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块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5968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背光模块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模块,且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有效减轻亮点(Hot Spot)现象的 背光模块及其在液晶显示器(LCD)上的应用。
背景技术
请参照图1A,其绘示传统背光模块的部分剖面示意图。背光模块100主要包括导 光板102、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106与反射罩116,其中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106设置在导 光板102的一侧旁,反射罩116则围设在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106的外侧且与导光板102 共同包围住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106。反射罩116是由三侧板118、120与122所组成,其中 侧板118与120分别接合在侧板122的相对两端,且侧板118与120彼此相对。发光二极 管光源模块106主要包括电路板110与数个发光二极管108,其中这些发光二极管108设置 在电路板110的表面上。在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106中,每个发光二极管108均具有出光 面112。导光板102邻近于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106的一侧具有入光面104。在背光模块100中,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106设置在反射罩116的侧板118、120 与122所构成的空间中,且电路板110贴设在反射罩116的侧板118上。导光板102则设 置在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106的电路板110上,其中导光板102的入光面104与所有发光 二极管108的出光面112相面对,且发光二极管108的出光面112与导光板102的入光面 104紧靠,如图IA所示。然而,请参照图IB所示,由于发光二极管108为点光源,因此在背光模块100中, 接近发光二极管108之处较亮,而在两发光二极管108之间的区域较暗,这样的现象一般称 为亮点波纹(Hot Spot Mura) 114。亮点波纹114会影响背光模块100所提供的光源的均勻 度,进而会降低显示品质。针对亮点现象,目前常见的解决方式是采用光掩模或胶框来遮蔽亮度不均勻的区 域。但是,这样的方式会增加可视区至背光模块边缘之间的缘额区的宽度,而不利于目前背 光模块的小型化设计。另一种解决亮点现象的方式是通过缩减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的发光二极管的间 距(Pitch),以透过增加发光二极管的设置密度来改善亮点波纹。然而,缩减发光二极管的 间距的方式会造成背光模块的成本提高,并非良好的解决方式。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方面就是在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其可限制发光二极管的上下两 方向的出光角度,由此控制发光二极管所发出的光进入导光板的角度,而使光更往可视区 的中央前进后再从导光板的出光面射出,故可有效减轻甚至消除导光板的入光处的亮点波纹。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是在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其亮点现象可获得大幅改善或消除, 因此可增加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的发光二极管的间距,而可减少发光二极管的使用数量,并可缩减背光模块的缘额区。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是在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其可在兼顾显示器的尺寸规格下, 降低或消除背光模块的亮点波纹,因此可在原有尺寸规格下,有效提升液晶显示器的显示品质。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提出一种背光模块,至少包括导光板具有入光面;发光 二极管光源模块设于入光面旁;以及反射罩,具有开口邻设于入光面,其中发光二极管光源 模块设置在反射罩中且经由开口朝入光面入射光,开口的高度小于导光板的厚度。根据本发明的目的,提出一种液晶显示器,至少包括液晶显示面板、以及设于液晶 显示面板的背面的背光模块。其中,此背光模块至少包括导光板,具有入光面;发光二极 管光源模块,设于入光面旁;以及反射罩,具有开口邻设于入光面,其中发光二极管光源模 块设置在反射罩中且经由开口朝入光面入射光,开口的高度小于导光板的厚度。


