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备有半透镜的摄像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63254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配备有半透镜的摄像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具有将被摄体光分开至摄像器件和取景器光学系统的半透镜(semi-transparent mirror)的、诸如数字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等的摄像设备。



背景技术:

存在诸如数字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等的摄像设备,该摄像设备允许通过镜头单元的被摄体光的一部分透过半透镜以使摄像单元曝光并且将被摄体光的其余部分通过半透镜反射至用于观察的取景器光学系统。

对于此摄像设备,存在如下常规提出的技术:在镜上升状态下通过肘节弹簧(toggle spring)的施力使由包括半透半反射部(transflective portion)的快速返回镜用的保持架可转动地支撑的遮光构件转动至靠近保持架的位置,在镜下降状态下使遮光构件转动至远离保持架的位置。在此提案中,肘节弹簧挂在镜盒和保持架的被摄体侧的遮光构件之间(日本特开平11-295810号公报)。

但是,因为肘节弹簧在快速返回镜处于镜下降位置时朝向被摄体侧突出,为了避免肘节弹簧和镜头单元的像面侧的透镜之间的干涉,上述公报中公开的技术限制包括快速返回镜的切换机构的尺寸。因此,由于快速返回镜不能增大,所以摄像器件上的被摄体光的曝光区域窄。此外,由于肘节弹簧在如上所述处于镜下降状态时暴露于拍摄光路,所以在拍摄时会产生不需要的反射光。

此外,数字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具有配置在拍摄光路中的半透镜。被摄体光的一部分通过半透镜至起到AE-AF传感器的功能的摄像器件。光的其余部分被半透镜朝向光学取景器反射,使得能够观察被摄体。此构造会引起如下 问题:从取景器进入镜盒的入射光通过半透镜进入摄像器件并且引起镜上升状态下的耀斑(flare)。尽管具有副镜的常规照相机通过在镜上升状态下用副镜覆盖半透镜解决了耀斑问题,但是没有副镜的照相机需要新的对策。

为了防止镜上升状态下的耀斑,上述公报提出了如下构造:在镜上升状态下将绕着快速返回镜用的保持架的末端转动的遮光构件驱动至靠近快速返回镜的位置,在镜下降状态下将遮光构件驱动至远离快速返回镜以从AF-AE光路退避的位置。

顺便提及,为了增大镜下降状态下的摄像器件中的AE-AF区域,必须确保快速返回镜的半透半反射部宽。另一方面,遮光构件需要成形为确实遮住半透半反射部,以在摄像时防止在镜上升状态下光从取景器进入摄像器件。尽管宽的半透半反射部需要增大遮光构件的面积,但是因为镜盒内的空间限制使得这种增大困难。

但是,尽管上述公报公开了保持架与遮光构件连动地被驱动,但是未说明保持架和遮光构件之间的具体关系,未分析关于遮光的细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摄像设备,其能够在摄像器件中的用于通过半透镜的被摄体光的曝光区域不变窄的情况下减少拍摄光路中的不需要的反射光。

此外,本发明提供能够减少保持半透镜的保持架的被摄体侧端部的漏光的摄像设备。

因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摄像设备,其包括:半透镜;保持构件,其保持所述半透镜并且由镜盒可转动地支撑,以使所述半透镜在所述半透镜进入拍摄光路的镜下降位置和所述半透镜从所述拍摄光路缩回的镜上升位置之间移动;驱动单元,其构造为使所述保持构件在所述镜下降位置和所述镜上升位置之间转动;遮光构件,其经由转动轴以在靠近所述保持构件 的关闭位置和远离所述保持构件的打开位置之间转动的方式支撑于所述保持构件的被摄体侧端部;施力构件,其配置在所述保持构件和所述遮光构件之间,并且当所述保持构件在所述镜下降位置时,所述施力构件在相对于所述保持构件打开所述遮光构件的方向上对所述遮光构件施力,以将所述遮光构件配置在打开位置;和接合部,其设置于所述镜盒,并且当所述保持构件从所述镜下降位置转动至所述镜上升位置时,所述接合部在所述转动轴附近与所述遮光构件接合,以使所述遮光构件抵抗所述施力构件的施力朝向所述关闭位置转动,并且当所述保持构件到达所述镜上升位置时,将所述遮光构件配置在所述关闭位置。

