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87796阅读:508来源:国知局
一种聚磁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聚磁器。



背景技术:

聚磁器主要用于光学偏离器上,在光束穿过聚磁器时,需要通过聚磁器对光束进行偏振处理,现有的聚磁器仅是在其内部安装一块磁钢,依靠单块磁钢所产生的磁场对光束进行偏振处理,其结构聚磁效果差,对光束的偏振效果不明显,影响实验观察结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聚磁效果好的聚磁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聚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圆筒状的筒体,在筒体两端封盖有隔磁盖板,在筒体内安装有主磁力件,在主磁力件两端分别设有上副磁力件和下副磁力件,在上副磁力件和下副磁力件内侧分别设有上辅助磁力件和下辅助磁力件,主磁力件、上辅助磁力件及下辅助磁力件的磁流方向均与筒体轴线方向相同,上副磁力件和下副磁力件的磁流方向均与筒体径向方向相同且上副磁力件和下副磁力件的磁流方向相反,在主磁力件、辅助磁力件和隔磁盖板上均开设有相贯通的聚磁孔。

在上述的聚磁器中,主磁力件呈圆环状并由若干主磁力块合围而成,主磁力块的内端弧长小于主磁力块的外端弧长,主磁力块的N极面朝上副磁力件,主磁力块的S极面朝下副磁力件。

在上述的聚磁器中,上副磁力件呈圆环状并由若干上副磁力块合围而成,上副磁力块的内端弧长小于副磁力块的外端弧长,上副磁力块的S极面朝套筒,上副磁力块的N极面朝上辅助磁力件。

在上述的聚磁器中,下副磁力件呈圆环状并由若干下副磁力块合围而成,下副磁力块的内端弧长小于副磁力块的外端弧长,下副磁力块的N极面朝套筒,下副磁力块的S极面朝下辅助磁力件。

在上述的聚磁器中,上辅助磁力件和下辅助磁力件均呈圆筒状且上辅助磁力件和下辅助磁力件的内壁均与主磁力件内壁齐平。

在上述的聚磁器中,上辅助磁力件的S极及下辅助磁力件的N极面朝相对应的隔磁盖板,上辅助磁力件的N极及下辅助磁力件的S极面朝主磁力件。

在上述的聚磁器中,在筒体内安装有隔磁套,上述的主磁力件、上副磁力件和下副磁力件均位于隔磁套内,所述的隔磁盖板抵靠至隔磁套端部处。

在上述的聚磁器中,在隔磁盖板上开设有若干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筒体内安装多个磁力件,各磁力件的排放位置及磁场方向不同,同时在主磁力件、辅助磁力件和隔磁盖板上均开设有相贯通的聚磁孔,使得各磁力件所产生的磁场力汇聚于聚磁孔中,对穿过聚磁孔的光束进行有效偏振处理,保证实验观察结果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主磁力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上副磁力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下副磁力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上辅助磁力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筒体;2、隔磁盖板;2a、通孔;3、隔磁套;4、主磁力件;4a、主磁力块;5、上副磁力件;5a、上副磁力块;6、下副磁力件;6a、下副磁力块;7、上辅助磁力件;8、下辅助磁力件;9、聚磁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至图5所示,本聚磁器包括呈圆筒状的筒体1,在筒体1两端封盖有隔磁盖板2,在筒体1内安装有主磁力件4,在主磁力件4两端分别设有上副磁力件5和下副磁力件6,在上副磁力件5和下副磁力件6内侧分别设有上辅助磁力件7和下辅助磁力件8,主磁力件4、上辅助磁力件7及下辅助磁力件8的磁流方向均与筒体1轴线方向相同,上副磁力件5和下副磁力件6的磁流方向均与筒体1径向方向相同且上副磁力件5和下副磁力件6的磁流方向相反,在主磁力件4、辅助磁力件和隔磁盖板2上均开设有相贯通的聚磁孔9。

进一步的,主磁力件4呈圆环状并由若干主磁力块4a合围而成,主磁力块4a的内端弧长小于主磁力块4a的外端弧长,主磁力块4a的N极面朝上副磁力件5,主磁力块4a的S极面朝下副磁力件6。主磁力件4由多个主磁力块4a合围而成,不仅方便制造,组装方便,而且主磁力块4a合围后各主磁力块4a内端合围形成聚磁孔9。

进一步的,上副磁力件5呈圆环状并由若干上副磁力块5a合围而成,上副磁力块5a的内端弧长小于副磁力块的外端弧长,下副磁力件6呈圆环状并由若干下副磁力块6a合围而成,下副磁 力块6a的内端弧长小于副磁力块的外端弧长,上副磁力块5a和下副磁力块6a的大小相同,其中上副磁力块5a的S极面朝套筒,上副磁力块5a的N极面朝上辅助磁力件7,下副磁力块6a的N极面朝套筒,下副磁力块6a的S极面朝下辅助磁力件8。

进一步的,上辅助磁力件7和下辅助磁力件8均呈圆筒状且上辅助磁力件7和下辅助磁力件8的内壁均与主磁力件4内壁齐平。上辅助磁力件7和下辅助磁力件8均呈圆筒状,两者中部的空即为聚磁孔9,同时上辅助磁力件7和下辅助磁力件8的内壁均与主磁力件4内壁齐平使得各聚磁孔9的内径相同,保证聚磁效果。

上辅助磁力件7与下辅助磁力件8大小相同,且上辅助磁力件7的S极及下辅助磁力件8的N极面朝相对应的隔磁盖板2,上辅助磁力件7的N极及下辅助磁力件8的S极面朝主磁力件4。

进一步的,在筒体1内安装有隔磁套3,上述的主磁力件4、上副磁力件5和下副磁力件6均位于隔磁套3内,所述的隔磁盖板2抵靠至隔磁套3端部处。通过隔磁套3使得主磁力件4、上副磁力件5和下副磁力件6所产生的磁场被限制在筒体1内,同时通过隔磁套3和隔磁盖板2将各磁力件限制于筒体1内,使其不会产生偏移,保证聚磁效果。

进一步的,在隔磁盖板2上开设有若干通孔2a。

本聚磁器主要用于光学偏离器上,当光束穿过隔磁盖板2的聚磁孔9进入至筒体1内时,主磁力件4的磁流方向为竖直方向,由主磁力件4的N极射出,当传递至上副磁力件5上时,上副磁力件5的磁流方向为水平方向,主磁力件4的磁场力经上副磁力件5加强后由上副磁力件5的N极射出并传递至上辅助磁力件7上,上辅助磁力件7的磁流方向为竖直方向,磁场力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并由上辅助磁力件7的N极射出并传递至下辅助磁力件8上并回至主磁力件4的S极,从而形成一个有效的磁场回路,使 得各磁力件所产生的磁场力汇聚于聚磁孔9中,对穿过聚磁孔9的光束进行有效偏振处理,保证实验观察结果的准确性。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