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息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06120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息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息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360度全息成像也称为三维全息影像,它是由透明材料制成的四面椎体或四面棱台,显示屏的图像通过透明材料表面的镜射和反射,观众能够从任何一面看到四面椎体或四面棱台的锥形空间里自由漂浮的影像和图形,不需要佩戴任何观看设备,在完全裸眼的情况下可以观看3D幻影立体显示效果,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具有强烈的纵深感。

然而,现有技术的全息显示设备通常是由四块全息膜围成一固定的四棱锥体或四棱台结构,通过固定的支撑杆来支撑显示屏。这种结构虽然能够实现全息立体影像,但是携带起来相当不便,目前只是应用在展览展示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息显示装置,其能够实现小型化,提高便携性。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全息显示装置,包括:

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在所述第一基板上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显示面朝向所述第二基板;

及,四块梯形全息板,每一梯形全息板的上底边活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基板上,每一梯形全息板的下底边活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基板上;

其中所述全息显示装置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在所述第一状态,四块梯形全息板围成一四棱台结构,并支撑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

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叠合,四块梯形全息板展开而处于同一平面内,并叠合在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梯形全息板的上底边连接在所述第一基板上,并能够绕连接处转动;所述梯形全息板的下底边连接在所述第二基板上,并能够在所述第二基板上滑动;

在所述第一状态,四块梯形全息板的上底边绕其与所述第一基板的连接处沿第一转动方向转动,下底边在所述第二基板上向靠近所述第二基板中部的方向滑动至第一位置处,而使得四块梯形全息板围成一四棱台结构;

在所述第二状态,四块梯形全息板的上底边绕其与所述第一基板的连接处沿第二转动方向转动,下底边在所述第二基板上向靠近所述第二基板边缘的方向滑动至第二位置处,而使得四块梯形全息板展开而处于同一平面内,并叠合在所述第二基板上。

进一步的,四块梯形全息板的上底边连接在一固定件上,所述固定件固定在所述第一基板的中部的预设区域;所述显示屏环绕所述预设区域的外周设置,并与四块梯形全息板对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显示屏包括环绕在所述预设区域的外周设置的四块显示分屏,四块显示分屏与四块梯形全息板一一对应设置,每一显示分屏和与其所对应的梯形全息板在所述第一状态时在所述第二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或者,所述显示屏为环绕所述预设区域的外周设置的一整块环状的显示屏,且该显示屏和四块梯形全息板在所述第一状态时在所述第二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基板的中部的预设区域处开设有一凹槽,在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光源。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包括:

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固定在所述第一基板上,且所述凹槽位于所述固定环内;

以及,与所述梯形全息板连接的转动部件,所述转动部件连接在所述固定环上,并能够在所述固定环上转动,以带动所述梯形全息板转动。

进一步的,每一所述梯形全息板的下底边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滑动部件;在所述第二基板上设置有从所述第二基板的中部向所述第二基板的边缘延伸的滑动槽;所述滑动槽与所述滑动部件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滑动部件设置在所述滑动槽内,并能够在所述滑动槽内滑动。

进一步的,每一所述梯形全息板的下底边的两个端点处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滑动部件;在所述第二基板上至少设置有八个所述滑动槽。

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二基板上还设置有用于在第一状态时对所述梯形全息板的下底边进行限位的限位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机构至少包括:设置在所述滑动槽的内壁上的安装槽;以及,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的弹性限位件;其中所述弹性限位件能够在受到外力时缩回至所述安装槽内,并在撤去外力时凸出所述安装槽外。

进一步的,所述梯形全息板包括:全息膜,包括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全息膜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上的透明增强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全息显示装置,在需要进行显示时,可以将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拉开,四块梯形全息板围成一四棱台结构,该全息显示装置呈打开状态(即第一状态),以实现全息显示;而当不需要进行显示时,可以将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叠合,且使得四块梯形全息板叠合在第二基板上,该全息显示装置呈折叠状态(即第二状态),以实现小型化,便于携带。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全息显示装置,能够很容易的实现全息显示设备的打开和折叠,实现小型化和便携性,可应用到手机,Pad等各类显示器。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全息显示装置在打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全息显示装置在折叠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全息显示装置在打开状态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全息显示装置在折叠状态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针对现有技术中全息显示设备携带不便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息显示装置,能够实现小型化和便携性。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全息显示装置,包括:

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100和第二基板200,在所述第一基板100上设置有显示屏300,所述显示屏300的显示面朝向所述第二基板200;

以及,四块梯形全息板400,每一梯形全息板400的上底边活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基板100上,下底边活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基板200上;

