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便携式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87314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便携式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终端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便携式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商务活动如会议、培训、展览、报告等通常都包括交换名片、讲解PPT(Office PowerPoint,演示文稿)文档和现场问答等环节。在此过程中,活动人员可能用到名片夹、激光笔、遥控器、照相机和录音笔等辅助工具。然而,现有用于商务活动的辅助工具存在如下缺陷:第一,功能单一,集成度低。如上所述,每个产品都只用于实现一种功能,一场商务活动中用户可能需要用到多个产品,携带多个产品,给用户造成不便。第二,多个产品在使用时,还存在电池、充电线、数据线等配件不通用的问题,导致在活动现场使用时容易发生配件遗漏或型号不符进而无法正常使用,影响工作。第三,为实现不同的功能,需要购买多个产品,使得采购成本高。第四,活动过程中,用户需要在不同产品间切换,降低了活动交流的流畅程度,影响交流效果。由此可知,目前用于辅助进行商业活动的产品,功能单一,集成度低,用户体验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便携式设备,解决现有技术中辅助进行商业活动的产品,功能单一,集成度低,用户体验不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便携式设备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微控制单元和电源管理模块,壳体上安装有摄像头和麦克风组件;

电源管理模块分别与微控制单元、摄像头和麦克风组件相连接,电源管理模块能够为微控制单元、摄像头和麦克风组件供电;

壳体上还设置有与壳体外部相连通的置物空腔,并且壳体上安装有能遮盖置物空腔的盖板;

微控制单元还与摄像头和麦克风组件相连接,

微控制单元能够根据接收到的相应指令,控制摄像头拍照摄像以及麦克风组件录音。

可选地,还包括:与微控制单元连接的无线通信模块,

壳体具有弧形表面,弧形表面上设置有第一控制按键,第一控制按键与微控制单元连接,

无线通信模块,与外部设备无线连接,输出第一控制指令至外部设备使得外部设备根据第一控制指令执行相应的操作。

可选地,电源管理模块与可充电电池相连接;

电源管理模块还与充电触点相连接,充电触点安装在壳体上并露出壳体表面;

充电触点能与充电座上的充电连接器接触,以对可充电电池进行充电。

可选地,壳体上设置有与充电触点相邻设置的第一吸合部,

第一吸合部与位于充电座的充电连接器上的第二吸合部吸合连接。

可选地,壳体上与充电触点相邻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吸合部,

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充电触点以及第一吸合部设置在上壳体上,

下壳体上对应第一吸合部的位置设置有凹槽,上壳体和下壳体组装后,凹槽压合固定第一吸合部,

第一吸合部为永磁体磁铁或者吸盘。

可选地,壳体上还安装有用于激光指示的激光头;激光头通过电源管理模块与微控制单元连接;

壳体的弧形表面的一端开有通光孔,用于输出激光头发出的激光光束;

壳体的弧形表面上还设置有拍照摄像控制键,录音控制键以及激光开关控制键;

微控制单元,根据通过拍照摄像控制键或录音控制键或激光开关控制键接收的相应指令,控制摄像头拍照摄像或麦克风组件录音或激光头输出激光。

可选地,壳体的弧形表面的另一端开有安装孔,摄像头的镜头安装在安装孔内;

壳体的弧形表面的另一端还开有拾音孔,拾音孔与麦克风组件对应设置。

可选地,麦克风组件包括主麦克风和辅麦克风,

辅麦克风对应的拾音孔设置在壳体的弧形表面的一端上,主麦克风对应的拾音孔设置在壳体的弧形表面的另一端上。

可选地,还包括:

与微控制单元连接的存储模块,存储模块能够存储音频及视频数据;

