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拭器保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04294发布日期:2018-08-04 16:30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在诸如静电复印机或打印设备的一些复制装置中,包括擦拭器的清洁站在每一新的打印周期之前从光成像板或光成像鼓擦除残留的墨和其它颗粒,并将薄层的油状物横过光成像板或光成像鼓分布。例如,擦拭器可随着光成像鼓旋转而接触光成像鼓的表面,并且可分离过量的标记颗粒和其它碎屑并使这些废物落入容器中,容器随后可被定期清空。擦拭器可在能够形成清洁站的一部分的擦拭器保持器中保持在位。擦拭器清洁光成像板或光成像鼓的效率对总体复制质量具有显著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包括根据示例的擦拭器保持器的打印设备的部件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示例的擦拭器保持器的示意侧视图;以及

图3是包括擦拭器保持器和用于在复制装置中安装所述擦拭器保持器的安装元件的示例系统的示意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公开的擦拭器保持器包括:主体部分;形成在所述主体部分中的第一狭槽,所述第一狭槽用于保持第一擦拭器元件,其中所述第一狭槽被弯曲以成形锁定(form-lock)所述第一擦拭器元件;和邻近所述第一狭槽形成在所述主体部分中的第二狭槽,所述第二狭槽用于保持第二擦拭器元件,其中所述第二狭槽被弯曲以成形锁定所述第二擦拭器元件。

具有彼此相邻定位的至少两个擦拭器元件的擦拭器保持器允许从光成像板或光成像鼓更加彻底且更加有效地去除诸如墨和其它颗粒之类的残留打印流体,并由此提升打印质量。特别地,具有至少两个擦拭器元件的清洁站提供冗余(redundancy),其可避免在打印设备的光成像板或光成像鼓上形成尾迹。这种尾迹可因擦拭器中的机械缺陷而形成。但是在根据本公开的擦拭器保持器中,只要至少一个擦拭器元件是完整的,光成像鼓仍可被有效清洁。如果在第一擦拭器元件和第二擦拭器元件两者中在沿光成像板或光成像鼓的相同位置中发生缺陷的可能性明显降低,则震动(quake)可被有效抑制。

所述擦拭器保持器可包括在所述主体部分中的两个或多于两个的狭槽,用于将相应的多个擦拭器元件保持彼此相邻。通过分别增加狭槽和擦拭器元件的数量,打印质量可被进一步提高。

从本公开的意义上说,成形锁定连接可表示一种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狭槽被弯曲以接合和/或互锁和/或夹紧所述第一擦拭器元件,并且所述第二狭槽被弯曲以接合和/或互锁和/或夹紧所述第二擦拭器元件。

由于第一狭槽和第二狭槽分别的弯曲或扭转设计,第一狭槽和第二狭槽可分别成形锁定所述第一擦拭器元件和第二擦拭器元件。因此,擦拭器元件可被牢固且可靠地保持在位,还可被快速且容易地替换。特别地,所述成形锁定结构允许分别牢固地附接第一擦拭器元件和第二擦拭器元件,而不需要额外的固定元件。这提供了紧凑的设计,并允许多个擦拭器元件以近的空间距离被保持在擦拭器保持器中。

作为一个示例,根据本公开的擦拭器保持器可在不使用用于擦拭器夹持的额外的弹簧元件、其它分立部件的情况下保持所述第一擦拭器元件和所述第二擦拭器元件,从而简化组装并提高擦拭器保持器的坚固性。第一擦拭器元件和第二擦拭器元件在相应的第一狭槽和第二狭槽中的放置精度同样被提高,从而提高清洁精度。

此外,所述成形锁定结构允许控制和调节擦拭器挠度和擦拭器自由长度,擦拭器挠度和擦拭器自由长度影响由擦拭器元件施加在光成像板或光成像鼓上的力,并因此影响清洁效率。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狭槽和/或所述第二狭槽分别沿所述第一擦拭器元件和所述第二擦拭器元件的插入方向被弯曲。

这使所述第一擦拭器元件和所述第二擦拭器元件能够分别被可靠地固定并准确定位在所述第一狭槽和所述第二狭槽内。

所述第一擦拭器元件和所述第二擦拭器元件可以是细长的擦拭器元件。例如,所述第一擦拭器元件和所述第二擦拭器元件可以是适于横过复制装置的光成像鼓或光成像板的整个宽度延伸的擦拭器元件。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擦拭器元件和所述第二擦拭器元件的所述插入方向分别为垂直于所述宽度方向的方向。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狭槽包括在所述第一狭槽的狭槽开口附近的第一部分,和沿所述第一擦拭器元件的插入方向邻近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是直的(非弯曲的),并且所述第二部分是弯曲的。

