基底20的表面21露出,但在绝缘基底20的背面27,第一带板32 和第二带板33未露出,在主体基底2的底板2a和两个带板32、 33之间, 遍及全长存在合成树脂的层,因此,可以比较高地确保上述底板2a和两 个带板32、 33的绝缘耐压。
并且,如图2所示,在绝缘基底20的对置侧缘部20a,第一带片32 不从端面28露出。因此,第一带板32和主体基底2的短侧板2d的绝缘 耐压也可以维持得比较高。另外,安装于插口 31的荧光管70的电极部72 的端面72a和金属制的短侧板2d之间,由于合成树脂制的绝缘壁23直立, 故也可以充分确保电极部72和主体基底2的绝缘。
接下来,对上述荧光管支架10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将连续的带状的金属板通过挤压工序进行修整弯曲加工, 形成第一带板32和第二带板33及插口 31。插口 31通过对第一带板32 和第二带板33之间的板片进行落料且弯曲的挤压工序而形成。通过该挤 压工序,形成连结板部34及从该连结板部34折回180度的支承板部36 和从上述连结板部34的两侧部将板部折弯的电极保持片37a、 37b、 37c、 37d。另外,在插口31的加工之后,在第一带部32之上安装连接电极39。
图4所示的金属部30送入镶嵌成型工序。在镶嵌成型工序中,将金 属部30保持于成型模具的型腔的内部,向型腔的内部射出熔融树脂,该 树脂冷却后,形成图3所示的绝缘基底20。
13在镶嵌成型工序中,各插口 31的电极保持片37a、 37b、 37c、 37d保 持在形成于成型模具的内面的框体的凹部内,在上述框体的缘部接触插口 31的支承板部36的状态下,向型腔的内部射出熔融树脂。因此,离模后 形成对应上述框体形状的开口部22。
另外,在镶嵌成型中,分别在上下的模具上设有进退自如的支承嵌块 (支持入子),第一带板32和第二带板33及支承板部36在型腔内从上下 由支承嵌块对其进行支承,在该支承状态下,向型腔内射出熔融树脂。熔 融树脂射出之后,在型腔内的树脂完全硬化之前,将从下侧支承第一带板 32和第二带板33及支承板部36的支承嵌块从型腔内部拔出。由此,熔融 树脂进入支承嵌块曾存在的部分,在熔融树脂硬化时,第一带板32和第 二带板33的下表面的整个面由合成树脂覆盖。因此,在绝缘基底20的背 面27不存在通过第一带板32及第二带板33以及支承板部36的背面的孔 等,在上述背面27侧,第一带板32和第二带板33及支承板部36的背面 未露出。
图6为示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荧光管支架110的立体图,图7为 埋设于上述荧光管支架110的绝缘基底120内的金属部130的立体图。图 8为示出上述金属部130的制造方法的立体图。
在第二实施方式的荧光管支架110中,图7所示的金属部130埋设于 图6所示的合成树脂制的绝缘基底120的内部,在绝缘基底120的表面 121,在长度方向上空开间隔显现金属制的插口 131。
在荧光管支架110上安装有CCFL型的荧光管170。该荧光管170具 有细长的发光管171和从发光管171的两端部突出的线状的电极部172。 由于CCFL型的荧光管170在电极部不具有电容器,因此,在荧光管支架 110上设有介设于通电部和各插口 131之间的电容器160。在图6和图7 中,图示有连接于右侧的两个插口 131的电容器160,但实际上,在荧光 管支架110的全部的插口 131上连接有电容器160。
如图7所示,金属部130具有在荧光管支架110的长度方向上连续延 伸的带板133、从该带板133向右侧空有少许距离配置的插口 131。插口 131朝向荧光管支架110的长度方向以一定的间隔配置。
插口 131具有支承板部136和电极保持部137。支承板部136由与上
14述带板133相同的金属板形成。电极保持部137由与形成带板133及上述 支承板部136的金属板不同的板簧材料形成。该板簧材料比形成上述带板 133和上述支承板部136的金属板的弹性良好。g卩,在上述板簧材料和上 述金属板定为相同的尺寸,施加相同的加重时,板簧材料的变形量大且屈 服点高。
上述电极保持部137具有将上述板簧折曲形成的相互对置的电极保持 片137a和电极保持片137b。另外,电极保持部137设置于支承板部136 上,并通过焊接固定。荧光管170的电极部172夹持于电极保持片137a 和电极保持片137b之间。
第二实施方式的荧光管支架110的金属部130只有电极保持部137由 弹性高的较高价的板簧材料形成,其他的带板133和支承板部136由滚轧 钢板等形成,因此,可以降低金属部130的整体成本。另外,带板133可 以由强度高的金属材料形成。
如图7所示,在带板133上,向长度方向空有一定的间隔形成有成对 的电极部133a,在插口 131的支承板部136也分别形成成对的电极部136a、 136a。如图6所示,支承板部136的任一方的电极部136a和与其对置的 带板133的电极部133a在绝缘基底120的表面的121的开口部123显现。 在各开口部123内设置电容器160,电容器160的一端子焊接于电极部的 133a,另一端子焊接于电极部136a。
