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模块及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0267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模块及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模块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电子装置安装有多个电子模块。各个电子模块通过各自 独立操作或彼此协同操作来实现多种功能。在这些电子模块之中存 在一种具有基板单元的电子模块。所述基板单元是具有安装有各种 电子器件的电路板的单元。作为这种类型的电子模块,已知这样的 模块即,通过插入/拔出基板单元从而将该基板单元安装到模块壳 体上或从模块壳体上拆卸下来。
在这种电子模块中,例如当将基板单元插入模块壳体时,需要 强的推压力以便将电路板的连接器配合入另一基板的连接器中。此 夕卜,当从模块壳体上拔出基板单元时,需要强的拉拽力以便从另一 基板的连接器中拔出该电路板的连接器。因此,迄今为止己知采用 下述机构的电子模块即,当插入或拔出基板单元时,该机构利用 杠杆原理产生用于将一个连接器配合入另一连接器中或从另一连接
器中拔出一个连接器的力(参见JP2006-60190 A(对应于美国专利 No.6,992,900)、 JP平.8-264976 A以及JP平.8-162782 A)。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机构即,其可使操作者用一只手容易 地将基板单元插入到模块壳体的规定位置(指定位置)处,且可以 用一只手容易地从所述模块壳体的规定位置处拉出基板单元。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子模块,其包括基板单 元和模块壳体。在所述基板单元中,把手安装在单元主体的面板部 分上,在所述单元主体上安装有电路板。所述基板单元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模块壳体上。所述把手包括抓握部分和从所述抓握部分两 端延伸出的一对腿部。所述一对腿部由固定在所述面板部分上的一 对支撑部件支撑以使所述一对腿部可以沿着使所述抓握部分接触 及远离所述面板部分的方向旋转。所述一对腿部具有接合凸部,所 述接合凸部从所述腿部上作为旋转支点(旋转枢轴)的部分朝向所 述抓握部分的相反一侧延伸出。所述模块壳体在所述电路板出入所 穿过的开口部分包括有与所述接合凸部对应设置的接合凹部。当将 所述基板单元插入所述模块壳体时,通过围绕所述旋转支点沿着使 所述抓握部分接近所述面板部分的方向旋转所述把手,所述接合凸 部与所述接合凹部的一部分接触从而产生沿着将所述基板单元推 压入所述模块壳体的方向的力。当从所述模块壳体中拔出所述基板 单元时,通过围绕所述旋转支点沿着使所述抓握部分远离所述面板 部分的方向旋转所述把手,所述接合凸部与所述接合凹部的另一部 分接触从而产生沿着将所述基板单元从所述模块壳体中拔出的方 向的力。
根据第[l]项所述的电子模块,可以用一只手容易地将所述基板 单元插入到所述模块壳体的规定位置处及从所述模块壳体的规定 位置处拉出所述基板单元。因此,可容易地对所述基板单元进行插 取。此外,第[l]项所述的电子模块还可包括推压部件,所述推压 部件沿着使所述抓握部分远离所述面板部分的方向推压所述把手。
根据第[2]项所述的电子模块,当拔出或插入所述基板单元时,
由于所述推压部件使所述把手保持为打开状态,因此可以防止错误 地操作所述把手。此外,在第[l]项所述的电子模块中,将下述终止位置设定为 确保在所述抓握部分与通过旋转所述把手使所述抓握部分所接近
的部分之间的间隙所述终止位置是所述把手围绕所述旋转支点沿 着使所述抓握部分远离所述面板部分的方向旋转所终止的位置。
根据第[3]项所述的电子模块,可以防止操作把手的操作者的手
