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控制方法和显示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18125发布日期:2018-12-19 05:33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控制方法和显示设备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控制方法和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显示面板是一种用于显示图像的装置,但随着科技的发展,给显示面板集成各种各样的功能成为了一种趋势。例如,在显示面板中设置光传感器,就能够在显示面板中集成获取光信息的功能,显示面板能够根据获取的光信息进一步实现指纹识别和环境光测量等功能。

相关技术中有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中包括有用于进行显示控制的薄膜晶体管(thinfilmtransistor,tft)阵列、用于获取光信息的光传感器阵列、控制线阵列和接收线阵列。控制线阵列和接收线阵列均与光传感器阵列连接,控制线阵列用于控制光传感器阵列,接收线阵列用于接收光传感器阵列获取的光信息。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相关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上述方式通过设置光传感器阵列、控制线阵列和接收线阵列来在显示面板中集成获取光信息的功能,在显示面板中设置了较多的线路和器件,可能影响显示面板的开口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控制方法和显示设备。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衬底基板;

所述衬底基板上设置有用于实现显示控制功能的包括多个显示薄膜晶体管的显示薄膜晶体管阵列、包括多条栅线的栅线阵列、包括多个光传感器的光传感器阵列和包括多条接收线的接收线阵列,所述显示薄膜晶体管阵列中每个显示薄膜晶体管均连接有所述栅线阵列中的一条栅线;

所述光传感器阵列中的每个光传感器均连接有所述栅线阵列中的一条栅线,所述每个光传感器连接的栅线用于控制所述每个光传感器;

所述光传感器阵列中的每个光传感器均连接有所述接收线阵列中的一条接收线,所述接收线阵列用于接收所述光传感器阵列获取的光信息。

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还设置有包括多个透镜的透镜阵列,所述透镜阵列位于所述光传感器阵列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且所述透镜阵列中的透镜与所述光传感器阵列中的光传感器一一对应。

可选的,所述透镜阵列中的每个透镜为微透镜阵列;

或,

所述透镜阵列中的每个透镜为菲涅尔透镜。

可选的,所述透镜阵列为包括多个液晶透镜的液晶透镜阵列,

所述液晶透镜阵列中的任意一个液晶透镜包括液晶层和控制电极,所述控制电极用于控制所述任意一个液晶透镜的焦距。

可选的,所述液晶透镜阵列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

可选的,所述光传感器阵列中的任意一个光传感器包括第二薄膜晶体管和光电转换器,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包括有源层、第一极、第二极和栅极;

所述栅极与所述栅线阵列中的预设栅线连接,所述第一极与所述光电转换器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极与所述接收线阵列中的预设接收线连接,所述光电转换器的负极与所述栅极连接。

可选的,所述衬底基板上设置有衬底层;

所述衬底层上设置有所述有源层,所述有源层上设置有第一绝缘层;

所述第一绝缘层上设置有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有源层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内;

所述通孔内设置有所述栅极;

所述栅极上设置有所述光电转换器,所述光电转换器的负极与所述栅极接触;

所述第二绝缘层上设置有所述第一极,所述第一极与所述光电转换器的正极接触,并通过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上的第一过孔与所述有源层电连接;

所述第二绝缘层上设置有第三绝缘层;

所述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和所述第三绝缘层上还设置有第二过孔,所述第二过孔内设置有所述第二极,所述第二极与所述有源层电连接;

所述第三绝缘层上设置有预设接收线,所述预设接收线通过所述第二过孔与所述第二极电连接,所述预设接收线和所述第二极为同一构图工艺形成。

可选的,所述第一极由透明导电材料构成,所述第一极覆盖在所述光电转换器的正极上;

和/或,

所述光电转换器的负极覆盖在所述栅极上。

可选的,所述第一极和所述有源层的接触位置还设置有欧姆接触层;

和/或,

所述第二极和所述有源层的接触位置还设置有欧姆接触层。

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中还设置有包括多条数据线的数据线阵列,

所述接收线阵列中接收线的排布方向与所述数据线阵列中数据线的排布方向平行;

或,

所述接收线阵列中接收线的排布方向与所述栅线阵列中栅线的排布方向平行。

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中还设置有包括多条数据线的数据线阵列,所述显示面板上包括由所述多条栅线和所述多条数据线纵横交错分割成的多个子像素区域,

