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容器套美植袋种苗培育装置及其自动控制浇灌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69003阅读:8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容器套美植袋种苗培育装置及其自动控制浇灌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容器套美植袋种苗培育装置及其自动控制浇灌系统。



背景技术:

美植袋又被称为环保植物袋,以澳洲非编织聚丙烯为主要原料,将涤纶高强线用于缝合处,使缝合处不会因腐蚀、老化等因素散开。在美植袋中培育种苗具有以下特点:(1)根系不易环绕生长;(2)土球小且不易松散;(3)移植速度快、工作量小、移栽季节大幅延长;(4)可降低多项成本;(5)可实现种苗的标准化、工厂化生产。

基于上述优点,美植袋在苗圃、作物生产、城市园林绿化中得到广泛使用,尤其在我国南方地区。我国北方地区具有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气候特点,若将美植袋直接放置于苗圃地上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1)美植袋易被大风刮到且在冬季种苗根系丧失了土温的补偿。土温对植物根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会影响植物的生长模式、各器官干物质的累积和根冠比,严重时会造成根系受冻坏死;(2)夏季暴雨时,美植袋内的基质易被雨水冲刷,造成水土流失,基质的减少严重影响了根系对养分、水分吸收等生理活动;(3)美植袋暴露于空气中,受到阳光直射后基质失水快、易老化,缩短了美植袋的使用寿命;(4)直接将植于种苗的美植袋置于圃地上,适用于短期栽培(栽培期是1~2年)。若观赏植物等出圃延迟或是滞销时(存圃时间超过2年以上),美植袋内基质易固定,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苗木对养分的需求,从而严重影响苗木的生长发育,生长量变缓,导致根系顶破美植袋向外生长。此时美植袋就丧失了应有的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容器套美植袋种苗培育装置,以及包含有该装置的自动控制浇灌系统。该种容器套美植袋种苗培育装置不仅充分发挥了美植袋的优点,同时克服了其易倒伏、易受雨水冲刷、基质含水量不可控、冬季种苗根部保温效果较差等缺点,降低了种苗越冬保养和防寒费用,全面实现了种植区域内种苗的自动灌溉,达到了水肥一体化,提高了种苗对美植袋内基质水分和肥料的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容器套美植袋种苗培育装置,包括美植袋,还包括底部开有通水孔的容器,土工滤布;所述的容器底部平铺有碎石和/或卵石,所述的土工滤布置于平铺的在碎石和/或卵石上面,所述的美植袋放置于土工滤布上面、且美植袋底部紧贴土工滤布。

所述的容器套美植袋种苗培育装置,还包括滤网,所述的滤网放置在容器底部通水孔的开口处。

所述的容器套美植袋种苗培育装置,所述的容器由混凝土筑成,其剖面为倒置的抛物线形、倒置的半球形或倒置的漏斗型,所述的美植袋为圆柱体型。

所述的容器套美植袋种苗培育装置,所述的卵石和/或碎石的粒径为0.5~5cm,所述在容器底部平铺的卵石和/或碎石的厚度为3~40cm。

一种包含有容器套美植袋种苗培育装置的自动控制浇灌系统,该系统包括土壤湿度传感器,进排水异步控制器,供水池,过滤器a,球阀,供水电子阀,取水管,三通管接头A,过滤器b,回水电子阀,集液池,水泵,回水管,底部开有通水孔的容器,滤网,土工滤布,美植袋;所述的供水池出水口与过滤器a相连接,过滤器a通过取水管与球阀相连,球阀通过取水管与供水电子阀相连,供水电子阀通过取水管与三通管接头A相连通,三通管接头A引出两条取水管支管分别为取水管支管B、取水管支管C,所述取水管支管B通过取水管与容器底部的通水孔相连接;所述的取水管支管C通过取水管与过滤器b连接,过滤器b通过取水管与回水电子阀连接,回水电子阀通过取水管与集液池的进水口相连接;集液池内设有水泵,水泵通过回水管与供水池的进水口相连接;所述的集液池上方设有混凝土浇筑板盖板;所述的土壤湿度传感器与进排水异步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进排水异步控制器的输出端与供水电子阀及回水电子阀控制连接。

所述的包含有容器套美植袋种苗培育装置的自动控制浇灌系统,所述的供水池出水口位于供水池下端的底面边缘处;所述的供水池及集液池的进水口均设置在相应池的上端。

所述的包含有容器套美植袋种苗培育装置的自动控制浇灌系统,所述的回水电子阀设置在阀门井内,所述的阀门井上方开口处设有阀门井盖板。

所述的包含有容器套美植袋种苗培育装置的自动控制浇灌系统,所述的美植袋内装有栽培基质,所述的土壤湿度传感器置于美植袋的栽培基质内。

所述的包含有容器套美植袋种苗培育装置的自动控制浇灌系统,所述的各个容器套美植袋的容器底部通水孔均在同一水平线上、且均与取水管支管B相连通。

附图说明

图1为容器套美植袋种苗培育装置;

图中符号表示的意义为:1为容器底部的通水孔,2为滤网,3为碎石和/或卵石,4为土工滤布,5为容器,6为美植袋,7为栽培基质;