因此,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摄像设备,其包括:半透镜;保持架,其保持所述半透镜,以使所述半透镜在被摄体光被所述半透镜分开至摄像器件和取景器光学系统的镜下降位置和所述半透镜从拍摄光路缩回的镜上升位置之间转动;和遮光构件,其以在所述保持架处于所述镜下降位置时远离所述半透镜并且在所述保持架处于所述镜上升位置时覆盖所述半透镜的方式经由设置于所述保持架的被摄体侧端部的转动轴被可转动地支撑。具有绕所述转动轴的大致弧形形状的第一曲面形成于所述保持架的被摄体侧端部。具有绕所述转动轴的大致弧形形状的第二曲面形成于所述遮光构件的被摄体侧端部。在所述保持架在所述镜上升位置和所述镜下降位置之间转动的整个过程中,所述第一曲面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第二曲面的至少一部分在与所述转动轴垂直相交的方向上重叠。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在摄像器件中的用于通过半透镜的被摄体光的曝光区域不变窄的情况下,减少了拍摄光路中的不需要的反射光。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减少了保持半透镜的保持架的被摄体侧端部的漏光。

从以下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说明,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明 显。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摄像设备的示例的数字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图。

图2A是从前侧看的示出图1所示的照相机主体的具体构造的立体图,图2B是从后侧看的示出图2A所示的照相机主体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图2A所示的照相机主体的闪光灯单元弹出至发光位置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示意性地示出图1所示的数字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图5是示出图2A所示的照相机主体的镜盒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包括在图5所示的镜盒中的镜单元和摄像器件的侧视图。

图7A是从被摄体侧看的图6所示的镜单元的立体图,图7B是从摄像器件侧看的图6所示的镜单元的立体图。

图8A是从图6的观察侧的相反侧看的图6所示的镜单元在镜下降状态下的侧视图,图8B是从图6的相同侧看的示出图6所示的镜单元的遮光板的接触部与上升位置驱动销接触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9是图6所示的镜单元在镜上升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10是用于说明图6所示的镜单元在数字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电源开关关闭的状态下的位置的侧视图。

图11是示出关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数字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镜盒的立体图。

图12A和图12B是示出包括在图11所示的镜盒内的镜单元和摄像器件的侧视图,图12A示出镜下降状态,图12B示出镜上升状态。

图13A是从被摄体侧看的图12A所示的镜单元的立体图,图13B是从摄像器件侧看的图12A所示的镜单元的立体图。

图14A是图12A所示的镜单元在镜下降状态下的纵截面图,图14B是图12A所示的镜单元在镜上升状态下的纵截面图。

图15A和图15B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型例的镜单元的纵截面图,图15A示出镜下降状态,图15B示出镜上升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摄像设备的示例的数字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示意图。尽管在本实施方式中以能够安装和拆卸镜头的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作为示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即,本发明应用于具有将被摄体光分开至摄像器件和取景器光学系统的半透镜的摄像设备,设备的名字并不重要。

此照相机通过将具有光轴400的可更换镜头单元500安装于照相机主体100而构成。半透镜203允许通过诸如可更换镜头单元500等的拍摄光学系统的被摄体光的一部分透过,从而将光引导至摄像器件302。半透镜203将其余的被摄体光反射至作为取景器光学系统的取景器单元113,使得拍摄者能够观察被摄体光。

图2A是从前侧看的示出图1所示的照相机主体100的具体构造的立体图,图2B是从后侧看的示出图2A所示的照相机主体100的立体图。图3是示出图2A所示的照相机主体100的闪光灯单元弹出至发光位置的状态的立体图。

