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696639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显示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罩体与第一偏光片。显示面板具有相对立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罩体遮盖于第一表面上,罩体的面积大于第一表面的面积。第一偏光片贴附于罩体上且位于罩体与第一表面之间,第一偏光片的面积大于第一表面的面积。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改善了第一偏光片的边缘所产生的气泡带,对于光学质量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专利说明】显示装置【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显示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保护玻璃(cover lens)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请参照图1,图1所绘示为现有的显示装置的剖视示意图。现有显示装置100具有保护玻璃110、第一偏光片131、第二偏光片132、显不面板140、背光模块150与框体160。保护玻璃110是作为一种罩体,用以罩设于显示面板140上。显示面板140包括有第一基板141与第二基板142,第一基板141与第二基板142为互相叠合且两者之间夹有液晶层(图中未绘示),第二基板142具有遮光区域181,遮光区域181配置于第二基板142与第一基板141互相叠合的表面的边缘处。第一基板141具有彩色滤光片(color filter,CF),第二基板142具有薄膜晶体管(thin-film transistor, TFT),第一基板141朝向上方的对外侧具有第一表面143,第二基板142朝向下方的对外侧具有第二表面144,第一偏光片131贴附于第一表面143上,第二偏光片132贴附于第二表面144上。其中,第一偏光片131与保护玻璃110的内侧表面111之间,还具有透明的光学胶120,第一偏光片131与保护玻璃110藉由光学胶120互相黏接。背光模块150配置于显不面板140的下方,背光模块150包括有复数光学膜片151、导光板152与反射片153。框体160用以容置并固定第一偏光片131、第二偏光片132、显不面板140与背光模块150,保护玻璃110卡固于框体160上并与框体160共同形成显示装置100的外观件。保护玻璃110的内侧表面111的边缘还具有遮光区域182,遮光区域182的一侧接触框体160而另一侧接触光学胶120。
[0003]显示装置10 0的问题在于,现有偏光片贴附设备在进行偏光片贴附制程,以将偏光片贴附于待贴附物上时,被贴附于待贴附物上的偏光片,其边缘会产生一定宽度的气泡带。如图1所不,第一偏光片131贴附于第一表面143上时,第一偏光片131的边缘与第一表面143之间会产生气泡带170,目前设备最多可将气泡带170的宽度缩减至0.9毫米。然而,因为气泡带170与第一基板141重叠并且超出了遮光区域182的范围,因此气泡带170会影响显示面板140以及保护玻璃110的透光区域(未标号)的光学质量。

【发明内容】

[0004]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提出一种显示装置,其为藉由改变第一偏光片的位置与面积,以期能改善气泡带对于光学质量的影响。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罩体与第一偏光片。显不面板具有相对立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罩体遮盖于第一表面上,罩体的面积大于第一表面的面积。第一偏光片贴附于罩体上且位于罩体与第一表面之间,第一偏光片的面积大于第一表面的面积。
[0006]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表面上涂布有光学胶,光学胶夹于第一表面与第一偏光片之间。[0007]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光学胶的面积等于或小于第一表面的面积,且光学胶的面积小于第一偏光片的面积。
[0008]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框体,框体具有侧壁,显示面板容置于框体中,侧壁围绕于显不面板的周围,第一偏光片压接于侧壁上。
[0009]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罩体的边缘具有遮光区域,遮光区域与侧壁重叠,第一偏光片的边缘覆盖至遮光区域且夹于遮光区域与侧壁之间。
[0010]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互相叠合的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第一表面位于第一基板上,第一偏光片的边缘与第一基板的边缘相隔有预定间距。
[0011]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预定间距约等于或大于0.9毫米。
[0012]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二偏光片,第二偏光片贴附于第二表面上。
[0013]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显示装置,其更改了第一偏光片的位置与面积的设计,使得第一偏光片的边缘所产生的气泡带,不会影响到显示面板的光学质量。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改善了气泡带对于光学质量的不良影响。
[0014]为让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使该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更易理解,下文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所绘示为现有的显示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0016]图2所绘示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0017]图3所绘示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0018]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0019]100、200’、200:显示装置
[0020]110、210’、210:保护玻璃
[0021]111、211:内侧表面
[0022]120、220:光学胶
[0023]131、231’、231:第一偏光片
[0024]132,232:第二偏光片
[0025]140、240’、240:显示面板
[0026]141、241:第一基板
[0027]142,242:第二基板
[0028]143、243,、243:第一表面
[0029]144、244,、244:第二表面
[0030]150>250:背光模块
[0031]151、251:光学膜片
[0032]152,252:导光板
