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像镜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06088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成像镜头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学元件,具体的说是一种应用在便携式电子装置上的成像镜头。



背景技术:

近年来,可携式电子装置发展快速,例如智能电子装置、平板电脑等,己充斥在现代人的生活中,而装载在可携式电子装置上的成像镜头模块也随之蓬勃发展。但随着科技的进步,使用者对于镜头的成像品质的要求也愈来愈高。

其中,遮光板作为一种常用于成像镜头中的光学元件,当外界光线进入成像镜头中时,经由设置在镜组中的遮光板可以阻挡、吸收杂散光线,并且,与遮光板相邻的两片透镜由于遮光板的隔挡,从而两片透镜之间的距离可以通过遮光板来调节。现有技术中,上述两片透镜的间隔距离根据实际情况需要不同的间隔距离,从而选用不同厚度的遮光板,这种方式使得遮光板需要设计成多种厚度来满足透镜的要求,遮光板的适用范围变得局限。

因此,如何使安装在相邻两透镜中的遮光板满足多种距离间隔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成像镜头,该成像镜头中的内壁上设有多组不同水平高度凸台,卡槽通过与镜筒内的凸台配合,从而改变遮光板相邻两块透镜的空间间隔。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成像镜头,包含具有至少2片透镜的透镜组、镜筒、设于任意两相邻透镜之间的遮光板,所述镜筒包含:形成通光孔的第一筒壁、自所述第一筒壁弯折延伸的第二筒壁,所述镜筒包含内壁及与所述内壁相对应的外壁,所述第二筒壁的内壁上环设有N个卡合位,各卡合位包含M个等距开设在所述内壁上的凸台,且所述N与所述M均为大于1的自然数;

其中,所述凸台朝向所述第一筒壁方向的一侧为承靠面,且同一卡合位内各凸台的水平高度相同,而与其他卡合位内凸台的水平高度不同;

所述遮光板上等距环设有M个用于同时与任意一个卡合位内的各凸台契合的卡槽及用于容纳其余卡合位的各凸台的避空槽,且所述遮光板与位于所述第一筒壁一侧的相邻透镜之间存在间隔。

本实施方式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镜筒的内壁上等距环设有多组凸台,凸台朝向第一筒壁方向的一侧为承靠面,且同一组凸台的承靠面水平高度相同,并与其余组内的凸台承靠面的水平高度不同,而遮光板上等距环设有一组卡槽、多组避空槽,又因为各卡槽可以同时与任意一组内的各凸台相互契合,而各避空槽用于容纳其余组内的凸台,需要注意的是,遮光板与位于第一筒壁一侧的相邻的透镜是隔开的,两者不接触,中间存在间隙,从而当遮光板与镜筒组装时,可以通过旋转遮光板,选择遮光板上的卡槽与不同高度的凸台契合,以此改变遮光板上卡槽与相邻的透镜之间的空间间隔,进而,改变遮光板与位于第一筒壁一侧的相邻透镜之间的空气间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并且,无需设计多种厚度的遮光板,适用范围广泛,节约设计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凸台与所述镜筒一体成型。从而保证镜筒的制造便利性。

进一步的,所述承靠面为一水平面。尽可能增大凸台与卡槽的作用面的面积,使遮光板保持稳定的承靠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避空槽的深度大于所述凸台的最大高度。进一步保证凸台的承靠面不与避空槽的槽底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卡槽的深度小于所述凸台的最小高度。这样才能保证凸台在嵌入到卡槽中时,凸台的承靠面能够与卡槽的槽底接触,从而保证卡槽与凸台的相互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遮光板朝向所述第一筒壁一侧的相邻透镜与所述镜筒通过点胶固定。提高整个成像镜头结构的稳定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遮光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遮光板镜筒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镜筒的示意图。

其中,1为镜筒、2遮光板、11为第一筒壁、12为第二筒壁、13为内壁、14为凸台、21为卡槽、22为避空槽、23为缺口、3为透镜、1’为镜筒、14’为凸台、13’为内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成像镜头,结合图1、图2、图3所示,包含具有至少2片透镜的透镜组3、镜筒1、设与任意两相邻透镜之间的遮光板2。透镜组2包含多片透镜,本实施方式以6片透镜为例进行阐述,而遮光板2是位于任意两相邻透镜之间,即遮光板2的两侧皆有相邻的透镜。

