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76233发布日期:2018-08-01 01:43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存在在一张片材中存在厚度、材料等状态不同的部位的片材。在具有这样状态不同的多个部位的片材(下文中称为“混合片材”)上进行图像形成时,品质可能会下降。其原因如下。在对混合片材的图像形成中,任意一个部位的状态(例如厚度以及材料)的条件决定其图像形成条件。在这种情况下,被决定的图像形成条件和其他部位的最合适的图像形成条件可能不一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是提供能够提高对具有厚度、材料等状态不同的多个部位的片材(混合片材)的图像形成的品质的图像形成装置。

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转印部和转印控制部。转印部将形成在图像承载体上的图像转印到片材。转印控制部针对具有状态不同的至少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片材,对各个区域设定第一转印条件和第二转印条件。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被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作为图像形成的对象的混合片材10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为示出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整体构成例的外观图。

图3为示出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图像形成处理的相关功能构成的框图。

图4为示出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打印部130的具体例子的图。

图5为示出在图像形成对象的片材为混合片材10时的转印控制部72的动作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6为示出在图像形成对象的片材为混合片材10时的定影控制部73的动作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7为示出在混合片材100的各个位置上的电压值的变化的具体例子的图。

图8为示出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具体例子的图。

图9为示出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具体例子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混合片材;11第一区域;12第二区域;100图像形成装置;20转印部;30中间输送部;40定影部;60存储部;61片材信息存储部;70控制部;71图像形成控制部;72转印控制部;73定影控制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进行说明。

(概略)

首先,对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进行说明。图1为示出被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作为图像形成的对象的混合片材10的一个例子的图。混合片材10具有状态各不相同多个部位。在图1的例子中,混合片材10具有:具有第一状态的第一区域11的部位;具有第二状态的第二区域12的部位。第一区域11是由普通纸形成的部位。第二区域12为形成了在普通纸上涂上树脂涂层的密封件121以及密封件122的部位。在第二区域12,可以将密封件121以及密封件122剥下来进行使用。

在第一区域11,在普通纸的材质上形成图像。在第二区域12,在树脂涂层的材质上形成图像。因此,在第一区域11和第二区域12,作为进行图像形成的对象的部位的材质不同。而且,与第一区域11只由普通纸形成相比,第二区域12由普通纸、密封件的粘贴层以及树脂涂层形成。因此,在第一区域11和第二区域12,作为进行图像形成的对象的部位的厚度不同。在图1的情况下,第一区域11比第二区域12薄。

在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在第一区域11以及第二区域12的排列方向上混合片材10被输送、图像形成被进行。在图1的例子中,第一区域11比第二区域12在输送路径的前方进行输送,先进行图像形成。第一区域11的输送方向上的长度表示为第一区域长度,第二区域12的输送方向上的长度表示为第二区域长度。

(详细情况)

接着,对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图2为示出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整体构成例的外观图。图像形成装置100例如为多功能数码复合一体机,图像形成装置100具有显示器110、控制面板120、打印部130、片材收容部140和图像读取部200。

图像形成装置100使用调色剂等的显影剂在片材上形成图像。片材例如为纸和标签用纸。片材只要为在其表面图像形成装置100可以形成图像的物体即可。作为图像形成装置100形成图像的对象的片材包含上述混合片材10。

显示器110为液晶显示器、有机电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ce)显示器等的图像显示装置。显示器110显示关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各种信息。

控制面板120具有多个按键。控制面板120受理用户的操作。控制面板120将基于用户所进行的操作的信号输出至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控制部(将在后文中提到的控制部70)。需要注意的是,显示器110和控制面板120也可以构成为一体的触摸面板。

打印部130基于由图像读取部200生成的图像信息或通过通信路径接收的图像信息在片材上形成图像。打印部130通过例如下面这样的处理形成图像。打印部130的图像形成部基于图像信息在感光鼓(图像承载体)上形成静电潜像。打印部130的图像形成部通过在静电潜像上附着显影剂形成可视图像。作为显影剂的具体例子,有调色剂。打印部130的转印部(将在后文中提到的转印部20)将可视图像转印到片材。打印部130的定影部(将在后文中提到的定影部40)通过对片材进行加热以及加压,将可视图像定影到片材上。需要注意的是,形成图像的片材可以为收容于片材收容部140的片材,也可以为手动指定的片材。

片材收容部140收容用于打印部130的图像形成的片材。

图像读取部200将读取对象的图像信息作为光的明暗读取。图像读取部200记录所读取的图像信息。被记录的图像信息还可以通过网络被发送至其他的信息处理装置。被记录的图像信息也可以通过打印部130在片材上形成图像。