所述直的第一部分可用于将所述擦拭器元件插入通过所述狭槽开口。邻近所述第一部分的所述弯曲的或弯折的第二部分可用于成形锁定所述第一擦拭器元件,并且关于所述光成像板或光成像鼓在明确限定的位置将所述第一擦拭器元件牢固地保持在位。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狭槽可进一步包括沿所述第一擦拭器元件的所述插入方向邻近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三部分,其中所述第三部分是直的或非弯曲的。

所述第三部分可不同于所述第一部分。特别地,所述第三部分和所述第一部分可位于所述第二部分的相反侧。所述第三部分可背对所述狭槽开口。

在该结构中,所述弯曲的第二部分可为所述第一狭槽的中间部分。

所述第二狭槽可相应地形成。特别地,所述第二狭槽可包括在所述第二狭槽的狭槽开口附近的第一部分,和沿所述第二擦拭器元件的插入方向邻近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是直的,并且所述第二部分是弯曲的。

所述第二狭槽可进一步包括沿所述第二擦拭器元件的所述插入方向邻近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三部分,其中所述第三部分是直的。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狭槽和所述第二狭槽在所述主体部分中平行延伸。相应的第一擦拭器元件和第二擦拭器元件,在分别插入到所述第一狭槽和第二狭槽中时,因此可同样平行延伸,并由此允许冗余清洁(redundant cleaning)并提高清洁过程的效率。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狭槽在第一方向上弯曲,并且所述第二狭槽被在第二方向上弯曲,所述第二方向不同于所述第一方向。特别地,所述第二方向可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

在不同的方向上弯曲所述第一狭槽和所述第二狭槽允许增加在所述主体部分中将所述第二狭槽与所述第一狭槽分离的支柱的厚度和稳定性。特别地,所述第二狭槽和所述第一狭槽可以近的空间距离被提供,而不损害擦拭器保持器的稳定性。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二狭槽与所述第一狭槽间隔开至多等于所述第一狭槽和/或所述第二狭槽分别的横径(diameter)的两倍的狭槽间距。特别地,所述狭槽间距可至多等于分别的所述第一狭槽和/或所述第二狭槽的所述横径。

所得到的擦拭器保持器是紧凑的,并且可被集成到复制装置中,甚至在复制装置的可用空间受限的情况下。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狭槽和所述第二狭槽在所述主体部分中错开。错开结构允许使清洁站适应弯曲的光成像板或光成像鼓。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狭槽和所述第二狭槽错开至少5mm,特别地至少10mm。

所述擦拭器保持器可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一擦拭器元件和所述第二擦拭器元件,其中所述第一擦拭器元件和所述第二擦拭器元件是错开的。

所述第一擦拭器元件和所述第二擦拭器元件可分别在所述第一狭槽和所述第二狭槽中平行延伸。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擦拭器元件和所述第二擦拭器元件错开至少5mm,特别地至少10mm。

所述第一擦拭器元件和/或所述第二擦拭器元件可以是柔性的,特别地可包含聚氨酯。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擦拭器元件和所述第二擦拭器元件的设计和/或尺寸相同。

为擦拭器保持器提供相同的第一擦拭器元件和第二擦拭器元件简化了复制装置的物流、操作和维修。

本公开进一步涉及包括具有以上描述的一些或全部特征的擦拭器保持器的系统,和用于将所述擦拭器保持器安装在复制装置中的安装元件,其中所述主体部分和所述安装元件被成型为彼此成形锁定。

以成形锁定结构提供安装元件和擦拭器保持器提高了擦拭器保持器在复制装置中的定位精度,并因此提高复制质量。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系统进一步包括用于将所述主体部分能移除地连接到所述安装元件的连接元件。

本公开进一步涉及包括具有以上描述的一些或全部特征的擦拭器保持器或具有以上描述的一些或全部特征的系统的复制装置,所述擦拭器保持器用于保持和/或定位所述擦拭器元件以清洁鼓或板,特别是所述复制装置的光成像鼓或光成像板。

所述复制装置可包括或可以是打印设备或者复印机。

本公开进一步涉及具有以上描述的一些或全部特征的擦拭器保持器的用途,或者具有以上描述的一些或全部特征的系统的用途,用于清洁鼓或板,特别是复制装置的光成像鼓或光成像板。

现在将参照图1-图3更加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公开的擦拭器保持器的具体示例。这些图涉及用于打印设备的光成像鼓的擦拭器保持器。然而,这仅为示例,并且本公开不被如此限制,并且涉及可用于任何类型的复制装置中的擦拭器保持器,更概括地说,涉及用于擦拭或清洁表面的擦拭器元件的擦拭器保持器。

图1是打印设备10的示意侧视图,其中可采用根据本公开的擦拭器保持器。打印设备10包括围绕第一轴线X1逆时针旋转的诸如光成像鼓12的光导鼓,和围绕平行于所述第一轴线X1延伸的第二轴线X2顺时针旋转的中间转印鼓14。

