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源装置单元、光源盒和投影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68112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光源装置单元、光源盒和投影仪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光源装置单元、光源盒和投影仪。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下述这样的投影仪:根据图像信息,利用光调制装置对从光源射出的光(射出光)进行调制,并利用投影光学装置进行放大投影。近年来,将投影仪用于文娱活动等的情况增多,更加追求投影仪的高亮度化。另外,在使投影仪高亮度化的情况下,存在使用多个光源(例如,多个放电型灯)的情况。另外,关于进行投影时的投影仪的设置姿势,近年,还进行了下述设计:在成为通常的设置姿势的、桌子上表面设置和悬吊设置(或者与此类似的设置)以外的设置姿势下进行投影。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下述这样的内容:为了冷却发热的光源(灯),将用于导入冷却风的多个导入口排列设置在中心轴的周围,使开闭装置根据光源装置的姿势而以中心轴为中心旋转,从而选择性地开闭多个导入口。根据该结构,能够将冷却风导入适当的导入口,即使在光源装置的姿势被变更的情况下,也能够稳定地冷却光源。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246183号公报

通常作为投影仪的光源使用的反射型的高压水银灯构成为具有发光管和反射器。并且,发光管的温度对灯的寿命产生较大的影响,另外,根据投影仪的设置姿势(光源的姿势),发光管的温度会较大地变化。例如,在上述的通常的设置姿势与除此以外的设置姿势下,发光管的温度会较大地变化。因此,与投影仪的设置姿势对应地适当地进行光源的冷却成为课题。

因此,谋求能够与投影仪的设置姿势(光源装置的姿势)对应地进行适当的冷却的光源装置单元。另外,谋求使用了光源装置单元的光源盒以及使用了光源盒的投影仪。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部分而作出的,本发明通过以下的方式或应用例得以实现。

[应用例1]

本应用例的光源装置单元的特征在于,具备光源装置和流路结构部,所述光源装置具有:光源,其具有发光管和反射器,所述反射器将从发光管射出的光束反射;和流出口结构部,其收纳光源,并且具有使冷却风朝向所述发光管流出的多个第1流出口,所述流路结构部具备:导入口结构部,其具有与多个第1流出口连通并导入冷却风的多个第1导入口;和开闭部,其选择性地开闭多个第1导入口,所述多个第1导入口排列设置在规定的中心轴的周围,开闭部具备旋转部件,所述旋转部件通过与光源装置的姿势对应地以中心轴为中心旋转来选择性地开闭多个第1导入口。

在这样的光源装置单元中,光源装置单元构成为具备光源装置和流路结构部。光源装置具备:光源,其具有发光管和反射器;以及流出口结构部,其收纳光源,并具有第1流出口。流路结构部具备:导入口结构部,其具备第1导入口;以及开闭部,其选择性地开闭第1导入口。根据该结构,冷却风从被开闭部敞开的第1导入口导入,从与第1导入口连通的第1流出口朝向发光管流出。由此,能够将冷却风输送至发光管。另外,开闭部通过与光源装置的姿势对应地以中心轴为中心旋转来选择(敞开)导入冷却风的第1导入口,因此,能够使冷却风导入与光源装置的姿势对应地被敞开的第1导入口,并从第1流出口流出。因此,利用该光源装置单元,能够与光源装置的姿势对应地切换流路结构部的流路(第1导入口),能够与光源装置的姿势对应地进行适当的冷却。

[应用例2]

在上述应用例的光源装置单元中,优选的是,旋转部件通过利用自重旋转来选择性地开闭多个第1导入口。

根据这样的光源装置单元,旋转部件利用自重旋转,由此,无需具备驱动旋转部件的驱动部以及对该驱动部进行控制的控制部等,能够以简单的结构选择性地开闭第1导入口。

[应用例3]

在上述应用例的光源装置单元中,优选的是,旋转部件形成为将中心轴与以中心轴为中心的圆弧的两端连结起来的形状。

根据这样的光源装置单元,通过以上述的形状来构成旋转部件,能够容易地构成选择性地开闭多个导入口的结构。

[应用例4]

在上述应用例的光源装置单元中,优选的是,旋转部件的吹到冷却风的面形成为具有与中心轴垂直的形状、或相对于中心轴倾斜的形状。

根据这样的光源装置单元,由于旋转部件的吹到冷却风的面构成为具有与中心轴垂直的形状、或相对于中心轴倾斜的形状,因此,旋转部件除了对于旋转部件的后侧的多个第1导入口选择性地开闭第1导入口以外,还能够对导入到被敞开的第1导入口的冷却风的量进行调整。这在例如在旋转部件的前侧设置有第2导入口的情况下也相同。根据该结构,能够与光源装置的姿势对应地进行更适当的冷却和更高效的冷却。

[应用例5]

在上述应用例的光源装置单元中,优选的是,所述流路结构部在相对于旋转部件的冷却风的流路前段侧具备第2导入口,所述第2导入口沿与中心轴大致垂直的方向导入冷却风,在所源装置的流出口结构部具备与第2导入口连通的第2流出口。

根据这样的光源装置单元,相对于旋转部件的冷却风的流路后段侧设置的多个第1导入口,在旋转部件的冷却风的流路前段侧具备第2导入口。同时,在流出口结构部中具备与该第2导入口连通的第2流出口。利用在相对于旋转部件的冷却风的流路前段侧所具备的该第2导入口,能够使冷却风容易地流动到例如发光管的前侧的部位(发光管的前侧的熔接部等),该部位是冷却风若从后段侧所具备的多个第1导入口流动来的话难以流动到的部位。另外,由于该前段侧的第2导入口具备将冷却风沿与中心轴大致垂直的方向导入的导入口,因此,例如,与具备和中心轴大致平行地导入冷却风的导入口的结构相比,能够缩小旋转部件周围的俯视观察时的面积,能够使旋转部件周围小型化。

[应用例6]

本应用例的光源盒的特征在于具备:上述的任意一项的光源装置单元;和盒壳体,其具有光源装置收纳部和导入口固定部,所述光源装置收纳部以装卸自如的方式收纳光源装置单元的光源装置,所述导入口固定部固定光源装置单元的导入口结构部,在将光源装置组装于光源装置收纳部的情况下,所述盒壳体使多个第1导入口分别与多个第1流出口连通。

根据这样的光源盒,光源盒构成为具备光源装置单元和盒壳体。并且,例如,在更换光源装置的情况下,以盒壳体为基础,仅通过卸下旧的光源装置,然后组装上新的光源装置,就能够简单地使光源装置的多个第1流出口与固定于盒壳体上的导入口结构部的多个第1导入口连通。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光源盒中的光源装置的更换。