图IA绘示传统背光模块的部分剖面示意图。图IB绘示传统背光模块的俯视示意图。图2A绘示依照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模块的部分剖面示意图。图2B绘示依照本发明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模块的部分剖面示意图。图2C绘示依照本发明的第三优选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模块的部分剖面示意图。图2D绘示依照本发明的第四优选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模块的部分剖面示意图。图3A绘示当发光二极管的出光面与导光板的入光面之间的距离为1mm,导光板的 厚度为4mm,且反射罩的开口为4mm的情况下,所获得的亮度分布曲线图。图;3B绘示当发光二极管的出光面与导光板的入光面之间的距离为1mm,导光板的 厚度为4mm,且反射罩的开口为3. 8mm的情况下,所获得的亮度分布曲线图。图3C绘示当发光二极管的出光面与导光板的入光面之间的距离为1mm,导光板的 厚度为4mm,且反射罩的开口为3. 6mm的情况下,所获得的亮度分布曲线图。图3D绘示当发光二极管的出光面与导光板的入光面之间的距离为1mm,导光板的 厚度为4mm,且反射罩的开口为3mm的情况下,所获得的亮度分布曲线图。图3E绘示当发光二极管的出光面与导光板的入光面之间的距离为1mm,导光板的 厚度为4mm,且反射罩的开口为2. 4mm的情况下,所获得的亮度分布曲线图。图4A绘示当导光板的厚度为4mm,反射罩的开口为3. 6mm,且发光二极管的出光面 与导光板的入光面之间的距离为Imm的情况下,所获得的亮度分布曲线图。图4B绘示当导光板的厚度为4mm,反射罩的开口为3. 6mm,且发光二极管的出光面 与导光板的入光面之间的距离为1. 5mm的情况下,所获得的亮度分布曲线图。图4C绘示当导光板的厚度为4mm,反射罩的开口为3. 6mm,且发光二极管的出光面 与导光板的入光面之间的距离为1. 08mm的情况下,所获得的亮度分布曲线图。图4D绘示当导光板的厚度为4mm,反射罩的开口为3mm,且发光二极管的出光面与 导光板的入光面之间的距离为Imm的情况下,所获得的亮度分布曲线图。图4E绘示当导光板的厚度为4mm,反射罩的开口为3mm,且发光二极管的出光面与 导光板的入光面之间的距离为1. 5mm的情况下,所获得的亮度分布曲线图。
图4F绘示当导光板的厚度为4mm,反射罩的开口为2. 4mm,且发光二极管的出光面 与导光板的入光面之间的距离为Imm的情况下,所获得的亮度分布曲线图。图4G绘示当导光板的厚度为4mm,反射罩的开口为2. 4mm,且发光二极管的出光面 与导光板的入光面之间的距离为1. 5mm的情况下,所获得的亮度分布曲线图。图4H绘示当导光板的厚度为4mm,反射罩的开口为1.8mm,且发光二极管的出光面 与导光板的入光面之间的距离为0. 9mm的情况下,所获得的亮度分布曲线图。图5绘示依照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一种液晶显
附图标记说明
100 背光模块102 导光板
104 入光面106 发光二极·
108 发光二极售110 电路板
112 出光面114 亮点波纹
116 反射罩118 侧板
120 侧板122 侧板
300a背光模块300b 背光模块
300c背光模块300d 背光模块
302a导光板302b 导光板
304 发光二极售;光源模块
306 发光二极售308 电路板
310a反射罩310b 反射罩
310c反射罩312 :C型结构
314a延伸部314b延伸部
314c延伸部316 端
318 出光面320 入光面
322a开口322b开口
322c开口324a高度
324b高度324c高度
326 厚度327 距离
328 光330 导角区
332 非导角区334 高度
336 出光面338 背框
340 固定凸块342 卡勾
344 前框346 固定孔
348 开孔350 图形
352 图形354 图形
358 图形360 图形
364 图形366 图形
370 图形372 图形
376 图形378 图形
380:图形382:图形385:图形388:图形391:图形394:图形397:图形
381 图形 384 图形 387 图形 390 图形 393 图形 396 图形 399 图形 400:液晶显示器
402 液晶显示面板403:图形405:图形AA,纵轴
404 图形 406 图形 BB,横轴
