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点光源激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9788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点光源激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点光源激光模组。
背景技术
现有的点光源激光模组,根据客户的需求有很多不同的种类和调试方法,调试方法众多,机构繁琐,连接关系复杂,加工与装配困难,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装配简单、操作方便的新型点光源激光模组。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点光源激光模组,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内部的光学元器件、发光光源和驱动电路;所述光学元器件设置在外壳的前端;所述发光光源与驱动电路设置在外壳后端,且发光光源与驱动电路电性连接;所述外壳包括前端外壳和后端外壳;所述前端外壳和后端外壳之间为插接。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后端外壳的插接端的外壁上具有突起;所述前端外壳的插接端的内壁上具有与突起对应的插槽。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发光光源为激光二极管。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外壳为金属外壳。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积极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加工装配方便,节约成本。采用独特的激光模组金属件外壳设计结构,将一体式外壳结构根据光学准直系统的聚焦成像需求分成前后两半部分,前半部分装配光学聚焦成像所需的光学元器件,后半部分嵌入发光光源——激光二极管,前后两半部分通过特殊的调焦、连接工艺,如此可满足中低端激光线、点模组技术要求,可提高生产效率30%以上,降低生产成本10%以上。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前端外壳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后端外壳的示意图;图中1.外壳,11.前端外壳,111.插槽,12.后端外壳,121.突起,2.光学兀器件,3.发光光源,4.驱动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0016]见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壳I以及设置在外壳I内部的光学元器件2、发光光源3和驱动电路4 ;外壳I为金属外壳,光学兀器件2设置在外壳I的前端;发光光源3为激光二极管,发光光源3与驱动电路4设置在外壳I后端,且发光光源3与驱动电路4电性连接;外壳I包括前端外壳11和后端外壳12 ;前端外壳11和后端外壳12之间为插接。后端外壳12的插接端的外壁上具有突起121 ;前端外壳11的插接端的内壁上具有与突起121对应的插槽111。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点光源激光模组,包括外壳(I)以及设置在外壳(I)内部的光学元器件(2)、发光光源(3)和驱动电路(4);所述光学元器件(2)设置在外壳(I)的前端;所述发光光源(3)与驱动电路(4)设置在外壳(I)后端,且发光光源(3)与驱动电路(4)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I)包括前端外壳(11)和后端外壳(12);所述前端外壳(11)和后端外壳(12)之间为插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点光源激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外壳(12)的插接端的外壁上具有突起(121);所述前端外壳(11)的插接端的内壁上具有与突起(121)对应的插槽(11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点光源激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光源(3)为 激光二极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点光源激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I)为金属夕卜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点光源激光模组,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内部的光学元器件、发光光源和驱动电路;所述光学元器件设置在外壳的前端;所述发光光源与驱动电路设置在外壳后端,且发光光源与驱动电路电性连接;所述外壳包括前端外壳和后端外壳;所述前端外壳和后端外壳之间为插接。本实用新型采用独特的激光模组金属件外壳设计结构,将一体式外壳结构根据光学准直系统的聚焦成像需求分成前后两半部分,前半部分装配光学聚焦成像所需的光学元器件,后半部分嵌入发光光源——激光二极管,前后两半部分通过特殊的调焦、连接工艺,如此可满足中低端激光线、点模组技术要求,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G02B27/30GK202872174SQ20122047161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4日
发明者王斌强, 刘绪雷, 史风 申请人:常州市正宇佳华激光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