[应用例7]

在上述应用例的光源盒中,优选的是,组装有多个光源装置,并且,与多个光源装置对应地分别设置有导入口结构部。

根据这样的光源盒,通过组装多个光源装置,能够形成高亮度的光源。另外,在更换光源装置时,在将组装有多个光源装置的光源盒从投影仪卸下后,可以逐一对各个光源装置进行更换,因此,与多个光源装置单元被分别组装于投影仪的情况相比,作为光源的处理变得容易。

另外,通过与多个光源装置对应地分别设置导入口结构部,仅通过更换光源装置就能够与导入口结构部进行连接,因此,无需使第1导入口与第1流出口连通,能够提高光源装置的更换性。

另外,通过与多个光源装置对应地分别设置导入口结构部,能够与光源装置的姿势(光源盒的姿势)对应地分别适当地进行光源装置的冷却。

[应用例8]

在上述应用例的光源盒中,优选的是,具备构成为不具有开闭部的流路结构部。

根据这样的光源盒,由于不具有开闭部,因此,无需选择性地开闭第1导入口就能够将冷却风导入第1导入口,由此,能够进一步地与光源装置的姿势对应,能够适当地进行光源装置的冷却。

[应用例9]

本应用例的投影仪的特征在于具备:上述的任意一项的光源盒;光调制装置,其根据图像信息对从光源盒射出的光束进行调制;投影光学装置,其对被光调制装置调制后的光束进行投影;以及冷却风扇,其将冷却风送出至导入口结构部。

根据这样的投影仪,由于具备能够与投影仪的设置姿势对应地来适当地冷却光源装置的光源盒,因此,能够根据投影仪的设置姿势来延长光源装置的寿命,还能够保持光学特性。另外,通过将光源盒从投影仪卸下,还能够容易地进行光源装置的装卸。

[应用例10]

上述应用例的投影仪的特征在于,具有具备具有上述的开闭部的流路结构部中的任意一个光源盒作为第1光源盒,具有具备不具有上述的开闭部的流路结构部的光源盒作为第2光源盒,与投影仪的主体的设置姿势对应地使用第1光源盒和第2光源盒中的任意一方或双方。

根据这样的投影仪,构成为具备:第1光源盒,其具备具有开闭部的流路结构部;和第2光源盒,其具备不具有开闭部的流路结构部。并且,与投影仪的设置姿势对应地来分别使用该2种光源盒(第1光源盒、第2光源盒)。在使用时,与设置姿势对应地使用2种光源盒中的任意一方或双方。这样,通过具备由是否存在开闭部的差异而形成的2种光源盒,能够与投影仪的设置姿势对应,能够适当地冷却光源装置。另外,根据这样的光源盒,能够将多个光源装置设置在1个光源盒中来使用。因此,能够实现投影仪的高亮度化并提高设置姿势的自由度。

附图说明

图1的(a)和(b)是示出使用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投影时的投影仪的设置姿势的概略立体图。

图2是示意地示出投影仪的光学单元的图。

图3的(a)和(b)是流路结构部的分解图。

图4的(a)和(b)是示出流路结构部的立体图。

图5的(a)和(b)是示出光源装置的立体图。

图6的(a)和(b)是示出光源装置单元的图。

图7的(a)和(b)是示出流路结构部的立体图。

图8的(a)、(b)、(c)是示出光源盒的立体图。

图9的(a)和(b)是示出构成开闭部的旋转部件的另一个示例的图。

标号说明

1:投影仪;5:开闭部;9:冷却风扇;10:光源装置单元;11:光源装置;12:流路结构部;20、20a、20b:光源盒(通常设置姿势用、第1光源盒);21、21a、21b:光源盒(侧面设置姿势用、第2光源盒);36:投影光学装置;50、50A:旋转部件;50b、50c:面(吹到冷却风的面);110:光源;111:流出口结构部;111a、111b、111c: 第1流出口;111d:第2流出口;112:光源用壳体;120:导入口结构部;120a、120b、120c:第1导入口;120d:第2导入口;201(201a、201b):盒壳体(通常设置姿势用);204:导入口固定部;205:光源装置收纳部;351:液晶面板(光调制装置);1101:发光管;1102:反射器;1212:固定轴(中心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使用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投影时的投影仪1的设置姿势的概略立体图,其中,图1的(a)示出了通常设置姿势,图1的(b)示出了侧面设置姿势。参照图1对使用投影仪1投影时的设置姿势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根据图像信息,利用光调制装置对从省略图示的光源装置射出的光进行调制,并经由投影光学装置36在银幕SC等上进行放大投影。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的使用方法如下:利用图1的(a)所示的通常设置姿势和图1的(b)所示的侧面设置姿势这两种设置姿势进行投影。

如图1所示,投影仪1形成为大致六面体的箱形状。在此,如图1的(a)所示,以投影仪1被设置成通常设置姿势的情况为基准,对于外装壳体1A,将上表面设为1a,将下表面设为1b,将左右面设为1c、1d,将设置有投影光学装置36的前表面设为1e,并将后表面设为1f。另外,将投影光学装置36进行投影的方向作为前方向。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的(a)所示,通常设置姿势是指以往一般进行设置的设置姿势,是指使投影仪1的下表面1b在下侧、设置在桌子上表面D上进行投影的设置姿势(所谓的桌子上表面设置姿势)或使用安装工具将投影仪1设置在天花板面(省略图示)上进行投影的设置姿势(所谓的悬吊设置姿势)。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通常设置姿势,例如还包括下述这样的设置姿势:将投影光轴C2(图2)或光轴C1(图2)与桌子上表面D平行的状态作为0°,并使投影仪1向上方向或下方向倾斜地进行投影。具体而言,作为通常设置姿势的能够进行投影的倾斜角度处于分别在上方向和下方向上180°的范围内,换而言之,处于360°的范围内。

另外,如图1的(b)所示,侧面设置姿势是指下述这样的设置姿势:相对于通常设置姿势,通过使投影仪1以从投影光学装置36射出的光的投影光轴C2(图2) 为中心旋转大致90°,从而将投影仪1的例如左表面1c设置在桌子上表面D上进行投影。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的(a)所示,在以通常设置姿势进行投影的情况下,投影为横向较长的图像(例如,纵横比为4:3的图像),如图1的(b)所示,在以侧面设置姿势进行投影的情况下,投影为纵向较长的图像(例如,将纵横比为4:3的图像旋转90°而成的图像)。

