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镜头以及摄像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709141阅读:92来源:国知局
摄像镜头以及摄像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提供一种适合于便携终端用的摄像镜头以及使用了该摄像镜头的摄像装置,该摄像镜头超薄、广角且具备明亮的F值,并且像差特性优良。摄像镜头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孔径光阑、在物体侧具备凸面且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三透镜,满足以下的条件式。0.9<fl/f<1.5(1).3<r2/r3<-0.2(2).0.1<(r5+r6)/(r5-r6)<3.0(3)0.18<dl/f<0.5(4)其中,f1: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f:摄像镜头整个系统的焦距,r2:所述第一透镜像侧面的近轴曲率半径,r3:所述第二透镜物体侧面的近轴曲率半径,r5:所述第三透镜物体侧面的近轴曲率半径,r6:所述第三透镜像侧面的近轴曲率半径,dl:从所述第一透镜物体侧面至像侧面的在光轴上的距离。
【专利说明】摄像镜头以及摄像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适合于使用了 CO)(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f禹合元件)型图像传感器、CMOS (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型图像传感器等固体摄像元件的摄像装置的摄像镜头以及使用了摄像镜头的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小型且薄型的摄像装置被搭载于便携电话机、PDA (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等作为紧凑且薄型的电子设备的便携终端,由此不仅能够向远处相互传送声音信息,而且还能够相互传送图像信息。
[0003]作为这些摄像装置中使用的摄像元件,使用有CCD (Charge Coupled Device)型图像传感器以及CMOS (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型图像传感器等固体摄像元件。近年来,摄像元件的像素间距的微小化得到发展,通过高像素化实现了高分辨、高性能化。另一方面,还有时在维持像素的同时,实现摄像元件的小型化。另外,最近,还具有所谓的视频电话功能的便携终端也在不断增加,该视频电话功能是指对使用便携终端的用户的图像进行摄影而向对方传送,并相互显示通话的对方的图像的功能。因此,除了主照相机以外还具备对用户自身进行摄影的子照相机的便携终端也很多。
[0004]另外,作为大量生产透镜模块的手法、和将透镜模块低成本且大量地安装到基板的方法,近年来提出有如下手法:在载置有IC (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芯片、其他电子部件和透镜模块的状态下,对预先浇注了焊锡的基板进行回流处理(加热处理),使焊锡熔融,从而将电子部件和透镜模块同时安装到基板,并且还要求能承受回流处理的耐热性优良的摄像镜头。作为这样的摄像镜头,通过专利文献1、2提出有将透镜块设为3片结构的摄像镜头。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84720号公报
[0006]专利文献2:美国专利申请第2011/279910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0007]但是,如上所述,在使便携终端等具有视频电话功能时所使用的摄像镜头中存在如下实际情况:不仅为了对使用便携终端等的超近距离的用户进行摄影而要求确保所需的广角性能,而且鉴于例如子照相机用的摄像装置中使用的固体摄像元件的像素间距越来越小,还要求确保更明亮的F值(F number:光圈值)。但是,专利文献I记载的透镜存在不仅未达到上述用途所需的广角性能而且F值也暗这样的问题。相对于此,专利文献2记载的透镜虽然确保了广角性能以及明亮的F值,但存在诸多像差的校正不充分而无法得到乃至画面周边部都是良好的画质这样的问题。
