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立体成像及视觉增强的智能眼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21848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眼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立体成像及视觉增强的智能眼镜。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传感器技术和生物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可以用于智能可穿戴移动设备的需求与日俱增。智能眼镜就是其中一个受关注的发展方向.智能眼镜,它把微型智能信息处理设备附加在眼镜一起,智能机的投影式显示器置于眼睛前方,将要显示的内容叠加在使用者的视野中,可以边做其他事情边使用智能设备通信或者上网等各种应用,非常方便。但是,现在的智能眼镜一般只设置一个摄像头,所以呈现的图像是平面图像,没有立体感,用户的真实体验性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可以立体成像的智能眼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立体成像及视觉增强的智能眼镜,所述智能眼镜包括眼镜主体和手持主机,所述眼镜主体和手持主机通过电缆连接,所述眼镜主体包括镜架本体、设置在镜架本体前部的头显摄像头以及设置在镜架本体前部用于在视网膜上立体成像的双眼光机,所述手持主机包括微处理器以及设置在手持主机前端的手持端摄像头,所述头显摄像头和手持端摄像头与微处理器连接,所述微处理器接收来自于头显摄像头或手持端摄像头的图像信号,处理后传递给所述双眼光机进行图像处理。

本实用新型智能眼镜工作时,头显摄像头或手持端摄像头捕捉画面,与微处理器中的数据库或者云端数据库图像做对比,匹配的话,就能推送相应的内容(包括视频音频、3D模型、动画、文字、图像),叠加到识别图上或设计决定的相应位置,呈现在眼前的近眼显示光机上,产生的裸眼3D的立体视觉,呈现全息影像。

所述的双眼光机包括投影仪以及用于将投影仪信号聚焦到视网膜的半透明棱镜,所述投影仪与微处理器连接,投影仪的信号通过半透明棱镜将图像投射在人体视网膜上,实现解放双手,第一视角的人机交互式体验,运用可更换外观的结构方式,增加体验的趣味性,而且通过光学折射的方式,在视网膜上呈现的是虚像,对视力不会造成影响。

所述的镜架本体内部设有用于接收语音信号并转化成电信号的语音识别器以及与语音识别器连接并用于控制摄像头开闭的控制器。

所述的双眼光机外部设有用于保护双眼光机的框架和遮光镜片,所述遮光镜片内嵌于框架中,所述框架通过卡扣与所述镜架本体连接,这样的设置使得框架的更换更加方便。

所述的镜架本体的后部还设有用于宽松程度的调节带,通过该调节方式,使得屏幕更方便与视线焦点对正以及佩戴稳固。

所述的手持主机内设有无线信号接收器,所述无线信号接收器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无线信号包括蓝牙、wifi等信号,使得用户无需动手便可上网冲浪或者处理文字信息和电子邮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通过摄像头捕捉画面,做图像识别处理后,将相应的内容(3D模型、动画、视频、文字、图像)与现实场景融合后,在微处理器经图形处理算法处理后。再通过双眼光机将显示画面折射到人体视网膜上,产生的裸眼3D的立体视觉,呈现全息影像,人机交互感更强;

(2)通过光学折射的方式将图像呈现在视网膜上,在视网膜上呈现的是虚像,对视力不会造成影响;

(3)设有无线信号接收器,使得用户无需动手便可上网冲浪或者处理文字信息和电子邮件;

(4)框架通过卡扣与镜架本体连接,及框架可以方便的拆装及更换,可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进行替换,实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眼镜主体,11为镜架本体,12为头显摄像头,13为双眼光机,14为框架,15为遮光镜片,16为调节带,2为手持主机,21为微处理器,22为手持端摄像头,3为电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用于立体成像及视觉增强的智能眼镜,智能眼镜包括眼镜主体1和手持主机2,眼镜主体1和手持主机2通过电缆3连接,眼镜主体1包括镜架本体11、设置在镜架本体11前部的头显摄像头12以及设置在镜架本体11前部用于在视网膜上立体成像的双眼光机13,手持主机2包括微处理器21以及设置在手持主机2前端的手持端摄像头22,头显摄像头12和手持端摄像头22与微处理器21连接,微处理器21接收来自于头显摄像头12或手持端摄像头22的图像信号,处理后传递给双眼光机13。

本实用新型智能眼镜工作时,将头显摄像头12或手持端摄像头22面向待观测物品,摄像头将图像信号传递给微处理器21,然后微处理器21经图形处理算法处理后,传递给双眼光机13,最终在人体视网膜呈现立体图像。由于画面在图形处理时会将图形分割,分别的呈现在左右两个光机13上,两个图像叠加后呈现立体图像。

双眼光机13包括投影仪以及用于将投影仪信号聚焦到视网膜的半透明棱镜,投影仪与微处理器21连接,投影仪的信号通过半透明棱镜将图像投射在人体视网膜上,实现解放双手,第一视角的人机交互式体验,运用可更换外观的结构方式,体现趣味性,而且通过光学折射的方式,对视力的影响降到最低。

镜架本体11内部设有用于接收语音信号并转化成电信号的语音识别器以及与语音识别器连接并用于控制头显摄像头12开闭的控制器。

双眼光机13外部设有用于保护双眼光机13的框架14和遮光镜片15,遮光镜片15内嵌于框架14中,框架14通过卡扣与镜架本体11连接,这样的设置使得框架14的更换更加方便。

镜架本体11的后部还设有用于宽松程度的调节带16,通过该调节方式,使得屏幕更方便与视线焦点对正以及佩戴稳固。

手持主机2内设有无线信号接收器,无线信号接收器与微处理器21连接。本实用新型无线信号包括蓝牙、wifi等信号,使得用户无需动手便可上网冲浪或者处理文字信息和电子邮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