如图2A、图2B和图3所示,闪光灯单元103、释放钮104、电子拨盘105、ISO速度设定钮106、电源开关107、模式拨盘108、附件插座109等设置在照相机主体100的上部。

此外,显示单元110、取景器单元113等设置在照相机主体100的后侧。镜单元112设置在照相机主体100内。镜单元112设置有半透镜203。

图4是示意性地示出图1所示的数字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图4中的照相机控制电路10响应于电源开关107的打开操作(ON operation)按照预定顺序启动照相机。当操作检测电路12检测到操作构件的操作时,照相机控制电路10执行与检测结果对应的处理。

例如,当操作模式拨盘108且选择拍摄模式时,照相机控制电路10设定用于确定与选择的拍摄模式对应的快门速度和光圈值的组合的程序图。此外,当操作电子拨盘105时,照相机控制电路10执行关于曝光校正等的设定。当操作ISO速度设定钮106时,设定ISO速度条件。

然后,将说明当通过模式拨盘108选择自动设定模式时的一系列拍摄操作。当操作检测电路12检测到释放钮104的半按操作时,照相机控制电路10驱动拍摄条件控制电路13。然后,为了确定合适的快门速度和合适的光圈值,照相机控制电路10用配置在取景器单元113附近的测光传感器(未示出)对被摄体光进行测光。应当注意,为了测光,可以测量通过半透镜203且进入摄像器件302的被摄体光。

然后,当基于测光传感器的测光结果确定被摄体光低于预定亮度时,照相机控制电路10控制马达控制电路14驱动马达(未示出),从而使闪光灯单元103弹出至发光位置(参见图3)。

然后,当操作检测电路12检测到释放钮104的全按操作时,照相机控制电路10控制马达控制电路14驱动马达(未示出),从而使镜单元112从拍摄光路缩回,使得被摄体光完全进入摄像器件302。此外,照相机控制电路10控制闪光灯控制电路11在预定时刻发出闪光,从而以合适的光照射被摄体。

然后,照相机控制电路10控制传感器驱动电路15,以驱动摄像器件302, 从而将被摄体光光电转换为图像数据。然后,照相机控制电路10获得图像数据并且控制数据处理电路16对获得的图像数据实施诸如放大、转换和校正等的图像处理。

照相机控制电路10控制记录处理电路17,以将图像处理后的图像数据记录在存储器(未示出)内。此外,当拍摄者操作显示钮(未示出)时,照相机控制电路10控制再生处理电路18,以在显示单元110上显示记录在存储器内的图像。

图5是示出图2A所示的照相机主体100中的镜盒200的立体图。如图5所示,驱动镜单元112的驱动单元201安装于镜盒200的侧部。驱动单元201由马达、齿轮、驱动弹簧、驱动杆等组成。

上述取景器单元113安装于镜盒200的上部(图5中未示出)。此外,保持镜单元112的半透镜203的保持架204被镜盒200可转动地支撑。镜单元112除了半透镜203和保持架204之外还设置有遮光板205和施力弹簧206。保持架204与本发明的保持构件的示例等同。

用于防止不需要的反射光的抗反射片207贴在镜盒200的内壁部的下部。应当注意,可以采用抗反射涂层、抗反射结构等代替抗反射片207。此外,在拍摄时供升起的镜单元112撞击的冲击吸收构件208设置在镜盒200的内壁部的上部。因为镜单元112撞击冲击吸收构件208,所以撞击时的冲击缓和。

图6是示出镜单元112和摄像器件302的侧视图。如图6所示,以能够在镜进入拍摄光路的镜下降位置和镜从拍摄光路缩回的镜上升位置之间转动的方式经由转动轴204a支撑保持半透镜203的保持架204。

此外,保持架204能够在镜下降位置和镜上升位置之间转动并且通过由驱动单元201的驱动弹簧和驱动杆驱动驱动轴204b保持在镜下降位置和镜上升位置。当保持架204处于镜下降位置和镜上升位置时镜盒200的构件的状态分别被称为镜下降状态和镜上升状态。