图3为示出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图像形成处理的相关功能构成的框图。图像形成装置100具有:转印部20;定影部40;存储部60;控制部70。转印部20基于作为图像形成的对象的图像信息在感光鼓上形成静电潜像。转印部20通过在静电潜像上附着显影剂形成可视图像。转印部基于控制部70所指示的转印条件将可视图像转印到片材。需要注意的是,将感光鼓上的可视图像(调色剂图像)转印至转印带上称为一次转印。而且,将转印带上的可视图像转印到片材称为二次转印。在下文中只记载转印时指的是二次转印。而且,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转印部20可以适用直接转印方式,也可以适用间接转印方式。

定影部40通过基于控制部70所指示的定影条件对片材进行加热以及加压,将可视图像定影到片材上。

存储部60使用硬磁盘装置或半导体存储装置等的存储装置构成。存储部60作为片材信息存储部61发挥作用。片材信息存储部61存储每一种片材的片材信息。片材信息为每一种片材的与片材的状态有关的信息或者表示适合片材的图像形成条件的图像形成信息所规定的信息。在下面的说明中,对片材信息为图像形成信息的情况下的例子进行说明。

图像形成条件例如具有转印条件以及定影条件。转印条件为被假定为适合对该片材进行转印时的动作的条件。转印条件例如为向转印辊施加的转印偏压的值。定影条件为被假定为适合对该片材进行定影时的动作的条件。定影条件例如包含定影辊的温度(下文中称为“定影温度”)和与片材通过夹持部时所需的时间有关的信息(下文中称为“输送信息”)。输送信息例如也可以通过输送速度以及夹持压力表示。

关于混合片材10的片材信息具有:适合状态不同的每个部位的图像形成条件;该部位的长度;与在该部位处理被执行之前所需的时间有关的信息(下文中称为“到达信息”)。例如,关于图1所示的混合片材10的片材信息具有关于第一区域11的信息和关于第二区域12的信息。

关于第一区域11的信息意指关于第一区域11的图像形成条件、第一区域长度和在混合片材10的输送方向上位于最前端。关于第一区域11的到达信息例如也可以表示为“0”厘米。在这种情况下,控制部70通过用到达信息除以此时的输送速度来算出从对混合片材10的处理(转印处理或定影处理)开始到该处理到达第一区域11所需的时间。关于第一区域11的图像形成条件例如也可以被定义为转印偏压v1、定影温度t1。在这种情况下,输送信息也可以被定义为在任何部位都是一样的值。

关于第二区域12的信息表示关于第二区域12的图像形成条件、第二区域长度和在混合片材10的输送方向上位于第二。关于第二区域12的到达信息,例如也可以表示为“n”厘米(n为第一区域长度)。在这种情况下,控制部70通过用到达信息除以此时的输送速度来算出从对混合片材10的处理(转印处理或定影处理)开始到该处理到达第二区域12所需的时间。关于第二区域12的图像形成条件例如可以被定义为转印偏压v2、定影温度t2。在这种情况下,如上所述,输送信息也可以被定为在任何部位都是一样的值。在图1的例子中,各个值被定义为满足v1<v2、t1<t2的关系的值。

例如,定影温度在任何部位都一样时,输送信息也可以随着部位变化被定义为不同的值。具体而言,在夹持压力不变的情况下,第一区域11的输送速度也可以被定义为s1,第二区域12的输送速度也可以被定义为s2。在这种情况下,各个值被定为满足s1>s2的关系的值。

控制部70通过cpu执行程序从而作为图像形成控制部71、转印控制部72以及定影控制部73发挥作用。

图像形成控制部71控制对片材的图像形成处理。图像形成控制部71例如执行输送路径内的片材的输送、图像读取处理、图像校正处理、转印处理、定影处理、排纸处理等的处理。图像形成控制部71在执行转印处理时,指示转印控制部72进行转印部20的控制。图像形成控制部71在执行定影处理时,指示定影控制部73进行定影部40的控制。

转印控制部72控制转印部20的动作。转印控制部72基于作为图像形成的对象的片材的片材信息,控制转印部200的转印偏压的值。

定影控制部73控制定影部40的动作。定影控制部73基于作为图像形成的对象的片材的片材信息,控制定影部40的定影温度、输送速度、夹持压力。

图4为示出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打印部130的具体例子的图。打印部130具有:转印部20;中间输送部30;定影部40。

转印部20具有:多个感光鼓21(21-1、21-2、21-3、21-4);多个一次转印辊22(22-1、22-2、22-3、22-4);多个转印输送辊23(23-1以及23-2);二次转印辊24(24-1以及24-2);转印带25。多个感光鼓21形成与分配给各自的颜色对应的图像的可视图像。一次转印辊22使位于与各自相对的位置的感光鼓21上的可视图像移动至转印带25上。转印输送辊23将输送带25按照预定的速度向预定的方向输送。二次转印辊24通过基于转印控制部72的控制带电从而将形成在转印带25上的可视图像转印至作为图像形成的对象的片材90上。