上述提到的镜筒1包含:形成通光孔的第一筒壁11、自第一筒壁11弯折延伸的第二筒壁12,所述镜筒1包含内壁13及与内壁13相对应的外壁14。

值得一提的是,内壁13上环设有多组卡合位,本实施方式以3组卡合位为例进行说明,各卡合位包含等距环设在内壁13上的2个凸台15,其中,凸台15朝向第一筒壁11方向的一侧为承靠面。作为优选的,承靠面为一平面。需要注意的是,同一卡合位内的各凸台15的承靠面在同一水平高度上,并且,与其余卡合位内凸台15承靠面水平高度不同,即每一组凸台15的在镜筒1内的高度是唯一的。本实施方式中,每组的凸台15均设置了2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设置任意数量的凸台。

另外,为了配合凸台15,遮光板2上等距环设有2个卡槽21、4个避空槽22,卡槽21与避空槽22的数量根据凸台15的数量而定,特别的,卡槽21与避空槽22的数量之和至少要等于凸台15的数量。并且,这2个卡槽21同时与任意一个卡合位内的各凸台15相互契合,各避空槽22用于容纳其余组内的凸台15,在遮光板2与镜筒1组装时,可通过旋转装遮光板2,使凸台15嵌入到遮光板2上的卡槽21和避空槽22中。

需要注意的是,遮光板2与位于第一筒壁11一侧的相邻透镜之间始终存在间隔,本实施方式的透镜组3以6片透镜为例进行说明,遮光板2在组装时,与遮光板2相邻的为第5片透镜和第6片透镜,其中,遮光板2与第5片透镜存在间隔。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空间间隔随着卡槽21与不同水平高度的凸台15的配合而变化,即凸台15的水平高度越大,卡槽21与凸台15配合后,遮光板2与第5片透镜的距离越大。值得注意的是,卡槽21的深度小于凸台15的最小高度,这样才能保证凸台15在嵌入到卡槽21中时,凸台15的承靠面能够与卡槽21的槽底接触,从而保证卡槽21与凸台15的相互作用。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2个卡槽21只能与其中的同一卡合位的2个水平高度相同的凸台15配合,而剩余凸台15容纳于避空槽22中,为了使所有高度的凸台15都能够容纳在避空槽22中,避空槽22的深度大于凸台15的最大高度。这样不管是哪一组凸台15嵌入避空槽22中,都可以保证凸台15的承靠面不与避空槽22的槽底接触。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凸台15与镜筒1一体成型,且凸台15为形成于镜筒1内壁13上的台阶上的块状结构。遮光板2自其边缘向着遮光板2的中心轴凹陷形成缺口23,具体地说,遮光板2装入镜筒1之前,在遮光板2朝向第一筒壁11的一侧已经安装有多片透镜了,镜筒1内位于遮光板2朝向第一筒壁11一侧的相邻透镜与镜筒1通过点胶固定,当遮光板2组装时,为了进一步确保遮光板2与相邻透镜隔开,本实施方式中在将第5片透镜装入镜筒1后,将遮光板2与镜筒1通过在缺口23处点胶,从而遮光板2固定于镜筒1内。

本实施方式透镜组还包括设置于遮光板2下方的第六片透镜,第六片透镜的像侧面设有压环,压环将第六片透镜固定于镜筒1内,其中,压环可与镜筒1通过胶固定,也可与镜筒1通过过盈配合固定。

综上所述,由于镜筒1的内壁13上等距环设设有多组凸台15,凸台15朝向第一筒壁11方向的一侧为承靠面,且同一组凸台15的承靠面在同一水平面,并与其余组内的凸台15承靠面所在的水平面相互平行,而遮光板2上等距环设有1组卡槽21、多组避空槽22,又因为各卡槽21可以同时与任意一组内的各凸台15相互契合,而各避空槽22用于容纳其余组内的凸台15,需要注意的是,遮光板与位于第一筒壁一侧的相邻的透镜是隔开的,两者不接触,中间存在间隙,从而当遮光板2与镜筒1组装时,可以通过旋转遮光板2,选择遮光板2上的卡槽21与不同高度的凸台15契合,以此改变遮光板2上卡槽21与相邻的透镜之间的空间间隔,进而,改变遮光板2与位于第一筒壁11一侧的相邻透镜之间的隔空间间隔,这种设计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并且,无需设计多种厚度的遮光板2,适用范围广泛,节约设计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成像镜头,主要区别之处在于:在本实施方式二中,结合图4所示,凸台15’为自镜筒1’的内壁13’向着镜筒1’的中心轴延伸而成板状结构。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