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入网及室内布线光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17467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通信光缆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接入网及室内布线光缆。



背景技术:

随着光通信技术的发展,光纤入户的覆盖面不断扩大。为了实现光纤入户,往往需要将不同种类的接入网光缆和室内布线类光缆连接起来,其原因在于常规的接入网光缆都为室外或者室内外连接用光缆,需要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较宽的使用温度范围,使得常规的接入网光缆较重。而室内布线类光缆仅适用于楼宇交接箱、竖井和线槽的铺设需要,对阻燃和环保性能有很高的要求,但是其机械和温度性能不及室外光缆。由于接入网光缆和室内布线类光缆的结构和性能不同,造成光缆产品种类越来越多,施工难度大且繁琐,不易维护,光缆施工和维护费用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入网及室内布线光缆,可同时满足室内外接入及室内布线的使用,扩大了光缆的适用范围,降低了光缆入户的施工难度和成本,极大地提高了光缆入户的施工效率。

本发明提供一种接入网及室内布线光缆,所述接入网及室内布线光缆从外向内依次包括:

外护套;

铝带,其沿光缆长度方向设置;

阻水带,其沿光缆长度方向设置;

加强元件,其内设有两根沿光缆长度方向设置的撕裂绳;

内护套;

缆芯,其包括至少一个光单元和包裹在所述光单元外周的非金属增强件,所述光单元包括微束管和设于所述微束管内的多根光纤,所述微束管内填有阻燃阻水件。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外护套的材料为聚乙烯、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或者聚氯乙烯。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加强元件为芳纶纱或者玻璃纱,所述撕裂绳由芳纶纱制成。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在所述光缆的横截面上,两根所述撕裂绳的连线穿过所述外护套的几何中心。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内护套的材料为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微束管的材料为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微束管的壁厚为0.09~0.12mm。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非金属增强件由芳纶纱制成。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阻燃阻水件为触变型阻燃阻水纤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1)本发明外护套、铝带和阻水带可由撕裂绳轻松开剥,在接入交接箱或引入室内时,只需保留至内护套即可,可同时满足室内外接入及室内布线的使用,扩大了光缆的适用范围,降低了光缆入户的施工难度和成本,极大地提高了光缆入户的施工效率。

(2)与室外松套管结构相比,本发明中的光单元具有徒手开剥、方便熔纤、光纤密集度大、超抗弯等优点,不但增大了单位截面积内的光纤密度,提高了光缆的光纤容积率,而且光缆直接引入室内也无需太多工具,便可以完成室内布线,施工方便。

(3)本发明中的外护套和铝带不仅可以满足接入网光缆所需的机械和环境性能,铝带还能起到良好的防鼠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接入网及室内布线光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护套,2-铝带,3-阻水带,4-加强元件,41-撕裂绳,5-内护套,6-光单元,61-微束管,62-光纤,63-阻燃阻水件,7-非金属增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见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接入网及室内布线光缆,接入网及室内布线光缆从外向内依次包括外护套1、铝带2、阻水带3、加强元件4、内护套5和缆芯。

外护套1的材料为聚乙烯、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或者聚氯乙烯。外护套1紧密包覆于铝带2上,铝带2和阻水带3沿光缆长度方向设置,铝带2内壁与阻水带3紧密包覆,并纵向包覆在加强元件4外部。

加强元件4内设有两根沿光缆长度方向设置的撕裂绳41,加强元件4为芳纶纱或者玻璃纱,撕裂绳41由芳纶纱制成。在光缆的横截面上,两根撕裂绳41的连线穿过外护套1的几何中心。

当加强元件4和撕裂绳41均由芳纶纱制成时,加强元件4和撕裂绳41之间结合紧密,而且撕裂绳41本身也具有抗拉作用,因此能够提高光缆的整体抗拉强度。

本发明包括内外双层结构,外层结构包括外护套1、铝带2、阻水带3和加强元件4,内层结构包括内护套5和缆芯,外层结构不仅可以满足接入网光缆所需的机械和环境性能,铝带2还能起到良好的防鼠效果。内护套5的材料为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可有效提高线缆的防火能力。外护套和铝带可由撕裂绳轻松开剥,在接入交接箱或引入室内时,只需保留至内护套5即可,可同时满足室内外接入及室内布线的使用,扩大了光缆的适用范围,降低了光缆入户的施工难度和成本,极大地提高了光缆入户的施工效率。

缆芯包括至少一个光单元6和包裹在光单元6外周的非金属增强件7,光单元6包括微束管61和设于微束管61内的多根光纤62,微束管61内填有阻燃阻水件63。光纤62为着色光纤,非金属增强件7由芳纶纱制成,阻燃阻水件63为触变型阻燃阻水纤膏。微束管61的材料为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微束管61的壁厚为0.09~0.12mm,例如,微束管61的壁厚可以为0.09mm、0.1mm、0.11mm或者0.12mm。内护套5和微束管61的材料均采用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且微束管61内的阻燃阻水件63为触变型阻燃阻水纤膏,适应室内光缆的阻燃、环保要求。

当缆芯包括多个光单元6时,非金属增强件7也设于多个光单元6之间。

与室外松套管结构相比,本发明中的光单元6具有徒手开剥、方便熔纤、光纤密集度大、超抗弯等优点,不但增大了单位截面积内的光纤密度,提高了光缆的光纤容积率,而且光缆直接引入室内也无需太多工具,便可以完成室内布线,施工方便。

本发明的接入网及室内布线光缆直接引入室内无需太多工具,便可以完成室内布线,施工方便,应用范围广,适用性强。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入网及室内布线光缆,涉及通信光缆技术领域。接入网及室内布线光缆从外向内依次包括:外护套;铝带,其沿光缆长度方向设置;阻水带,其沿光缆长度方向设置;加强元件,其内设有两根沿光缆长度方向设置的撕裂绳;内护套;缆芯,其包括至少一个光单元和包裹在光单元外周的非金属增强件,光单元包括微束管和设于微束管内的多根光纤,微束管内填有阻燃阻水件。本发明外护套和铝带可由撕裂绳轻松开剥,在接入交接箱或引入室内时,只需保留至内护套即可,可同时满足室内外接入及室内布线的使用,扩大了光缆的适用范围,降低了光缆入户的施工难度和成本,极大地提高了光缆入户的施工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刘维思;罗凡;付靖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3.15
技术公布日:2017.08.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