指被卡住。由此,可以确保操作者的安全。[4]根据第[2]项所述的电子模块还可包括保持单元,所述保持单 元克服所述推压部件的推压力而使所述把手保持为使所述抓握部 分接近所述面板部分的状态。
根据第[4]项所述的电子模块,当所述基板单元安装在所述模块
壳体中或者当所述基板单元没有安装在所述模块壳体中时,所述把 手可以折叠成紧凑尺寸。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根据第 [1]项至第[4]项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模块。
根据第[5]项所述的电子装置,可以用一只手容易地将所述基板 单元插入到所述模块壳体的规定位置处及从所述模块壳体的规定 位置处拉出所述基板单元。因此,可容易地对所述基板单元进行插 取。此外,在根据第[5]项所述的电子装置中,所述电子模块可设 置在所述电子装置的背面侧。


基于以下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子模块的构造的透视
图2为作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子模块的主要部件的 基板单元的透视图3为具有电子模块的图像形成装置的透视图; 图4为当从下表面侧看去时基板单元的透视图; 图5为示出把手的构造的透视图6A和6B为示出支撑部件的构造的透视图7为示出将支撑部件安装到把手上的状态的透视图(部分1); 图8为示出将支撑部件安装到把手上的状态的透视图(部分2); 图9为示出将支撑部件安装到把手上的状态的透视图(部分3); 图IO为示出推压部件的安装状态的透视图11为用于示出与把手的旋转操作相关的第一状态的示意图;图12为用于示出与把手的旋转操作相关的第二状态的示意图; 图13为用于示出与把手的旋转操作相关的第三状态的示意图; 图14为示出当通过关闭把手将基板单元插入模块壳体时电子
模块的状态的透视图15为示出当通过关闭把手将基板单元插入模块壳体时图像
形成装置的状态的透视图16为用于示出与把手的旋转操作相关的第四状态的示意以及
图17为示出当通过打开把手从模块壳体中拔出基板单元的一 部分时图像形成装置的状态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具体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注意 到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限于下述示例性实施例,而是还包括多种 变型和改进,只要这些变型和改进可以提供由本发明的构成部件及 其组合所获得的特定效果。
图1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子模块的构造的透视 图。此外,图2为作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子模块的主要 部件的基板单元的透视图。
电子模块1主要包括基板单元2和模块壳体3。可以将电子模 块1嵌入各种电子装置中,例如图3中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 主体部分。图像形成装置100例如构成数字复印机或数字多功能装 置。数字多功能装置以复合的方式具有包括扫描功能、复印功能以 及传真功能在内的多种功能中的至少两种功能。为了便于用户站在
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前方进行各种操作或者将原始文档或纸张放置 在图像形成装置100中,有必要在图像形成装置100中优先布置操 作部分、原始文档托盘以及送纸托盘。此外,有必要在图像形成装 置100的侧面设置用于解决卡纸的开闭门和后处理装置。因此,将 电子模块1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背面侧。
基板单元2可拆卸地安装在模块壳体3上。如图1和图2所示,基板单元2包括一体地具有面板部分4和基板安装部分5的单元主