图2为含有容器套美植袋种苗培育装置的自动控制浇灌系统;

图中符号表示的意义为:1为容器底部的通水孔,2为滤网,3为碎石和/或卵石,4为土工滤布,5为容器,6为美植袋,7为栽培基质,8为土壤湿度传感器,9为进排水异步控制器,10为供水池,11为过滤器a,12为球阀,13为供水电子阀,14为取水管,15为过滤器b,16为回水电子阀,17为集液池,18为水泵,19为回水管,20为混凝土盖板,21为阀门井,22阀门井盖板;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积极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将美植袋与容器相结合,克服了美植袋易倒、露地越冬致使种苗根系易受冻、美植袋暴露于空气及阳光下基质水分易散失等缺点;

(2)本实用新型中容器的存在有效阻断了种苗与土壤的接触,避免了土传病虫害的发生;

(3)观赏苗木等出圃延迟或是滞销时(存圃时间超过2年以上),美植袋内基质和空间不能满足植株生长需求时,植株根系扎破美植袋进入容器中,容器中基质为植株持续生长提供了有效的空间和物质保障;

(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包含有容器套美植袋种苗浇灌装置的自动控制浇灌系统可自动控制并调节基质含水量,可循环利用多余的水分或肥料,提高了水分及肥料的利用率,使得水分及肥料的利用率达到100%,实现零排放;该系统使用管道将每个容器进行连接,全面实现了种植区域对苗木的自动灌溉,达到了水肥一体化。

(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装置不只限制于培育观赏植物,也可用于培育谷类、豆类、薯类、纤维、油料、调料、饮料等作物,利于作物的标准化生产,提高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但是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容器套美植袋种苗培育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圆柱体型的美植袋6,还包括剖面为倒置的抛物线型的容器5(容器5是由混凝土筑成),滤网2,碎石和/或卵石3,土工滤布4;所述的容器底部开有通水孔1,通水孔的开口处铺有滤网2,所述的滤网2上面平铺有粒径为1.5cm的碎石和/或卵石3,平铺的碎石和/卵石3的厚度为10cm,碎石和/或卵石3上面铺有土工滤布4,所述的美植袋6放置在土工滤布4上面、且美植袋6底部紧贴土工滤布4,美植袋6内装有栽培基质7,美植袋6与容器5侧壁形成的空间内装有沙或基质。得到完整的容器套美植袋种苗培育装置。

实施例2

一种包含有实施例1所述容器套美植袋种苗培育装置的自动控制浇灌系统,如图2所示,该系统包括土壤湿度传感器8,进排水异控制器9,供水池10,过滤器a 11,球阀12,供水电子阀13,PE取水管14,过滤器b 15,回水电子阀16,集液池17,水泵18,PE回水管19,底部开有通水孔1的容器5,美植袋6,滤网2,碎石和/或卵石3,土工滤布4;所述的供水池10底部边缘处的出水口与过滤器a相连接,过滤器a通过PE取水管14与球阀12相连接,球阀12通过PE取水管14与供水电子阀13相连,供水电子阀13通过PE取水管14与三通管接头A相连通,三通管接头A引出两条取水管支管分别为PE取水管支管B、PE取水管支管C,所述PE取水管支管B通过PE取水管14与容器5底部的通水孔1相连接(多个容器的底部通水孔均在同一水平线上,且均通过在PE取水管支管B上设置的开口与PE取水管支管B连通);所述的取水管支管C通过PE取水管14与过滤器b连接,过滤器b通过PE取水管14与回水电子阀16连接,回水电子阀16通过PE取水管14与位于集液池17上端的进水口相连接;所述的集液池17内设有水泵18,水泵18通过PE回水管19与供水池10上端的进水口相连接;所述的集液池17上方设有混凝土浇筑板盖板20。

其中,所述的回水电子阀16设置在阀门井21内,阀门井21上端设有阀门井盖板22;所述土壤湿度传感器8设置在美植袋6内的栽培基质7内;所述的土壤湿度传感器8与进排水异步控制器9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进排水异步控制器9的输出端与供水电子阀13及回水电子阀16控制连接。

该系统的工作原理为:

使用美植袋内的栽培基质进行栽培时,启动土壤湿度传感器,土壤湿度传感器若检测到土壤的湿度低于设定的湿度,则将信号传递给进排水异步控制器,进排水异步控制器控制供水电子阀、回水电子阀的打开、关闭,供水电子阀打开、回水电子阀关闭,供水池里面的水通过过滤器a、球阀、供水电子阀由取水管通向三通管接头A,然后经过取水管支管B通向各个容器套美植袋容器底部的通水孔,对容器套美植袋内的基质进行浇灌;当土壤湿度达到设定的湿度时,土壤湿度传感器将信号传递给进排水异步控制器,进排水异步控制器控制供水电子阀、回水电子阀,供水电子阀关闭、回水电子阀打开,取水管支管B中的水经过三通管接头A进入取水管支管C中,然后经过过滤器b、回水电子阀进入集液池中,集液池中水较多时经过水泵、回水管进入供水池进行回收再利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