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照图2A,其绘示依照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模块的部分剖面示 意图。在示范实施例中,背光模块300a至少包括导光板30 、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304与 反射罩310a。其中,导光板30 的一侧具有入光面320,与导光板30 的此侧相邻的另一 侧则具有出光面336。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304设置在反射罩310a中,且发光二极管光源 模块304与反射罩310a的组合设置在导光板30 的入光面320旁。导光板30 具有厚度 326。在实施例中,导光板30 可例如为楔型板结构或平板结构。其中,当导光板30 为 厚度实质一致的平板结构时,入光面320处的厚度即可代表导光板30 的厚度326 ;而当 导光板30 为楔型板结构时,导光板30 的厚度3 是采整个导光板30 的最厚部分的 厚度,通常即为入光面320处的厚度。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304主要包括电路板308与数 个发光二极管306,其中每个发光二极管306均具有出光面318,且这些发光二极管306设 置在电路板308的表面上,每个发光二极管306的出光面318与导光板30 的入光面320 相对。反射罩310a至少包括C型结构312以及两延伸部314a,其中C型结构312具有开 孔348,且此两延伸部31 分别接合在C型结构312的开孔348的两端316。在本示范实 施例中,每个延伸部31 为平板,而此两延伸部31 以实质水平且相互平行的方式设置在 C型结构312的开孔348的两端316与导光板30 的入光面320之间,并在导光板30 的 入光面320前形成开口 322a,亦即反射罩310a的开口 32 邻近于导光板30 的入光面 320,因此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304可经由开口 32 而朝导光板30 的入光面320入射光。 反射罩310a的开口 32 到导光板30 的入光面320的距离固定,其中反射罩310a优选 与导光板30 的入光面320接触。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304的电路板308容设在反射罩 310a的C型结构312中,且每个发光二极管306的出光面318优选介于此两延伸部31 之 间。其中,发光二极管306的出光面318与导光板30 的入光面320之间相隔距离327。 通过反射罩310a的延伸部31 的反射与导引,可将发光二极管306经由出光面318所发 出的光3 导入开口 32 前方的入光面320而进入导光板30 中。在本示范实施例中,反射罩310a的开口 32 的高度32 小于导光板30 的厚度 326,如图2A所示。在实施例中,当导光板30 的厚度3 约为4mm时,反射罩310a的开口 32 的高度32 优选可介于约3. Omm至约3. 8mm之间。因此,反射罩310a的开口 32 的高度32 优选可介于导光板30 的厚度3 的实质3/4至实质19/20之间。通过缩减 反射罩310a的开口 32 的高度32 ,来缩小发光二极管306的上下两方向的反射面之间 的间距,如此一来,可限制发光二极管306在上下两方向的出光角度,由此可使发光二极管 306所发出的光3 进入导光板30 时的角度控制在适当范围,而可降低位于发光二极管 306正前方的导光板30 的明亮强度,进而可有效解决背光模块300a的亮点波纹。反射罩 310a的开口 32 的高度32 越小,背光模块300a的亮点波纹的情况就越轻微,且发光二 极管306的出光面318与导光板30 的入光面320之间的距离327可越短,但导光板30 的亮线情况会更明显。在示范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306的出光面318与导光板30 的入 光面320之间的距离327与反射罩310a的开口 32 的高度32 之间的比值优选大于或 等于30%。本发明的背光模块的反射罩可有其他不同设计。请参照图2B,其绘示依照本发明 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模块的部分剖面示意图。在本示范实施例中,背光模块300b 的装置设计大致上与第一实施例的背光模块300a相同,二者之间的差异仅在于背光模块 300b的反射罩310b与背光模块300a的反射罩310a的结构设计不同。在背光模块300b 中,反射罩310b主要包括C型结构312与两延伸部314b,其中此两延伸部314b同样分别 接合在C型结构312的开孔348的两端316,且每个延伸部314b为平板。在本示范实施例 中,此两延伸部314b分别自C型结构312的开孔348的两端316朝导光板30 的入光面 320的方向往外倾斜的方式设置在C型结构312的开孔348的两端316与导光板30 的入 光面320之间,并在导光板30 的入光面320前形成开口 322b,因此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 304可经由反射罩310b的开口 322b而朝导光板30 的入光面320入射光。反射罩310b 的开口 322b到导光板30 的入光面320的距离固定,其中反射罩310b优选与导光板30 的入光面320接触。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反射罩的两延伸部亦可以分别自反射罩的C型结 构的开孔的两端朝导光板30 的入光面320的方向往内倾斜的方式设置在C型结构的开 孔的两端316与导光板30 的入光面320之间。