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插拔式光发射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37303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插拔式光发射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一种光器件,具体涉及一种实现40GBASE-LR4的可插拔式光发射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数据通信和互联应用等对带宽的要求越来越大,人们越来越重视数据中心及高性能计算应用的带宽和密度。在获取40Gb/s带宽性能时铜互连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它们的功率和尺寸要求无法有效应用于更高带宽。因此,大家都在逐渐转向使用可以处理更高带宽的光互连,以便获取更长的流程长度、消耗更少的功率、提高电磁噪声抗扰度并提供比铜解决方案更灵活的布线管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实现40GBASE-LR4的可插拔式光发射组件,实现不同架构同时兼容,降低运营商假设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插拔式光发射组件,包括基座,该基座左端开设有左通孔,右侧开设有右通孔,上部开设有三个通孔,分别为上左通孔、上中通孔与上右通孔,基座内侧还开设有光通路,使左通孔、右通孔、上左通孔、上中通孔与上右通孔之间相互连通;光通路内设有位于上左通孔下方且面对左通孔的第一滤光片、同时面对第一滤光片与上左通孔的第一反射镜、位于上中通孔下方且面对第一滤光片的第二滤光片、同时面对第二滤光片与上中通孔的第二反射镜、位于上右通孔下方且面对第二滤光片的第三滤光片、以及同时面对第三滤光片与上右通孔的第三反射镜;其中,第一滤光片、第二滤光片、以及第三滤光片分别反射不同波长的光,并让剩余波长的光通过,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和第三反射镜为向左倾斜45度角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左通孔处设置有光纤连接器插拔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右通孔处设置有第一接收器、上右通孔处设置有第二接收器、上中通孔处设置有第三接收器、以及上左通孔处设置有第四接收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左通孔与光纤连接器插拔口之间还设置有透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第一接收器与右通孔处之间还设置有第四滤光片,该第四滤光片与第一接收器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凸透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第二接收器与上右通孔处之间还设置有第五滤光片,该第五滤光片与第二接收器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凸透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第三接收器与上中通孔处之间还设置有第六滤光片,该第六滤光片与第三接收器之间还设置有第三凸透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第四接收器与上左通孔处之间还设置有第七滤光片,该第七滤光片与第四接收器之间还设置有第四凸透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基座下端开设有一开口,开口处设置有一盖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在较小的外形尺寸下,通过4向光路的光发射组件实现了40G光路设计,且传输效率高,生产成本低;当与LC光纤连接器一起使用时,每个传输通道的传输速率约为10.3125Gbps,符合40GBASE-LR4标准的要求;当其设置于数据中心和因特网交换点之间,与单模光纤一起使用,传输距离最高可达10km;通过在内部分别设置可以反射不同波长的滤光片,实现光线的分路且结构紧凑;通过在每个接收器前设置凸透镜与滤光片,以及在光纤连接器插拔口后设置透镜,实现光线的聚光,提高传输效果;每个接收器接收光信号可将其转换为电信号,在光发射组件中即可同时完成波分解复用与光电信号转换,输出4路10Gb/s高速电信号。左通孔设置光纤连接器插拔口,可以实现与LC光纤连接器或单模光纤的可插拔连接。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其中,第一接收器1、基座2、第二凸透镜3、第五滤光片4、第二接收器5、第三凸透镜6、第六滤光片7、第三接收器8、第四凸透镜9、第七滤光片10、第四接收器11、透镜12、光纤连接器插拔口13、盖板14、第一反射镜15、第一滤光片16、第二反射镜17、第二滤光片18、第三反射镜19、第三滤光片20、第四滤光片21、第一凸透镜22。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至图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插拔式光发射组件,包括基座2,该基座2左端开设有左通孔,右侧开设有右通孔,上部开设有三个通孔,分别为上左通孔、上中通孔与上右通孔,基座2内侧还开设有光通路,使左通孔、右通孔、上左通孔、上中通孔与上右通孔之间相互连通;光通路内设有位于上左通孔下方且面对左通孔的第一滤光片16、同时面对第一滤光片16与上左通孔的第一反射镜15、位于上中通孔下方且面对第一滤光片16的第二滤光片18、同时面对第二滤光片18与上中通孔的第二反射镜17、位于上右通孔下方且面对第二滤光片18的第三滤光片20、以及同时面对第三滤光片20与上右通孔的第三反射镜19;其中,第一滤光片16、第二滤光片18、以及第三滤光片20分别反射不同波长的光,并让剩余波长的光通过,第一反射镜15、第二反射镜17和第三反射镜19为向左倾斜45度角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左通孔处设置有光纤连接器插拔口13。右通孔处设置有第一接收器1、上右通孔处设置有第二接收器5、上中通孔处设置有第三接收器8、以及上左通孔处设置有第四接收器11。左通孔与光纤连接器插拔口13之间还设置有透镜12。第一接收器1与右通孔处之间还设置有第四滤光片21,该第四滤光片21与第一接收器1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凸透镜22。第二接收器5与上右通孔处之间还设置有第五滤光片4,该第五滤光片4与第二接收器5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凸透镜3。第三接收器8与上中通孔处之间还设置有第六滤光片7,该第六滤光片7与第三接收器8之间还设置有第三凸透镜6。第四接收器11与上左通孔处之间还设置有第七滤光片10,该第七滤光片10与第四接收器11之间还设置有第四凸透镜9。基座2下端开设有一开口,开口处设置有一盖板14,方便实际装配时从开口处设置内部各个组件,其后用盖板14进行密封。

通过上述方式,实现了混合光信号接收、波分解复用、以及光电信号转换转换的过程,4个通道同时传输数据可实现40Gbps传输,符合40GBASE-LR4标准。

本实用新型的重点在于,在较小的外形尺寸下,通过4向光路的光发射组件实现了40G光路设计,且传输效率高,又节约了生产成本;当与LC光纤连接器一起使用时,每个传输通道的传输速率约为10.3125Gbps,符合40GBASE-LR4标准的要求;当其设置于数据中心和因特网交换点之间,与单模光纤一起使用,传输距离最高可达10km。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采用与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相同或近似技术特征,而得到的其他技术方案,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