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温加热板及实验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786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恒温加热板及实验台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恒温加热板,包括:导热壳体及封装在所述导热壳体腔内的温度设定单元、温度检测单元、控制单元和加热单元;其中,所述温度设定单元,用于设定所述导热壳体的温度范围;所述温度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导热壳体的当前温度;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当所述当前温度小于所述温度范围的最小值时,控制所述加热单元为所述导热壳体进行加热;当所述当前温度在所述温度范围内时,控制所述加热单元停止对所述导热壳体进行加热。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实验台。本发明所提供的恒温加热板及实验台,能够自动调节温度,从而在实验过程中始终保证恒定的温度范围,进而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专利说明】恒温加热板及实验台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恒温加热板及实验台。

【背景技术】
[0002] 医学实验在医药及病理研究上起到重要的作用。通常,医学上使用动物作为实验 对象进行医药研究。在实验时,将麻醉后的动物放置在实验台上进行,由于麻醉及实验过程 会降低动物的体温调节能力,使动物体温发生变化,影响实验结果。因此,为了避免动物体 温的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一般通过实验台散发热量,以使动物的体温保持在正常温度 范围。
[0003] 而实验台的温度受环境影响较大,例如,冬天时,实验台的温度为19°C,而动物的 正常体温范围为37°C左右,因此,实验台无法为实验提供合适的温度。现有技术中,通过在 实验台下部安装加热棒为实验台提供热量,从而保证实验台能够为动物提供合适的热量。
[0004] 然而,加热棒加热时,温度随着时间的增长逐渐升高,当实验台加热温度达到一定 热度时,需要手动停止加热;当实验台温度降低时,需要手动启动加热。通过上述描述可知, 加热棒加热不仅温度不可控,温度很容易过高或者过低,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而且需要 反复手动启动、停止加热,为实验人员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发明内容】

[0005]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恒温加热板及实验台,能够自动调节温度,从而 在实验过程中始终保证恒定的温度范围,进而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0006]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恒温加热板,包括:导热壳体及封装在所述导 热壳体腔内的温度设定单元、温度检测单元、控制单元和加热单元;其中,所述温度设定单 元,用于设定所述导热壳体的温度范围;所述温度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导热壳体的当前 温度;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当所述温度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导热壳体的当前温度小于所述 温度范围的最小值时,控制所述加热单元为所述导热壳体进行加热;当所述温度检测单元 检测到所述导热壳体的当前温度在所述温度范围内时,控制所述加热单元停止对所述导热 壳体进行加热。
[0007]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热壳体的底面外部 的隔热层。
[0008]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加热单元具体为电热丝;所 述电热丝均匀的分布在所述导热壳体的腔内。
[0009]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热壳体侧 壁的低温指示灯;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当所述当前温度低于所述温度范围的最小值时,开 启所述低温指示灯;当所述当前温度在所述温度范围内时,关闭所述低温指示灯。
[0010]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实验台,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恒温加热板, 所述恒温加热板的上表面为实验操作面。
[0011]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所提供的恒温加热板及实验台,包括导热壳体及封 装在所述导热壳体腔内的温度设定单元、温度检测单元、控制单元和加热单元。其中,温度 设定单元,用于设定导热壳体的温度范围;温度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导热壳体的当前温度。 当温度检测单元检测到导热壳体的当前温度小于温度范围的最小值时,控制单元控制加热 单元为导热壳体加热;当导热壳体的当前温度在温度范围内时,控制单元控制加热单元停 止对导热壳体加热,从而能够使导热壳体的温度在实验过程中始终保持在恒定的温度范围 内,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 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 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 得其他的附图。通过附图所示,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更加清晰。在全部 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附图,重点 在于示出本发明的主旨。
[0013]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恒温加热板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恒温加热板的第二种实施例方式结构示意图;