其中,所述全息显示装置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在所述第一状态,四块梯形全息板400能够围成一四棱台结构,并支撑在所述第一基板100和所述第二基板200之间;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第一基板100和所述第二基板200能够叠合,四块梯形全息板400能够展开而处于同一平面内,并叠合在所述第一基板100和第二基板200之间。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全息显示装置,如图1、3所示,在需要进行显示时,可以将第一基板100和第二基板200拉开,使得四块梯形全息板400围成一四棱台结构,而支撑在第一基板100和第二基板200之间,该全息显示装置呈打开状态(即第一状态),第一基板100上的显示屏300会将图像投射到四块梯形全息板400上,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都能观察到悬浮在四棱台结构中间的图像,实现全息显示;

如图2、4所示,而当不需要进行显示时,可以将第一基板100和第二基板200叠合,使得四块梯形全息板400展开成一平面,并叠合在第一基板100和第二基板200之间,该全息显示装置呈折叠状态(即第二状态),以实现小型化,便于携带。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全息显示装置,能够很容易的实现全息显示设备的打开和折叠,实现小型化和便携性,可应用到手机,Pad等各类显示器。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显示屏300可以为OLED、LCD或其他显示器;每块梯形全息板400可包括:全息膜,所述全息膜包括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全息膜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上的透明增强板,所述透明增强板可以为塑料或其他透明材料板。

以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全息显示装置的优选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梯形全息板400的上底边连接在所述第一基板100上,并能够绕连接处转动;所述梯形全息板400的下底边连接在所述第二基板200上,并能够在所述第二基板200上滑动;其中,

在所述第一状态,四块梯形全息板400的上底边绕其与所述第一基板100的连接处沿第一转动方向转动,下底边在所述第二基板200上向靠近所述第二基板200中部的方向滑动至第一位置处,而使得四块梯形全息板400围成一四棱台结构;

在所述第二状态,四块梯形全息板400的上底边绕其与所述第一基板100的连接处沿第二转动方向转动,下底边在所述第二基板200上向靠近所述第二基板200边缘的方向滑动至第二位置处,而使得四块梯形全息板400展开而处于同一平面内,并叠合在所述第二基板200上。

在上述方案中,四块梯形全息板400的上底边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在第一基板100上,而下底边则以可滑动的方式连接在第二基板200上,当需要打开该全息显示装置时,向上拉动所述第一基板100,可以使得四块梯形全息板400的上底边绕其与第一基板100的连接处沿第一转动方向转动,而下底边向靠近第二基板200中部的方向滑动,而使得四块梯形全息板400呈四棱台结构支撑在第一基板100和第二基板200之间;

而当需要折叠时,向下按压所述第一基板100,则四块梯形全息板400的上底边可绕其与第一基板100的连接处沿与第一转动方向相反的第二转动方向转动,而下底边向靠近第二基板200边缘的方向滑动,而使得四块梯形全息板400展开而处于同一平面,并叠合在第一基板100和第二基板200之间。

采用上述方案,四块梯形全息板400与第一基板100和第二基板200的连接结构简单,打开和折叠操作方便。

应当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四块梯形全息板400与第一基板100和第二基板200之间的连接结构还可以是采用其他方式,对此并不进行局限。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实施例中,优选的,如图1至图4所示,四块梯形全息板400的上底边连接在一固定件上,所述固定件固定在所述第一基板100的中部的预设区域;所述显示屏300环绕所述预设区域的外周设置,并与四块梯形全息板400对应设置。

若所述第一基板100的中部为显示屏300,则四块梯形全息板400不能直接固定在显示屏300上,而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将固定件固定在第一基板100的中部的某一预设区域上(该预设区域可以是第一基板100的中心位置的一块区域,也可以是第一基板100的中部的其他位置处的一块区域),将显示屏300环绕设置在所述固定件的四周,再通过所述固定件将四块梯形全息板400固定在所述第一基板100上,既可以使得显示屏300的图像投射至四块梯形全息板400上而实现全息显示,又可以解决梯形全息板400与第一基板100的连接固定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四块梯形全息板400与第一基板100之间的连接方式并不仅局限于此,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采用其他方式,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实施例中,优选的,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显示屏300包括环绕在所述预设区域的外周设置的四块显示分屏,四块显示分屏与四块梯形全息板400一一对应地设置,每一显示分屏和与其所对应的梯形全息板400在所述第一状态时在所述第二基板200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采用上述方案,所述显示屏300可以是包括镶嵌在第一基板100上的四块显示分屏,在第一状态时,四块显示分屏的图像可以投射至对应的梯形全息板400上,以实现全息显示。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所述显示屏300还可以是镶嵌于所述第一基板100上并环绕所述预设区域的外周设置的一整块环状的显示屏300,且该显示屏300和四块梯形全息板400在所述第一状态时在所述第二基板200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以使得在第一状态时,所述显示屏300的图像可以投射至四块梯形全息板400上。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板100的中部的预设区域处开设有一凹槽110,在所述凹槽110内设置有光源120。