[0008]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合于便携终端用的摄像镜头以及使用了该摄像镜头的摄像装置,该摄像镜头超薄、广角且具备明亮的F值,并且像差特性优良。
[0009]发明I记载的摄像镜头是使固体摄像元件成像被摄体像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孔径光阑、在物体侧具备凸面且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三透镜,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0010]0.9<fl/f<l.5(I)
[0011]-3<r2/r3<-0.2(2)
[0012]-0.1< (r5+r6) / (r5-r6) <3.0 (3)
[0013]0.18<dl/f<0.5(4)
[0014]其中,
[0015]fl: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
[0016]f:摄像镜头整个系统的焦距
[0017]r2:所述第一透镜像侧面的近轴曲率半径
[0018]r3:所述第二透镜物体侧面的近轴曲率半径
[0019]r5:所述第三透镜物体侧面的近轴曲率半径
[0020]r6:所述第三透镜像侧面的近轴曲率半径
[0021]dl:从所述第一透镜物体侧面至像侧面的在光轴上的距离。
[0022]根据本发明,通过设为3片的透镜结构,能够成为相比于2片的透镜结构像差特性更优良且更高性能的摄像镜头。另外,通过比所述第一透镜更向物体侧配置所述孔径光阑,能够在保持良好的远心性的同时实现超薄化。进而,通过使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体侧为凸面,并使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的光焦度,能够实现超薄化和广角化。另外,通过使所述第三透镜具有负的光焦度,能够校正像面弯曲、像散,并且能够延长后焦距。
[0023]通过条件式(I)的值低于上限,对超薄化、广角化有利,另一方面,通过条件式(I)的值高于下限,能够抑制所述第一透镜中发生的球面像差、慧形像差并实现明亮的F值。F值优选为3以下。
[0024]通过满足条件式(2),能够在所述第二透镜物体侧面良好地校正所述第一透镜像侧面中发生的慧形像差,能够实现广角化。视场角优选为65°以上。
[0025]通过满足条件式(3),除了能够良好地校正像散以外,还能够延长后焦距。
[0026]通过条件式(4)的值低于上限,能够实现超薄化,通过条件式(4)的值高于下限,能够抑制所述第一透镜中发生的球面像差、慧形像差并确保明亮的F值。
[0027]发明2记载的摄像镜头的特征在于,在发明I记载的发明中,所述第一透镜是物体侧为凸面、像侧为凹面的物侧凸出弯月形状。
[0028]通过使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除了能够校正像面弯曲以外,还能够校正所述第一透镜中发生的球面像差、慧形像差,能够实现广角化和明亮的F值。
[0029]发明3记载的摄像镜头的特征在于,在发明I或者2记载的发明中,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体侧为凹面。
[0030]通过使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体侧面为凹面,能够校正像面弯曲和像散,能够实现广角化。
[0031]发明4记载的摄像镜头的特征在于,在发明I?3的任意一个记载的发明中,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是凸面。
[0032]通过使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即使不使所述第一透镜具有强的正的光焦度也能够实现广角化,能够抑制所述第一透镜中发生的球面像差、慧形像差,所以能够实现明亮的F值。
[0033]发明5记载的摄像镜头的特征在于,在发明I?4的任意一个记载的发明中,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是凹面。
[0034]通过使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能够校正像散,所以除了能够实现广角化以外,还能够延长后焦距。
[0035]发明6记载的摄像镜头的特征在于,在发明I?5的任意一个记载的发明中,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并且在周边部具有凸面。