在投影仪1的上表面1a上设置有输入操作部38、显示部39等,输入操作部38设置有进行输入操作的各种键,显示部39对用户进行投影仪1的操作状态、操作方法等的显示。另外,在后表面1f上设置有盖部件1B,在更换后述的光源盒20、21(图2)时对该盖部件1B进行装卸。另外,虽然省略图示,在右表面1d上具备输入端子部(省略图示),该输入端子部设置有用于从外部设备输入图像信号的各种端子。

另外,外装壳体1A上设置有省略图示的用于取入外部空气的进气口以及用于将外装壳体1A内部的变暖的空气排出至外部的排气口等。并且,利用外装壳体1A内部具备的进气用风扇(省略图示)经由进气口将外部空气吸入。被吸入的外部空气在省略图示的管道中流动,通过将该外部空气吹送到成为高温的冷却对象物上来进行冷却。另外,利用省略图示的排气用风扇将进行冷却而变暖了的空气经由排气口排出至外装壳体1A外部。

图2是示意地示出投影仪1的光学单元3的图。另外,图2概略示出了在将投影仪1设置成通常设置姿势的状态下、从投影仪1的上方观察的状态的结构。参照图2对投影仪1的光学单元3的结构和操作进行说明。

光学单元3根据控制部(省略图示)的控制而动作,根据图像信息形成图像光。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光学单元3具备光源装置11,该光源装置11具有光源110。另外,光源装置11构成为被组装于光源盒20、21中。另外,光源110具备发光管1101以及反射器1102,反射器1102将由发光管1101发光而射出的光束向固定的方向反射。

另外,光学单元3具备照明光学装置32,该照明光学装置32具有透镜阵列321、322、偏振光转换元件323、复合透镜324以及平行化透镜325。另外,光学单元3具备分色光学装置33,该分色光学装置33具有分色镜331、332以及反射镜333。另外,光学单元3具备中继光学装置34,该中继光学装置34具有入射侧透镜341、中继透镜34以及反射镜342、344。

另外,光学单元3具备电光学装置35,该电光学装置35具有作为光调制装置的3个液晶面板351(将红色光(R光)用的液晶面板设为351R,将绿色光(G光)用的液晶面板设为351G,将蓝色光(B光)用的液晶面板设为351B)、3个入射侧偏光板352、3个射出侧偏光板353以及作为色合成光学装置的十字分色棱镜354。另外,光学单元3具备投影光学装置36以及收纳各光学装置32~36的光学部件用壳体(省略图示)。

根据上述的结构,光学单元3中,利用分色光学装置33将从光源装置11射出并经由照明光学装置32的光分离为R光、G光、B光这3个色光。另外,根据图像信息,利用各液晶面板351分别对被分离而成的各色光进行调制,形成为针对每个色光的调制光。每个色光的调制光入射到十字分色棱镜354中被合成为图像光,并经由投影光学装置36在银幕SC(图1)等上进行放大投影。另外,关于上述的各光学装置32~36,由于被利用作为各种一般的投影仪的光学系统,因此省略具体的说明。

在以下内容中,为了说明的方便,将从投影光学装置36射出光束的方向记述为+X方向(前侧),在图2(通常设置姿势)中,将沿着+X方向观察的情况下的、与X轴水平地垂直的右方向记述为+Y方向(右侧),并将与+X方向和+Y方向垂直的上方向记述为+Z方向(上侧)。

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构成为使用4个光源110的光学系统。通过使用4个光源110,实现了投影仪1的高亮度化。对于光源110,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了放电型的灯,详细地,使用了超高压水银灯或金属卤化物灯等。另外,4个光源110以各反射镜15为中心在左右方向上相对地各排列设置有2个。另外,在4个光源110点亮的情况下,射出的光束被各反射镜15反射,被反射而方向被调整一致了的光束入射到照明光学装置32中。

另外,4个光源110与投影仪1的设置姿势无关地全部形成为相同的规格。光源110被收纳于后述的流出口结构部111而构成1个光源装置11。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为使用4个光源装置11的结构。并且,4个光源装置11与投影仪1的设置姿势无关地全部形成为相同的规格。

4个光源装置11中,沿着X方向配置的2个光源装置11被收纳于后述的盒壳体中,构成与设置姿势对应的光源盒。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光源盒,对与通常设置姿势对应的光源盒附注标号20,对与侧面设置姿势对应的光源盒附注标号21。因此,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用于通常设置姿势时,使用光源盒20,当用于侧面设置姿势时,使用光源盒21。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的(a)、图2所示,在以通常设置姿势为基准的情况下,形成为将光源盒设置在左右方向上的结构,因此,例如,针对通常设置姿势用的光源盒20,构成了左右用的光源盒20。详细地,对于光源盒20,对左用的光源盒附注标号20a,对右用的光源盒附注标号20b。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以通常设置姿势来使用投影仪1的情况下,在通常设置姿势用的光源盒20中,将左用的光源盒20a设置在左侧,另外,将右用的光源盒20b设置在右侧。并且,使投影仪1处于通常设置姿势(将下表面1b设置在桌子上表面D上的姿势)。

同样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以侧面设置姿势来使用投影仪1的情况下,在侧面设置姿势用的光源盒21中,将左用的光源盒21a设置在左侧,另外,将右用的光源盒21b设置在右侧。并且,如图1的(b)所示,使投影仪1处于侧面设置姿势(将左表面1c设置在桌子上表面D上的姿势)。在使投影仪1为侧面设置姿势的情况下,由于左表面1c被设置在桌子上表面D上,因此,成为左用的光源盒21a被设置在下侧、右用的光源盒21b被设置在上侧的状态。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在左侧设置有通常设置姿势用的光源盒20a、在右侧设置有侧面设置姿势用的光源盒21b的情况等时,在左右设置有彼此相同的设置姿势用的光源盒20、21的情况下,可以选择性地使与投影仪1的设置姿势对应的光源盒20、21点亮。该情况下,由于要使用2个光源装置11,因此投影仪1的亮度减半。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外装壳体1A内部形成有盒收纳部(省略图示),该盒收纳部收纳光源盒20、21。在该盒收纳部中设置有4个冷却风扇9。冷却风扇9形成为下述这样的结构:在盒收纳部中收纳有光源盒20、21的情况下,被设置成1个冷却风扇9与1个光源装置11对应,分别对发热的光源装置11的发光管1101进行冷却。另外,关于光源装置11、光源盒20的详细情况后面叙述。

图3是流路结构部12的分解图,其中,图3的(a)是从将冷却风导入流路结构部12的一侧观察的分解图,图3的(b)是从图3的(a)的相反方向观察的分解图。另外,关于图3的(a)的流路结构部12,为了说明的方便,采用了通常设置姿势用 的光源盒20中的、左用的光源盒20a中使用的光源装置单元10所具备的流路结构部12。