所述光传感器阵列中光传感器的数量小于或等于所述子像素区域的数量。

可选的,所述光传感器阵列中包括预设个数的光传感器。

可选的,所述多个子像素区域中,每n个子像素区域中包括有一个所述光传感器,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可选的,所述光传感器阵列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开口区域。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控制方法,用于第一方面提供的显示面板,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栅线阵列中的栅线控制光传感器阵列中的光传感器开启;

通过接收线阵列中的接收线接收所述光传感器阵列中的光传感器获取的电信号;

根据所述电信号获取光信息。

可选的,所述通过栅线阵列中的栅线控制光传感器阵列中的光传感器开启,包括:

在所述显示面板进行显示时,通过所述栅线中的电压控制所述光传感器阵列中的光传感器开启。

可选的,所述光传感器阵列中的任意一个光传感器包括第二薄膜晶体管和光电转换器,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包括有源层、第一极、第二极和栅极,所述栅极与所述栅线阵列中的预设栅线连接,所述第一极与所述光电转换器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极与所述接收线阵列中的预设接收线连接,所述光电转换器的负极与所述预设栅线连接,

所述根据所述电信号获取光信息,包括:

从所述接收线阵列中每个接收线获取电信号中筛选出至少一个有效电信号,所述有效电信号为电压大于所述栅线的电压的电信号;

根据预设公式获取所述至少一个有效电信号中每个有效电信号的标准值,所述预设公式为:所述为所述至少一个有效电信号中任一有效信号的标准值,所述vp为所述任一有效信号,所述vg为所述栅线的电压;

根据所述每个有效电信号的标准值获取光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用于制造第一方面提供的显示面板。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设备,所述显示设备包括第一方面提供的显示面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使光传感器和用于显示的薄膜晶体管共用栅线来减少需要设置的线路,增大了显示面板的开口率。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在显示面板中设置了较多的线路和器件,可能影响显示面板的开口率的问题。达到了在设置较少的线路的情况下,就能够在显示面板上设置光传感器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7是图2-6所示显示面板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8是图2-1所示实施例中光电转换器对于电流和电压的响应曲线;

图3-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2是图3-1所示实施例中根据电信号获取光信息的流程图;

图3-3是图3-1所示实施例中栅线、数据线和接收线上的电平信号示意图。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发明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发明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该显示面板可以包括:

衬底基板11。

衬底基板11上设置有用于实现显示控制功能的包括多个显示薄膜晶体管121的显示薄膜晶体管阵列12、包括多条栅线131的栅线阵列13、包括多个光传感器141的光传感器阵列14和包括多条接收线151的接收线阵列15,显示薄膜晶体管阵列12中的每个显示薄膜晶体管121均与栅线阵列13中的一条栅线131连接。在栅线阵列中的栅线纵向排布(该纵向排布是指多条栅线在衬底基板11上的排布方向为纵向,而该排布方向可以是指栅线阵列中的多条栅线的排列方向,该方向可以与栅线的长度方向垂直)时,每行显示薄膜晶体管121可以与相同栅线131连接,而每列显示薄膜晶体管121与不同栅线131连接。而在栅线阵列中的栅线横向排布时,每行显示薄膜晶体管121可以与不同栅线131连接,而每列显示薄膜晶体管121与相同栅线131连接。

光传感器阵列14中的每个光传感器141均连接有栅线阵列13中的一条栅线,每个光传感器连接的栅线用于控制每个光传感器。

光传感器阵列14中的每个光传感器141均连接有接收线阵列15中的一条接收线,接收线阵列15用于接收光传感器阵列14获取的光信息。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使光传感器和用于显示控制的薄膜晶体管共用栅线来减少需要设置的线路,增大了显示面板的开口率。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在显示面板中设置了较多的线路和器件,可能影响显示面板的开口率的问题。达到了在设置较少的线路的情况下,就能够在显示面板上设置光传感器的效果。

进一步的,请参考图2-1,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该显示面板在图1所示的显示面板的基础上增加了更优选的部件,从而使得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具有更好的性能。

可选的,显示面板10中还设置有包括多条数据线161的数据线阵列16,显示面板上包括由多条栅线131和多条数据线161纵横交错分割成的多个子像素区域,该子像素区域可以为长方形、正方形或其它形状。

光传感器阵列14中光传感器的数量小于或等于子像素区域的数量。

可选的,光传感器阵列14中包括预设个数的光传感器。即可以直接预先设定光传感器的数量。

光传感器阵列14可以通过蒸镀、溅射或旋涂的方式再搭配使用光刻工艺或激光工艺来形成。

可选的,多个子像素区域中,每n个子像素区域中包括有一个光传感器,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即可以将光传感器平均的分布在显示面板的各个区域中,这样能够保证各个区域均存在光传感器的情况下,减少光传感器的数量。

