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8545阅读:460来源:国知局
摄像头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摄像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摄像头。摄像头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的探测头组件,所述壳体包括面壳和底壳,所述底壳设有外翻边,外翻边围成一个圆环;面壳的一侧与圆环固定连接,所述面壳的中部向前延伸形成容置空间,探测头组件设置于容置空间内且与底壳固定连接;所述底壳的底部设有多个散热槽。所述圆环设有多个散热孔,散热孔与散热槽以及底壳内部空间形成一个散热通道。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壳的底部设置散热槽,从而使得其具有散热效果;使用寿命长。
【专利说明】摄像头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摄像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摄像头。
【背景技术】
[0002]摄像头作为一种摄像装置广泛应用于生活中,如网络视频聊天,区域监控等;目前摄像头的体积逐渐小型化,而其本身的工作功率较高,从而使得其工作时,会发出较大的热量,然而目前的摄像头外壳大都是呈封闭式结构,从而导致其工作在较高温度下;摄像头内的电子元器件工作在较高温度下,会使得其工作寿命减短;工作不稳定情况出现。给摄像头的摄像效果带来隐患。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目前摄像头在使用时,摄像头不具备散热结构,导致摄像头工作于较高温度下,给摄像带来隐患。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摄像头,该摄像头工作稳定,使用寿命长。
[000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摄像头,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的探测头组件,所述壳体包括面壳和底壳,所述底壳设有外翻边,外翻边围成一个圆环;面壳的一侧与圆环固定连接,所述面壳的中部向前延伸形成容置空间,探测头组件设置于容置空间内且与底壳固定连接;所述底壳的底部设有多个散热槽。
[0006]进一步地,所述圆环设有多个散热孔,散热孔与散热槽以及底壳内部空间形成一个散热通道。
[0007]进一步地;所述圆环的外表面设有定位槽,所述面壳设有与卡槽相配合的定位块;定位块插入定位槽。
[0008]进一步地,所述探测头组件包括PCB板,PCB板连接有成像元件和多个发红外光的LED。
[0009]进一步地,探测头组件还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中部设有用于固定成像元件的通孔,固定座的侧面设有与LED相配合的凹孔,固定座设有多个中空的连接柱,PCB板设有与连接柱相配合的连接孔,连接孔连接有连接件,通过连接件将固定座与PCB板固定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摄像头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支座和支撑片,所述支撑片的两端分别与面壳和支座连接,所述支撑片与支座的中部铰接。
[0011]进一步地,面壳设有圆孔,所述支撑片的上端设有球冠形的连接头,连接头插入圆孔,面壳可相对支撑片旋转。
[0012]进一步地,所述支座外套设有套壳,所述套壳设有与支座相配合的容置空间,所述套壳包括面板和设置在面板侧面的侧板,所述侧板的上端设有用于固定支座的卡块。
[0013]进一步地,所述卡块的两侧分别设有开口。
[0014]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壳的底部设置散热槽,从而使得其具有散热效果;使用寿命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面壳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图1的除去面壳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图4中套壳的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为:
[0021]1——面壳 2——底壳3——固定座
[0022]21—外翻边 211—散热孔22——底部
[0023]221——散热槽 212——定位槽12——定位块
[0024]10——支撑片 11——支座9——套壳
[0025]4——PCB板 5——连接柱6——连接孔
[0026]7——成像元件 8——LED91——面板
[0027]92——侧板 93——开口94——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1至图5,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地说明。
[0029]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3。
[0030]摄像头,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的探测头组件,所述壳体包括面壳I和底壳2,所述底壳2设有外翻边21,外翻边21围成一个圆环;面壳I的一侧与圆环固定连接,所述面壳I的中部向前延伸形成容置空间,探测头组件设置于容置空间内且与底壳2固定连接;所述底壳2的底部22设有多个散热槽221。
[0031]散热槽221的设置使得外部与容置空间连通,当摄像头工作时,发出的热量可以通过散热槽221散发出去。提高摄像头的散热功能。在具体设置时,散热槽221呈多层的环弧形设置。也可以呈波浪形;以及其他形式。
[0032]进一步地,所述圆环设有多个散热孔211,散热孔211与散热槽221以及底壳2内部空间形成一个散热通道。