体6、安装在面板部分4的外侧表面上的把手7、安装在基板安装部 分5上的电路板8以及一对加强部件9。
在本说明书中,将基板单元2插入模块壳体3中或从该模块壳 体3中拔出的方向定义为X轴方向。此外,将平行于电路板8的基 板表面且与X轴方向正交的方向定义为Y轴方向。将垂直于电路板 8的基板表面且与X轴方向和Y轴方向正交的方向定义为Z轴方向。 将利用所定义的X轴方向、Y轴方向以及Z轴方向的正交三轴方向 指定电子模块1各部分的结构及其间的位置关系。此外,X轴方向 根据其取向分为X方向和-X方向。类似地,Y轴方向分为Y方向 和-Y方向,并且Z轴方向分为Z方向和-Z方向。
单元主体6由沿Y轴方向看去时大致为L形的金属板状部件形 成。单元主体6的面板部分4形成为沿着Y-Z坐标平面延伸的板状。 单元主体6的基板安装部分5形成为沿着垂直于Y-Z坐标平面的X-Y 坐标平面延伸的板状。在单元主体6的基板安装部分5上安装有电 路板8。利用多个螺钉11将电路板8安装到基板安装部分5上。如 图4所示,在基板安装部分5的背面侧(非部件安装侧)设置有对 应于螺钉11的安装位置的凹陷部10。
利用诸如玻璃环氧板等刚性板作为基材而形成电路板8,并且 当从Z轴方向看去时该电路板形成为矩形。利用多个螺钉ll将电路 板8的外周部分固定到单元主体6的基板安装部分5上。用作信息 存储装置的硬盘(未示出)作为电子部件实例连同存储板12及其他 电子部件安装在电路板8上。通过安装单元以浮起的状态将硬盘安 装在电路板8上,其中该安装单元包括用于将硬盘容纳在其中的外 壳15和将外壳15可拆卸地安装到其上的支架16。利用螺钉11将支 架16与电路板8—起固定到单元主体6的基板安装部分5上。将与 硬盘连接的线缆17的连接器18插入设置在电路板8上的插槽19中。
此外,在电路板8上与面板部分4相反一侧的端侧部分上设置 有作为电子部件实例的两个内孔连接器21。这两个内孔连接器21沿 着电路板8的端侧部分布置且沿着Y轴方向彼此相邻。每个内孔连接器21的连接口设置为面向-X方向。另一方面,在模块壳体3的
内侧(与面板部分4相反的一侧)设置有中继基板22。利用多个螺 钉23将该中继基板22安装到模块壳体3上。在中继基板22上设置 有两个插入连接器24。中继基板22用于将电子模块1中的电路板8 的电气连接转接到另一模块的电路板。插入连接器24配合入内孔连 接器21。通过沿着X轴方向插入连接器来进行内孔连接器21与插 入连接器24之间的配合。此外,通过沿着X轴方向拔出连接器来进 行插入连接器24与内孔连接器21之间的脱离。因此,将基板单元2 相对于模块壳体3的插拔方向设定为X轴方向。
模块壳体3具有箱形结构,其包括用于将电路板8容纳在其中 的空间(下文称为"基板容纳空间")和用于放入/取出电路板8的开 口 (下文称为"基板出入开口")。模块壳体3由以铁作为主要材 料的金属材料制成,并且对金属材料的表面进行镀覆(例如氧化铬 镀覆)以防止生锈。模块壳体3包括基部25,其设置在沿Z轴方 向面向基板安装部分5的位置上; 一对导向板26,其沿着Y轴方向 彼此相对;端板27,其设置在沿X轴方向面向面板部分4的位置上; 以及盖板(未示出),其设置在沿Z轴方向通过基板容纳空间面向 基部25的位置上。其中,通过对金属板弯曲、冲压、焊接等工艺而 使基部25、 一对导向板26以及端板27形成一体。盖板(未示出) 安装在该一体的结构上以遮盖基板容纳空间。在这种情况下,模块 壳体3的基板出入开口布置成朝向X轴方向的一侧(X方向)。将 中继基板22安装到端板27上与基板出入开口相反一侧的内表面上。
在该对导向板26上,以向内侧突出的状态形成有细长的突条部 分28。每个突条部分28用于引导通过基板出入开口被拔出或插入的 基板单元2的移动。每个突条部分28从基板出入开口的附近朝向端 板27侧呈圆弧状弯曲,之后沿着X轴方向线性地延伸。另一方面, 在基板单元2上,基板安装部分5沿Y轴方向的两个端部沿着突条 部分28延伸。由此,在限制基板单元2在模块壳体3中沿Z轴方向 的位置的同时允许基板单元2沿着X轴方向移动。在其中一个导向 板26的外侧表面上安装有风扇29。该风扇29用于将基板容纳空间中的空气(热量)通过设置在导向板26上的通风孔排出到外部。