可选的,显示薄膜晶体管阵列12中,显示薄膜晶体管121可以为双栅型的多晶硅薄膜晶体管。多晶硅薄膜晶体管相较于常规的薄膜晶体管,开关速度较快。

在显示面板中子像素区域均为长方形,且子像素区域的长边与栅线131平行时,则接收线阵列15中接收线151的排布方向a与数据线阵列16中数据线161的排布方向b平行,这样可以减少接收线阵列15中接收线的长度,进而减少接收线在显示面板上所占用的面积,增大显示面板的开口率。同一列的光传感器可以连接于同一条接收线,而同一行的光传感器可以连接于同一条栅线,这样可以以类似控制显示薄膜晶体管阵列的方法来控制光传感器阵列。即可以通过栅线逐行加电的方式来分别获取每个光传感器发出的电信号。

在图2-1中,光传感器阵列中每个光传感器在显示面板所占的面积可以为1平方微米~10000平方微米。

可选的,光传感器阵列14位于显示面板的开口区域,光传感器阵列14中的光传感器的上方不存在阻挡光线的结构,如彩膜基板中的黑矩阵(bm)等。

图2-1中其他标记的含义可以参考图1,在此不再赘述。

在显示面板中子像素区域均为长方形,且子像素区域的短边与栅线131平行,则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可以如图2-2所示,其中,接收线阵列15中接收线151的排布方向a与栅线阵列13中栅线131的排布方向c平行,这样同样可以减少接收线阵列15中接收线的长度,进而减少接收线在显示面板上所占用的面积,增大显示面板的开口率。图2-2中其他标记的含义可以参考图2-1,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2-3所示,显示面板还设置有包括多个透镜171的透镜阵列17,透镜阵列17位于光传感器阵列14远离衬底基板11的一侧,且透镜阵列17中的透镜与光传感器阵列14中的光传感器一一对应。透镜阵列17中的透镜可以通过压印、刻蚀或者研磨工艺形成,而透镜的材质可以包括有机树脂或硅系有机树脂或玻璃。透镜阵列17能够提高光传感器阵列14的光线利用率。

可选的,透镜阵列17中的每个透镜为菲涅尔透镜,菲涅尔透镜能够降低透镜阵列17的厚度。菲涅尔透镜(fresnellens),又名螺纹透镜,多是由聚烯烃材料或玻璃注压而成的薄片,镜片表面一面为光面,另一面刻录了由小到大的同心圆,该同心圆是根据光的干涉及扰射以及相对灵敏度和接收角度要求来设计的。

可选的,如图2-4所示,其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透镜阵列17中的每个透镜为微透镜阵列,微透镜阵列中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透镜,微透镜阵列可以提高光线利用率并降低透镜的厚度。

根据透镜阵列17中透镜的焦距的不同,光传感器阵列14能够实现不同的功能,如指纹识别、复印扫描、图像识别、人脸识别、光线检测和距离检测等。示例性的,透镜阵列17中透镜的焦距位于显示面板出光侧的外表面时,光传感器阵列14能够用于实现指纹识别和图像识别等功能,在透镜阵列17中透镜的焦距为20至50厘米时,透镜阵列17能够用于实现人脸识别等功能,在透镜阵列17中透镜的焦距大于1米时,透镜阵列17能够用于实现光线检测和距离检测等功能。

此外,透镜阵列17中透镜也可以设置为只有预设波长的光线能够通过的滤镜结构,以进一步增加光传感器阵列14的精度。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显示面板可以为液晶显示面板,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显示面板、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dotlightemittingdiodes,oled)显示面板或其他微显示结构构成的显示面板。

如图2-5所示,其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透镜阵列17为包括多个液晶透镜的液晶透镜阵列,透镜阵列17中的任意一个液晶透镜171包括液晶层171a和控制电极171b,控制电极171b可以设置在液晶层171a中,也可以设置在液晶层171a的两侧或任意一侧,控制电极171b用于控制任意一个液晶透镜的焦距。控制电极171b能够在液晶层中生成电场,液晶层171a中的液晶会在该电场的作用下偏转,进而达到改变液晶透镜焦距的效果。控制电极171b可以由透明材料构成,如氧化铟锡等。