壳体上还设置有能够插入外部存储卡的扩展槽,扩展槽与微控制单元相连接。

可选地,壳体上设置有安装轴,盖板上设置有连接孔,盖板通过连接孔与安装轴的配合连接到壳体上,置物空腔内设有用于放置名片的分隔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功能便携式设备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微控制单元和电源管理模块,壳体上安装有摄像头和麦克风组件;壳体上还设置有与壳体外部相连通的置物空腔;微控制单元与摄像头和麦克风组件相连接,根据接收到的相应指令,控制摄像头拍照摄像以及麦克风组件录音。由此,实现了将摄像头、麦克风组件和置物空腔集成于一体,使得用户只需要携带和使用本申请的一个产品即可完成现有技术中至少三个产品的功能。从而,避免用户在多个产品之间切换,保证了商务活动的顺畅进行,另外,由于集成多个功能,也避免了使用多个产品时存在的电池、充电线、数据线等配件不通用影响工作的问题,而且,不需要重复购买多个产品,节省了用户的采购成本,方便携带,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符合智能商务和智能办公的趋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多功能便携式设备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多功能便携式设备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多功能便携式设备的盖板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多功能便携式设备的壳体第一状态的结构分解图;

图5是图4中结构A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多功能便携式设备的壳体第二状态的结构分解图;

图7是图6中结构B的放大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多功能便携式设备的硬件功能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用于商务活动的产品存在的功能单一,集成度低用户体验不佳等问题。提供一种多功能便携式设备,通过将摄像头、麦克风组件集成于一体,并且在多功能便携式设备上开设置物空腔收纳名片,方便用户顺畅进行商务活动,保证了交流效果。以下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便携式设备的结构进行说明。

结合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多功能便携式设备1,包括:壳体11,壳体11内设置有微控制单元和电源管理模块(图中未示出),壳体11上安装有摄像头和麦克风组件;

电源管理模块分别与微控制单元、摄像头和麦克风组件相连接,电源管理模块能够为微控制单元、摄像头和麦克风组件供电;在多功能便携式设备使用过程中,可以利用摄像头进行摄像拍照,从而对活动现场或文件内容以图像或视频数据的格式进行记录。麦克风组件的作用是进行录音,当多功能便携式设备使用过程中,麦克风组件可以进行声音录制,并保存成音频数据格式,方便后续使用。

壳体11上还设置有与壳体外部相连通的置物空腔127,并且壳体11上安装有能遮盖置物空腔127的盖板110;图1中示意了盖板110盖合状态,图3中示意了盖板110打开状态。

通过设置置物空腔用于放置名片、文具等办公用品,方便用户在进行商务活动中及时整理和收纳接收到的名片等物品,避免了随处放置造成名片丢失等问题。

由图1和图3所示可知,本实施例的盖板可以打开和合上,当盖板打开时可以方便放物品到置物空腔中,当盖板合上时能够防尘。

微控制单元还与摄像头和麦克风组件相连接,微控制单元能够根据接收到的相应指令,控制摄像头拍照摄像以及麦克风组件录音。

如图1至图3所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壳体11具有弧形表面,弧形表面上设置有第一控制按键(包括:第一功能按键116,第二功能按键117和第三功能按键118),第一控制按键与微控制单元连接,多功能便携式设备中还设置有与微控制单元连接的无线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与外部设备无线连接,输出第一控制指令至外部设备使得外部设备根据第一控制指令执行相应的操作。本实施例中,第一控制按键包括:第一功能按键116,第二功能按键117和第三功能按键118,其中,第一功能按键116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播放“下一页”的指令,第二功能按键117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播放“上一页”的指令,第三功能按键118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确定”的指令。这里的播放控制指令是用于控制播放PPT的常用指令。弧形表面便于手持使用,提高使用效率。功能按键的设置方便了用户对多功能便携式设备的控制,使得用户通过按下相应的功能按键即可控制多功能便携式设备执行相应操作。具体的,无线通信模块,可以采用蓝牙模块也可以采用WiFi模块或者其它无线模块,只要能够实现与外部设备无线连接并通信即可。外部设备例如是播放PPT的笔记本电脑或台式机或手机。对此不作限制。

