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户外液晶屏散热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722286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户外液晶屏散热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户外液晶屏散热装置,包括环境温度传感器,与液晶屏背面连通的风道,以及与风道构成循环回路的循环管路,所述循环管路上设有与控制器连接的循环风扇、温湿度传感器、压力检测调节装置和气体温度调节装置,所述压力检测调节装置位于气体温度调节装置的下游。本实用新型风道、液晶屏背面以及循环管路构成了一个封闭的空间,因此其中的冷空气只需带走该封闭空间以及液晶屏背面热源的热量。而封闭空间的体积远小于整个户外液晶屏装置的内部体积,因此只需很小的功率即可实现对液晶屏的散热。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调节循环气体的湿度及气压,防止管道和液晶屏电路板发霉生锈,避免电路板绝缘下降,使设备维持较长寿命,减少维修次数。
【专利说明】一种户外液晶屏散热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户外液晶屏散热装置,属于液晶显示屏领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商业活动的繁荣和现代信息科技的发展,人民对大屏幕多媒体信息显示和人机互动的需求日益强烈,由于液晶显示所具有的轻便,低功耗,色彩鲜艳,像素高等优点,它已成为户外信息发布的首选显示屏。但是目前液晶屏在户外容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夏天天气温度高,由于户外显示屏的屏幕大,功率高,自然散热无法满足散热需求。这样夏天户外工作时,温度更高,易导致黑屏等故障。目前散热主要通过整机风冷和整机空气温度调节装置进行,这种传统的散热方法,是对整个箱体进行散热处理而非单独对液晶屏散热,所以效率较低,能耗较高,未能达到理想的散热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0003]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户外液晶屏散热装置,更加高效的对户外液晶屏进行散热。
[0004]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户外液晶屏散热装置,包括环境温度传感器,与液晶屏背面连通的风道,以及与风道构成循环回路的循环管路,所述循环管路上设有与控制器连接的循环风扇、温湿度传感器、压力检测调节装置和气体温度调节装置,所述压力检测调节装置位于气体温度调节装置的下游;压力检测调节装置以及气体温度调节装置,调节循环回路中气体的温湿度和气压。
[0005]优选地,所述压力检测调节装置包括出气单向阀、进气单向阀、与进气单向阀串联的吸湿装置、位于循环管路12下端的储水箱。
[0006]优选地,所述出气单向阀、进气单向阀均为电磁阀或气动单向阀。
[0007]优选地,所述气体温度调节装置为半导体制冷装置或加热器。
[0008]优选地,所述风道上侧或下侧设有出风孔。
[0009]优选地,所述风道远离液晶屏的一面设有保温层。
[0010]优选地,风道可以仅与液晶屏背面驱动电路中的电源模块连通,形成散热的封闭空间。
[0011]有益效果:本发明风道、液晶屏背面以及循环管路构成了一个封闭的空间,因此其中的冷空气只需带走该封闭空间以及液晶屏背面热源的热量。而封闭空间的体积远小于整个户外液晶屏装置的内部体积,因此只需很小的功率即可实现对液晶屏的散热。同时,本发明还可以调节循环气体的湿度及气压,防止管道和液晶屏电路板被发霉生锈腐蚀,避免电路板绝缘下降,使设备维持较长寿命,减少维修次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发明的右视图;
[0013]图2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等同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0015]实施例1:液晶屏正面一般是保护玻璃和框架,其主要的发热源是背面的背光模组、驱动电路以及驱动电路电源部分。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在液晶屏I背面设置了风道2。所述风道2与液晶屏I背面连通,并与液晶屏形状尺寸相同,因此风道2与液晶屏I背面完全贴合。同时风道2内的风能够直接吹到液晶屏I背面的背光模组和驱动电路。风道2的上方和下方均与循环管路12连接,构成一个完整的回路,其中循环管路12沿着重力方向铺设。
[0016]夏季户外温度高,因此液晶屏需要及时散热才能正常工作。考虑到冷空气相比热空气密度更大,所以在温度较高时,风道2内的冷空气从风道2上方的出风孔15流入风道2,并由上至下地经过液晶屏I背面。风道2的上方与循环管路12连接处为进风口 13,风道2的下方与循环管路12的连接处为出风口 14。进风口 13和出风口 14处均设有温湿度传感器6以检测流入和流出风道2本体的气体温度和湿度,温湿度传感器6和环境温度传感器10均与控制器11相连接。风道2远离液晶屏的一面铺设保温层4,并由密封外壳3将保温层4、风道2以及液晶屏I固定在一起。循环风机9驱动风道2和循环管路12内的气流流动。循环管路12上还设置有半导体制冷装置8和压力检测调节装置7,其中半导体制冷装置8用来降低循环管路12中气体的温度。因为刚刚经过半导体制冷装置8的空气温度急剧变化,所以设置压力检测调节装置7位于半导体制冷装置8的下游,其测试循环管路内外的气压差,及时增加或减小循环管路12内的气压,保持内外气压平衡以防止气体热胀冷缩导致气压的急剧变化,这种气压的急剧变化影响到循环管路12的寿命和引发故障。压力检测调节装置7、循环风扇9和半导体制冷装置8均是在控制器11的控制下工作。