把手7由一体的树脂模压制品形成,并且通过一对支撑部件31 由面板部分4支撑。图5为示出把手的构造的透视图。图6A和6B 为示出支撑部件的构造的透视图。此外,图7 图9为示出当从不同 方向看去时将支撑部件安装到把手上的状态的透视图。
(把手的构造)
把手7构造成一体地包括抓握部分32和一对腿部33。在抓握 部分32上形成有圆弧状凹部34。将抓握部分32沿Y轴方向的长度 (即两腿部33之间的距离)设定为至少大约100mm以便插拔基板 单元2的操作者可以在把手7安装到面板部分4上的状态下用手容 易地握住把手7。此外,在该对腿部33横跨面板部分4沿Y轴方向 即面板部分4的纵向的中心的状态下利用一对支撑部件31将把手7 安装到面板部分4上。
该对腿部33从抓握部分32的两个端部沿着同一方向(与抓握 部分32成直角的方向)延伸。在每个腿部33的一侧设置有旋转枢 轴35和接合凸部36。每个旋转枢轴35形成为具有圆销形(圆销形) 的截面。此外,旋转枢轴35设置成沿着抓握部分32的纵向从腿部 33的两侧向外突出。每个接合凸部36设置在对应腿部33的延长端 以从旋转枢轴35朝向抓握部分32的相反侧突出。在每个腿部33的 长度方向上,旋转枢轴35与抓握部分32之间的距离设定为是旋转 枢轴35与接合凸部36的突出端之间距离的几倍(例如两倍)。每 个接合凸部36—体地具有鼻部36a和颚部36b。此外,其中一个腿 部33设置有臂部37。该臂部37设置成从腿部33向外突出。在臂部 37上设置有台阶状通孔38。此外,在抓握部分32沿纵向的一个端 部(与臂部37相反一侧的端部)设置有逃逸孔39。
(支撑部件的构造)
每个支撑部件31由一体的树脂模压制品形成,并且用于将把手 7安装到面板部分4上。每个支撑部件31 —体地包括有大致为矩形的背板部分41、设置在背板部分41沿纵向的一个端部的固定孔42、 从背板部分41的两个长边部朝向一个方向突出的一对枢轴支撑部分 43以及朝向背板部分41的背面侧突出的扣钩部分44和弹簧扣钩部 分45。
每个固定孔42用于将相应支撑部件31旋紧到面板部分4上。 一对枢轴支撑部分43用于枢轴地支撑设置在把手7的腿部33上的 旋转枢轴35。在该对枢轴支撑部分43上沿着同一轴线设置有圆孔 46。此外,导向凹槽47设置成朝向该孔46。导向凹槽47朝向孔46 倾斜。旋转枢轴35配合入孔46中。因此,将孔46的内径和导向凹 槽47的槽宽设定为对应于旋转枢轴35的外径。每个扣钩部分44形 成为钩形。如果通过支撑部件31将把手7安装到面板部分4上,那 么由设置在面板部分4上的方孔(未示出)卡住扣钩部分44。每个 弹簧扣钩部分45用于卡住后面将要说明的扭力螺旋弹簧的一个端 部。
如果将支撑部件31安装到如此构造的把手7上,那么设置在把 手7的腿部33上的旋转枢轴35配合入支撑部件31的孔46中。此 时,当腿部33的旋转枢轴35配合入枢轴支撑部分43的导向凹槽47 中然后朝向孔46按压旋转枢轴35时,该对枢轴支撑部分43随着受 到推压力而变形以向外释放推压力。旋转枢轴35 —配合入孔46中, 该对枢轴支撑部分43的变形就解除,并且同时防止旋转枢轴35脱 离。此时,将用作推压部件的扭力螺旋弹簧48安装到其中一个腿部 33 (在图中为与臂部37相反一侧的腿部33)上。也可将扭力螺旋弹 簧48分别安装到两个腿部33上。此外,利用通孔38将拾取螺钉49 可旋转地安装到把手7的臂部37上。
图10为示出推压部件的安装状态的透视图。如图IO所示,扭 力螺旋弹簧48的一个端部48a卡合在支撑部件31的弹簧扣钩部分 45中。此外,扭力螺旋弹簧48的另一端部48b卡合在腿部33中。 如果通过该对支撑部件31将把手7安装到面板部分4上,那么扭力 螺旋弹簧48沿着把手7围绕旋转枢轴35旋转的方向之中使抓握部 分32远离面板部分4的方向推压把手7。如果将把手7安装到面板部分4上,在安装操作之前,将支撑