流路结构部12的导入口结构部120是由第1结构部121、第2结构部122和第3结构部123构成的。第1结构部121是形成第1导入口120a、120b、120c和第2导入口120d并将开闭部5固定成能够旋转自如的部件。第1结构部121具备:圆筒状的主体1211;固定轴1212,所述固定轴1212构成于该主体1211的中心轴上;以及第1导入口120a、120b、120c,所述第1导入口120a、120b、120c是由3个壁部1213分隔成大致3等分而成的,这3个壁部1213从固定轴1212的侧面起呈放射状地向3个方向延伸并与主体1211的内周面连接。关于该壁部1213,以从固定轴1212向-Z方向伸出的壁部1213为基准,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大致120°的间隔隔开。换而言之,第1导入口120a、120b、120c排列设置在作为规定的中心轴的固定轴1212的周围。

第1导入口120a的-Y方向开口。另外,第1导入口120b的-Y方向被封闭,第1导入口120b在主体1211的侧面(-X侧)上形成有开口部1214。第1导入口120c与第1导入口120b同样地,-Y方向被封闭,在主体1211的侧面(+X侧)上形成有开口部1215。

另外,在圆筒状的主体1211的下侧的侧面上形成有2个伸出部1216,所述2个伸出部1216沿Y方向向-Z方向伸出。另外,在主体1211的下侧的侧面上具备伸出部1217,该伸出部1217以连接该2个伸出部1216的方式,在从伸出部1216的+Y方向的端部进入一段的位置处沿X方向向-Z方向伸出。并且,伸出部1217具有随着趋向伸出的末端部而向+Y方向弯折的形状。

另外,第1结构部121具备基座部1218,该基座部1218从主体1211的-Y方向的端部向X方向伸出,并在将第1结构部121固定于第2结构部122时与第2结构部122抵接。并且,第1结构部121构成为关于通过固定轴1212的YZ平面对称的形状。

开闭部5具备旋转部件50和限制用螺钉51。旋转部件50由板状部件形成,大体上,在俯视观察时,形成为将作为中心轴的固定轴1212与以固定轴1212为中心的圆弧的两端连结起来的形状。另外,旋转部件50的外周部分形成为与第1导入口120a、120b、120c的外形大致相同的直径。

对于旋转部件50,从旋转中心孔50a贯插限制用螺钉51并将该限制用螺钉51 螺纹紧固于固定轴1212上形成的螺钉孔1212a中,由此旋转部件50被支承成以限制用螺钉51(固定轴1212)为中心旋转自如。并且,由于旋转部件50的重心相对于旋转中心孔50a偏心,因此,利用自重旋转,并旋转成相对于固定轴1212处于铅直方向的下侧。另外,旋转部件50被限制用螺钉51的凸缘511限制成不会从固定轴1212脱落。

第2结构部122将第1结构部121收纳在内部。第2结构部122具备抵接部1221,该抵接部1221形成为平面状,以供第1结构部121的基座部1218抵接。并且,壁部1222形成于X方向的两侧,该壁部1222包围抵接部1221,距第1结构部121的主体1211的外周面确保一定的间隙,形成为向+Y方向伸出的曲面。

第2结构部122具备2个伸出部1223,所述2个伸出部1223从壁部1222的下端部向-Z方向伸出。另外,第2结构部122具备凹部1224,该凹部1224以下述这样的方式形成:从抵接部1221以与第1结构部121的主体1211的外形状对应的直径向-Y方向凹入一段,而且具有曲面形状。另外,第2结构部122具备倾斜部1225,该倾斜部1225从凹部1224的下侧起倾斜地与抵接部1221连接。并且,第2结构部122构成为关于通过第1结构部121的固定轴1212的YZ平面对称的形状。

如图3所示,第3结构部123形成为矩形的箱状。在上部的+Y侧形成有矩形状的第1开口部1231,从冷却风扇9送出的冷却风所流动的管道(省略图示)的端部从+Y方向与该第1开口部1231连接。在管道中流动的冷却风从该第1开口部1231被导入流路结构部12。

在第1开口部1231的-Y侧形成有第2开口部1232,该第2开口部1232以与第1结构部121的圆筒状的主体1211的外形大致相同的直径形成。另外,第2开口部1232与第3结构部123的X方向的外形之间被堵住。形成有壁部1233,该壁部1233向第1开口部1231的-Z方向和-Y方向伸出,并朝Z方向和-Y方向开口。

图4是示出流路结构部12的立体图,其中,图4的(a)是将设置了开闭部5的第1结构部121设置于第2结构部122的状态的立体图,图4的(b)是示出进一步将第3结构部123设置于第2结构部122,流路结构部12完成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关于流路结构部12的组装,首先,如图4的(a)所示,在第1结构部121设置旋转部件50。接着,通过使第1结构部121的基座部1218与第2结构部122的抵接部1221抵接,将第1结构部121组装至第2结构部122。

利用该组装构成第1导出口120e,该第1导出口120e被第1结构部121的伸出部1216、1217的伸出侧的端部和第2结构部122的倾斜部1225包围,并与第1导入口120a连通。由此形成从第1导入口120a到达第1导出口120e的流路F1。利用该流路F1,从第1导入口120a被导入的冷却风流过凹部1224,然后从被伸出部1216、1217和倾斜部1225包围而形成的第1导出口120e流出。

如图4的(b)所示,第3结构部123被设置于设置有第1结构部121的第2结构部122,由此,流路结构部12完成。利用该组装,在-X方向上构成第1导出口120f,该第1导出口120f被第1结构部121的伸出部1216、第2结构部122的伸出部1223、基座部1218和第3结构部123的壁部1233包围,并与第1导入口120b连通。由此形成从第1导入口120b到达第1导出口120f的流路F2。利用该流路F2,从第1导入口120b被导入的冷却风流过开口部1214,流过被主体1211、壁部1222、基座部1218和壁部1233包围而形成的流路,从第1导出口120f流出。

同样地,在+X方向上构成第1导出口120g,该第1导出口120g被第1结构部121的伸出部1216、第2结构部122的伸出部1223、基座部1218和第3结构部123的壁部1233包围,并与第1导入口120c连通。由此形成从第1导入口120c到达第1导出口120g的流路F3。利用该流路F3,从第1导入口120c被导入的冷却风流过开口部1215,流过被主体1211、壁部1222、基座部1218和壁部1233包围而形成的流路,从第1导出口120g流出。