透镜阵列17为液晶透镜阵列时,能够通过改变焦距来实现不同的功能,所能实现的功能可以参考图2-4所示的显示面板。

可选的,透镜阵列17设置在显示面板10的出光侧l。将透镜阵列17设置在显示面板10的出光侧l能够避免将透镜阵列17设置在显示面板10中时,透镜阵列17中的电极对显示面板10中的器件(如液晶层)造成影响。

此外,透镜阵列17还可以包括覆盖在显示面板出光侧的一整层液晶层,而每个液晶透镜可以位于该液晶层中。

如图2-6所示,其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光传感器阵列14中的任意一个光传感器141包括第二薄膜晶体管1411和光电转换器1412,第二薄膜晶体管1411包括有源层207、第一极1411b、第二极1411c和栅极1411d。

栅极1411d与栅线阵列(如图2-1中的栅线阵列13)中的预设栅线连接,第一极1411b与光电转换器1412的正极+连接,第二极1411c与接收线阵列(如图2-1中的接收线阵列15)中的预设接收线连接,光电转换器1412的负极-与栅极1411d连接。其中,预设栅线和预设接收线可以为光传感器141所在的子像素区域中的栅线和接收线。

光电转换器1412的材料可以包括量子点材料、掺杂的硅系材料、砷化镓(gaas)、镓铝砷(gaalas)、磷化铟(inp)、硫化镉(cds)和碲化镉(cdte)等半导体材料。光电转换器1412可以对于波长为300纳米~2000纳米的光具有或者部分具有光伏效应。

可选的,有源层207设置在衬底基板11上。

优选的,有源层207与衬底基板11之间设置有衬底层201。该衬底层201用于保护有源层207。

有源层207上设置有第一绝缘层202,第一绝缘层202上设置有第二绝缘层203,在第二绝缘层203上设置有通孔,该通孔在衬底基板11上的正投影与有源层207在衬底基板11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优选的,所述通孔在衬底基板11上的正投影位于有源层207在衬底基板11上的正投影内。

在通孔内设置有栅极1411d。

栅极1411d上设置有光电转换器1412,光电转换器1412的负极-与栅极1411d接触。

第二绝缘层203上设置有第一极1411b,第一极1411b与光电转换器1412的正极接触,并且通过第一绝缘层202和第二绝缘层203上的第一过孔与有源层207电连接。

第二绝缘层203上设置有第三绝缘层204。

在第一绝缘层202、第二绝缘层203和第三绝缘层204上还设置有第二过孔,第二过孔内设置有第二极1411c,第二极1411c与有源层207电连接。

在第三绝缘层204上设置有预设接收线151,预设接收线151通过第二过孔与第二极1411c电连接。

优选的,第二极1411c和预设接收线151使用相同材料,并通过同一构图工艺形成,以简化工艺。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不对图2-6中各个结构的形成顺序和形成方式进行限制。

可选的,第一极1411b由透明导电材料(如氧化铟锡)构成,在第一极1411b由透明导电材料构成时,第一极1411b能够覆盖在光电转换器1412的正极+上,这样能够在不阻挡光线进入光电转换器1412的基础上,增加第一极1411b和正极+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光电转换器1412的光电转化效率;和/或,光电转换器1412的负极-覆盖在栅极1411d上,这样能够增加栅极1411d和负极-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光电转换器1412的光电转化效率。

可选的,第一极1411b和有源层207的接触位置还设置有欧姆接触层205;和/或,第二极1411c和有源层的接触位置还设置有欧姆接触层205。欧姆接触层205可以与有源层207同层设置并与有源层207接触,第一极1411b和第二极1411c可以分别与欧姆接触层205的顶部接触。欧姆接触层205能够使第一极1411b以及第二极1411c与有源层形成欧姆接触,减少有源层207和第一极1411b、第二极1411c之间的接触电阻。欧姆接触层205的材料可以参考相关技术。

如图2-7所示,其为图2-6所示显示面板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其中,40为显示结构,光电转换器1412在电路中可以等效为一个二极管,其正极+与第一极1411b连接,其负极-与栅极1411d连接,第二极1411c与接收线151连接。131为栅线。

如图2-8所示,其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光电转换器对于电流和电压的响应曲线,由该曲线可知,光电转换器的开路电压和闭路电流为零。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使光传感器和用于显示控制的薄膜晶体管共用栅线来减少需要设置的线路,增大了显示面板的开口率。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在显示面板中设置了较多的线路和器件,可能影响显示面板的开口率的问题。达到了在设置较少的线路的情况下,就能够在显示面板上设置光传感器的效果。

