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换腿眼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50063阅读:1231来源:国知局
可换腿眼镜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眼镜,尤其涉及一种可换腿眼镜。



背景技术:

眼镜是大多数人必备的装备,随着近视人群的日益增长,眼镜的使用量大大提高,通常的眼睛设计是镜架和镜腿之间采用铰接的方式进行连接,这种连接方式使用久了会导致镜架和镜腿之间的连接松动,而且在镜腿的更换上不够方便,时间久了,铰接轴也会生锈,功能会退化,不利于较长时间的佩戴,也不利于较方便的去更换更好的镜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可换腿眼镜,该可换腿眼镜主要采用插接的方式进行快速、简便的插接,以完成镜腿之间的更换,代替,而且插接的牢固性好,可以延长使用时间,并且插接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使用方便,节约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可换腿眼镜,包括两个镜圈本体、一体连接在两个镜圈本体外侧边上的镜腿以及一体连接在两个镜圈本体之间的连接体;每个所述镜圈本体上均一体加工有镜圈凸缘,每个所述镜圈凸缘上均一体加工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内设置T型块,每个所述镜腿上与所述镜圈凸缘相连接的部位设有与所述镜腿折弯形成的折弯连接端,在所述折弯连接端的内侧面上一体加工有与所述T型块相匹配的带有T型空腔的开口槽。

进一步的,所述T型块通过至少一个丝通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插接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折弯连接端与所述镜腿之间的折弯角度在90-120°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T型块的横边和竖边形成2个卡槽;所述带有T型空腔的开口槽上还一体加工有与所述T型块插接时相对应的卡脚。

进一步的,所述T型块横边的上端面、下端面与其对应的所述插接槽的顶边和底边之间的距离等同于所述带有T型空腔的开口槽槽边的厚度。

进一步的,所述T型块为金属材质制成,所述镜腿为塑料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眼镜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不能及时较方便的更换镜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具体的就是在镜圈本体的镜圈凸缘上设置插接槽,插接槽内设置T型块,同时在镜腿上设置与T型块相互稳固插接的带有T型空腔的开口槽,在更换时,直接将新的镜腿上位于折弯连接端的开口槽与T型块吻合插接,实现较快的更换,而且采用T型块和带有T型空腔的开口槽的这种结构进行插接后插接更牢靠,并且为了提高T型块的稳定性,可通过丝通将T型块牢固的固定在镜圈凸缘的插接槽内,只要T型块的稳定性高,则T型块与开口槽插接的稳定性就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示意图。

图2为图1A部分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T型块和带有T型空腔的开口槽相互插接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T型块和带有T型空腔的开口槽相互分离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T型块和丝通的连接示意图。

其中:1-镜圈本体,2-镜腿,21-折弯连接端,3-连接体,4-镜圈凸缘,5-插接槽,6-丝通,7-T型块,8-带有T型空腔的开口槽, 9-卡脚, 10-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附图1-7所示的可换腿眼镜,包括两个镜圈本体1、一体连接在两个镜圈本体1外侧边上的镜腿2以及一体连接在两个镜圈本体1之间的连接体3,两个镜圈本体1和连接体3一体构成镜框架,所述镜腿2为塑料材质制成;每个所述镜圈本体1上均一体加工有镜圈凸缘4,所述镜圈凸缘4为镜圈本体1,且分别位于所述镜圈本体1左上角和右上角处,是与镜腿2连接的部位,每个所述镜圈凸缘4上均一体加工有插接槽5,所述插接槽5内设置T型块7,所述T型块7为金属材质制成,所述T型块7通过两个丝通6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插接槽5内,丝通6可以将T型块7更加牢固的固定在插接槽5内,每个所述镜腿2上与所述镜圈凸缘4相连接的部位设有与所述镜腿2折弯形成的折弯连接端21,所述折弯连接端21与所述镜腿2之间的折弯角度在90-120°,在所述折弯连接端21的内侧面上一体加工有与所述T型块7相匹配的带有T型空腔的开口槽8,所述T型块7的横边和竖边形成2个卡槽10;所述带有T型空腔的开口槽8上还一体加工有与所述T型块7插接时相对应的卡脚9,所述T型块7横边的上端面、下端面与其对应的所述插接槽5的顶边和底边之间的距离等同于所述带有T型空腔的开口槽8槽边的厚度,替换时,将折弯连接端21的带有T型空腔的开口槽8从侧面插进固定在插接槽5内的T型块7上,该过程能较快实现,简单,快捷,并且T型块7位于插接槽5内不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其功能也不会退化,能够保证较长时间使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