同样地,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304的电路 板308容设在反射罩310b的C型结构312中,且每个发光二极管306的出光面318优选介 于此两延伸部314b之间。在本示范实施例中,反射罩310b的开口 322b的高度324b小于导光板30 的厚 度326,如图2B所示。在实施例中,反射罩310b的开口 322b的高度324b优选可介于导光 板30 的厚度326的实质3/4至实质19/20之间。在示范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306的出 光面318与导光板30 的入光面320之间的距离327与反射罩310b的开口 322b的高度 324b之间的比值优选大于或等于30%。请参照图2C,其绘示依照本发明的第三优选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模块的部分剖面示 意图。在本示范实施例中,背光模块300c的装置设计大致上与第一实施例的背光模块300a 相同,二者之间的差异同样在于背光模块300c的反射罩310c与背光模块300a的反射罩 310a的结构设计不同。在背光模块300c中,反射罩310c主要包括C型结构312与两延伸 部3Hc,其中此两延伸部3Hc同样分别接合在C型结构312的开孔348的两端316,但每个 延伸部3Hc并非平板而为弧型板。在本示范实施例中,此两延伸部314b分别自C型结构 312的开孔348的两端316设置在C型结构312的开孔348的两端316与导光板30 的入光面320之间,并在导光板30 的入光面320前形成开口 322c,因此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 304可经由反射罩310c的开口 322c而朝导光板30 的入光面320入射光。反射罩310c 的开口 322c到导光板30 的入光面320的距离固定,其中反射罩310c优选与导光板30 的入光面320接触。同样地,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304的电路板308容设在反射罩310c的 C型结构312中,且每个发光二极管306的出光面318优选介于此两延伸部3Hc之间。在本示范实施例中,反射罩310c的开口 322c的高度32 小于导光板30 的厚 度326,如图2C所示。在实施例中,反射罩310c的开口 322c的高度32 优选可介于导光 板30 的厚度326的实质3/4至实质19/20之间。在示范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306的出 光面318与导光板30 的入光面320之间的距离327与反射罩310c的开口 322c的高度 32 之间的比值优选大于或等于30%。请参照图2D,其绘示依照本发明的第四优选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模块的部分剖面示 意图。在本示范实施例中,背光模块300d的装置设计大致上与第一实施例的背光模块300d 相同,二者之间的差异在于导光板302b与30 的结构设计不同。在背光模块300d中,导 光板302b是由互相接合的导角区330以及非导角区332所组成,其中导角区330邻近于发 光二极管光源模块304与反射罩310a,且导光板302b的入光面320位于导角区330与开 口 32 邻接的侧面上。在本示范实施例中,非导角区332可为平板结构或楔型板结构。因 此,导光板302b的厚度326为位于非导角区332处的厚度。在本示范实施例中,反射罩310a的开口 32 的高度32 小于或等于导光板302b 的导角区330的邻近于反射罩310a的开口 32 的入光面320的高度334,如图2D所示。 在实施例中,反射罩310a的开口 32 的高度32 小于导光板302b的厚度326。在优选实 施例中,反射罩310a的开口 32 的高度32 优选介于导光板302b的厚度3 的实质3/4 至实质19/20之间。反射罩310a的开口 32 到导光板302b的入光面320的距离固定,其 中反射罩310a优选与导角区330的入光面320接触。虽然在上述的第四实施例的背光模块300d中,与导光板302b搭配的是第一实施 例的反射罩310a,但上述的其他实施例中所采的反射罩,例如反射罩310b及其变化型、以 及反射罩310c均可取代背光模块300d中所采用的反射罩310a。图3A与图4H为以三颗LED为光源所进行模拟的结果表示图。请先参照图3A,其 绘示当发光二极管的出光面与导光板的入光面之间的距离327为1mm,导光板的厚度3 为 4mm,且反射罩的开口 32 为4mm的情况下,所获得的亮度分布曲线图。图3A的图形350 为导光板出光面336的亮度分布图,其中图形350的上边缘即为入光面320,图形352为沿 着图形350的横轴BB’所获得的亮度强度曲线,而图形3M则为沿着图形350的纵轴AA’ 所获得的亮度强度曲线。在图3A中,当导光板的厚度为4mm而反射罩的开口的高度为4mm 时,由图形352可看出,导光板的横向亮度分布仍存在有较明显的起伏,因此在此种状况下 亮点明显。