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用于视网膜激光的眼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69002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用于视网膜激光的眼镜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眼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用于视网膜激光的眼镜。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眼底疾病(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裂孔)等的治疗手段是对视网膜进行激光光凝。当患者右眼行激光治疗时,治疗过程中,患者需保持双眼睁开注视光源,现存在的问题是:治疗时间长,光源太强,激光对患者眼睛造成损失。因此,实际操作中,患者不能睁开左眼,不利于治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可以达到方便患者配合,减少不适感,减轻对激光对侧眼的损害的新型用于视网膜激光的眼镜。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用于视网膜激光的眼镜,包括两个镜片框、两个支架、以及连接所述两个镜片框的镜框连接段,所述镜片框内分别设置有全视网膜镜和保护镜片;所述镜框连接段上设有用于转换全视网膜镜和保护镜片位置的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旋转座、旋转轴以及旋转螺母,所述旋转轴的底端安装在所述旋转座上,所述旋转轴的顶端套接有所述旋转螺母,所述旋转轴通过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分别与所述全视网膜镜和保护镜片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镜片框的直径略大于所述全视网膜镜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镜框连接段呈弧形状。

进一步地,所述镜框连接段为软质橡胶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与镜片框之间为弹性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用于视网膜激光的眼镜,包括两个镜片框、两个支架、以及连接所述两个镜片框的镜框连接段,所述镜片框内分别设置有全视网膜镜和保护镜片;所述镜框连接段上设有用于转换全视网膜镜和保护镜片位置的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旋转座、旋转轴以及旋转螺母,所述旋转轴的底端安装在所述旋转座上,所述旋转轴的顶端套接有所述旋转螺母,所述旋转轴通过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分别与所述转换全视网膜镜和保护镜片相连;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通过旋转机构可实现全视网膜镜和保护镜片在两个镜片框之间互换,可便于病人反复使用,即所有病人共用这一副眼镜,达到方便患者配合,减少不适感,减轻对激光对侧眼的损害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全视网膜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用于视网膜激光的眼镜,包括两个镜片框1、两个支架2、以及连接所述两个镜片框1的镜框连接段3,所述镜片框1内分别设置有全视网膜镜4和保护镜片5;所述镜框连接段3上设有用于转换全视网膜镜4和保护镜片5位置的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旋转座6、旋转轴7以及旋转螺母8,所述旋转轴7的底端安装在所述旋转座6上,所述旋转轴7的顶端套接有所述旋转螺母8,所述旋转轴7通过第一连杆9和第二连杆10分别与所述全视网膜镜4和保护镜片5相连。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旋转机构可实现全视网膜镜和保护镜片在两个镜片框之间互换,即患者左眼激光时,左眼镜框中放全视网膜镜,右眼镜框中插入保护镜片;患者右眼激光时,右眼镜框中放全视网膜镜,左眼镜框中插入保护镜片,达到方便患者配合,减少不适感,减轻对激光对侧眼的损害的效果。

具体的,所述镜片框1的直径略大于所述全视网膜镜4的直径,这样便于镜片框1的大小能够与全视网膜镜4相匹配,便于镜框能够装的下激光时要用的全视网膜镜。

具体的,所述镜框连接段3呈弧形状,所述镜框连接段3为软质橡胶材料,这样有利于保护患者的鼻梁,使患者佩戴舒适。

具体的,所述支架2与镜片框1之间为弹性连接结构,这样可便多个病人反复使用,即所有病人共用这一副眼镜,有效延长其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该新型用于视网膜激光的眼镜通过旋转机构可实现全视网膜镜和保护镜片在两个镜片框之间互换,可便于病人反复使用,即所有病人共用这一副眼镜,达到方便患者配合,减少不适感,减轻对激光对侧眼的损害的效果。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