中间输送部30将由转印部20转印了可视图像的片材90向定影部40输送。从片材90被二次转印辊24夹住的位置,经过中间输送部30,到片材90在定影部40被夹住的位置的长度“l”优选大于片材90的输送方向上的长度。

定影部40具有加热辊41和加压辊42。加热辊41在内部具有加热器。加热器为基于定影控制部73的控制的温度。加压辊42被未图示的加压部(例如弹簧)向加热辊41方向加压。通过该加压,在加热辊41和加压辊42之间形成夹持部。

图5为示出图像形成对象即片材为混合片材10时的转印控制部72的动作的流程的流程图。转印控制部72预先从片材信息存储部61读出关于图像形成对象即混合片材10的片材信息。转印控制部72基于各个部位的到达信息,判定作为最初的转印处理的对象的部位。混合片材10到达转印部20时,转印控制部72在作为最初的转印处理的对象的部位的转印条件下开始转印。在图1的混合片材10的例子中,转印控制部72在第一转印条件下开始转印(act101)。

接着,转印控制部72基于各个部位的到达信息判定作为第二个转印处理的对象的部位。在图1的混合片材10的例子中,作为第二个转印处理的对象的部位为第二区域12,在输送第一区域长度之后开始对第二区域12的转印处理。转印控制部72基于片材的输送速度和第一区域长度,判定第一区域11是否已通过转印部20(具体而言就是片材被二次转印辊24夹住的位置)(act102)。转印控制部72在第一区域11通过之前(act102-no),继续第一转印条件下的转印处理。另一方面,第一区域11通过后(act102-yes),转印控制部72在第二转印条件下开始转印(act103)。之后,在对混合片材10的转印结束之前,转印控制部72继续第二转印条件下的转印处理。

图6为示出图像形成对象即片材为混合片材10时的定影控制部73的动作的流程的流程图。定影控制部73预先将关于图像形成对象即混合片材10的片材信息从片材信息存储部61读出。定影控制部73基于各个部位的到达信息,判定作为最初的定影处理的对象的部位。混合片材10到达定影部40后,定影控制部73在作为最初的定影处理的对象的部位的定影条件下开始定影。在图1的混合片材10的例子中,定影控制部73在第一定影条件下开始定影(act201)。

接着,定影控制部73基于各个部位的到达信息判定作为第二个定影处理的对象的部位。在图1的混合片材10的例子中,作为第二个定影处理的对象的部位为第二区域12,在第一区域长度被输送之后开始对第二区域12的定影处理。定影控制部73基于片材的输送速度和第一区域长度判定第一区域11是否已通过定影部40(具体而言就是片材被定影部40夹住的位置)(act202)。定影控制部73在第一区域11通过之前(act202-no),继续第一定影条件下的定影处理。另一方面,第一区域11通过后(act202-yes),定影控制部73在第二定影条件下开始定影(act203)。之后,在对混合片材10的定影结束之前,定影控制部73继续第二定影条件下的定影处理。

这样,在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0中,在对一张混合片材10的图像形成处理中,在中途改变转印条件以及定影条件。因此,能够提高对具有厚度、材料等状态不同的多个部位的片材(混合片材)的图像形成的品质。更具体地说,在对混合片材10的第一区域11和第二区域12分别执行转印处理以及定影处理的定时,在对应于各区域的转印条件以及定影条件下执行各处理。因此,可以达成上述效果。

(变形例)

片材信息如上所述也可以不是示出适合片材的图像形成条件的图像形成信息,而是关于片材的状态的信息。例如,片材信息也可以具有:关于状态不同的每个部位的状态的信息(厚度以及材质);该部位的长度;该部位的到达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图像形成装置100的转印控制部72以及定影控制部73构成为获取对应于作为图像形成的对象的片材的厚度以及材质的转印条件以及定影条件。例如,存储部60也可以构成为预先存储适合片材的每个厚度以及材质的转印条件以及定影条件。在这种情况下,转印控制部72以及定影控制部73也可以基于从片材信息存储部61读出的片材的状态的信息,从存储部60读出适合的转印条件以及定影条件。

控制部70也可以构成为不具有定影控制部73。在这种情况下,在图像形成装置100中,在对混合片材10的图像形成处理中,对第一区域11和第二区域12在分别对应于各个区域的转印条件下执行转印处理。由于在这样的构成中,也是对应于各个区域的转印被执行,所以能够提高图像形成的品质。

控制部70也可以构成为不具有转印控制部72。在这种情况下,在图像形成装置100中,在对混合片材10的图像形成处理中,对第一区域11和第二区域12在对应于各个区域的定影条件下定影处理被执行。由于在这样的构成中,也是对应于各个区域的定影被执行,所以能够提高图像形成的品质。