半透镜203允许通过拍摄光学系统的被摄体光的一部分透过,以将光引导至摄像器件302。被摄体光的其余部分被反射至取景器单元113的取景器光学系统侧,使得拍摄者能够进行观察。

上升位置驱动销300和跳动防止销301设置在镜盒200的侧壁的内侧。上升位置驱动销300与本发明的接合构件的示例等同,跳动防止销301与本发明的接触部的示例等同。后面将说明上升位置驱动销300和跳动防止销301的操作。

遮光板205设置在保持架204的被摄体侧的末端。遮光板205以能够在靠近保持架204的关闭位置和远离保持架204的打开位置之间转动的方式经由转动轴204c被保持架204支撑。遮光板205与本发明的遮光构件的示例等同。

在从保持架204打开(拆卸)的方向上对遮光板205施力的施力弹簧206绕转动轴204c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施力弹簧206由扭簧组成。转动轴204c插入施力弹簧206的螺旋部,一端接触保持架204,另一端接触遮光板205的接触部205d。施力弹簧206与本发明的施力构件的示例等同。

如图6所示,当镜单元112配置在镜下降位置时,遮光板205在末端被施力弹簧206的施力朝向摄像器件302引导的同时被保持在相对于保持架打开的状态。由于在镜上升状态下遮光板205具有防止来自取景器单元113的不需要的光进入摄像器件302的作用,所以遮光板205应该具有覆盖设置有半透镜203的开口204f(参见图7B)的宽度。相应地,摄像器件302侧(末端)的宽度比转动轴204c侧(基端侧)的宽度窄。这减轻了遮光板205的重量。

当镜单元112处于镜下降位置时,遮光板205防止被摄体光通过保持架204的被摄体侧的末端和镜盒200的底部之间的间隙进入摄像器件302。这防止利用摄像器件302获得的图像的品质劣化并且通过遮挡不需要的光防止影响调焦精度。

在调焦和拍摄时防止不需要的光反射的抗反射片205a和205b分别贴在 遮光板205的两侧(前侧和后侧)。当镜单元112处于镜下降位置时,透过位于保持架204的开口204f的半透镜203的被摄体光进入摄像器件302。此时,如果遮光板205反射了不需要的光,则图像品质可能会劣化并且调焦精度可能会受到影响。但是,抗反射片205b能够减少不需要的反射光。应当注意,可以采用诸如抗反射涂层和抗反射结构(例如,凹凸的连续结构)等的抗反射手段代替抗反射片。

在此实施方式中,能够使用摄像器件302输出的图像数据借助于对比度AF、图面相位差AF等执行调焦操作,其中摄像器件302将通过半透镜203的被摄体光转换为电信号。因此,不需要在镜盒200的下侧设置相位差AF单元。

此外,由于通过配置于保持架204的开口204f的半透镜203的被摄体光进入摄像器件302,所以当镜单元112处于镜下降位置时获得图像数据,由开口204f的尺寸决定能够聚焦的区域。在此实施方式中,不限制能够聚焦的区域。优选地,开口204f与拍摄尺寸的比例为不小于50%,以保持宽的用户友好型的能够聚焦的区域。此外,由于保持架204的开口204f随着半透镜203变大而变大,所以半透镜203应该尽可能地大,从而能够对于拍摄者是用户友好型的。

图7A是从被摄体侧看的镜单元112的立体图,图7B是从摄像器件302侧看的镜单元112的立体图。

如图7B所示,与设置于镜盒200的定位部303(参见图8B)接触的接触部204d设置在保持架204的末端侧。由于保持架204的接触部204d接触镜盒200的定位部303,所以当镜单元112处于镜下降位置时,半透镜203被保持在预定角度。

此外,支撑部204e设置在保持架204的末端。设置在遮光板205的基端侧(转动轴204c侧)的接触部205c与支撑部204e接触,遮光板205在镜单元处于镜下降位置时被施力弹簧206的施力在相对于保持架204打开的方向上施 力。因此,由于施力弹簧206的作用于遮光板205的施力被接触部205c接收,所以遮光板205相对于保持架204的打开角度得到维持。