[0033]153,253:反射片
[0034]160、260:框体
[0035]261:侧壁[0036]170,270:气泡带
[0037]181、182、281、282:遮光区域
[0038]271:预定间距
【具体实施方式】
[0039]请参照图2,图2所绘示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视示意图。显示装置200’包括显示面板240’、罩体210’与第一偏光片231’。显示面板240’具有相对立的第一表面243’与第二表面244’。罩体210’遮盖于第一表面243’上,罩体210’的面积大于第一表面243’的面积。第一偏光片231’贴附于罩体210’上且位于罩体210’与第一表面243’之间,第一偏光片231’的面积大于第一表面243’的面积。
[0040]请参照图3,图3所绘示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视示意图。显示装置200具有保护玻璃210、第一偏光片231、第二偏光片232、显示面板240、背光模块250与框体260。保护玻璃210是作为一种罩体,用以遮盖罩设于显不面板240上,保护玻璃210的作用除了可以保护显示面板240、防止其被外物刮损、或防尘等之外,还可增加显示画面的鲜艳度,并且,保护玻璃210还可进一步作为触控装置(图中未绘示)的载体,此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技艺,于此不再赘述。显示面板240包括有第一基板241与第二基板242,第一基板241与第二基板242为互相叠合且两者之间夹有液晶层(图中未绘示),第二基板242具有遮光区域281,遮光区域281配置于第二基板242与第一基板241互相叠合的表面的边缘处。第一基板241具有彩色滤光片,第二基板242具有薄膜晶体管,第一基板241朝向上方的对外侧具有第一表面243,第二基板242朝向下方的对外侧具有第二表面244,第一表面243与第二表面244互相对立。其中,保护玻璃210的面积大于第一表面243的面积,以便能发挥 前述的保护、防刮损……等功用。所述保护玻璃210的面积,是指保护玻璃210相对于第一表面243的内侧表面211的面积。
[0041]第一偏光片231贴附于保护玻璃210的内侧表面211上,且第一偏光片231位于保护玻璃210与第一基板241之间。第二偏光片232则贴附于第二基板242的第二表面244上。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偏光片231的面积必须大于第一表面243的面积。其中,所述第一偏光片231的面积,是指第一偏光片231的一侧平行于第一表面243的平整表面的面积。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偏光片231的边缘压接于框体260具有的侧壁261上,侧壁261围绕于显不面板240与背光模块250的周围。光学胶220均匀涂布于第一表面243上,且夹于第一偏光片231与第一基板241之间,使第一偏光片231与第一基板241可透过光学胶220互相黏接。光学胶220的面积小于第一表面243的面积,且光学胶220的面积也必然小于第一偏光片231的面积,所述光学胶220的面积是指光学胶220分布于第一表面243或第一偏光片231上的范围。在其它实施例中,光学胶220的面积亦可约略等于第一表面243的面积。
[0042]背光模块250配置于显不面板240的下方,背光模块250包括有多数光学膜片251、导光板252与反射片253。框体260用以容置并固定第二偏光片232、显示面板240与背光模块250,保护玻璃210与第一偏光片231卡固于框体260上,保护玻璃210与框体260共同形成显示装置200的外观件。保护玻璃210的内侧表面211的边缘还具有遮光区域282,遮框区域282与框体260的侧壁261重叠,第一偏光片231的边缘还覆盖至遮光区域282并夹于遮光区域282与侧壁261之间。
[0043]第一偏光片231的边缘与第一基板241的边缘相隔有预定间距271,在本实施例中,预定间距271大于0.9毫米,而第一偏光片231的边缘与保护玻璃210之间所产生的气泡带270,其宽度约等于0.9毫米,因此,气泡带270并未超过预定间距271而不会与第一基板241重叠。其中,气泡带270也不会与显示面板240的遮光区域281重叠,且气泡带270完全被保护玻璃210的遮光区域282所覆盖。因此,气泡带270不会影响显示面板240的光学质量,同时也不会影响保护玻璃210的透光区域(未标号)的光学质量。在其它实施例中,预定间距亦可约等于0.9毫米。需理解的是,所述预定间距约等于或大于0.9毫米的数值的设定值,是根据现有偏光片贴附设备,在将偏光片贴附于待贴附物上时,偏光片的边缘所产生的气泡带的最小宽度而定,若气泡带的宽度可因为制程的改良而缩减,则所述预定间距的设定值亦可进行相应的缩减。
[0044]综上所述,本发明为一种显示装置,其更改了第一偏光片的位置与面积的设计,使得第一偏光片的边缘所产生的气泡带,不会因为与第一基板重叠而影响到显示面板的光学质量,且所述气泡带可完全被保护玻璃的遮光区域覆盖,因此也不会影响保护玻璃的透光区域的光学质量。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改善了气泡带对于光学质量的不良影响,从而提升了显示装置的价值。
[0045]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本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一显不面板,具有相对立的一第一表面与一第二表面; 一罩体,遮盖于该第一表面上,该罩体的面积大于该第一表面的面积;以及一第一偏光片,贴附于该罩体上且位于该罩体与该第一表面之间,该第一偏光片的面积大于该第一表面的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第一表面上涂布有一光学胶,该光学胶夹于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一偏光片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光学胶的面积等于或小于该第一表面的面积,且该光学胶的面积小于该第一偏光片的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一框体,该框体具有一侧壁,该显示面板容置于该框体中,该侧壁围绕于该显示面板的周围,该第一偏光片压接于该侧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罩体的边缘具有一遮光区域,该遮光区域与该侧壁重叠,该第一偏光片的边缘覆盖至该遮光区域且夹于该遮光区域与该侧壁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显示面板包括互相叠合的一第一基板与一第二基板,该第一表面位于该第一基板上,该第一偏光片的边缘与该第一基板的边缘相隔有一预定间距。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预定间距约等于或大于0.9毫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一第二偏光片,该第二偏光片贴附于该第二表面上。
【文档编号】G02F1/1335GK103631051SQ201210313408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9日
【发明者】郑景鸿 申请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