[0036]通过使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周边部为凸面,能够在良好地维持远心性的同时实现超薄化。另外,“像侧面为凹面并且在周边部具有凸面”是指,在包括像侧面的光轴的剖面中随着远离光轴朝向像侧、以拐点为边界朝向物体侧的形状。
[0037]发明7记载的摄像镜头的特征在于,在发明I?6的任意一个记载的发明中,所述第二透镜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0038]0.5<f2/f<4.0(5)
[0039]其中,
[0040]f2: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
[0041]通过条件式(5)的值低于上限,对超薄化、广角化有利,另一方面,通过条件式(5)的值高于下限,能够抑制像面弯曲、像散的发生。
[0042]发明8记载的摄像镜头的特征在于,在发明I?7的任意一个记载的发明中,所述第三透镜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0043]-10<f3/f<-0.7(6)
[0044]其中,
[0045]f3: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
[0046]通过条件式¢)的值低于上限,对超薄化有利,另一方面,通过条件式出)的值高于下限,能够良好地校正像散。另外,如果满足以下的式,则更优选。
[0047]-10<f3/f<-0.88(6,)
[0048]发明9记载的摄像镜头的特征在于,在发明I?8的任意一个记载的发明中,所述摄像镜头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0049]0.K|fl/f2|<2.0(7)
[0050]其中,
[0051]f2: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
[0052]通过条件式(7)的值低于上限,对超薄化有利,另一方面,通过条件式(7)的值高于下限,能够抑制第一透镜中发生的球面像差、慧形像差,所以能够确保明亮的F值。
[0053]发明10记载的摄像镜头的特征在于,在发明I?9的任意一个记载的发明中,所述摄像镜头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0054]0.3<(dl+d3+d5)/TTL<0.7(8)
[0055]其中,
[0056]d3:从所述第二透镜物体侧面至像侧面的在光轴上的距离
[0057]d5:从所述第三透镜物体侧面至像侧面的在光轴上的距离
[0058]TTL:从所述第一透镜物体侧面至所述固体摄像元件的受光面的在光轴上的距离。
[0059]通过条件式(8)的值低于上限,能够实现超薄化,能够延长后焦距。另一方面,通过条件式(8)的值高于下限,各透镜的厚度不会过薄,摄像镜头的制造稳定性提高。
[0060]发明11记载的摄像镜头的特征在于,在发明I?10的任意一个记载的发明中,所述第三透镜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0061]1.55<η3<1.90 (9)
[0062]n3:所述第三透镜的折射率。
[0063]通过对所述第三透镜使用高的折射率的材料,能够减小面的凹陷量,能够抑制倍率色差的发生,除此以外,还易于确保透镜厚度。作为这样的原材料有玻璃。在使透镜为玻璃制的情况下,如果轴上厚大于0.3mm,则不易破裂,所以优选。
[0064]发明12记载的摄像镜头的特征在于,在发明I?11的任意一个记载的发明中,具有实质上不具有光焦度的透镜。即,即使在发明I的结构中赋予了实质上不具有光焦度的虚设透镜的情况下,也在本发明的应用范围内。
[0065]发明13记载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发明I?12的任意一个所述的摄像镜头。
[0066]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适合于便携终端用的摄像镜头以及使用了该摄像镜头的摄像装置,该摄像镜头超薄、广角并且具备明亮的F值,而且像差特性优良。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67]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LU的立体图。
[0068]图2是用箭头I1-1I线切断图1的结构而在箭头方向上观察到的剖面图。
[0069]图3是示出便携电话机T的表面的图。
[0070]图4是示出便携电话机T的背面的图。