另外,第1结构部121的主体1211与伸出部1216、1217的连接部分被第3结构部123的壁部1233包围而构成了第2导入口120d。并且,第2导入口120d以下述这样的方式形成:在冷却风吹到旋转部件50的前侧,将冷却风沿与中心轴(固定轴1212)大致垂直的方向导入。另外,第1结构部121的伸出部1216、1217的伸出侧的末端部分被第3结构部123的壁部1233包围而构成了第2导出口120h。由此形成从第2导入口120d到达第2导出口120h的流路F4。利用该流路F4,从第2导入口120d被导入的冷却风流过由伸出部1216、1217和壁部1233包围的流路,从第2导出口120h流出。

图5是示出光源装置11的立体图,其中,图5的(a)是从光的射出侧观察的立体图,图5的(b)是使上下反转、从与光的射出侧相反一侧观察的立体图。图6是示出光源装置单元10的图,其中,图6的(a)是从光的射出侧观察的主视图,图6 的(b)是在包含固定轴1212的YZ平面上切断后的剖视图。并且,关于图6所示的光源装置单元10,示出了投影仪1的通常设置姿势时使用的光源装置单元10,该光源装置单元10具备旋转部件50。另外,关于旋转部件50的旋转位置,示出了投影仪1被设置成与桌子上表面D平行(桌子上表面D与投影光轴C2平行)的状态的情况。

如图5所示,光源装置11由光源110、流出口结构部111和光源用壳体112构成。如图6的(b)所示,光源110具备:发光管1101,其发光而射出光束;以及反射器1102,其将被射出的光束向固定的方向(在图6的(b)中,为+Y方向)反射。

流出口结构部111形成为大致箱状,收纳光源110的+Y侧(反射器1102的开口侧)。在流出口结构部111的中央部形成有开口部1111,该开口部1111供从光源110射出的光束透过。流出口结构部111是用于使来自导入口结构部120的冷却风流出至光源110的内部的部件。

在流出口结构部111,3个第1流出口111a、111b、111c和1个第2流出口111d构成于+Z方向的上表面。第1流出口111a、111b、111c在X方向上排列,并形成为大致矩形状。第2流出口111d构成于第1流出口111a的+Y方向上。如图5的(b)所示,在流出口结构部111的-Z方向的下表面上形成有排气口1112,该排气口1112将流过光源110内部而变暖的冷却风从光源装置11送出至外部。

光源用壳体112形成为大致箱状,收纳光源110(反射器1102)的背面侧。在光源用壳体112的X方向的侧面形成有开口部1121,从而提高了光源110的散热性。光源装置11通过下述方式来完成:利用流出口结构部111和光源用壳体112夹持光源110,并利用螺钉进行固定。

光源装置11设置于流路结构部12中。正确地,流路结构部12被设置于后述的光源盒20的盒壳体201上形成的导入口固定部204。另外,同样地,光源装置11被设置于盒壳体201上形成的光源装置收纳部205。利用该组装,使得光源装置11和流路结构部12处于卡合的状态,从而构成光源装置单元10。并且,光源装置11相对于盒壳体201(流路结构部12)装卸自如。

在流路结构部12设置有光源装置11的情况下,如图4的(b)、图5的(a)、图6的(b)所示,流路结构部12的第1导出口120e(第1导入口120a)和光源装置11的第1流出口111a连通。另外,如图4的(b)、图5的(a)所示,第1导出口 120f(第1导入口120b)和第1流出口111b连通。另外,第1导出口120g(第1导入口120c)和第1流出口111c连通。另外,如图4的(b)、图5的(a)、图6的(b)所示,第2导出口120h(第2导入口120d)和第2流出口111d连通。

在此,如图6的(a)所示,在投影仪1被设置成与桌子上表面D平行(桌子上表面D与投影光轴C2平行)的状态的情况下,旋转部件50旋转至下述位置:使与旋转部件50不相对的第1导入口120a敞开且使第1导入口120b、120c的上侧的一部分也敞开。因此,冷却风在上述的流路F1中流动,并且,在流路F2、F3中,也有冷却风的一部分流动。另外,也在设置于旋转部件50的前侧的流路F4中流动。

参照图6的(b)对流路F1中的冷却风的流动进行说明。

如以箭头所示的那样,从第1导入口120a被导入的冷却风在导入口结构部120内部流动(在流路F1中流动),从第1导出口120e被导入所连通的光源装置11的第1流出口111a。导入第1流出口111a后的冷却风的流动方向被形成于第1流出口111a的流动限制板1113限制而流出至光源110内。

被流动限制板1113限制了的冷却风以沿着反射器1102的内表面的状态流动,并以笼罩发光管1101的发光部1101a的方式流动。然后,以沿着反射器1102的内表面的状态流动,从流出口结构部111的排气口1112流出至光源装置11的外部。由此,获取发光管1101、以及发光管1101中最为发热的发光部1101a的热,冷却发光管1101。

接着,对流路F2中的冷却风的流动进行说明。

如图4、图5所示,从第1导入口120b被导入的冷却风在流路F2中流动,从第1导出口120f被导入所连通的光源装置11的第1流出口111b。导入第1流出口111b后的冷却风在发光管1101的-X方向上经由形成于流出口结构部111的流出口111f(图6的(b))而流出至光源110内。

从流出口111f流出至光源110内的冷却风以沿着反射器1102的内表面的状态流动,并以笼罩发光管1101的发光部1101a的方式流动。然后,以沿着反射器1102的内表面的状态流动,从排气口1112流出至光源装置11的外部。由此,获取发光管1101的侧面侧的热,冷却发光管1101。

接着,对流路F3中的冷却风的流动进行说明。

流路F3中的冷却风的流动与上述的流路F2中的冷却风的流动关于通过固定轴1212的YZ平面对称。如图4、图5所示,从第1导入口120c被导入的冷却风在流 路F3中流动,从第1导出口120g被导入所连通的光源装置11的第1流出口111c。导入第1流出口111c后的冷却风在发光管1101的+X方向上经由形成于流出口结构部111的流出口111g(图6的(b))而流出至光源110内。

从流出口111g流出至光源110内的冷却风以沿着反射器1102的内表面的状态流动,并以笼罩发光管1101的发光部1101a的方式流动,然后,以沿着反射器1102的内表面的状态流动,从排气口1112流出至光源装置11的外部。由此,获取发光管1101的侧面侧的热,冷却发光管1101。