遮光板205的接触部205c通过在远离保持架204的方向上弯折形成。因此,由于遮光板205在保持架204的末端的厚度方向上形成接触,所以加强了保持架204的末端。遮光板205的接触部205c不总是通过弯折形成。

能够接触上升位置驱动销300和跳动防止销301的接触部205d设置在遮光板205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的转动轴204c附近。在本实施方式中,接触部205d设置于分别立设在遮光板205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的加强壁205e。上升位置驱动销300配置在接触部205d的上方(取景器侧),跳动防止销301配置在接触部205d下方(参见图6)。

然后,将参照图8A、图8B和图9说明镜单元112的操作。图8A是从图6的观察侧的相反侧看的图6所示的镜单元112在镜下降位置的侧视图,图8B是从图6的相同侧看的示出镜单元112的遮光板205的接触部205d与上升位置驱动销300接触的状态的侧视图。图9是镜单元112在镜上升位置的侧视图。

在图8A所示的镜单元112的镜下降位置,保持架204在接触部204d接触镜盒200的定位部303的状态下保持预定的角度的同时受到保持。此时,遮光板205的接触部205d位于跳动防止销301上方并且在接触部205d与跳动防止销301之间具有微小间隙,以便接触部205d与跳动防止销301能够接触。然后,当镜单元112中在镜下降位置发生跳动时,接触部105d接触减少镜单元112的跳动的跳动防止销301。

在图8A所示的状态下,通过镜头单元的拍摄光学系统的被摄体光的一部分透过半透镜203,并且进入摄像器件302。被摄体光的其余部分被半透镜203反射至取景器光学系统。因此,拍摄者能够通过取景器光学系统观察被摄体。

进入摄像器件302的被摄体光被转换为电信号。当半按释放钮104时,照相机控制电路10执行上述聚焦控制和拍摄条件设定。在允许拍摄之后,保持 架204的驱动轴204b被驱动单元201驱动,保持架204与遮光板205一起开始朝向镜上升位置的转动操作。

然后,随着保持架204朝向镜上升位置转动,遮光板205的接触部205d接触上升位置驱动销300,呈现出如图8B所示的状态。此时,遮光板205的接触部205d与比遮光板205的转动轴204c靠被摄体侧的上升位置驱动销300接触。此外,遮光板205抵抗施力弹簧206的施力接收来自于上升位置驱动销300的在靠近(接近)保持架204的方向上的扭矩。因此,遮光板205在靠近保持架204的方向上转动。

当保持架204朝向镜上升位置进一步转动时,保持架204的末端接触冲击吸收构件208,保持架204被保持在图9所示的镜上升位置。此时,遮光板205通过上升位置驱动销300保持在靠近保持架204的状态。

在镜单元112到达镜上升位置后,摄像器件302获得图像数据(曝光)。此时,遮光板205在靠近保持架204的状态下保持在覆盖设置于保持架204的开口204f的半透镜203的位置,这防止来自取景器光学系统的不需要的光进入摄像器件302。此外,贴在遮光板205上的抗反射片205a减少由通过镜头单元的拍摄光学系统的不需要的光引起的反射。这能够减少摄像器件302曝光期间进入被摄体光中的不需要的光。

当保持架204在摄像器件302曝光之后通过驱动单元201朝向镜下降位置转动时,遮光板205与保持架204一起接近拍摄光轴。因此,遮光板205开始与上升位置驱动销300分离,并且沿打开方向转动,以根据施力弹簧206的施力与保持架204分离。

当镜单元112转动至镜下降位置并且镜单元112跳动时,如上所述,遮光板205的接触部205d接触防止遮光板205跳动的跳动防止销301。应当注意,在镜单元112的遮光板205的跳动小的情况下不总是设置跳动防止销301。