另外,由图形354的纵向亮度分布可看出导光板内部距离入光面一定程度的距 离后,亮度才会分布均勻,显示导光板的非可视区的范围较大。请参照图3B,其绘示当发光二极管的出光面与导光板的入光面之间的距离327为 Imm,导光板的厚度3 为4mm,且反射罩的开口 32 为3. 8mm的情况下,所获得的亮度分布 曲线图。在图3B中,当导光板的厚度为4mm而反射罩的开口的高度缩小为3. 8mm时,由图 形358可看出,导光板的横向亮度分布的起伏已趋平缓,因此在此种状况下,非可视区的亮点现象已获得有效改善。另外,由图形360的纵向亮度分布可看出随着反射罩的开口的缩 减,导光板的非可视区的范围变小。请参照图3C,其绘示当发光二极管的出光面与导光板的入光面之间的距离327为 Imm,导光板的厚度3 为4mm,而反射罩的开口 32 为3. 6mm的情况下,所获得的亮度分布 曲线图。在图3C中,当导光板的厚度为4mm而反射罩的开口的高度缩小为3. 6mm时,由图 形364可看出,导光板的横向亮度分布的起伏较反射罩的开口高度为3. 8mm时缓合,然而在 此种状况下,在导光板内接近入光面之处会形成亮线。另外,由图形366的纵向亮度分布可 看出导光板的非可视区的范围略较反射罩的开口高度为3. 8mm时的非可视区范围小。请参照图3D,其绘示当发光二极管的出光面与导光板的入光面之间的距离327为 1mm,导光板的厚度326为4mm,且反射罩的开口 32 为3mm的情况下,所获得的亮度分布 曲线图。在图3D中,当导光板的厚度为4mm而反射罩的开口的高度缩小为3mm时,由图形 370可看出,导光板的横向亮度分布的起伏较反射罩的开口高度为3. 6mm时平缓。另外,由 图形372的纵向亮度分布可看出导光板的非可视区的范围略较反射罩的开口高度为3. 6mm 时的非可视区范围小。但,此时导光板的非可视区存在有较为明显的亮线现象。请参照图3E,其绘示当发光二极管的出光面与导光板的入光面之间的距离327为 Imm,导光板的厚度3 为4mm,且反射罩的开口 32 为2. 4mm的情况下,所获得的亮度分布 曲线图。在图3E中,当导光板的厚度为4mm而反射罩的开口的高度缩小为2. 4mm时,由图 形376可看出,导光板的横向亮度分布的起伏较反射罩的开口高度为3mm时平缓。另外,由 图形378的纵向亮度分布可看出导光板的非可视区的范围略较反射罩的开口高度为3mm时 的非可视区范围小。但,此时导光板的非可视区的亮线则更加明显。请参照图4A,其绘示当导光板的厚度3 为4mm,反射罩的开口 32 为3. 6mm,且 发光二极管的出光面与导光板的入光面之间的距离327为Imm的情况下,所获得的亮度分 布曲线图。图4A的图形380为导光板出光面336的亮度分布图,其中图形380的上边缘即 为入光面320,图形381为沿着图形380的横轴BB’所获得的亮度强度曲线,而图形382则 为沿着图形380的纵轴AA’所获得的亮度强度曲线。发光二极管的出光面与导光板的入 光面之间的距离为1mm,反射罩的开口的高度为3. 6mm,因而此时的距离对开口的比值约为 27. 8%。在图4A中,由图形381可看出,导光板的横向亮度分布的起伏较为平缓,因此非可 视区的亮点现象获得一些改善。而由图形382的纵向亮度分布可看出随着反射罩的开口的 缩减,导光板的非可视区的范围变小。请参照图4B,其绘示当导光板的厚度3 为4mm,反射罩的开口 32 为3. 6mm,且 发光二极管的出光面与导光板的入光面之间的距离327为1. 5mm的情况下,所获得的亮度 分布曲线图。其中,图形385为导光板出光面336的纵向亮度分布。发光二极管的出光面 与导光板的入光面之间的距离为1. 5mm,反射罩的开口的高度为3. 6mm,因而此时的距离对 开口的比值增加至约41. 67%。在图4B中,由图形384可看出,导光板的横向亮度分布的起 伏较距离为Imm时平缓,因此非可视区的亮点现象获得进一步改善。请参照图4C,其绘示当导光板的厚度3 为4mm,反射罩的开口 32 为3. 6mm,且 发光二极管的出光面与导光板的入光面之间的距离327为1. 08mm的情况下,所获得的亮度 分布曲线图。其中,图形388为导光板出光面336的纵向亮度分布。发光二极管的出光面与 导光板的入光面之间的距离为1. 08mm,反射罩的开口的高度为3. 6mm,因而此时的距离对开口的比值增加至约30%。在图4C中,由图形387可看出,导光板的横向亮度分布的起伏 较距离为Imm时平缓、但起伏较距离为1. 5mm时大,因此非可视区的亮点现象较距离为Imm 时改善、但较距离为1. 5mm时明显。请参照图4D,其绘示当导光板的厚度3 为4mm,反射罩的开口 32 为3mm,且发 光二极管的出光面与导光板的入光面之间的距离327为Imm的情况下,所获得的亮度分布 曲线图。其中,图形391为导光板出光面336的纵向亮度分布。发光二极管的出光面与导 光板的入光面之间的距离为1mm,反射罩的开口的高度缩减为3mm,因而此时的距离对开口 的比值增加至约33. 33%。在图4D中,由图形390可看出,导光板的横向亮度分布的起伏较 距离同为Imm但反射罩开口高度为3. 6mm时平缓,因此非可视区的亮点现象较反射罩开口 高度为3. 6mm时改善。请参照图4E,其绘示当导光板的厚度3 为4mm,反射罩的开口 32 为3mm,且发 光二极管的出光面与导光板的入光面之间的距离327为1. 5mm的情况下,所获得的亮度分 布曲线图。其中,图形394为导光板出光面336的纵向亮度分布。发光二极管的出光面与 导光板的入光面之间的距离增加至1.5mm,反射罩的开口的高度维持3mm,因而此时的距离 对开口的比值增加至50%。