接着,对流路F4中的冷却风的流动进行说明。

由于第2导入口120d设置于旋转部件50的前侧,因此不会被旋转部件50封闭。导入第2导入口120d的冷却风是即将流动到旋转部件50之前的冷却风。并且,冷却风以与固定轴1212大致垂直的方式导入第2导入口120d。另外,利用旋转部件50的位置而将被旋转部件50弹回的冷却风导入。但是,关于被旋转部件50弹回的冷却风,根据旋转部件50的旋转位置,弹回的冷却风的量不同,由此使得被导入的量发生变化。如图6的(a)所示,关于旋转部件50,在投影仪1被设置成与桌子上表面D平行(桌子上表面D与投影光轴C2平行)的状态的情况下,被旋转部件50弹回的冷却风的量变得最多。

如图6的(b)所示,从第2导入口120d被导入的冷却风在流路F4中流动,从第2导出口120h被导入所连通的光源装置11的第2流出口111d。导入第2流出口111d后的冷却风的流动方向被流动限制板1113限制而流出至光源110内。

被流动限制板1113限制了的冷却风在反射器1102的开口侧向下方向(-Z方向)流动,并以笼罩发光管1101的末端区域的方式流动,从排气口1112流出至光源装置11的外部。由此,获取由发光管1101的熔接部(金属箔与引线的连接部分)发热而产生的热,由此来冷却熔接部。

图7是示出流路结构部12的立体图,其中,图7的(a)是示出投影仪1被设置成通常设置姿势、倾斜角度被设置成大约90°的情况下的流路结构部12的立体图,图7的(b)是示出投影仪1被设置成侧面设置姿势的情况下所使用的流路结构部12的立体图。另外,关于图7的(a)的流路结构部12,为了说明的方便,采用了通常设置姿势用的光源盒20中的、右用的光源盒20b中使用的光源装置单元10所具备的流路结构部12。

图6中,以投影仪1被设置成通常设置姿势、倾斜角度(投影光轴C2与桌子上表面D的角度)为0°的情况为例子来示出。在通常设置姿势下使该投影仪1的倾斜角度从0°变化为90°的情况下,如图7的(a)所示,旋转部件50与倾斜角度的变化连动地利用自重旋转大致90°。

在该状态下,旋转部件50封闭与旋转部件50相对的第1导入口120c的整个区域。另外,旋转部件50处于将与旋转部件50不相对的第1导入口120a、120b的区域敞开的状态。由此,从第1开口部1231流入的冷却风从第1导入口120a、120b的被敞开的区域导入。然后,被导入第1导入口120a、120b的冷却风在流路F1、F2中流动,然后,如上所述,在光源110内部流动,冷却发光管1101。

如图7的(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还可使用流路结构部12不具备开闭部5(旋转部件50等),而是仅由导入口结构部120构成的结构。不具备开闭部5的流路结构部12用于设置于侧面设置姿势用的光源盒21(左用的光源盒21a、右用的光源盒21b)的光源装置单元10。在这种由不具备开闭部5的流路结构部12构成的光源装置单元10中,对于从第1开口部1231流入的冷却风,始终从各第1导入口120a、120b、120c导入与第1导入口120a、120b、120c的开口面积对应的风量。另外,第2导入口120d中也被导入适当的风量的冷却风。

不具备开闭部5的理由是,侧面设置姿势用的光源盒21是在以通常设置姿势时的光轴C1为中心大致旋转90°后的姿势下来使用的,因此,左用的光源盒21a处于下侧(-Z侧),右用的光源盒21b处于上侧(+Z侧)。因此,与通常设置姿势时对光源110的冷却相比,在侧面设置姿势时,冷却效率下降,因此,需要不使用开闭部5而使风量以大致最大的方式流入。

图8是示出光源盒20的立体图,图8的(a)是卸下光源装置11后的立体图,图8的(b)是设置有光源装置11的立体图,图8的(c)是从光的射出方向观察光源盒20的立体图。并且,为了说明的方便,图8中,使用通常设置姿势用的光源盒20中的左用的光源盒20a进行说明。

通常设置姿势用的光源盒20a具备左用的盒壳体201a。在该盒壳体201a上分别设置有流路结构部12和构成光源装置单元10的光源装置11。并且,在流路结构部12中设置有旋转部件50。

在具有矩形状的大致箱形状的盒壳体201a的-X侧的侧面设置有散热板202,该 散热板202上形成有多个狭缝状的孔2021,另外,在散热板202的端部设置有把手203,该把手203用于在外装壳体1A内部的规定的位置处装卸光源盒20a时进行把持。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光源盒20a形成为具备2个光源装置单元10(光源装置11以及与光源装置对应的流路结构部12)的结构。

并且,在将光源盒20a组装于投影仪1中时,要卸下图1所示的盖部件1B,把持光源盒20a的把手203将光源盒20a插入到外装壳体1A内部。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下述方式来组装左用的光源盒20a:使左侧的光源盒20a沿着外装壳体1A的内部所具备的左侧设置用的盒收纳部(省略图示)滑动到内部。通过组装使得与光源装置11电导通的连接器彼此成为连接的状态。并且,在右侧具备右侧设置用的盒收纳部(省略图示),用于同样地组装右用的光源盒20b。

如图8的(c)所示,在盒壳体201a的矩形的主体2011上形成有2个矩形的导入口2012,通过在主体2011中设置流路结构部12,使得第1开口部1231分别与该导入口2012紧贴。另外,在将光源盒20a组装于投影仪1的情况下,导入口2012与管道(省略图示)的末端部紧贴,该管道与冷却风扇9连通。详细地,冷却风扇9和管道被设置成固定于外装壳体1A内部,在通过使光源盒20a滑动来进行组装时,导入口2012处于与管道的末端部紧贴的状态。由此,从冷却风扇9送出的冷却风在管道中流动,并经由导入口2012被导入第1开口部1231。

另外,在盒壳体201a的主体2011上的导入口2012的下方向(-Z方向)上分别形成有圆形的开口部2013,通过在主体2011中设置光源装置11,而将光源装置11的开口部1111分别与该开口部2013相对地设置。由此,从光源装置11射出的光束经由开口部2013向+Y方向射出。

如图8的(a)所示,在主体2011上形成有在-Y侧固定流路结构部12(导入口结构部120)的导入口固定部204。导入口固定部204由多个固定用凸起部(dowel)等构成,将流路结构部12引导并设置于固定用凸起部,通过螺钉固定而将流路结构部12被固定于导入口固定部204。

另外,如图8的(a)所示,在主体2011上形成有以在-Y侧装卸自如的方式收纳光源装置11的光源装置收纳部205。光源装置收纳部205由多个固定用凸起部等构成,将光源装置11引导并设置于固定用凸起部,通过螺钉固定而将光源装置11被固定于光源装置收纳部205。并且,在更换光源装置11时,卸下所固定的螺钉,将 光源装置11从光源装置收纳部205卸下。然后,将新的光源装置11固定于光源装置收纳部205。

