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片及眼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69021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镜片及眼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眼镜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镜片及眼镜。



背景技术:

在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多地通过各种显示装置获得信息,如计算机终端、电视机、办公室自动化显示仪器、各种类监控装置和雷达的显示屏等,但是,长时间注视显示屏会引起视觉疲劳,影响视力及工作效率,并且对于从事室外工作的人员,如驾驶员,在强烈阳光刺激下易头晕目眩,增加交通事故,为了减轻视觉疲劳,保护视力,常常需要佩戴眼镜,眼镜是由眼镜框以及镜片构成;

传统的玻璃镜片通过物理研磨获得不同的球面半径以形成所熟知的球光、散光、双光以及渐进度等光度;树脂则是依赖于玻璃/金属模具上事先做好的光度一次注塑完成;单一材料的性能决定了最终镜片成品的性能,无论玻璃材质,还是树脂材质,均各有优缺点,玻璃材质有光学性能好,表面硬度高,耐磨等优点,但玻璃材质有着比重大及抗冲击力较差,易碎等缺点,而树脂材质有比重小及抗冲击力较好等优点,但树脂材质有着因表面较软而易出现刮伤,光学性能较差等的优点,所以寻找一种具有较好的光学性能以及耐磨性能,并且比重较小以及较好的抗冲击力性能的镜片是我们所迫切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镜片及眼镜,该镜片具有较好的光学性能以及耐磨性能,并且比重较小以及具有较好的抗冲击力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镜片,镜片本体;所述镜片本体包括至少一层树脂镜片以及至少一层玻璃镜片;

每相邻两层树脂镜片连接以使至少一层树脂镜片形成树脂镜片组件,所述树脂镜片组件包括内层树脂镜片以及外层树脂镜片;

每相邻两层玻璃镜片连接以使至少一层玻璃镜片形成玻璃镜片组件,所述玻璃镜片组件包括内层玻璃镜片以及外层玻璃镜片;

所述内层树脂镜片与所述外层玻璃镜片连接,或者,所述外层树脂镜片与所述内层玻璃镜片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镜片本体包括一层树脂镜片以及一层玻璃镜片;

所述树脂镜片的外表面与所述玻璃镜片的内表面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镜片本体包括一层树脂镜片以及一层玻璃镜片;

所述树脂镜片的内表面与所述玻璃镜片的外表面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树脂镜片的表面为凸面、且所述凸面凸向像方;所述玻璃镜片的表面为上下端为平面中心为凹面、且所述凹面凹向物方。

进一步地,所述树脂镜片的表面为上下端为平面中心为凹面、且所述凹面凹向物方;所述玻璃镜片的表面为凸面、且所述凸面凸向像方。

进一步地,所述玻璃镜片的外表面设有防污镀膜层;其中,所述防污镀膜层包括:第一氧化硅层、第一氧化锆层、第二氧化硅层、第二氧化锆层、ITO层、氟化物层以及第三氧化硅层;

沿所述玻璃镜片背向所述树脂镜片的方向,所述第一氧化硅层、所述第一氧化锆层、所述第二氧化硅层、所述第二氧化锆层、ITO层、氟化物层以及第三氧化硅层依次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树脂镜片的外表面设有防污镀膜层;其中,所述防污镀膜层包括:第一氧化硅层、第一氧化锆层、第二氧化硅层、第二氧化锆层、ITO层、氟化物层以及第三氧化硅层;

沿所述树脂镜片背向所述玻璃镜片的方向,所述第一氧化硅层、所述第一氧化锆层、所述第二氧化硅层、所述第二氧化锆层、ITO层、氟化物层以及第三氧化硅层依次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内层树脂镜片与所述外层玻璃镜片粘接,或者,所述外层树脂镜片与所述内层玻璃镜片粘接。

进一步地,所述树脂镜片的形状以及所述玻璃镜片的形状均为圆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眼镜,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镜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镜片,包括:镜片本体;所述镜片本体包括至少一层树脂镜片以及至少一层玻璃镜片;每相邻两层树脂镜片连接以使至少一层树脂镜片形成树脂镜片组件,所述树脂镜片组件包括内层树脂镜片以及外层树脂镜片;每相邻两层玻璃镜片连接以使至少一层玻璃镜片形成玻璃镜片组件,所述玻璃镜片组件包括内层玻璃镜片以及外层玻璃镜片;所述内层树脂镜片与所述外层玻璃镜片连接,或者,所述外层树脂镜片与所述内层玻璃镜片连接;由于玻璃材质具有光学性能好,表面硬度高,耐磨的优点,树脂材质具有比重较小以及抗冲击较好的优点,于是,将树脂镜片组件中的内层树脂镜片与外层玻璃镜片组件中的外层玻璃镜片连接,即将树脂镜片与玻璃镜片进行连接形成镜片,或者,将树脂镜片组件中的外层树脂镜片与玻璃镜片中的内层玻璃镜片连接,即将树脂镜片与玻璃镜片进行连接形成镜片;由于上述镜片是由树脂镜片以及玻璃镜片进行连接而成,所以该镜片结合了树脂镜片以及玻璃镜片各自的优点,使得该镜片具有较好的光学性能以及耐磨性能,并且比重较小以及具有较好的抗冲击力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镜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镜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镜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镜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树脂镜片;200-玻璃镜片;300-防污镀膜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镜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镜片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镜片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镜片的结构示意图。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镜片可选因素较多。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可以组合出多种实施方案,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组合出的技术方案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水瓶进行进一步地描述。