[0017]由此可见,风道2、液晶屏I背面以及循环管路12构成了一个封闭的空间,因此其中的冷空气只需带走该封闭空间以及液晶屏I背面热源的热量,而现有散热装置需要将整个户外液晶屏装置内庞大空间的热量带走,户外液晶屏装置内的热量除了来自液晶屏外还包括户外热空气传导的热量。相比之下,本实施例封闭空间的体积远小于整个户外液晶屏装置的内部体积,因此只需很小的功率即可实现对液晶屏的散热。
[0018]所述压力检测调节装置7包括压力传感器、出气单向阀、进气单向阀和吸湿装置(图中均未示出)。当循环管路12中的气压低于外界气压时,控制器11打开进气单向阀,以平衡内外气压,内外气压平衡后关闭进气单向阀。同时进气单向阀上还串联着吸湿装置,吸湿装置内装有疏水膜、干燥剂和吸氧剂,降低进入循环管路12气体的含水量和氧气含量。防止循环回路内湿度和含氧量过高,造成管路或电路板发霉或氧化生锈。反之,当循环管路12中的气压高于外界气压时,控制器11打开出气单向阀,待内外气压平衡后由控制器11关闭出气单向阀。
[0019]管道内的气体湿度过大会造成管道或电路板发霉锈蚀,绝缘性能下降的问题,这一点对于LED液晶屏背面的背光模组和控制电路尤为重要。当温湿度传感器6检测到循环气体湿度过高时,控制器11进入除湿模式。除湿模式下,半导体制冷装置8启动,降低循环气体的温度至水蒸汽的冷凝点,使水蒸汽液化为水珠,附着在半导体制冷装置8的鳍片或者循环管路12的内壁上。由于循环管路12是沿着重力方向,因此这些水珠均最后落到位于循环管路12下方的储水箱(图中未示出)。待循环气体湿度正常后,停止除湿。
[0020]实施例2:反过来在冬季户外温度低,因此液晶屏需要及时加热升温才能正常工作。考虑到热空气相比冷空气密度更小,所以在温度较低时,风道2内的热空气在循环风机9的驱动下由下至上的流动,而实施例1中的半导体制冷装置换成加热器,同时压力检测调节装置也同样位于压缩机的下游。
[0021]本实施例的除湿方法也与实施例1不同。在控制器11的控制下,加热器对循环气体加热使其膨胀至管道可承受的极限,此时压力大于外界气压。出气单向阀被打开,一部分潮湿气体被排出循环回路。当内外气压平衡时,出气单向阀关闭。此时循环气体的温度依然较高,待其温度降低至稳定后,循环管路12内的气压小于外界气压,此时打开进气单向阀,外界气体通过吸湿装置进入循环回路12。这样重新进入的气体都是干燥的气体。上述过程重复进行多次,即可不断降低循环气体湿度直至达到要求。
[0022]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
[0023]实施例3:实施例1中的出气单向阀和进气单向阀为气动单向阀,不受控制器11的控制。气动单向阀只有在两边存在气压差时,才会打开允许气流单向流动。因此相比实施例I和2中使用的受控制器11控制的电磁阀,结构更为简单。
[0024]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
【权利要求】
1.一种户外液晶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境温度传感器,与液晶屏背面连通的风道,以及与风道构成循环回路的循环管路,所述循环管路上设有与控制器连接的循环风扇、温湿度传感器、压力检测调节装置和气体温度调节装置,所述压力检测调节装置位于气体温度调节装置的下游;压力检测调节装置以及气体温度调节装置,调节循环回路中气体的温湿度和气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外液晶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检测调节装置包括出气单向阀、进气单向阀、与进气单向阀串联的吸湿装置、位于循环管路下端的储水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户外液晶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单向阀、进气单向阀均为电磁阀。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户外液晶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单向阀、进气单向阀均为气动单向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外液晶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温度调节装置为半导体制冷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外液晶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温度调节装置为加热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外液晶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上侧或下侧设有出风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外液晶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远离液晶屏的一面设有保温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外液晶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与液晶屏背面驱动电路的电源模块连通。
【文档编号】G02F1/1333GK204215121SQ201420514806
【公开日】2015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9日
【发明者】张刚 申请人:张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