部件31安装到把手7的每个腿部33上(将扭力螺旋弹簧48安装到 其中一个腿部33上),并且将拾取螺钉49安装到把手7的臂部37 上。然后,将安装在把手7上的该对支撑部件31按压在面板部分4 的外表面上。此时,从支撑部件31的背板部分41突出的扣钩部分 44卡合在面板部分4的孔(未示出)中,并且背板部分41的背面与 面板部分4的外表面接触。在面板部分4上设置有用于避免与弹簧 扣钩部分45接触的逃逸部分(未示出)。因此,支撑部件31的背 板部分41无间隙地抵靠在面板部分4的外表面上。此外,每个支撑 部件31的固定孔42与在面板部分4上与该固定孔42对应设置的螺 孔(未示出)同轴地对准,并且将固定螺钉51 (见图1)配合入固 定孔42中并旋紧。由此,将支撑部件31固定在面板部分4上。从 而,把手7被支撑成可沿着抓握部分32接近面板部分4的方向和抓 握部分32远离面板部分4的方向这两个方向围绕(i)设置在两个腿 部33上的旋转枢轴35和(ii)支撑部件31上与旋转枢轴35配合的 孔46旋转。
在本说明书中,将沿着抓握部分32接近面板部分4的方向(下 文称为"关闭方向")旋转把手7称为把手7的关闭操作,并且将 沿着抓握部分32远离面板部分4的方向(下文称为"打开方向") 旋转把手7称为把手7的打开操作。此外,将把手7向上旋转至抓 握部分32最接近面板部分4的位置的状态称为把手7的关闭状态。 将把手7旋转至抓握部分32最远离面板部分4的位置的状态称为把 手7的打开状态。在图3和图4中,扭力螺旋弹簧48的推压力使得 把手7保持在打开状态。
如上所述,在将把手7安装到面板部分4上的状态下,存在于 把手7的每个腿部33的延长端的接合凸部36设置成朝向基板安装 部分5的背面侧突出。另一方面,如图1所示,在模块壳体3的基 部25上设置有由金属制成的悬伸部分52,该悬伸部分52从基板出 入开口向前侧(X方向)悬伸。可以通过焊接将悬伸部分52固定到 基部25上,或者该悬伸部分52也可以与基部25—体形成。通过弯曲金属板得到悬伸部分52。在悬伸部分52上,通过将金属板弯曲成 曲柄形而设置接合凹部54。接合凹部54在基板出入开口部分与接合 凸部36对应设置。当从Y轴方向看去时接合凹部54形成为凹形。 此外,接合凹部54沿着悬伸部分52的纵向(Y轴方向)笔直地形 成。
(基板单元的安装操作)
通过扭力螺旋弹簧48的推压力使单独的基板单元2保持为打 开。由于在这种状态下把手7的抓握部分32与面板部分4之间确保 有足够的空间,因此操作者可以容易地用手握住抓握部分32。此外, 如果把手7和用于支撑把手7的支撑部件31具有预定的强度(例如, 在静载荷下最大为大约70kg的机械强度),那么操作者可将把手7 用作携带用把手。因此,可以容易地携带基板单元2。此外,由于在 面板部分4上与设置在把手7的臂部37的通孔38相对应地设置有 螺孔53 (见图1),因此通过将安装在臂部37上的拾取螺钉49插 入面板部分4的螺孔53中并旋紧螺钉49,把手7可以克服扭力螺旋 弹簧48的推压力而保持为关闭。因此,如果在基板单元2保持为安 装在模块壳体3上的状态下进行任何作业,那么把手7可以折叠为 紧凑尺寸以不妨碍作业。然而,如果将基板单元2插入并安装到模 块壳体3上,旋松拾取螺钉49以使把手7处于打开状态。在这种情 况下,只要一旋松拾取螺钉49,把手7就由于扭力螺旋弹簧48的推 压力而自动地保持为打开。因此,如果将基板单元2安装到模块壳 体3上,将把手7的旋转方向限制为关闭方向。从而,可以防止所 谓的错误操作,即操作者错误地沿相反方向操作把手7。
如果实际将基板单元2安装到模块壳体3上,那么从模块壳体 3的基板出入开口将基板单元2插入模块壳体3中以使基板单元2的 基板安装部分5的两个端部沿着设置在模块壳体3的一对导向板26 上的突条部分28移动。在这种情况下,安装基板单元2的操作者用 手直接推压面板部分4的外表面或者在用一只手握住把手7的抓握 部分32的同时推压整个基板单元2。此后,在将电路板8的内孔连接器21配合入中继基板22的插 入连接器24中之前,如图11所示把手7的接合凸部36的鼻部36a 与接合凹部54的一个表面54a相接触。在图11中,把手7处于打 开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把手7布位于沿打开方向的终止位置上, 并且在该终止位置在把手7的抓握部分32与抓握部分32所接近的 悬伸部分5 2之间确保存在预定的间隙L 。将间隙L设定为这样的尺 寸(例如30mm或更大)S卩,当把手7沿着打开方向旋转到终止 位置时,可防止握住抓握部分32的操作者的手指卡在抓握部分32 与悬伸部分52之间。因此,可以有效地防止握住把手7的操作者的 手指被卡住。