[0033]在时间使用过程中,环境中会有空气流动,如风;当有风从底壳2的散热槽221进入或从散热孔211进入时,便可形成空气对流,利于其散热。当然如果使用环境比较恶劣,可以在底壳2外设置一个风扇。
[0034]进一步地;所述圆环的外表面设有定位槽212,所述面壳I设有与卡槽相配合的定位块12 ;定位块12插入定位槽212。
[0035]在面壳I与底壳2连接时,可以在面壳I上设置中空的连接柱5,在底壳2上设置连接孔6,通过连接件穿过连接孔6进入连接柱5从而将面壳I与底壳2连接。设置定位槽212和定位孔,方便将面壳I与底壳2配对连接。
[0036]进一步地,所述探测头组件包括PCB板4,PCB板4连接有成像元件7和多个发红外光的LED8。[0037]目前探测头的成像元件7主要为CXD或CMOS,这些成像元件7可以看到绝大部分波长的光线,但由于夜间或光线不足的地方,造成照度较低,摄像效果差。在夜间,虽然成像元器件能够感应到红外光线,但人体穿戴衣服后,阻值了大部分红外光线的发射,进入到探测头的红外光线较少,难以到达摄像要求;另外,环境中其他物体发出的红外光少,也达不到成像要求。设置了发出红外光的LED8后,摄像头在夜间工作时,LED8发出红外光,一部分红外光触碰到物体反射到探测头,从而完成对监视区域的摄像。
[0038]进一步地,探测头组件还包括固定座3,所述固定座3中部设有用于固定成像元件7的通孔,固定座3的侧面设有与LED8相配合的凹孔,固定座3设有多个中空的连接柱5,PCB板4设有与连接柱5相配合的连接孔6,连接孔6连接有连接件,通过连接件将固定座3与PCB板4固定连接。
[0039]连接柱5中部可以设置中空的沉孔;通过螺栓、螺钉等连接件将固定座3固定于PCB板4。其次,设置固定座3可以辅助帮助固定成像元件7和LED8。
[0040]如图4、图5 ;所述摄像头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支座11和支撑片10,所述支撑片10的两端分别与面壳I和支座11连接,所述支撑片10与支座11的中部铰接。
[0041]摄像头在固定时,需要调节角度,支撑片10与支座11铰接,使得支撑片10可以相对支座11旋转;从而实现角度的调节。
[0042]进一步地,面壳I设有圆孔,所述支撑片10的上端设有球冠形的连接头,连接头插入圆孔,面壳I可相对支撑片10旋转。
[0043]为了更好的进行角度调节,这里将面壳I与连接头活动连接。
[0044]进一步地,所述支座11外套设有套壳9,所述套壳9设有与支座11相配合的容置空间,所述套壳9包括面板91和设置在面板91侧面的侧板92,所述侧板92的上端设有用于固定支座11的卡块94。
[0045]设置套壳9,使得支座11可以相对套壳9进行旋转,因此在固定时,可以就套壳9进行固定;调节角度时,旋转支座11即可。
[0046]进一步地,所述卡块94的两侧分别设有开口 93。
[0047]在卡块94的两侧分别设置开口 93,使得侧板92上具有卡块94的部分独立出来,从而具有一定的弹性,即可以向外弯曲。从而方便将支座11卡入套壳9内或从套壳9中取出。
[0048]以上仅是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在此基础上的等同技术方案仍落入申请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摄像头,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的探测头组件,所述壳体包括面壳和底壳,所述底壳设有外翻边,夕卜翻边围成一个圆环;面壳的一侧与圆环固定连接,所述面壳的中部向前延伸形成容置空间,探测头组件设置于容置空间内且与底壳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的底部设有多个散热槽; 所述圆环设有多个散热孔,散热孔与散热槽以及底壳内部空间形成一个散热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的外表面设有定位槽,所述面壳设有与卡槽相配合的定位块;定位块插入定位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头组件包括PCB板,PCB板连接有成像元件和多个发红外光的LED。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头,其特征在于:探测头组件还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中部设有用于固定成像元件的通孔,固定座的侧面设有与LED相配合的凹孔,固定座设有多个中空的连接柱,PCB板设有与连接柱相配合的连接孔,连接孔连接有连接件,通过连接件将固定座与PCB板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或4所述的摄像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支座和支撑片,所述支撑片的两端分别与面壳和支座连接,所述支撑片与支座的中部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摄像头,其特征在于:面壳设有圆孔,所述支撑片的上端设有球冠形的连接头,连接头插入圆孔,面壳可相对支撑片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像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外套设有套壳,所述套壳设有与支座相配合的容置空间,所述套壳包括面板和设置在面板侧面的侧板,所述侧板的上端设有用于固定支座的卡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摄像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的两侧分别设有开口。
【文档编号】G03B17/56GK203788356SQ201320871902
【公开日】2014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7日
【发明者】戎海峰, 张瑞光 申请人:东莞市远峰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