如图7所示,在带板133上设有连接电极139。该连接电极139由与 带板133分体的有弹性的高导电性的板簧材料形成,连接电极139通过焊 接装置等固定于带板133的上表面。
图6所示的荧光管支架110与图3所示的荧光管支架10同样,通过 镶嵌成型工序制造。即,图3所示的金属部130的带板133埋设于图6所 示的合成树脂制的绝缘基底120的内部。在形成绝缘基底120时,在表面 121上形成上述开口部123,在该开口部123内,上述电极部133a和电极 部136a露出,形成绝缘基底120后,可以在开口部123内安装上述电容 器160。
另外,各插口 131的电极保持部137从绝缘基底120的表面121向上 方突出。在电极保持部137的左侧突出形成有与绝缘基底120—体的管保持部124。该管保持部124具有U字形的保持槽。如图6所示,荧光管170 的发光管171的端部保持于合成树脂制的上述管保持部124,同时,线状 的电极部172夹持于由板簧材料形成的电极保持部137。
另外,在绝缘基底120上一体形成有从其上表面突出的成对的夹持片 125a、 125b。 一夹持片125a设于电极保持片137的一电极保持片137a的 外侧,另一夹持片125b设于另一电极保持片137b的外侧。荧光管170的 电极部172夹持于电极保持片137a和电极保持片137b之间后,通过夹持 片125a和夹持片125b而分别夹入电极保持片137a、 137b,使夹持片125a 的前部和夹持片125b的前部进行凹凸嵌合。由此,使电极保持片137a和 电极保持片137b的电极部172的保持状态稳定。
如图6所示,在绝缘基底120的表面121 —体形成有通电用的连接部 126,在该连接部126显现有上述连接电极139。另外,在绝缘基底120 上,在多个部位贯通形成有安装孔128。
图6所示的荧光管支架110也在长条形状的绝缘基底120内埋设有金 属制的带板133。该带板133设为遍及绝缘基底120的长度方向的大致全 长,另外,带板133通过各插口 131的侧部,且带板133存在于相邻插口 131之间。由此,加固长条形状的合成树脂制的绝缘基底120,可以防止 作业时等绝缘基底120弯曲等故障。
对于荧光管支架110而言,对连接电极139通电时,其电力传达给带 板133,经由各电容器160赋予插口 131的电极保持部137。
与图3所示的荧光管支架10同样,带板133埋设于绝缘基底120内, 在绝缘基底120的背面127,带板133不露出。因此,荧光管支架10设置 于金属制的主体基底2的底板2a上时,可以确保带板133和底板2a的高 的绝缘耐压。
另外,带板133设置于各插口 131的左侧,g卩,设置于插口 131的荧 光管170的发光管171的延出侧。因此,可以保持作为通电路的带板133 和主体基底2的短侧板2d的长距离,且容易保持带板133和短侧板2d的 绝缘。另外,如图7所示,由于带板133只在左侧设置一个,且插口 131 在长度方向上空开间隔配置,因此,可以有效利用相邻插口 131之间的空 间,容易在该部分形成安装孔等。接下来,对上述荧光管支架iio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8所示,在金属板200上交互落料形成开口部201和开口部202, 同时,对支承部136及电极部136a和电极部133a进行落料。在该时刻,
古"3"一ifclS立17 1,< 4^cb由tR激1 A。;牟娃;想te 133
从金属板200对各部分进行落料成型后,在电极部136a和带板133 的边界部将金属板分离,将各支承板部136从带板133分离。在上述分离 后或上述分离之前,在各支承板部136上装载电极保持部137并通过焊接 等将其进行固定。
其后,切断在支承板部136之间延长的连接片203而将其分离,将各 分离的支承板部136和带板133 —起保持于成型模具的型腔内,向型腔内 射出熔融树脂,如图6所示,成形埋设有带板133和支承板部136的绝缘 基底120。
或者,在支承板部136用连结片203进行连结的状态下,将该连结对 和带板133保持于型腔内,向型腔内射出熔融树脂,形成绝缘基底120。 此时,按照连结片203从绝缘基底120露出的方式决定绝缘基底120的形 状,将从绝缘基底120露出的连结片203切断。由于切断后金属部从绝缘 基底120露出一部分,故优选将该露出部分进一步用树脂覆盖。
另外,与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相同,将从下侧支承带板133和各支承 板部136的支承嵌块在型腔内的树脂硬化之前拔出,通过形成绝缘基底 120的树脂可以完全覆盖带板133的背面和支承板部136的背面,且不会 使带板133及支承板部136露出于绝缘基底120的背面127。
另外,带板如图4所示的第二带板33及图8所示的带板133,优选为 遍及荧光管支架的长度方向的大致全长连续延伸,但带板也可以如图4所 示的第一带板32,延伸至荧光管支架的中途,在荧光管支架内间隔并排多 个带板。即,如果带板以通过多个插口的侧方的方式配置,则在设置带板 的长度范围内,可以在相邻的插口之间通过带板加固。