[0015]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恒温加热板的具体示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4为图3提供的示例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8] 请参见图1,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恒温电热板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 构示意图,所述恒温电热板包括:导热壳体1及封装在导热壳体1腔内的温度设定单元2、 温度检测单元3、控制单元4和加热单元5,其中,温度设定单元2,用于设定导热壳体1的温 度范围;温度检测单元3,用于检测导热壳体1的当前温度;控制单元4,用于当温度检测单 元3检测到导热壳体1的当前温度小于温度范围的最小值时,控制加热单元5为导热壳体 1进行加热;当温度检测单元3检测到导热壳体1的当前温度在温度范围内时,控制加热单 元5停止对导热壳体1进行加热。
[0019] 其中,结合本发明的应用场景,在实验过程中,通过恒温电热板保持实验动物的体 温,因此,实验过程在该恒温电热板上进行。在实验进行之前,首先根据实验动物的体温通 过温度设定单元2设定恒温电热板的温度范围,根据所设定的温度范围通过加热单元5对 导热壳体进行预热,当导热壳体1的当前温度达到预设的温度范围后,开始实验。在实验过 程中,由于导热壳体1 一直与动物进行热交换且向外散热,在实验过程中导热壳体1的温度 会降低,因此,温度检测单元3可以与导热壳体1相接触,检测导热壳体1的当前温度,当导 热壳体1的温度低于温度范围的最小值时,控制单元4启动加热单元5为导热壳体1加热; 在加热的过程中,温度检测单元3检测到当前温度在温度范围内时,控制单元4控制加热单 元5停止对导热壳体1加热,使导热壳体1的温度始终保持在预设的温度范围内。其中,导 热壳体1可以是任意金属导热材料。
[0020]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恒温加热板,包括导热壳体及封装在所述导热壳体腔内的温度 设定单元、温度检测单元、控制单元和加热单元。其中,温度设定单元,用于设定导热壳体的 温度范围;温度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导热壳体的当前温度。当温度检测单元检测到导热壳体 的当前温度小于温度范围的最小值时,控制单元控制加热单元为导热壳体加热;当导热壳 体的当前温度在温度范围内时,控制单元控制加热单元停止对导热壳体加热,从而能够使 导热壳体的温度在实验过程中始终保持在恒定的温度范围内,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0021] 为了节省材料,通常将恒温电热板的高度设计的较小,在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验的 需要将恒温电热板放置在支撑台上,以满足适当的高度,而传统的实验台的高度为实验最 合适的盖度,因此可以作为恒温电热板的支撑台使用。由于传统的实验台在实验过程中也 会产生热量,而实验台外壳为金属,如果将实验台作为支撑台,并将恒温电热板直接放置在 其上,导热壳体1的底面与支撑台的台面直接接触,导热壳体1会吸收支撑台的热量,导致 导热壳体1的温度过高,为实验过程带来麻烦,使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下降。为了解决上述问 题,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恒温电热板还包括隔热层6,隔热层6设置在导热壳体1的地面 外部,用于在实验时,隔离导热壳体1与支撑台,避免导热壳体1吸收支撑台的热量。
[0022] 其中,隔热层6的材料可以是任意已知的隔热材料,例如,聚氨酯泡沫塑料、超细 玻纤棉或双层中空玻璃等,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此外,隔热层6与导热壳体1可以是设置 为一体,也可以设置为两个独立的个体,当隔热层6与导热壳体1设置为一体时,隔热层6 粘贴在导热壳体1的底面外侧;当隔热层6与导热壳体1设置为两独立的个体时,可以将隔 热层6设置为与恒温电热板相互配合的浅口容器状,使用时,恒温电热板可以放置在隔热 层6内。
[0023] 本实施例中,隔热层6的设置不仅能够隔离导热壳体1与支撑台,防止支撑台散发 的热量影响导热壳体1的温度,从而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而且,隔热层6带有一定的摩 擦力,能够使恒温电热板在支撑台上更加稳定,方便实验的进行。
[0024] 医学实验通常使用一定体积的动物进行,因此,导热壳体1的上表面具有一定的 面积。如果加热单元5的体积较小,不仅加热速度慢,而且加热不均匀。参见图2,该图示出 了恒温加热板的俯视图,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中,加热单元5为电热丝,其中,电热 丝均匀的分布在导热壳体1的腔内。需要指出的,电热丝在导热壳体1腔内的分布方式可 以是任意规则的几何形状,例如圆形,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示例中, 电热丝呈放射状向外扩散,每一圈均呈长方形,长方形各个位置的直角与其他长方形相同 位置的直角成一条线,并连接同一根电热丝。电热丝的这种分布形式不仅能够快速的为导 热壳体1加热,其加热效果也更加全方位和均匀。
[0025]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恒温电热板还包括低温指示灯,该低 温指示灯设置在导热壳体的侧壁,当导热壳体1的当前温度低于温度范围的最小值时,控 制单元4控制低温指示灯亮;当导热壳体1的当前温度在温度范围内时,控制单元4控制低 温指示灯灭。一方面能够指示出当前导热壳体1处于低温状态,当前加热单元5处于加热 状态,另一方面还能够指示恒温电热板是否故障,如果低温指示灯亮的时间过长,表示当前 温度低于温度范围的最小值时,加热单元5并未对导热壳体进行加热,说明恒温电热板中 的部件出现故障,实验结果可能不准确。
[0026]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技术方案有更加清楚详细的了解,下面以一个具 体示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0027] 参见图3,该图为本发明提供的恒温电路板的具体示例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 通过电路元件实现自动控制温度的效果。所述恒温电路板包括:铝制导热壳体31,厚度为 5_。铝制导热壳体31腔内包括:用于检测铝制导热壳体31温度的热敏电阻32,热敏电阻 32与铝制导热壳体31相接触;与热敏电阻32电连接的功率三极管33,与功率三极管33电 连接,并对铝制导热壳体31起到加热作用的功率电阻34。其电路连接图如图4所示。
