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维对接方法及其产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7573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光纤维对接方法及其产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光纤领域有关,特别是具精准校正的机械接合光纤的重要工序,也应用于光接头终接,光纤夹持装置和光纤加工的夹持方法。
背景技术
弓I ffl赫射· (#馳糊 禾丨f·)
权利要求
1.一种光纤维对接方法,由以下组成第一,第二和第三根直圆柱形,相切的棒,每根有相关外径,该第一根棒选自第一料箱,料箱内含第一料箱棒半径范围的棒,上述的第一棒具有第一半径;该第二根棒选择第二料箱,料箱内含第二料箱棒半径范围的棒,上述第二棒具有第二半径;该第三根棒选自第三料箱,料箱内含第三料箱棒半径范围的棒,上述第三棒具有第三半径;上述的第一,第二和第三棒形成一棒束被包围在具有内半径的套筒内上述被包围的棒束具有Soddy圆图形的垂直截面,里面上述第一,第二和第三圆柱形棒的半径对应于Soddy圆T1, r2和r3,上述套筒的内半径与相对Soddy圆T1, r2和r3的外Soddy圆半径r4H相关联;上述截面内有一内孔隙,孔隙半径与相对Soddy圆ri,r2和r3的Soddy内圆半径r/+)相关联;其特征是上述第一,第二和第三料箱棒半径范围使形成上述第一,第二和第三根棒构成上述的内孔隙具有用户确定值和用户确定公差的孔隙半径,该内孔隙用以固定光纤线段控制最小间隙做校准,连接和接合的至少一种功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上述的棒束,里面该套筒内衬由可塑性材料组成及该套筒内衬的内半径小于上述Soddy圆外半径!^㈠Soddy圆巧,巧和r3是用户确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上述的棒束,里面该套筒内衬由可塑性材料组成及该孔隙半径小于用户确定的光纤半径值,以提供光纤的保持力。
4.一种用于光纤维对接的机械接合器,其特征是光纤机械接合器里面上述用以夹持光纤线段紧密接触的机械制动光纤线段的装置包括两端盖,每个都连接到外罩,同时使夹头抓住光纤的外被涂层,把光纤推向该棒束的中心,因而两光纤线段在该棒束中心附近接触。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机械接合器,其特征是光纤机械接合器还包括两光纤线段之间有一接合面,和进一步包括匹配光胶加到该接合面上以调节该两光纤间的光传送, 并加有通气孔及存储匹配光胶。
6.一预抛光光导纤维接头,其特征是(1)、一预抛光套圈光纤线段组件内包括一套圈和一套圈夹持套管,用以夹持该第一预抛光光纤线段;而里面上述棒束配置在该套圈夹持套管内;(2)预抛光光导纤维接头,进一步包括两光纤线段间有一交接面,更包括匹配光胶加于上述交接面上以调节两光纤间光的传送。
7.一棒束最少有一内孔隙固定光纤线段作校准,连接和接合中最少一种操作方法,其特征是该棒束包括第一和第二直圆柱形相切的棒紧夹与一平面接触,该内孔隙在与第一和第二棒与平面之间;第一和第二棒具有选定的半径使根据Soddy圆几何产生一用户给定半径的孔隙,该第一棒选自第一料箱内含第一料箱棒半径范围的棒;该第一棒有第一半径,该第二棒选自第二料箱内含第二料箱棒半径范围的棒,该第二棒有第二半径;该第一和第二料箱棒半径范围配置使得第一和第二棒形成的内孔隙具有用户确定值和用户确定公差的孔隙半径,该第一和第二棒相对于Soddy圆rl和r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该棒束,进一步包括最少再加上一根附加棒形所成棒排,每根棒与所有相邻的棒相切,每根棒并与上述平面接触,该棒束有多个该两棒与该平面间的内孔隙,每一上述的棒选自一料箱内含具一种棒半径范围的棒,上述棒的配置使得每一上述的内孔隙具有用户确定值和用户确定公差的孔隙半径,每一上述内孔隙用以固定一光纤线段;多光纤机械接合器包含项该棒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1)、里面该第一和第二棒紧夹在有一半径的套筒的半圆柱部位,上述的平面是该套筒半圆柱部位的平面;(2)—光导纤维机械接合器校准,连接和对接最少两光纤线段以作接合,包括项13的方法;(3)预抛光光导纤维接头作第一预抛光光纤线段与第二光纤线段连接,预抛光光纤套圈横向包围棒束在套圈套管内及端盖外罩,光纤涂层夹头使光纤线段端通过对接的机构;(4)、棒束里面该套筒的半圆柱部位包括内有一半圆柱插块的圆柱套筒,和一半圆柱套筒两者中之一。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1)包括权利要求1棒束的配置使孔隙控制到最小,使该光纤端面能相对于套筒作轴向位置调节;(2)进一步包括一光学装置安装在一安装面上与套筒的内半径同心,该安装面包含上述棒束和上述的光纤线段。
全文摘要
一种光纤维对接方法及其产品,本发明与光纤领域有关,特别是具精准校正的机械接合光纤的重要工序,也应用于光接头终接,光纤夹持装置和光纤加工的夹持方法。应用Soddy圆方程和用料箱有助推导出实际所需的棒尺寸,和与3-棒束相适应的套筒孔尺寸,使得这孔隙能适当地设计到引导任何尺寸的光导纤维并具有最小的间隙,各种直径的棒分类放进料箱和根据想要的孔隙选取,因而消除了对三棒直径严紧公差的需要。可使两光纤线段对接对单模光纤缆具有小于1μm的不同心度,本发明套筒夹持棒夹紧机构夹持棒束,这样减小了机械应力,也消除需要用光纤夹迫使光纤线段紧贴尺寸不稳定的V或U型槽校准零件。
文档编号G02B6/38GK102213799SQ20101013862
公开日2011年10月12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5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5日
发明者王伟敏 申请人:王伟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