1权利要求
1、一种荧光管支架,其排列有多个保持电极部的导电性的插口,所述电极部设置在荧光管的端部,所述荧光管支架的特征在于,设有由合成树脂材料形成的长条状的绝缘基底,所述插口沿所述绝缘基底的长度方向空开间隔配置,各个所述插口的基部埋设于所述绝缘基底中,在所述绝缘基底设有金属制的带板,所述带板通过多个所述插口的侧方并沿所述绝缘基底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带板的至少一部分埋设于所述绝缘基底中。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管支架,其中,所述带板与多个所述插口导通,所述带板成为向各个所述插口通电的通电路。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荧光管支架,其中,多个所述插口和所述带 板由相互连续的金属板材形成。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管支架,其中,在所述带板和各个所述 支架之间安装有电容元件,所述带板成为向各个所述插口通电的通电路。
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荧光管支架,其中,所述插口具有保持所述 荧光管的所述电极部的电极保持部和铺设于所述电极保持部之下的支承 板部,所述电极保持部固定于所述支承板部之上,所述支承板部埋设于所 述绝缘基底内,所述支承板部由与所述带板相同的金属板材形成,所述电极保持部由 与所述金属材料不同的板簧材料形成。
6、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荧光管支架,其中,在所述绝缘基底的配置 所述插口的表面竖起形成有绝缘壁,该绝缘壁与被所述插口所保持的荧光 管的电极部的端部对置。
7、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荧光管支架,其中,所述带板不在所述绝缘 基底的与配置所述插口的表面相反一侧的背面露出。
8、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荧光管支架,其中,以被所述插口所保持的 荧光管的主体部延伸的方向为延出侧时,所述带板通过各个所述插口的所 述延出侧的侧方。
9、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荧光管支架,其中,所述带板由一根金属板 材形成以横截全部所述插口。
10、 一种荧光管支架的制造方法,所述荧光管支架排列有多个保持电极部的导电性的插口,所述电极部设置在荧光管的端部,所述荧光管支架 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将多个所述插口空开间隔排列,并配置通过多个所述插口的侧方沿所 述插口的排列方向延伸的金属制的带板,埋设多个所述插口的基部且埋设 所述带板的绝缘基底由合成树脂材料形成。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荧光管支架的制造方法,其中,将多个所述插口和所述带板用相同的金属板材连续形成,弯曲所述金属板材的一部 分,形成所述插口的电极保持部。
12、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荧光管支架的制造方法,其中,由相同的 金属板材连结形成多个支承板部和所述带板,将多个所述支承板部从所述 带板切断并分离,将各个支承板部配置于离开所述带板的位置,在该支承 板部上固定形成所述插口的电极保持部,然后,形成埋设多个所述支承板 部且埋设所述带板的所述绝缘基底。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荧光管支架,其保持多个荧光管,其中,该荧光管支架为长条形状且强度高,而且可以提高导电部和外部的金属部的绝缘性。多个插口(31)和第一带板(32)及第二带板(33)由相同的金属板形成,插口(31)的基部和第一带板(32)及第二带板(33)埋设于由合成树脂形成的绝缘基底(20)内。绝缘基底(20)为将多个插口(31)空开间隔配置的长条形状,但由于通过第一带板(32)和第二带板(33)进行加固,故难以在作业中等破损。第一带板(32)和第二带板(33)作为通电路使用,但由于带板(32)、(33)埋设于绝缘基底(20)的合成树脂内,故容易确保带板(32)、(33)和金属制的主体基底(2)的绝缘。
文档编号G02F1/13GK101561122SQ20081017100
公开日2009年10月21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14日
发明者佐藤一树, 冈部芳史, 鱼住岳辉 申请人: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