图10是用于说明照相机100的电源开关107被操作为关闭的状态下镜单 元112的位置的侧视图。

当电源开关107被操作为关闭时,照相机控制电路10控制马达控制电路14使镜单元112转动至镜上升位置的附近,然后根据预定顺序使照相机100的电源关闭。为了将镜单元112定位在镜上升位置附近,驱动单元201的驱动杆和驱动凸轮应该停止在预定相位。例如,可以采用在镜下降操作期间的预定相位或在镜上升操作期间的预定相位。

当照相机控制电路10在镜单元112位于镜上升位置附近的状态下关闭照相机100的电源时,保持架204位于镜上升位置附近,如图10所示,遮光板205与保持架204分开。即,能够在遮光板205进入拍摄光路的状态下使镜单元112停止。即使拍摄镜头不小心朝向阳光,遮光板205也能遮挡阳光,这能够防止阳光直接入射至快门单元(未示出)或摄像器件302。

如上所述,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由于对遮光板205施力的施力弹簧206挂在保持架204和遮光板205之间,所以施力弹簧206在半透镜203在镜上升位置和镜下降位置之间转动时不会朝向被摄体侧突出。这不需要考虑施力弹簧206和镜头单元的位于像面侧的镜头之间的干涉。此外,当半透镜203已经转动至镜上升位置时,施力弹簧206从不曝露于拍摄光路。因此,在摄像器件302中的用于通过半透镜203的被摄体光的曝光区域不变窄的情况下,减少了拍摄光路中的不需要的反射光。

然后,将说明作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摄像设备的示例的数字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应当注意,图1至图4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构造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以下,将通过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说明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构件相同或等同的构件。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数字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镜盒200的立体图。驱动镜单元112的镜驱动单元201固定于镜盒200的侧面。镜驱动单元201由马达、齿轮、驱动弹簧、驱动杆等组成。取景器单元113(参见图 1)固定于镜盒200的上部。朝向取景器单元113反射被摄体光的一部分的镜单元112由半透镜203、用于半透镜的保持架204、遮光板205和后述的施力肘节弹簧(urging toggle spring)206(参见图13A)组成。半透镜203通过粘结剂固定于保持架204。将公知的抗反射片207贴在镜盒200的内壁上,以防止不需要的反射光。应当注意,可以采用诸如抗反射涂层等的抗反射结构代替抗反射片207。弹性构件208固定于镜盒200的开口的上端。当镜单元112到达缩回位置时,镜单元112接触弹性构件208。弹性构件208由诸如海绵和橡胶等的弹性材料制成,并且在镜单元112被驱动至缩回位置时缓和冲击。

图12A和图12B是示出包括在镜盒200内的镜单元和摄像器件302的侧视图。固定有半透镜203的保持架204能够绕保持架转动轴32在图12B所示的镜上升位置和图12A所示的镜下降位置之间转动。保持架转动轴32由镜盒200支撑。当拍摄者观察被摄体光时选择镜下降位置。在镜下降位置,半透镜203将被摄体光分开至摄像器件302和取景器单元113。当拍摄者拍摄图像时选择镜上升位置。在镜上升位置,保持架204从拍摄光轴400缩回。

通过镜单元驱动杆和镜单元驱动弹簧(未示出)驱动驱动轴204b使保持架204在镜下降位置和镜上升位置之间转动。保持架204被稳定地保持在镜下降位置和镜上升位置。遮光板205由重量轻且强度高的树脂制成,以不影响镜单元112的操作。在镜上升位置时,半透镜203和遮光板205各自的上侧(图12B)被称为前侧,下侧被称为后侧。相应地,在镜上升位置时,半透镜203的后侧面对遮光板205的前侧。抗反射片贴在遮光板205的前侧和后侧,以减少聚焦和拍摄时不需要的反射光。应当注意,遮光板205的抗反射特征不限于片。可以采用抗反射涂层或用于抗反射的几何特征。