打印设备10进一步包括用于对光成像鼓12的表面进行充电的充电单元16。累积的电荷随后被打印头18调整以根据待打印的信息在光成像鼓12上生成静电图像。显影单元20将电子墨沉积在光成像鼓12的表面上以形成对应于由打印头18产生的静电图像的墨图像。

光成像鼓12与传送区22中的中间转印鼓14直接物理接触,并且向中间转印鼓14静电传送墨图像。随后,中间转印鼓14将墨图像传送到打印对象24,打印对象24在传送带26上被朝向中间转印鼓14输送。打印对象24可以是打印介质,诸如纸张、纸板、箔或适于被打印的任何其它介质。然而,打印对象也可包括3d打印设备的构造材料床。

在充电的墨已从光成像鼓12被传送到中间转印鼓14之后,通常在光成像鼓12上仍残余一些废墨材料或其它颗粒。在新的打印周期开始之前,这些材料应当从光成像鼓12的表面去除。为此,打印设备10包括适于从光成像鼓12的表面去除废颗粒的清洁单元28。清洁单元28也可用于将诸如20nm厚度范围内的薄层油状物涂在中间转印鼓14的表面上。

如现在将参照图2和图3进一步详细描述的,清洁单元28包括借助擦拭器保持器32被保持在位并被定位的多个擦拭器元件30、30’。图2示出没有擦拭器元件30、30’的擦拭器保持器32的结构,而图3示出插入擦拭器保持器32中的擦拭器元件30、30’。在图2和图3中,擦拭器元件30、30’沿其可插入第一狭槽36和第二狭槽36’中的方向由箭头z指示。

图2是示例擦拭器保持器32的示意侧视图。擦拭器保持器32包括主体部分34和在主体部分34中彼此相邻形成的第一狭槽36和第二狭槽36’。

更详细地说,擦拭器保持器32包括从主体部分34大致平行突出的第一支柱38a、第二支柱38b和第三支柱38c。第一狭槽36由第一支柱38a和第二(中间)支柱38b形成并且形成在第一支柱38a和第二(中间)支柱38b之间,并且第二狭槽36’在第二(中间)支柱38b和第三支柱38c之间延伸。

例如,擦拭器保持器32可由金属或塑料材料形成,并且第一、第二和第三支柱38a-38c可通过金属或塑料挤压技术形成。

如从图2中可进一步得出,第一狭槽36和第二狭槽36’不在所述擦拭器保持器32中笔直地延伸,而是有些弯曲、弯折或扭转。为此,第一支柱38a、第二支柱38b和第三支柱38c的内表面被弯曲或扭转。如图3中示意性示出的,借助该弯曲或扭转,第一狭槽36和第二狭槽36’可容纳相应的第一擦拭器元件30和第二擦拭器元件30’并对其成形锁定。

如可从图2和图3中得出,扭转或弯折在第一狭槽36和第二狭槽36’中可在相反的方向上。该结构导致第二(中间)支柱38b具有增加的厚度,并由此具有增强的机械稳定性。然而,这仅为示例,并且在替代结构中,在第一狭槽36和第二狭槽36’中扭转或弯折的方向可以相同。

擦拭器保持器32的第一狭槽36和第二狭槽36’的宽度A可选择为略大于待插入的擦拭器元件30、30’的厚度,具体地说,比待插入的擦拭器元件30、30’的厚度大5%至20%。例如,对于假定为3mm的擦拭器元件厚度,第一狭槽36和第二狭槽36’的宽度A可被选择为大约3.3mm至3.8mm。

选择第一狭槽36和第二狭槽36’的宽度A大于擦拭器元件30、30’的厚度允许擦拭器元件30、30’被方便地插入,同时狭槽36、36’的扭转可靠地夹持擦拭器元件30、30’,并将其紧紧地保持在狭槽36、36’中。

如可从图2进一步得出,第一狭槽36包括第一部分40,其位于狭槽开口附近并且是直的。进一步沿插入方向z或沿插入方向z向内,第一狭槽36包括第二弯曲或弯折部分42,其进一步向内由第三直部分44跟随。

类似地,第二狭槽36’包括第一直部分40’、第二弯曲部分42’和第三直部分44’,并以此顺序沿插入方向z布置。第一狭槽36和第二狭槽36’的大小和尺寸可大致相同,但是扭转被选择在相反的方向上。

狭槽36、36’的第二部分42、42’被弯曲或扭转的程度可以扭转偏移B和扭转高度C来表述。扭转偏移B等于弯曲部分42、42’的垂直于插入方向z的横向范围。扭转高度C等于第二部分42、42’沿插入方向z的高度。例如,在图2的结构中,扭转偏移B可被选择为1.6+/-0.2mm,并且扭转高度C可被选择为5mm+/-2mm。