这里以无线通信模块为蓝牙模块,外部设备为播放PPT的笔记本电脑为例说明多功能便携式设备的PPT播放控制功能的实现。首先,本实施例的多功能便携式设备的蓝牙模块与笔记本电脑中的蓝牙模块建立无线连接,然后,壳体上的第一控制按键接收用户触发指令,例如,按键116接收到了用户的触发指令,然后将接收到的触发指令发送至微控制单元,接着,微控制单元识别后输出相应的控制播放下一页的信号给蓝牙模块,蓝牙模块将播放下一页的信号无线发送至笔记本电脑,最后,笔记本电脑收到该播放下一页的信号之后,执行播放PPT的下一页的操作。

除此之外,无线通信模块还可以用于多功能便携式设备与外部其他设备之间的文件无线传输,丰富了多功能便携式设备的功能,满足用户使用需求,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参见图2,壳体11上还安装有用于激光指示的激光头;激光头通过电源管理模块与微控制单元连接;

壳体11的弧形表面的一端开有通光孔121,用于输出激光头发出的激光光束;参见图1,壳体11的弧形表面上还设置有拍照摄像控制键111,录音控制键112以及激光开关控制键118;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按键118既用作PPT播放控制中的确定键,又用作激光开关控制键。当按键118用作激光开关控制键时,长按按键118后松开,实现启动激光头工作的效果,再次长按按键118实现关闭激光头的效果。这里的长按时间可以为3秒。由于激光直射会造成人体损害,所以,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长按按键开启激光头以防止误触按键启动激光头。并且,多种功能按键的设置及组合方式提高了多功能便携式设备的使用简便性,保证了多功能便携式设备结构更紧凑。

微控制单元,还根据通过拍照摄像控制键111或录音控制键112或激光开关控制键接收的相应指令,控制摄像头拍照摄像或麦克风组件录音或激光头输出激光。

壳体11的弧形表面的另一端开有安装孔113,摄像头的镜头安装在安装孔113内;壳体11的弧形表面的另一端还开有第一拾音孔114,第一拾音孔114与麦克风组件对应设置。优选地,麦克风组件包括主麦克风和辅麦克风,辅麦克风对应的第二拾音孔120设置在壳体11的弧形表面的一端上,主麦克风对应的第一拾音孔114设置在壳体11的弧形表面的另一端上。

而且,参见图3,本实施例的多功能便携式设备设置有外倒角128,这样能够方便加工,并且避免应力集中,提高了多功能便携式设备的可靠性。

由上可知,首先本实施例的多功能便携式设备的壳体具有弧形表面,人性化设计,方便用户使用时握持,提高了用户的满意度。其次,麦克风的拾音孔和摄像头的安装孔设置在壳体的弧形表面的同一端,方便了同时使用摄像拍照和录音功能。最后,麦克风组件包括主麦克风和辅麦克风,主麦克风和辅麦克风分设在壳体的弧形表面的两端,通过两个麦克风采集音频信号,并对两个麦克风采集的音频信号比对后去除环境噪声,提高了录音信号的清晰度。

由此可知,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的这一个多功能便携式设备,可以帮助用户完成拍照、录音,讲解PPT时的PPT播放控制和激光指示等工作,提升了商务活动的顺畅程度,保证了交流的效果优化了用户体验。

为了及时保存摄像头拍摄的视频或图像,以及麦克风组件录下的声音数据,在本实施例中,多功能便携式设备还包括与微控制单元连接的存储模块,存储模块能够存储音频及视频数据;这里的存储模块是多功能便携式设备的内部存储器(例如,物理磁盘)。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壳体11上还设置有能够插入外部存储卡的扩展槽119,扩展槽119与微控制单元相连接。设置内部存储模块以及开设扩展槽用于插入存储卡,方便了用户存储数据以及将数据拷贝到外部其它设备上,提高了用户满意度。

本实施例中,壳体11上设置有安装轴,盖板110上设置有连接孔,盖板110通过连接孔与安装轴的配合连接到壳体11上,盖板110的形状与置物空腔127的开口的形状相适配。参见图3,当盖板110打开后,可以看到置物空腔127,置物空腔127内设有用于放置名片的分隔层。