当从图11所示状态沿-X方向进一步推压基板单元2时,克服 扭力螺旋弹簧48的推压力而将推压力作用在接合凸部36上。因此, 把手7受到推压力并围绕旋转枢轴35沿着关闭方向旋转。从而,通 过用手推压面板部分4或者通过用一只手握住把手7以将基板单元2 推压到模块壳体3中的操作者可以从由把手7的鼻部36a与接合凹 部54的一个表面54a之间的接触所引起的把手7的旋转方向中适当 地确认他应当操作把手7的方向。此外,如果从图ll所示的状态进 一步推压基板单元2,那么如图12所示当接合凸部36的颚部36b接 近或接触到接合凹部54的一个表面54a时,电路板8的内孔连接器 21开始与中继基板22的插入连接器24接触,并且一受到接触阻力 (连接器之间的配合所产生的阻力)把手7的旋转就停止。在这个 步骤中,内孔连接器21仅仅开始与插入连接器24接触,但连接器 21与24处于非配合状态。
其后,当操作者用一只手握住把手7的抓握部分32并进一步沿 着关闭方向旋转把手7时,接合凸部36的鼻部36a开始与接合凹部 54的另一表面54b接触。此外,当操作者对其握住抓握部分32的手 施加力以沿着关闭方向进一步旋转把手7时,接合凸部36与接合凹 部54之间的接触部分作为杠杆原理中的负载点产生沿着将基板单元 2推压入模块壳体3的方向的力。此时,操作者操作把手7并将其向 上旋转至关闭位置。图13为示出把手7向上旋转至关闭位置的状态的示意图。在把
手7如此从图12中所示的位置旋转至如图13所示的关闭位置的过 程中,接合凸部36的鼻部36a与接合凹部54的另一表面54b之间 的接触部分用作杠杆原理中的负载点,旋转枢轴35用作杠杆原理中 的支点,并且把手7的抓握部分32用作杠杆原理中的作用力点。在 这种情况下,由于支点与作用力点之间的距离长于支点与负载点之 间的距离,因此即使对作用力点施加相对小的力,也可在负载点产 生非常大的力,进而该产生的力的反作用力以强大的力将基板单元2 推压入模块壳体3的内部(沿着-X方向)。从而,如果将基板单 元2推压至模块壳体3的规定位置处,通过把手7甚至以单手操作 也可以产生将电路板8的内孔连接器21配合入中继基板22的插入 连接器24中所需要的强大的推压力。这里,作为实例将内孔连接器 与插入连接器彼此配合的位置作为"规定位置"的实例。图14为示 出通过把手的关闭操作将基板单元推压入模块壳体中的电子模块的 状态的透视图。图15为通过把手的关闭操作将基板单元推压入模块 壳体中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状态的透视图。
此外,在基板单元2的构造中,把手7的腿部33布置成横跨面 板部分4沿纵向的中心。因此,在把手7的关闭操作过程中,利用 杠杆原理将面板部分4上与一对支撑部件31的安装位置相对应的沿 纵向的两个部分推压入模块壳体3的内部。通过把手7的关闭操作, 可以以良好的平衡性对基板单元2施加推压力。从而,可以沿着X 轴方向笔直地推压基板单元2。因此,内孔连接器与插入连接器易于 相互配合。
(基板单元的拆卸)
另一方面,如果通过拔出从模块壳体3中拆卸下基板单元2, 那么进行拆卸作业的操作者用一只手握住把手7的抓握部分32并沿 着打开方向旋转把手7。此时,当操作者对其握住抓握部分32的手 施力以沿着打开方向旋转把手7时,如图16所示在接合凸部36的 颚部36b与接合凹部54的一个表面54a接触的状态下,接合凸部36与接合凹部55之间的接触部分作为杠杆原理中的负载点产生沿着从
模块壳体3中拉出基板单元2的方向的力。在这种情况下,接合凸 部36的颚部36b与接合凹部54的一个表面54a之间的接触部分成 为杠杆原理中的负载点。旋转枢轴35用作杠杆原理中的支点。把手 7的抓握部分32用作杠杆原理中的作用力点。与上述理由相似,即 使对作用力点施加相对小的力,也可以在负载点产生非常大的力, 进而该产生的力的反作用力以强大的力将基板单元2拉出到模块壳 体3的前侧(沿X方向)。从而,如果将安装在模块壳体3的规定 位置处的基板单元2拉出,通过把手7甚至以单手操作也可以产生 从中继基板22的插入连接器24中拔出电路板8的内孔连接器21所 需要的强大的拉拽力。图17为示出通过把手的打开操作从模块壳体 中拉出基板单元的一部分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状态的透视图。