图3-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用于上述各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该方法包括:

步骤301、通过栅线阵列中的栅线控制光传感器阵列中的光传感器开启。

可以在显示面板进行显示时,通过栅线中的电压控制光传感器阵列中的光传感器开启。本发明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可以是显示面板外部的控制电路。

本发明实施例也可以在显示面板未进行显示时,通过向栅线施加电压来开启光传感器。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也可以在显示面板未进行显示时,控制光传感器。

步骤302、通过接收线阵列中的接收线接收光传感器阵列中的光传感器获取的电信号。

在栅线上的电信号依次传递到各行栅线时,控制电路可以依次获取各行光传感器获取的电信号。

步骤303、根据电信号获取光信息。

其中,光传感器阵列中的任意一个光传感器包括第二薄膜晶体管和光电转换器,第二薄膜晶体管包括有源层、第一极、第二极和接收线,栅极与栅线阵列中的预设栅线连接,第一极与光电转换器的正极连接,第二极与接收线阵列中的预设接收线连接,光电转换器的负极与预设栅线连接,如图3-2所示,本步骤可以包括:

如图3-2所示,本步骤可以包括下面3个子步骤:

子步骤3031、从接收线阵列中每个接收线获取的电信号中筛选出至少一个有效电信号,有效电信号为电压大于栅线的电压的电信号。

外部的控制电路可以包括检测电路和信息获取电路,该检测电路可以用于判断每条接收线所接收的电信号的电压是否大于栅线的电压,并将其中电压大于接收线所在的子像素区域中栅线的电压的电信号确定为有效电信号。这是由于接收线所接收的电信号的电压等于栅线的电压和光电转换器将光转化生成的电压(该电压和栅线的电压方向相同)的和,若该和小于栅线的电压,表明电路可能出现了故障,接收线接收的电信号无效,此时可以由该条接收线重新进行检测,以确认具体问题。

检测电路可以将有效电信号发送至信息获取电路。

子步骤3032、根据预设公式获取至少一个有效电信号中每个有效电信号的标准值。

信息获取电路可以根据预设公式获取至少一个有效电信号中每个有效电信号的标准值。其中,预设公式可以为:为至少一个有效电信号中任一有效信号的标准值,vp为任一有效信号,vg为栅线的电压。该预设公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还可以通过其他公式来获取每个有效电信号的标准值,本发明实施例不作出限制。

信息获取电路可以存储每个有效电信号的标准值。

子步骤3033、根据每个有效电信号的标准值获取光信息。

在获取了光传感器阵列中所有有效电信号的标准值后,可以根据该标准值来获取光信息。示例性的,可以根据标准值对应的光传感器的位置信息、标准值对应的光传感器对应的像素颜色以及标准值的大小等信息来获取光信息,并实现各种功能。根据电信号获取光信息的方法可以参考相关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显示面板进行显示时,对于任意一列子像素区域,第n行和第n+1行子像素区域中,栅线、数据线和接收线上的电平信号可以如图3-3所示,可以看出,在栅线上有电信号时,光电转换器开启,接收线能够接收到电信号,且相邻两行的光电转换器能够依照栅线的通电次序依次获取电信号。此外,在显示面板未进行显示时,图3-3中的数据线可以无电平信号。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控制方法,通过栅线来开启光电转换器,减少了显示面板中需要设置的线路,增大了显示面板的开口率。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在显示面板中设置了较多的线路和器件,可能影响显示面板的开口率的问题。达到了在设置较少的线路的情况下,就能够在显示面板上设置光传感器的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该方法用于制造图1、图2-1至图2-6所示的任意一个显示面板。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设备,该显示设备包括图1、图2-1至图2-6所示的任意一个显示面板。

本发明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需要指出的是,在附图中,为了图示的清晰可能夸大了层和区域的尺寸。而且可以理解,当元件或层被称为在另一元件或层“上”时,它可以直接在其他元件上,或者可以存在中间的层。另外,可以理解,当元件或层被称为在另一元件或层“下”时,它可以直接在其他元件下,或者可以存在一个以上的中间的层或元件。另外,还可以理解,当层或元件被称为在两层或两个元件“之间”时,它可以为两层或两个元件之间惟一的层,或还可以存在一个以上的中间层或元件。通篇相似的参考标记指示相似的元件。

在本发明中,术语“第一”、“第二”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