至此为止,以通常设置姿势用的光源盒20所具备的左用的光源盒20a为例子进行了说明。并且,构成右用的光源盒20b的部件与左用的光源盒20a同样地构成。不过,构成为关于通过光轴C1的铅直面(XZ面)对称。另外,侧面设置姿势用的光源盒21也与通常设置姿势用的光源盒20同样地,由左用的光源盒21a和右用的光源盒21b构成。另外,构成左右的光源盒21a、21b的部件也与左右的光源盒20a、20b对应地同样地构成。并且,如上述那样,通常设置姿势用的光源盒20与侧面设置姿势用的光源盒21的差异为,使用具有开闭部5的流路结构部12(光源装置单元10)的是通常设置姿势用的光源盒20,使用不具有开闭部5的流路结构部12(光源装置单元10)的是侧面设置姿势用的光源盒21。

并且,具备开闭部5的光源装置单元10与第1光源装置单元对应,不具备开闭部5的光源装置单元10与第2光源装置单元对应。另外,具备第1光源装置单元的光源盒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那样与通常设置姿势用的光源盒20(第1光源盒)对应,具备第2光源装置单元的光源盒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那样与侧面设置姿势用的光源盒21(第2光源盒)对应。

图9是示出构成开闭部5的旋转部件50的另一个示例的图。并且,图9是示出作为旋转部件50的另一个示例的旋转部件50A的图,其中,图9的(a)是旋转部件50A的立体图,图9的(b)是将旋转部件50A设置于与旋转部件50A对应的流路结构部12中的剖视图。

如图6所示,在构成开闭部5的旋转部件50中,旋转部件50的吹到冷却风的面50b的形状形成为与固定轴1212大致垂直的形状。除了这样的旋转部件50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使用具有图9所示的面50c的形状的旋转部件(将其设为旋转部件50A)。

详细地,如图9的(a)所示,旋转部件50A具备以旋转中心孔50a(固定轴1212)为中心呈圆锥状扩展的形状。详细地,是以旋转中心孔50a为中心,向+Y方向呈圆锥状扩展。并且,旋转部件50A的平面形状形成为与上述的旋转部件50的形状大致相同。根据该形状,如图9的(b)所示,旋转部件50A的吹到冷却风的面50c的形状是相对于固定轴1212倾斜(斜着相交)的形状。另外,使分隔第1导入口120a、 120b、120c的壁部1213的形状与旋转部件50A的圆锥状的外表面对应,以使旋转部件50A能够旋转,从而形成新的壁部1213A。这样形成的旋转部件50A与旋转部件50同样地,利用自重旋转,并旋转成相对于固定轴1212处于铅直方向的下侧。

根据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获得以下的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单元10,光源装置单元10构成为具备光源装置11和流路结构部12。光源装置11具备:光源110,其具有发光管1101和反射器1102;以及流出口结构部111,其收纳光源110,并具有第1流出口111a~111c。流路结构部12具备:导入口结构部120,其具备第1导入口120a~120c;以及开闭部5,其选择性地开闭第1导入口120a~120c。根据该结构,冷却风从被开闭部5敞开的第1导入口120a~120c被导入,从与第1导入口120a~120c连通的第1流出口111a~111c朝向发光管1101流出。由此,能够将冷却风输送至发光管1101。另外,开闭部5通过与光源装置11的姿势对应地以固定轴1212为中心旋转来选择(敞开)导入冷却风的第1导入口120a~120c,因此,能够使冷却风导入与光源装置11的姿势对应地被敞开的第1导入口120a~120c,并使该冷却风从第1流出口111a~111c流出。因此,利用该光源装置单元10,能够与光源装置11的姿势对应地切换流路结构部12的流路(第1导入口120a~120c),能够与光源装置11的姿势对应地进行适当的冷却。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单元10,旋转部件50、50A通过利用自重旋转来选择性地开闭3个第1导入口120a、120b、120c。根据该结构,无需具备驱动旋转部件的驱动部以及对该驱动部进行控制的控制部等,以简单的结构就能够选择性地开闭第1导入口120a、120b、120c。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单元10,旋转部件50大体上形成为在俯视观察时将固定轴1212与以固定轴1212为中心的圆弧的两端连结起来的形状。并且,在旋转部件50旋转后的情况下,与旋转部件50相对的第1导入口120a、120b、120c被封闭,与旋转部件50不相对的第1导入口120a、120b、120c开口。由此,能够容易地构成选择性地开闭3个第1导入口120a、120b、120c的结构。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单元10,流路结构部12在来自冷却风扇9的冷却风的流路中,在相对于旋转部件50的后段侧设置的第1导入口120a、120b、120c处于旋转部件50的前段侧的位置,具备第2导入口120d,该第2导入口120d将冷却风沿与固定轴1212大致垂直的方向导入。并且,在光源装置11的流出口结构部111中 具备与第2导入口120d连通的第2流出口111d。利用旋转部件50的前段侧所具备的该第2导入口120d,不论投影仪1的设置姿势,都能够使冷却风容易地流动到发光管1101的前侧的熔接部等,该熔接部是冷却风若从后段侧所具备的第1导入口120a、120b、120c流动来的话难以流动到部位。另外,由于该前段侧的第2导入口120d具备第2导入口120d,该第2导入口120d将冷却风沿与固定轴1212大致垂直的方向导入,因此,例如,与具备和固定轴1212大致平行地导入冷却风的导入口的结构相比,能够缩小旋转部件50周围的俯视观察时的面积,能够使旋转部件50周围小型化。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单元10,旋转部件50的吹到冷却风的面50b的形状具有与固定轴1212垂直的形状。另外,旋转部件50A的吹到冷却风的面50c的形状具有相对于固定轴1212倾斜的形状。由此,旋转部件50、50A除了对于旋转部件50、50A的冷却风流路后段侧的第1导入口120a、120b、120c选择性地开闭导入口以外,还能够对导入到被敞开的第1导入口120a、120b、120c的冷却风的量进行调整。这对于设置于旋转部件50、50A的前侧的第2导入口120d也相同。根据该结构,能够与光源装置11的姿势对应地进行更适当的冷却和更高效的冷却。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光源盒20,光源盒20构成为具备光源装置单元10和盒壳体201。另外,在盒壳体201的光源装置收纳部205中,以装卸自如的方式收纳有光源装置11。另外,在盒壳体201的导入口固定部204固定导入口结构部120。并且,在将光源装置11组装于光源装置收纳部205的情况下,使第1导入口120a~120c、第2导入口120d分别与第1流出口111a~111c、第2流出口111d连通。因此,例如,在更换光源装置11的情况下,仅通过卸下旧的光源装置11,组装上新的光源装置11,就能够简单地使光源装置11的第1流出口111a~111c、第2流出口111d与固定于盒壳体201上的导入口结构部120的第1导入口120a~120c、第2导入口120d连通。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光源盒20中的光源装置11的更换。另外,由于导入口结构部120与光源装置11分体,因此,无需与光源装置11同时更换导入口结构部120,能够降低更换部件的成本。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光源盒20,通过组装2个光源装置11而能够形成高亮度的光源。另外,在更换光源装置11时,在将组装有2个光源装置11的光源盒20从投影仪1卸下后,可以逐一对各个光源装置11进行更换,因此,与2个光源装置单元10 被分别组装于投影仪1的情况相比,作为光源的处理变得容易。