在图1的例子中,混合片材10上存在两个状态不同的区域。在被图像形成装置100作为图像形成的对象的混合片材10上还可以存在三个或三个以上状态不同的区域。在这种情况下,关于各个区域的各个信息被存储于片材信息存储部61。

(片材信息的获取方法)

下面,对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片材信息的获取方法进行多个说明。

首先,对第一获取方法进行说明。图像形成装置100可以通过通信路径接收预先存储于其他信息处理装置的片材信息从而获取片材信息。作为其他信息处理装置的具体例子,有由提供片材(特别是混合片材)的提供者所设置的服务器。作为其他信息处理装置的具体例子,有使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用户所使用的信息处理装置(个人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

接着,对第二获取方法进行说明。图像形成装置100还可以基于预先设置于片材(特别是混合片材)被包装的包装材料上的图像获取片材信息。这样的图像例如也可以设为条形码或二维条形码被设置。在这种情况下,用户通过使用预定的条形码读取器将片材信息录入图像形成装置100。例如,条形码读取器可以连接于图像形成装置100,也可以连接于其他信息处理装置(例如个人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而且,其他信息处理装置也可以作为条形码读取器发挥作用。

接着,对第三种获取方法进行说明。图像形成装置100也可以从预先设置于片材(特别是混合片材)被包装的包装材料上的记录介质获取片材信息。这样的记录介质例如也可以用rfid标签构成。在这种情况下,用户使用预定的rfid标签阅读器将片材信息录入图像形成装置100。例如,rfid标签阅读器可以设置于图像形成装置100,也可以连接于图像形成装置100,还可以连接于其他信息处理装置(例如个人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而且,其他信息处理装置也可以作为rfid标签阅读器发挥作用。

接着,对第四种获取方法进行说明。图像形成装置100还可以通过不进行图像形成地输送片材从而获取片材信息。下面,对第四种方法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执行第四种获取方法的图像形成装置100执行在在输送路径上获取片材信息的动作模式(下文中称为“调整模式”)下的动作。在调整模式下进行工作时,转印控制部72至少在从片材进入转印部20起直至通过并结束的期间,在恒流控制下向二次转印辊24施加基于输送速度预先被假定合适的转印电流值。此时,转印控制部72通过未图示的电压检测装置检测二次转印辊24上的电压值的时间变化。

图7为示出混合片材10的各个位置的电压值的变化的具体例子的图。电压值v1为片材没有被二次转印辊24夹住的状态下的电压值。电压值v2为第一区域11被二次转印辊24夹住的状态下的电压值。电压值v3为第二区域12被二次转印辊24夹住的状态下的电压值。通过这样测定各个区域的电压值,转印控制部72判定适合各个区域的转印条件。转印控制部72也可以基于输送速度判定各个区域的长度。转印控制部72也可以将这样得到的片材信息录入片材信息存储部61。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样的调整模式下片材在输送路径上被输送时,如果定影部40被控制在与图像形成时相同的温度,则片材被加热。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片材所含的水分蒸发,所以片材的状态有可能发生变化。图8以及图9为示出具有解决这样的问题的部件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具体例子的图。

在图8中,图像形成装置100具有连接从排纸辊82的近前到定位辊81的双面打印输送路径83。在调整模式下,通过了定影部40的片材经由双面打印输送路径83返回定位辊81。片材在这样的路径上被输送时,定影控制部73将定影部40的温度控制在比图像形成时低的温度。例如,定影部40也可以被控制为加热器关闭的状态。之后,控制部70将模式从调整模式变更为进行图像形成的模式,对到达定位辊81的片材执行图像形成。通过进行这样的处理,可以抑制片材被加热状态发生变化。因此,可以对在调整模式下使用的片材,基于在调整模式下测定的值进行合适的图像形成。

在图9中,图像形成装置100在转印部20和定影部40之间具有驱动分支导向件84-1以及84-2。而且,图像形成装置100具有折返导向件85。图像形成控制部71在调整模式的动作中,通过使驱动分支导向件84-1以及84-2驱动,将通过了转印部20的片材向折返导向件85输送而不是向定影部40输送。被输送至折返导向件85的片材通过折返导向件85向双面打印输送路径83被输送,到达定位辊81。之后,控制部70将模式从调整模式变更为进行图像形成的模式,对到达定位辊81的片材执行图像形成。通过进行这样的处理,由于片材没有通过定影部40,所以可以抑制片材被加热而状态发生变化。因此,可以对在调整模式下使用的片材,基于在调整模式下测定的值进行合适的图像形成。

以上,对片材信息的获取方法的四个具体例子进行了说明,图像形成装置100也可以通过其他方法获取片材信息。

虽然说明了几个实施方式,但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作为示例而提出的,并非旨在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进行实施,能够在不脱离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省略、替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被包括在发明的范围和宗旨中,同样地被包括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及其等同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