[0071]图5是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的剖面图。
[0072]图6是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的球面像差(a)、像散(b)、以及畸变像差(C)的像差图。
[0073]图7是实施例2的摄像镜头的剖面图。
[0074]图8是实施例2的摄像镜头的球面像差(a)、像散(b)、以及畸变像差(C)的像差图。
[0075]图9是实施例3的摄像镜头的剖面图。
[0076]图10是实施例3的摄像镜头的球面像差(a)、像散(b)、以及畸变像差(C)的像差图。
[0077]图11是实施例4的摄像镜头的剖面图。
[0078]图12是实施例4的摄像镜头的球面像差(a)、像散(b)、以及畸变像差(C)的像差图。
[0079]图13是实施例5的摄像镜头的剖面图。
[0080]图14是实施例5的摄像镜头的球面像差(a)、像散(b)、以及畸变像差(C)的像差图。
[0081]图15是实施例6的摄像镜头的剖面图。
[0082]图16是实施例6的摄像镜头的球面像差(a)、像散(b)、以及畸变像差(C)的像差图。
[0083]图17是实施例7的摄像镜头的剖面图。
[0084]图18是实施例7的摄像镜头的球面像差(a)、像散(b)、以及畸变像差(C)的像差图。
[0085]图19是实施例8的摄像镜头的剖面图。
[0086]图20是实施例8的摄像镜头的球面像差(a)、像散(b)、以及畸变像差(C)的像差图。
[0087]图21是实施例9的摄像镜头的剖面图。
[0088]图22是实施例9的摄像镜头的球面像差(a)、像散(b)、以及畸变像差(C)的像差图。
[0089]图23是实施例10的摄像镜头的剖面图。
[0090]图24是实施例10的摄像镜头的球面像差(a)、像散(b)、以及畸变像差(C)的像差图。
[0091]图25是实施例11的摄像镜头的剖面图。
[0092]图26是实施例11的摄像镜头的球面像差(a)、像散(b)、以及畸变像差(C)的像差图。
[0093]图27是实施例12的摄像镜头的剖面图。
[0094]图28是实施例12的摄像镜头的球面像差(a)、像散(b)、以及畸变像差(C)的像差图。
[0095]图29是实施例13的摄像镜头的剖面图。
[0096]图30是实施例13的摄像镜头的球面像差(a)、像散(b)、以及畸变像差(C)的像差图。
[0097](符号说明)
[0098]B:操作按钮;D1、D2:显示画面;L1:第一透镜;L2:第二透镜;L3:第三透镜;LN:摄像镜头;LU:摄像装置;Ape:孔径光阑;IM:图像传感器;IMa:光电变换部;T:便携电话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99]以下,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LU的立体图,图2是用箭头I1-1I线切断图1的结构而在箭头方向上观察到的剖面图。如图1、2所示,摄像装置LU具备具有光电变换部Ma的作为固体摄像元件的CMOS型图像传感器IM、对该图像传感器頂的光电变换部(受光面)IMa摄像被摄体像的摄像镜头LN、以及进行该电信号的发送接收的未图示的外部连接用端子(电极),且它们一体地形成。
[0100]摄像镜头LN从物体侧(在图2中上方)依次包括孔径光阑Ape、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以及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三透镜L3。第一透镜LI和第二透镜L2经由环形板状的第一遮光部件SHl而接合,第二透镜L2和第三透镜L3经由环形板状的第二遮光部件SH2接合。更具体而言,针对透镜的每个种类准备3片在玻璃制的板状成型体上成形有多个透镜而得到的结构,并将遮光部件SH1、SH2介于其间,在对齐透镜的光轴并且接合之后,针对对齐了光轴的每个透镜,将周围切断为矩形形状而设为摄像镜头LN。此处,第一透镜LI的像侧光学面的外侧和第二透镜L2的物体侧光学面的外侧隔开有微小的缝隙,所以第一透镜LI的凸缘部和第二透镜L2的凸缘部易于抵接。另外,第二透镜L2的像侧光学面的外侧和第三透镜L3的物体侧光学面的外侧隔开有微小的缝隙,所以第二透镜L2的凸缘部和第三透镜L3的凸缘部易于抵接。
[0101]所切断的摄像镜头LN的内周剖面嵌合在矩形形状的镜筒HLD的内周并经由粘接剂而被固定。镜筒HLD在外周具有外螺丝部HLDa,通过将其螺合到圆筒状的框体BX的内螺丝部BXa,镜筒HLD被以在光轴方向上调整自如的方式安装到框体BX。与镜筒HLD的下端相对地,在从框体BX向内周侧突出的凸缘部BXb安装有IR截止滤光片IRCF。另外,框体BX的下端抵接到保持图像传感器頂的基板ST。