采用上述方案,所述第一基板100可以包括外边框和内边框,其中所述内边框围成的区域形成所述凹槽110,在该凹槽110内设置有光源120(如:LED灯),可以增加全息显示装置的显示亮度。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实施例中,优选的,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环501,所述固定环固定在所述第一基板上,且所述凹槽位于所述固定环内,以使得该固定环501环绕固定在所述凹槽110的外周;以及,与所述梯形全息板400连接的转动部件502,所述转动部件502连接在所述固定环501上,并能够在所述固定环501上转动,以带动所述梯形全息板400转动。

采用上述方案,所述固定件采用固定环501和转动部件502配合的方式,所述转动部件502可以采用合页式结构,其可以包括活动连接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可绕两者连接处转动而折叠或打开,所述梯形全息板400的上底边可以用螺钉固定在所述转动部件502的第一固定板上,而所述第二固定板固定在固定环501上,所述固定环501固定在所述第一基板100的内边框上,如此,可实现所述梯形全息板400与所述第一基板100之间的活动链接,这种结构简单,易操作。

应当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实施例中,优选的,如图1至图4所示,每一所述梯形全息板400的下底边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滑动部件601;在所述第二基板200上设置有从所述第二基板200的中部向所述第二基板200的边缘延伸的滑动槽602;所述滑动槽602与所述滑动部件601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滑动部件601设置在所述滑动槽602内,并能够在所述滑动槽602内滑动。

采用上述方案,采用滑动部件601与滑动槽602配合的方式,实现所述梯形全息板400与第二基板200之间的滑动连接,结构简单。应当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所述梯形全息板400也可以是采用其他结构以可滑动的方式设置在第二基板200上,对此并不进行限定。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实施例中,优选的,如图1至图4所示,每一所述梯形全息板400的下底边的两个端点处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滑动部件601;在所述第二基板200上至少设置有八个所述滑动槽602。

在上述优选方案中,所述梯形全息板400的下底边的两个底角的位置分别设置至少一个滑动部件601,可以保证梯形全息板400的滑动过程平滑稳定。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滑动部件601可以是滑轮结构,还可以采用滚珠等,对此不进行局限。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对于所述滑动部件601和所述滑动槽602的设置位置以及具体数量等并不进行局限,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实施例中,优选的,如图1、3和4所示,在所述第二基板200上还设置有用于在第一状态时对所述梯形全息板400的下底边进行限位的限位机构700。

采用上述方案,在所述第二基板200上设置限位机构700,可起到限定滑动部件601位置的作用,以使得在第一状态时,四块梯形全息板400滑动至第二位置上,围成四棱台结构,并固定在第二位置上。

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700至少包括:设置在所述滑动槽602的内壁上的安装槽;以及,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的弹性限位件;其中所述弹性限位件能够在受到外力时缩回至所述安装槽内,并在撤去外力时凸出所述安装槽外。

采用上述方案,所述限位机构700采用弹性限位机构,当需要进行显示时,拉动第一基板100,四块梯形全息板400的下底边从第二基板200的边缘向中部滑动,并在经过弹性限位件时,向所述弹性限位件施加作用力,使得所述弹性限位件回缩并回弹,以将梯形全息板400的下底边限定在第二位置上;而使用完毕时,轻按第一基板100,通过固定环501给四块梯形全息板400施加力,从而使梯形全息板400下底边上的滑动部件601向所述弹性限位件施加作用力,所述弹性限位件回缩并回弹,使得所述滑动部件601经过所述弹性限位件,而由所述第二基板200的中部滑动至边缘,以将全息显示装置折叠。

由此可见,上述方案中所述限位机构700采用弹性限位机构,无需对所述弹性限位机构单独操作,操作方便,结构简单。

应当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所述限位机构700的具体结构可以并不仅局限于此,还可以采用其他结构,例如:所述限位机构700还可以是卡扣等结构。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弹性限位件可以采用弹性定位珠等。

结合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所提供的全息显示装置的工作过程再进行详细说明:

当该全息显示装置需要进行显示时,轻拉第一基板100和第二基板200,第一基板100会带动固定环501向上运动,设置在四块梯形全息板400底角处的滑动部件601会同时沿着滑动槽602向中间运动,当各梯形全息板400与所述第二基板200之间呈合适的角度时(例如:45度),滑动部件601会通过弹性限位机构固定住,此时,四块梯形全息板400拼接成四棱台结构,每块显示屏300会将图像投射到对应的梯形全息板400上,实现全息显示,并且可以通过调整在第一基板100内边框上的LED灯的亮度,来增加全息显示装置的显示亮度;

当使用完毕时,轻按第一基板100,第一基板100通过固定环501给四块梯形全息板400施加力,从而使滑动部件601通过弹性限位机构回到第二基板200的边缘处(如图4所示),以将全息显示装置折叠。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