另外,为保证多功能便携式设备的正常使用,本实施例中在多功能便携式设备中设置了可充电电池,当多功能便携式设备电量不足的时候可以及时充电。具体的,电源管理模块与可充电电池相连接;电源管理模块还与充电触点相连接,充电触点安装在壳体11上并露出壳体表面,如图2和图5所示。优选地,充电触点安装在壳体11上设置的充电触点安装孔122内,并且安装在充电触点安装孔122内的充电触点露出壳体表面。充电触点能与充电座(未示出)上的充电连接器接触,以对可充电电池进行充电。

结合图4至图7,壳体11上设置有与充电触点相邻设置的第一吸合部,第一吸合部与位于充电座的充电连接器上的第二吸合部吸合连接。通过壳体上的与充电触点相邻设置的第一吸合部和充电座的充电连接器上的第二吸合部配合安装,保证了牢固连接,以及充电时的稳定性。进一步的,为了保证多功能便携式与充电座的牢固固定,本实施例中,在多功能便携式设备的壳体11弧形表面的两端均设置导槽115,对应的,可以在为多功能便携式设备充电的充电座上设置导轨,通过导槽115和导轨的配合将多功能便携式设备滑动安装到充电座上充电,具体的,多功能便携式设备壳体弧形表面两端的导槽115配合充电座上的导轨,将多功能便携式设备壳体导槽滑入充电座导轨定位后,向前推多功能便携式设备壳体至充电触点处,再通过永磁体磁铁磁力吸合连接。在充电完成后,将多功能便携式设备从充电座上滑出。通过设计弧形导轨以及第一吸合部,在前后方向以及上下方向上对多功能便携式设备进行限位,防止震动等导致的多功能便携式设备充电时松动,影响正常充电。

参见图4和图6,壳体11包括上壳体124和下壳体123,图4显示了壳体的上壳体124在下,下壳体123在上的状态,图6显示了上壳体124在上,下壳体123在下的状态。

参见图4,充电触点以及第一吸合部125设置在上壳体124上,图5是图4中结构A的放大图,参见图5,壳体11上与充电触点相邻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吸合部125,

参见图6和图7,图7是图6中结构B的放大示意图,下壳体123上对应第一吸合部125的位置设置有凹槽126,上壳体124和下壳体123组装后,凹槽126压合固定第一吸合部125。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吸合部125为永磁体磁铁。永磁体磁铁的形状为长条状,长条状的设计既保证了足够的吸力固定充电触点与充电座上的充电连接器,又节省了空间,使得壳体内部结构紧凑。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吸合部还可以采用吸盘,或者其它能够方便吸合连接以及分开的元件,对此不作限制。

以下结合图8,对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多功能便携式设备的功能进行说明。

从功能上划分,本实施例的多功能便携式设备包括:微控制单元,电源管理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存储模块以及IO模块;

微控制单元分别与电源管理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存储模块以及IO模块连接。IO模块包括:USB(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简称USB)接口,摄像头和麦克风组件;电源管理模块与激光头以及可充电电池连接,电源管理模块控制为微控制单元供电。微控制单元控制为摄像头和麦克风组件供电。微控制单元还与摄像头和麦克风组件相连接,具体的,摄像头和麦克风组件连接至微控制单元的IO口上。微控制单元根据接收到的相应指令,控制摄像头拍照摄像以及麦克风组件录音。

由于本申请实施例的多功能便携式设备的功能实现过程前述已有相关说明,这里不再重复。

综上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功能便携式设备,集成多种功能,实现名片收纳、激光指示、PPT遥控播放、录音和照相功能;体积小,方便携带,解决了多个产品切换存在的电池、充电线、数据线等配件不通用的问题,保证了商务活动的顺畅进行,而且,不需要重复购买多个产品,节省了用户的采购成本,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符合智能商务和智能办公的趋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教导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其他的改进或变形。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具体描述只是更好的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