另外,通过与2个光源装置11对应地分别设置导入口结构部120,使得仅通过更换光源装置11就能够与导入口结构部120进行连接,因此,无需使第1导入口120a~120c、第2导入口120d与第1流出口111a~111c、第2流出口111d连通,能够提高光源装置11的更换性。

另外,通过与2个光源装置11对应地分别设置导入口结构部120,能够与光源装置11的姿势(光源盒20的姿势)对应地分别适当地进行光源装置11的冷却。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光源盒21,具备流路结构部12,该流路结构部12构成为不具有开闭部5。根据这样的光源盒21,由于不具有开闭部5,因此,无需选择性地开闭第1导入口120a、120b、120c就能够将冷却风导入第1导入口120a、120b、120c,由此,能够应对光源装置11的侧面设置姿势用时的情况,能够适当地进行光源装置11的冷却。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光源盒20、21,通常设置姿势用的光源盒20与侧面设置姿势用的光源盒21具有是否存在开闭部5的差异。并且,光源装置11与设置姿势无关地形成为共同的结构。并且,包括开闭部5的流路结构部12和光源装置11构成为分别固定于盒壳体(例如,盒壳体201)。因此,虽然必须与投影仪1的设置姿势对应地来分别使用光源盒20、21,但是,关于光源装置11的更换,能够与设置姿势无关地全部使用共同的光源装置11来进行。由此,能够提高以通常设置姿势和侧面设置姿势这样的不同的设置姿势来使用的投影仪1中的光源装置11的更换性。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由于具备能够与投影仪1的设置姿势对应地来适当地冷却光源装置11的光源盒20,因此,能够根据投影仪1的设置姿势来延长光源装置11的寿命,还能够保持光学特性。另外,通过将光源盒20从投影仪1卸下,还能够容易地进行光源装置11的装卸。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通常设置姿势用的光源盒20由具备具有开闭部5的流路结构部12的光源装置单元10构成,侧面设置姿势用的光源盒21由具备不具有开闭部5的流路结构部12的光源装置单元10构成。并且,与投影仪1的设置姿势对应地来分别使用该2种光源盒20、21。这样,通过具备由是否存在开闭部5的差异而形成的2种光源盒20、21,能够与投影仪1的设置姿势对应,能够适当地冷却光源装置11。另外,根据这样的光源盒20、21,能够将2个光源装置11设置在1个 光源盒20(光源盒21)中来使用。因此,能够实现投影仪1的高亮度化并提高设置姿势的自由度。

并且,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的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添加各种变更和改良等来实施。下面,对变形例进行叙述。

对于上述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作为通常设置姿势,以桌子上表面设置姿势为基准来实施,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以悬吊设置姿势来实施。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中,示出了投影仪1被设置成通常设置姿势(桌子上表面设置姿势)、倾斜角度为0°(投影光轴C2为水平(与桌子上表面D平行))的情况、以及倾斜角度为90°的情况下的旋转部件50的位置并进行了说明。但是,关于投影仪1,作为倾斜角度,能够分别在上方向和下方向上180°的范围内,换而言之,能够在倾斜角度为360°的范围内进行设置以及投影,旋转部件50与所设置的倾斜角度对应地利用自重而旋转,从而能够调整第1导入口120a、120b、120c的开口状态。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中,光源盒20、21构成为在1个光源盒中具备2个光源装置11(光源装置单元10)。但是,也可以构成为在1个光源盒中具备3个以上的光源装置11(光源装置单元10)。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单元10中,被旋转部件50选择性地开闭的导入口为3个导入口。但是,并不限于此,被旋转部件50选择性地开闭的导入口也可以为2个,也可以为4个以上。另外,可以具备与该导入口对应地连通的流出口。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流路结构部12中,构成开闭部5的旋转部件50A以旋转中心孔50a为中心向+Y方向呈圆锥状扩展,面50c的形状形成为相对于固定轴1212倾斜(斜着相交)的形状。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以下述这样的方式形成的旋转部件:以旋转中心孔50a为中心与旋转部件50A相反地向-Y方向呈圆锥状扩展,面的形状形成为相对于固定轴1212倾斜(斜着相交)的形状。通过这样形成,能够调整导入到导入口中的冷却风的风量,并能够将冷却风优先导入到与欲冷却的位置对应的导入口中。在这样的旋转部件中,能够将冷却风积极地导入到设置于旋转部件的前侧的第2导入口120d中,从而能够高效地冷却发光管1101的熔接部。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流路结构部12中,构成开闭部5的旋转部件50和旋转部件50A由板状部件成型,并形成为大致均匀的厚度。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形成为随着远离旋转中心孔50a而厚度变大。通过这样形成,能够增大转矩,使得旋转部件 50或旋转部件50A能够与投影仪1的设置姿势对应地顺畅地旋转。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流路结构部12中,构成开闭部5的旋转部件50形成为下述这样的形状:旋转部件50的吹到冷却风的面50b与固定轴1212垂直。另外,旋转部件50A形成为下述这样的形状:以旋转中心孔50a为中心向+Y方向向呈圆锥状扩展,旋转部件50A的吹到冷却风的面50c相对于固定轴1212倾斜(斜着相交)。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形成为将与固定轴1212垂直的形状和相对于固定轴1212倾斜(斜着相交)的形状组合而成的形状。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中,光调制装置使用了透过型的光调制装置(透过型的液晶面板351)。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使用反射型的光调制装置。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中,使用液晶面板351作为光调制装置。但是,并不限于此,只要是一般根据图像信号对入射光束进行调制的光调制装置即可,例如可以采用微镜型的光调制装置等其他方式的光调制装置。另外,作为微镜型的光调制装置,例如可以采用DMD(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数字微镜元件)。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中,光学单元3使用了透镜集成光学系统,以使从光源装置11射出的光(光束)的照度均匀化。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使用由导光棒构成的棒集成光学系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