用作遮光板205的转动中心的遮光板转动轴31设置在保持架204的被摄体侧端部21。遮光板205由遮光板转动轴31可转动地支撑。因此,遮光板205绕遮光板转动轴31相对于保持架204转动。遮光板205随着保持架204绕保持 架转动轴32的转动而转动。与设置于镜盒200的内表面的镜定位构件303接触的镜定位接触面204d设置于保持架204的侧面。保持架204的镜下降位置通过镜定位构件303和镜定位接触面204d之间的接触来限定。因此,被保持架204保持的半透镜203维持在预定的角度。遮光板205在镜下降状态下在从保持架204打开的方向上被施力肘节弹簧206施力,并且如后面所述在镜上升状态下在靠近保持架204的方向上被施力。

摄像器件302也能够使用获得的图像数据借助于作为公知技术的对比度AF、图面相位差AF等执行调焦操作,并且同时能够执行AE操作。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镜下降状态下执行AE-AF操作,所以遮光板205在镜下降状态下被驱动且转动至从通过半透镜203的被摄体光的AE-AF光路缩回的位置。此外,在拍摄时的镜上升状态下,遮光板205转动至从拍摄光路缩回的位置,并且定位成与保持架204的后侧面对且重叠。

图13A是从被摄体侧看的图12A所示的镜单元112的立体图,图13B是从摄像器件侧看的图12A所示的镜单元112的立体图。施力肘节弹簧206的一个臂与保持架204的弹簧挂轴204h接合,另一臂与遮光板205的弹簧挂轴205f接合。施力肘节弹簧206以使弹簧挂轴204h和205f彼此远离的方式对弹簧挂轴204h和205f施力。施力肘节弹簧206在镜下降位置在从保持架204打开的方向上对遮光板205施力。但是,施力肘节弹簧206的两臂之间的距离减小,然后在保持架204从镜下降位置转动至镜上升位置的过程中增大,并且弹簧挂轴204h和205f的上下位置关系逆转。当保持架204到达镜上升位置时,遮光板205面对保持架204,施力肘节弹簧206在靠近保持架204的方向上对遮光板205施力。

保持架204具有开口204f。在镜下降位置,摄像器件302接收通过设置于开口204f的半透镜203的被摄体光。摄像器件302的输出用于AE-AF操作。由于被摄体光的透过区域被开口204f限制,所以根据开口204f的尺寸确定允许 摄像器件302上的AE-AF操作的区域。

图14A是图12A所示的镜单元112在镜下降状态下的纵截面图,图14B是图12A所示的镜单元112在镜上升状态下的纵截面图。保持架204和遮光板205在被摄体侧端部均具有遮光构造。具体地,保持架204的被摄体侧端部21和遮光板205的被摄体侧端部22协作实现减少保持架204的端部21附近的漏光的遮光功能。这将进行详细描述。

保持架204的端部21具有在保持架204的厚度方向上朝向后侧延伸的延伸部21a。延伸部21a增大了端部21的截面,这改善了端部21的强度。具有绕遮光板转动轴31的大致弧形形状的第一曲面204g形成于端部21。第一曲面204g在侧视图中为凸曲面。具有绕遮光板转动轴31的大致弧形形状的第二曲面205g形成于遮光板205的端部22。第二曲面205g在侧视图中为凹曲面。第一曲面204g和第二曲面205g以彼此不同的半径绕遮光板转动轴31形成在大致同心的圆上,并且两个面隔着预定间隙相面对。

保持架204在镜下降位置和镜上升位置之间转动的整个过程中,第一曲面204g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二曲面205g的至少一部分在与遮光板转动轴31垂直相交的方向(法线方向)上总是重叠。即,在镜下降状态下(图14A),曲面204g和205g在宽的区域中相面对。甚至在镜上升状态下(图14B),保留曲面204g和205g彼此相面对的重叠区域。在镜下降状态下(图14A),优选地,摄像器件302仅接收沿着AE-AF光路通过保持架204的开口204f的光。而摄像器件302接收来自取景器单元113的逆入光是不好的。因为曲面204g和205g在遮光板转动轴31的法线方向上彼此面对和重叠,所以保持架204的端部21附近的遮光确定。因此,在镜下降状态下影响AE-AF操作的不需要的光被遮挡。