在图4E中,由图形393可看出,导光板的横向亮度分布的起伏 较距离为Imm时平缓,因此非可视区的亮点现象较距离为Imm时改善。请参照图4F,其绘示当导光板的厚度3 为4mm,反射罩的开口 32 为2. 4mm,且 发光二极管的出光面与导光板的入光面之间的距离327为Imm的情况下,所获得的亮度分 布曲线图。发光二极管的出光面与导光板的入光面之间的距离为1mm,反射罩的开口的高 度进一步缩减为2. 4mm,因而此时的距离对开口的比值增加至约41. 67%。在图4F中,由图 形396可看出,导光板的横向亮度分布的起伏较距离同为Imm但反射罩开口高度为3mm时 平缓,因此非可视区的亮点现象较反射罩开口高度为3mm时改善。而由图形397的纵向亮 度分布可看出导光板的非可视区的亮度较反射罩开口高度为3mm时大,因此亮线的现象较 为明显。请参照图4G,其绘示当导光板的厚度3 为4mm,反射罩的开口 32 为2. 4mm,且 发光二极管的出光面与导光板的入光面之间的距离327为1. 5mm的情况下,所获得的亮度 分布曲线图。其中,图形403为导光板出光面336的纵向亮度分布。发光二极管的出光面 与导光板的入光面之间的距离增加至1. 5mm,反射罩的开口的高度维持2. 4mm,因而此时的 距离对开口的比值增加至62. 5%。在图4G中,由图形399可看出,导光板的横向亮度分布 的起伏明显较距离为Imm时平缓,因此非可视区的亮点现象较距离为Imm时改善。请参照图4H,其绘示当导光板的厚度3 为4mm,反射罩的开口 32 为1. 8mm,且 发光二极管的出光面与导光板的入光面之间的距离327为0. 9mm的情况下,所获得的亮度 分布曲线图。图4H的图形404为导光板上的亮度分布图,图形405为沿着图形404的横轴 BB’所获得的亮度强度曲线,而图形406则为沿着图形404的纵轴AA’所获得的亮度强度曲 线。发光二极管的出光面与导光板的入光面之间的距离缩短为0. 9mm,反射罩的开口的高度 更进一步缩减为1. 8mm,因而此时的距离对开口的比值增加至约50%。在图4H中,由图形 405可看出,受到距离缩短的影响,导光板的横向亮度分布的起伏较大。而由图形406的纵 向亮度分布可看出,虽然距离缩短,但由于反射罩的开口变小,因此导光板的非可视区的范 围小。
由图4A至图4H可知,反射罩的开口越小,亮点现象就越轻微,且发光二极管的出 光面与导光板的入光面之间的距离可越短。但是,反射罩的开口越小,导光板的非可视区的 亮线就越明显。上述的背光模块均可应用于液晶显示器中,以下举背光模块300a为例。请参照图 5,其绘示依照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一种液晶显示器的部分剖面示意图。在示范实施例中, 液晶显示器400主要包括液晶显示面板402与背光模块300a,其中背光模块300a设置在液 晶显示面板402的背面,以提供液晶显示面板402背光源。在实施例中,背光模块300a更 可依据产品需求而加设背框338与前框344,以支撑并固定背光模块300a的结构。导光板 30 、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304与反射罩310a均设置在背框338之上,其中背框338还可 选择性地凸设有固定凸块340,此固定凸块340挡设在反射罩310a的C型结构312与导光 板30 的入光面320之间,以固定反射罩310a及设置于其内的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304 的位置,并使反射罩310a的开口 32 保持在导光板30 的入光面320旁。前框344则罩 设在导光板30 的外缘、以及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304与反射罩310a上,且前框344的一 侧延伸罩设在反射罩310a与背框338的外侧面。选择性地,背框338更具有卡勾342,而 前框344对应于背框338的卡勾342的位置对应设有固定孔346,其中背框338的卡勾342 与前框344的固定孔346可互相搭配而卡合在一起。液晶显示面板402可架设在前框344 上,而由前框344所承载。由上述的示范实施例可知,本发明的优点就是因为本发明的背光模块可限制发光 二极管的上下两方向的出光角度,由此控制发光二极管所发出的光进入导光板的角度,而 使光更往可视区的中央前进后再从导光板的出光面射出,因此可有效减轻甚至消除导光板 的入光处的亮点波纹。由上述的示范实施例可知,本发明的另一优点就是因为本发明的背光模块的亮点 现象可获得大幅改善或消除,因此可增加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的发光二极管的间距,而可 减少发光二极管的使用数量,并可缩减背光模块的缘额区。由上述的示范实施例可知,本发明的又一优点就是因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可在 兼顾显示器的尺寸规格下,有效降低或实质消除背光模块的亮点波纹,因此可在原有尺寸 规格下,有效提升液晶显示器的显示品质。虽然本发明已以优选实施例披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在此技术 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 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为准。