[0028] 在本实施例中,热敏电阻RT、滑动电阻RP和固定电阻Rl、R2形成直流单臂电桥, 按照预先设定的温度范围32°C _38°C将滑动电阻RP的阻值设定为固定阻值。当铝制导热 壳体31的温度降低时,热敏电阻RT的阻值发生变化,导致热敏电阻RT与滑动电阻RP的阻 值的差值逐渐增大,电桥的输出电压,即高阻运算放大器LF的输入电压逐渐增大,高阻运 算放大器LF将输入电压放大。当铝制导热壳体31的温度降低到一定值时,高阻运算放大 器LF放大后的电压达到稳压二极管ZD的击穿电压时,稳压二极管ZD导通,此时,发光二极 管LED导通发光,同时,功率三极管Q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导通,功率电阻R4开始加热工 作。随着铝制导热壳体31温度的升高,热敏电阻RT的阻值逐渐减小,热敏电阻RT与滑动 电阻RP的阻值的差值逐渐减小,电桥的输出电压,即高阻运算放大器LF的输入电压逐渐减 小。当铝制导热壳体31的温度上升到一定值时,高阻运算放大器LF放大后的电压值小于 稳压二极管ZD的击穿电压,稳压二极管ZD截止,发光二极管LED关闭,功率三极管Q的集 电极和发射极之间断开,功率电阻R4停止加热。
[0029] 其中,高阻运算放大器LF的放大倍数可以根据预设的温度范围及调整所需的灵 敏度决定,高阻运算放大器LF所放大的倍数越大,调整温度的灵敏度越高,在本实施例中, 可以达到0. 1°C。
[0030] 当然,上述仅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示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构成任何限制,温 度的自动调整也可以使用更复杂的电路或者软件实现,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
[0031] 本发明所提供的恒温加热板,包括导热壳体及封装在所述导热壳体腔内的温度设 定单元、温度检测单元、控制单元和加热单元。其中,温度设定单元,用于设定导热壳体的温 度范围;温度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导热壳体的当前温度。当温度检测单元检测到导热壳体的 当前温度小于温度范围的最小值时,控制单元控制加热单元为导热壳体加热;当导热壳体 的当前温度在温度范围内时,控制单元控制加热单元停止对导热壳体加热,从而能够使导 热壳体的温度在实验过程中始终保持在恒定的温度范围内,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0032]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实验台,所述实验台至少包 括恒温加热板,所述恒温电热板的上表面为实验操作面。其中,所述恒温电热板如上述实施 例所述,本发明此处不再赘述。
[0033] 需要指出的,本发明中,可以将恒温电热板直接作为实验台使用,也可以将恒温电 热板放置在支撑台之上使用,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为了方便处理实验过程中流出的血液 等污物,保持恒温电热板清洁,在实验时,还可以在恒温电热板的上表面铺设隔离层,以便 于实验结束后,使用隔离层将污物包裹并扔掉。其中,隔离层为不影响热量传输,且不透水 的韧性薄膜,在发明的一个优选示例中,隔离层为保鲜膜。
[0034] 综合上述,本发明所提供的恒温加热板及实验台,包括导热壳体及封装在所述导 热壳体腔内的温度设定单元、温度检测单元、控制单元和加热单元。其中,温度设定单元,用 于设定导热壳体的温度范围;温度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导热壳体的当前温度。当温度检测单 元检测到导热壳体的当前温度小于温度范围的最小值时,控制单元控制加热单元为导热壳 体加热;当导热壳体的当前温度在温度范围内时,控制单元控制加热单元停止对导热壳体 加热,从而能够使导热壳体的温度在实验过程中始终保持在恒定的温度范围内,保证实验 结果的准确性。
[0035]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 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 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 一种恒温加热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热壳体及封装在所述导热壳体腔内的温度设定单元、温度检测单元、控制单元和加 热单元; 其中,所述温度设定单元,用于设定所述导热壳体的温度范围; 所述温度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导热壳体的当前温度;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当所述温度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导热壳体的当前温度小于所述温 度范围的最小值时,控制所述加热单元为所述导热壳体进行加热;当所述温度检测单元检 测到所述导热壳体的当前温度在所述温度范围内时,控制所述加热单元停止对所述导热壳 体进行加热。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温加热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热壳体的底面 外部的隔热层。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温加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具体为电热丝;所述电 热丝均匀的分布在所述导热壳体的腔内。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温加热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热壳体侧壁的 低温指示灯;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当所述当前温度低于所述温度范围的最小值时,开启所述低温 指示灯;当所述当前温度在所述温度范围内时,关闭所述低温指示灯。
5. -种实验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恒温加热板,所述恒温加热板 的上表面为实验操作面。
【文档编号】A61D3/00GK104146789SQ201410342015
【公开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7日
【发明者】梁建民, 刘彬 申请人:梁建民, 刘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