在镜上升状态下(图14B),为了防止来自取景器单元113的通过保持架204的开口204f的光进入摄像器件302,遮光板205定位于保持架204的后侧并进行遮光。由于曲面204g和205g的重叠防止来自取景器单元113的不需要的 光从保持架204的端部21附近泄漏,从而防止不需要的光入射到摄像器件302。

曲面204g和205g在大致同心的圆上。此外,曲面204g和205g之间的间隙在绕遮光板转动轴31的圆周方向上几乎均匀。因此,不阻碍遮光板205相对于保持架204的转动。顺便提及,图12A示出在保持架204绕保持架转动轴32转动的整个过程中保持架204的端部21的前边缘的轨迹L。在保持架204转动的整个过程中遮光板205的端部22的前边缘不超出轨迹L,并且被保持在比轨迹L靠保持架转动轴32侧(内侧)的位置。因此,不侵占可更换镜头单元500的配置区域。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在保持架204转动的整个过程中,保持架204的端部21的第一曲面204g在与遮光板转动轴31垂直相交的方向上总是与遮光板205的端部22的第二曲面205g重叠。这减少了在保持架204的被摄体侧端部21的漏光。因此,在镜下降位置和镜上升位置之间的任意位置处,从取景器单元113进入摄像器件302的逆入光减少,减少了对AE-AF操作或拍摄的影响。

此外,由于曲面204g和205g是绕遮光板转动轴31的凸曲面和凹曲面,所以保持架204的被摄体侧端部和遮光板205的被摄体侧端部以紧凑的方式构成。应当注意,当仅考虑保持架204的被摄体侧端部21的漏光的减少效果时,曲面204g和205g的凹凸关系可以颠倒。曲面204g和205g不限于连续的圆弧曲面。曲面可以是由多个平面组成的多边形面。

此外,曲面204g和205g包括在绕遮光板转动轴31的大致同心的圆中。这减少了曲面204g和205g的重叠状态(间隙)取决于保持架204转动期间的位置而发生变化,改善了遮光效果。

此外,由于在保持架204转动的整个过程中,遮光板205的端部22的前边缘保持在保持架204的端部21的前边缘的轨迹L的范围内,所以节约了空间并且不侵占可更换镜头单元500的配置区域。

此外,由于延伸部21a设置于保持架204的端部21,所以端部21的厚度变厚并且改善了保持架204的刚性。此外,由于第一曲面204g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于延伸部21a,所以延伸部21a也作为第一曲面204g,这有利于紧凑化。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遮光板205的端部22的后侧形成为与第二曲面205g同心的凸曲面。但是,这是示例并且可以采用其它构造。将参照图15A和图15B描述端部22的底面的构造的变型例。

图15A和图15B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型例的镜单元112的纵截面图,图15A示出镜下降状态,图15B示出镜上升状态。遮光板205的端部22的后侧形成为斜面205i。其它构造与第二实施方式的构造相同。遮光板205的后侧的除了端部22以外的其余区域是平坦的主表面205h。尽管斜面205i也是平坦的,但是斜面205i的角度与主表面205h的角度不同。

在镜上升状态下(图15B),以在侧视图中主表面205h和拍摄光轴400之间形成的锐角为角度θ1,以倾斜面205i和拍摄光轴400之间形成的锐角为角度θ2。角度θ2大于角度θ1。图15A和图15B所示的变型例与第二实施方式相比更有效地减少了保持架204的被摄体侧端部21附近的后侧的不需要的反射光。

应当注意,本发明不限于已经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描述了的内容,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能够适当地改变材质、形状、尺寸、形态、元件数量、配置位置等。

虽然已经参照示例性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应符合最宽泛的解释,以包括所有这样的变型、等同结构和功能。

本申请要求2015年5月8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5-095591和2015年9月9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5-177545的优先权,所述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合并于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