此外,如上所述,把手7的腿部33布置成横跨面板部分4沿纵 向的中心。因此,在把手7的打开操作过程中利用杠杆原理将面板 部分4上与一对支撑部件31的安装位置相对应的沿纵向方向的两个 部分拉出至模块外壳3的前侧。因此,可以通过把手7的打开操作 以良好的平衡性对基板单元2施加拉拽力。从而,可以沿着X轴方 向笔直地拉拽基板单元2。内孔连接器与插入连接器易于彼此脱离。
权利要求
1. 一种电子模块,包括基板单元,其中把手安装在单元主体的面板部分上,在所述单元主体上安装有电路板;以及模块壳体,所述基板单元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模块壳体上,其中,所述把手包括抓握部分,以及一对腿部,其从所述抓握部分的两端延伸出;所述一对腿部由固定在所述面板部分上的一对支撑部件支撑以使所述一对腿部可以沿着使所述抓握部分接触及远离所述面板部分的方向旋转,所述一对腿部具有接合凸部,所述接合凸部从所述腿部上作为旋转支点的部分朝向所述抓握部分的相反侧延伸出,所述模块壳体在所述电路板出入所穿过的开口部分包括有与所述接合凸部对应设置的接合凹部,当将所述基板单元插入所述模块壳体时,通过围绕所述旋转支点沿着使所述抓握部分接近所述面板部分的方向旋转所述把手,所述接合凸部与所述接合凹部的一部分接触从而产生沿着将所述基板单元推压入所述模块壳体的方向的力;并且当从所述模块壳体中拔出所述基板单元时,通过围绕所述旋转支点沿着使所述抓握部分远离所述面板部分的方向旋转所述把手,所述接合凸部与所述接合凹部的另一部分接触从而产生沿着将所述基板单元从所述模块壳体中拔出的方向的力。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模块,还包括推压部件,其沿着使所述抓握部分远离所述面板部分的方向推 压所述把手。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模块,其中,将下述终止位置设定为确保在所述抓握部分与通过旋转所述把 手使所述抓握部分所接近的部分之间的间隙所述终止位置是所述 把手围绕所述旋转支点沿着使所述抓握部分远离所述面板部分的方 向旋转所终止的位置。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模块,还包括保持单元,其克服所述推压部件的推压力而使所述把手保持为 使所述抓握部分接近所述面板部分的状态。
5. —种电子装置,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模块。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 所述电子模块设置在所述电子装置的背面侧。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模块和电子装置,所述电子模块包括具有把手的基板单元和模块壳体。所述把手包括抓握部分和一对腿部。所述腿部具有从所述腿部上作为旋转支点的部分延伸出的接合凸部。所述模块壳体包括与所述接合凸部对应设置的接合凹部。当将所述基板单元插入所述模块壳体时,通过围绕所述旋转支点沿着使所述抓握部分接近面板部分的方向旋转所述把手,所述接合凸部与所述接合凹部的一部分接触,从而产生沿着将所述基板单元推压入所述模块壳体的方向的力。
文档编号G03G15/00GK101431876SQ200810173680
公开日2009年5月13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8日
发明者小林正人, 西本将彦 申请人: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