[0102]另外,本发明记载的摄像镜头LN不限于上述结构。例如,也可以使玻璃或者塑料制的各透镜LI?L3单独地成型,不接合而收容于镜筒HLD内。另外,也可以为了对齐透镜的偏心而在透镜外周部或者镜筒HLD中设置嵌合部。
[0103]本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LN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0104]0.9<fl/f<l.5(I)
[0105]-3<r2/r3<-0.2(2)
[0106]-0.1< (r5+r6) / (r5~r6) <3.0 (3)
[0107]0.18<dl/f<0.5(4)
[0108]其中,
[0109]fl:第一透镜LI的焦距
[0110]f:摄像镜头整个系统的焦距
[0111]r2:第一透镜LI像侧面的近轴曲率半径
[0112]r3:第二透镜L2物体侧面的近轴曲率半径
[0113]r5:第三透镜L3物体侧面的近轴曲率半径
[0114]r6:第三透镜L3像侧面的近轴曲率半径
[0115]dl:从第一透镜LI物体侧面至像侧面的在光轴上的距离
[0116]在上述图像传感器頂中,在其受光侧的平面的中央部形成有二维地配置有像素(光电变换元件)的、作为受光部的光电变换部頂a,并与未图示的信号处理电路连接。上述信号处理电路包括依次驱动各像素并得到信号电荷的驱动电路部、将各信号电荷变换为数字信号的A/D变换部、以及使用该数字信号来形成图像信号输出的信号处理部等。另外,在图像传感器頂的受光侧的平面的外缘附近配置有多个焊盘(图示省略),经由未图示的导线与图像传感器IM连接。图像传感器IM将来自光电变换部Ma的信号电荷变换为数字YUV信号等图像信号等,经由导线(未图示)输出到规定的电路。此处,Y是亮度信号、U(=R-Y)是红与亮度信号的色差信号,V( = B-Y)是蓝与亮度信号的色差信号。另外,固体摄像元件不限于上述CMOS型的图像传感器,也可以使用CCD等其他器件。
[0117]图像传感器IM经由外部连接用端子与外部电路(例如安装有摄像装置的便携终端的上位装置具有的控制电路)连接,能够从外部电路接受用于驱动图像传感器IM的电圧、时钟信号的供给,另外,将数字YUV信号输出到外部电路。
[0118]接下来,作为具备摄像装置的便携终端的一个例子,根据图3、4的外观图来说明便携电话机。另外,图3是将折叠的便携电话机打开而从内侧观察到的图,图4是将折叠的便携电话机打开而从外侧观察到的图。
[0119]在图3、4中,在便携电话机T中,具备显示画面D1、D2的作为壳体的上框体71、和具备操作按钮B的下框体72经由铰链73而连结。在本实施方式中,用于摄影风景等的主摄像装置MC设置于上框体71的表面侧,具备上述的广角的摄像镜头LN的摄像装置LU设置于上框体71的背面侧且在显示画面Dl之上。
[0120]关于摄像镜头LN,在如图3所示地正对摄像装置LU的状态下,能够通过摄像装置LU,对用手把持着便携电话机T的使用者自身的上半身进行摄像。本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LN对摄像装置LU的紧凑化作出贡献,并且广角且F值明亮,所以适合于这样的摄影。能够将该图像信号发送到正在进行通信的对方的便携电话机,显示此方的用户的图像,并且进行通常的通话,从而能够实现所谓的视频电话。另外,便携电话机T不限于折叠式。
[0121](实施例)
[0122]接下来,说明适合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其中,本发明不限于以下所示的实施例。实施例中的各符号的含义如以下所述(除波长以外,长度的单位为_)。
[0123]FL:摄像镜头整个系统的焦距(mm)
[0124]BF:后焦距(mm)(其中,含罩玻璃的直至近轴像面的距离)
[0125]Fno:F 值
[0126]界:半视场角(°)
[0127]Ymax:固体摄像元件的摄像面对角线长的一半的长度(mm)
[0128]TL:从摄像镜头整个系统的最靠近物体侧的透镜面至像侧焦点的在光轴上的距离(mm)(其中,“像侧焦点”是指,对摄像镜头入射与光轴平行的平行光线时的像点)
[0129]r:折射面的曲率半径(mm)
[0130]d:轴上面间隔(mm)
[0131]nd:透镜材料的d线的常温下的折射率
[0132]vd:透镜材料的阿贝数
[0133]ST0:孔径光阑
[0134]在各实施例中,在各面编号之后记载有的面是具有非球面形状的面,关于非球面的形状,将面的顶点作为原点,在光轴方向上取X轴,将与光轴垂直的方向的高度设为h,用以下的“式I”表示。
[0135][式I]
[0136]——ρ£=.——==+Σ ?