1权利要求
1.一种背光模块,至少包括 导光板,具有入光面;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设于该入光面旁;以及反射罩,具有开口邻设于该入光面,其中该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设置在该反射罩中且 经由该开口朝该入光面入射光,该开口的高度小于该导光板的厚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开口的该高度介于该导光板的该厚度的实质 3/4至实质19/20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导光板为楔型板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导光板至少包括 非导角区;以及导角区,其中该入光面设于该导角区的一侧上且该导角区邻近于该发光二极管光源与 该反射罩。
5.一种背光模块,至少包括 导光板,具有入光面;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设于该入光面旁,其中该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至少包括多个发 光二极管,每一所述发光二极管具有出光面,且该出光面与该入光面之间具有距离;以及反射罩,具有开口邻设于该入光面,其中该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设置在该反射罩中且 经由该开口朝该入光面入射光,该距离与该开口的高度的比值大于或等于30%。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开口的该高度介于该导光板的该厚度的实质 3/4至实质19/20之间。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导光板为楔型板结构。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导光板至少包括 非导角区;以及导角区,其中该入光面设于该导角区的一侧上且该导角区邻近于该发光二极管光源与 该反射罩。
9.一种液晶显示器,至少包括 液晶显示面板;以及背光模块,设于该液晶显示面板的背面,其中该背光模块至少包括 导光板,具有入光面;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设于该入光面旁;以及反射罩,具有开口邻设于该入光面,其中该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设置在该反射罩中且 经由该开口朝该入光面入射光,该开口的高度小于该导光板的厚度。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该开口的该高度介于该导光板的该厚度的 实质3/4至实质19/20之间。
11.一种液晶显示器,至少包括 液晶显示面板;以及背光模块,设于该液晶显示面板的背面,其中该背光模块至少包括 导光板,具有入光面;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设于该入光面旁,其中该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至少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每一所述发光二极管具有出光面,且该出光面与该入光面之间具有距离;以及反射罩,具有开口邻设于该入光面,其中该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设置在该反射罩中且 经由该开口朝该入光面入射光,该距离与该开口的高度的比值大于或等于30%。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该开口的该高度介于该导光板的该厚度的 实质3/4至实质19/20之间。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模块及其应用。此背光模块至少包括导光板具有入光面;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设于入光面旁;以及反射罩具有开口邻设于入光面,其中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设置在反射罩中且经由开口朝入光面入射光,开口的高度小于导光板的厚度。此背光模块可有效减轻亮点现象。
文档编号G02F1/13357GK102086992SQ20091025316
公开日2011年6月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4日
发明者林宽礼, 陈玫瑛, 黄崑峰 申请人: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