图3的示意图更详细地示出擦拭器保持器32和打印设备的安装和操作。

在图3的结构中,擦拭器保持器32被安装到安装元件46以定位擦拭器保持器32,使得擦拭器元件30、30’与打印设备的光成像鼓12的上表面46物理接触。支撑轮50可在擦拭器保持器32或安装元件46的外周端被安装到擦拭器保持器32或安装元件46,并且可在打印操作期间与光成像鼓12的表面48接触,以在擦拭器保持器32和光成像鼓12的表面48之间建立并保持明确限定的距离。

擦拭器保持器32可通过成形锁定连接被安装到安装元件。如可从图2和图3中得到的,主体部分34的接触表面52被成型为与安装元件46的对应的接触表面54匹配并与其成形锁定。主体部分34的接触表面52包括两个大致垂直的表面区段52a、52b。安装元件的接触表面54包括两个大致垂直的表面区段54a、54b,其分别与对应的表面区段52a和52b接触和接合并与其成形锁定。经由接触表面52和54建立的成形锁定连接将擦拭器保持器32相对于安装元件46(并因此相对于光成像鼓12)保持在准确限定的位置。同时,成形锁定连接简化了擦拭器保持器32向安装元件46的安装。

另外,擦拭器保持器32的主体部分34可借助诸如螺钉或螺栓连接件的连接元件56固定到安装元件46。

如可从图3中进一步得出,擦拭器元件30、30’以错开结构安装在主体部分34中,以便大致平行地延伸并以其末端触及光成像鼓12的表面48。一旦光成像鼓12在打印设备操作期间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则擦拭器元件30、30’因此而从光成像鼓12的表面48擦除残余墨或其它颗粒,并且也可用于在每一新的打印周期之前横过光成像鼓12的表面48分布薄层的油状物。

清洁效率可大致取决于擦拭器元件30、30’在光成像鼓12的表面48上施加的力。该力取决于若干参数,包括擦拭器挠度、擦拭器自由长度、擦拭器厚度和擦拭器弹性。

擦拭器自由长度D、D’可被理解为擦拭器元件30、30’从擦拭器保持器32的支柱38a-38c延伸超过或突出的距离。例如,在图3的结构中,第一擦拭器元件30的自由长度D可大约等于6.3mm,并且第二擦拭器元件30’的自由长度D’可大约等于11.8mm。

擦拭器挠度可以距离E、E’(沿光成像鼓12的半径方向测得)给出,而且E、E’是如果光成像鼓12被完全柔性移除,则第一擦拭器元件30和第二擦拭器元件30’将延伸超过光成像鼓12的表面48的表面线的距离。例如,在图3的结构中,第一擦拭器元件30的挠度E可大约等于1.41mm,并且第二擦拭器元件30’的挠度E’可大约等于1.619mm。

在图3的错开结构中,擦拭器元件30、30’的末端之间的高度差F可大约等于10.4mm。

根据该示例的擦拭器保持器允许控制和调节擦拭器元件30、30’的挠度和自由长度两者,并且可适应大范围的厚度和擦拭器弹性。错开结构和弯曲设计允许擦拭器元件30、30’平行且以近的空间距离安装,其可以擦拭器保持器32的第二(中间)支柱38b的宽度G来表述。例如,厚度G可被选择为小于5mm,特别是小于3mm。图3示出其中厚度G(并因此相邻擦拭器30、30’之间的间隙)大约等于2mm的设计。

根据该示例的擦拭器保持器32允许快速且容易地更换擦拭器元件30、30’,并允许擦拭器元件30、30’的自由长度、间隙、高度和挠度在大的参数范围内被进行调节,从而允许控制擦拭器元件30、30’施加在光成像鼓12的表面48上的力。此外,即使在擦拭器插入力和接合力下,操作参数也保持稳定。该设计即使在油性环境中也能进一步确保擦拭器元件30、30’的良好夹持。

示例和附图的说明仅用于例示本公开,但不应被理解为隐含限制。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权利要求确定。

附图标记:

10 打印设备

12 光成像鼓

14 中间转印鼓

16 充电单元

18 打印头

20 显影单元

22 传送区

24 打印对象

26 传送带

28 清洁单元

30、30’ 擦拭器元件

32 擦拭器保持器

34 擦拭器保持器32的主体部分

36、36’ 擦拭器保持器32的第一、第二狭槽

38a、b、c 擦拭器保持器32的第一、第二、第三支柱

40、40’ 狭槽36、36’的第一(直)部分

42、42’ 狭槽36、36’的第二(弯曲)部分

44、44’ 狭槽36、36’的第三(直)部分

46 安装元件

48 光成像鼓12的表面

50 支撑轮

52 主体部分34的接触表面

52a、52b 接触表面52的表面区段

54 安装元件46的接触表面

54a、54b 接触表面54的表面区段

56 连接元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