1 ++JC)A2 X2
[0137]其中,
[0138]Ai:i次的非球面系数
[0139]R:曲率半径
[0140]K:圆锥常数。
[0141]另外,以后(包括表的透镜数据),设为使用E或者e (例如2.5e-002)来表示10的幂乘数(例如,2.5X10_°2)。另外,透镜数据的面编号是以第一透镜的物体侧为I面而依次赋予的。另外,实施例记载的表示长度的数值的单位全部是mm。
[0142]另外,关于权利要求以及实施例记载的近轴曲率半径的含义,在实际的透镜测定的场合,能够将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了透镜中央附近(具体而言,相对透镜外径在10%以内的中央区域)处的形状测定值时的近似曲率半径视为是近轴曲率半径。另外,在使用了例如2次的非球面系数的情况下,能够将在非球面定义式的基准曲率半径中还考虑了 2次的非球面系数的曲率半径视为近轴曲率半径。(例如作为参考文献,参照松居吉哉著>X設計法”(共立出版株式公司)的P41~42)
[0143](实施例1)
[0144]表1示出实施例1中的透镜数据。图5是实施例1的透镜的剖面图。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孔径光阑Ape、在物体侧具备凸面且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三透镜L3。第一透镜LI是物体侧为凸面、像侧为凹面的物侧凸出弯月形状。第二透镜L2的物体侧是凹面、像侧面是凸面。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是凹面并且在周边部具有凸面。IRCF是IR截止滤光片,IM是固体摄像元件的摄像面。
[0145][表 I]
[0146][实施例1]
[0147]参考波长=587.56nm
[0148]面数据
[0149]

【权利要求】
1.一种摄像镜头,对固体摄像元件成像被摄体像,其特征在于, 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孔径光阑、在物体侧具备凸面且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三透镜,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0.9<fl/f<l.5(I) -3<r2/r3<-0.2(2)
-0.1< (r5+r6) / (r5-r6) <3.0 (3) 0.18<dl/f<0.5(4) 其中, fl: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 f:摄像镜头整个系统的焦距 r2:所述第一透镜像侧面的近轴曲率半径 r3:所述第二透镜物体侧面的近轴曲率半径 r5:所述第三透镜物体侧面的近轴曲率半径 r6:所述第三透镜像侧面的近轴曲率半径 dl:从所述第一透镜物体侧面至像侧面的在光轴上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透镜是物体侧为凸面、像侧为凹面的物侧凸出弯月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体侧为凹面。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是凹面并且在周边部具有凸面。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透镜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0.5<f2/f<4.0(5) 其中, f2: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透镜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10<f3/f<-0.7(6) 其中, f3: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摄像镜头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0.K|fl/f2|<2.0(7) 其中,f2: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镜头满足以下的条件式,0.3〈 (dl+d3+d5)/TTL<0.7 (8)其中,d3:从所述第二透镜物体侧面至像侧面的在光轴上的距离d5:从所述第三透镜物体侧面至像侧面的在光轴上的距离TTL:从所述第一透镜物体侧面至所述固体摄像元件的受光面的在光轴上的距离。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55〈η3〈1.90(9)η3:所述第三透镜的折射率。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具有实质上不具有光焦度的透镜。
13.一种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12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摄像镜头。
【文档编号】G02B13/18GK104169772SQ201380012700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9日
【发明者】松井一生 申请人: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