实施例1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包括:镜片本体;镜片本体包括至少一层树脂镜片100以及至少一层玻璃镜片200;

每相邻两层树脂镜片100连接以使至少一层树脂镜片100形成树脂镜片组件,树脂镜片组件包括内层树脂镜片以及外层树脂镜片;

每相邻两层玻璃镜片200连接以使至少一层玻璃镜片200形成玻璃镜片组件,玻璃镜片组件包括内层玻璃镜片以及外层玻璃镜片;

内层树脂镜片与外层玻璃镜片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镜片,由于玻璃材质具有光学性能好,表面硬度高,耐磨的优点,树脂材质具有比重较小以及抗冲击较好的优点,于是,将树脂镜片组件中的内层树脂镜片与外层玻璃镜片组件中的外层玻璃镜片连接,即将树脂镜片100与玻璃镜片200进行连接形成镜片,或者,将树脂镜片组件中的外层树脂镜片与玻璃镜片中的内层玻璃镜片连接,即将树脂镜片100与玻璃镜片200进行连接形成镜片;由于上述镜片是由树脂镜片100以及玻璃镜片200进行连接而成,所以该镜片结合了树脂镜片100以及玻璃镜片200各自的优点,使得该镜片具有较好的光学性能以及耐磨性能,并且比重较小以及具有较好的抗冲击力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镜片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镜片的结构示意图提供镜片,镜片本体包括一层树脂镜片100以及一层玻璃镜片200;

树脂镜片100的内表面与玻璃镜片200的外表面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镜片,当镜片本体包括一层树脂镜片100以及一层玻璃镜片200时,此时该镜片为两层,相对于人体的眼睛而言,玻璃镜片200靠近人体的眼睛,成为该镜片的内层,玻璃镜片200的外表面连接有树脂镜片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镜片的一种实施方式,树脂镜片100的表面为上下端为平面中心为凹面、且凹面凹向物方;玻璃镜片200的表面为凸面、且凸面凸向像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镜片,树脂镜片100的内表面与玻璃镜片200的外表面连接时,树脂镜片100的表面为上下端为平面中心为凹面,玻璃镜片200的表面为凸面,使得使用者在使用该光学眼镜时减少像差,让像变得与原物体更符合,减少视觉疲劳。

根据本实用新型镜片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镜片的结构示意图,树脂镜片100的外表面设有防污镀膜层300;其中,防污镀膜层300包括:第一氧化硅层、第一氧化锆层、第二氧化硅层、第二氧化锆层、ITO层、氟化物层以及第三氧化硅层;

沿树脂镜片100背向玻璃镜片200的方向,第一氧化硅层、第一氧化锆层、第二氧化硅层、第二氧化锆层、ITO层、氟化物层以及第三氧化硅层依次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镜片,当内层树脂镜片与外层玻璃镜片连接时,树脂镜片100的外层增设了防污镀膜层300,在保证该镜片透视效果的前提下,防污镀膜层300作为保护涂层,防止该镜片留下指纹等污渍;

需要说明的是,氟化物层的厚度为30纳米-50纳米,优选为40纳米;第一氧化硅层的厚度为160纳米-170纳米,优选为165纳米;第一氧化锆层的厚度为17纳米-18纳米,优选为17.5纳米;第二氧化硅层的厚度为26纳米-30纳米,优选为28纳米;第二氧化锆层的厚度为60纳米-62纳米,优选为61纳米;ITO层的厚度为4纳米-5纳米,优选为4.5纳米;第三氧化硅层的厚度为70纳米-80纳米,优选为75纳米;

其中,防污镀膜层300的外表面可以设置一层防雾层,以便佩戴者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不会因为镜片气雾而影响视觉。

根据本实用新型镜片的一种实施方式,内层树脂镜片与外层玻璃镜片粘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镜片,内层树脂镜片与外层玻璃镜片通过胶粘剂粘接,或者,外层树脂镜片与内层玻璃镜片通过胶粘剂粘接;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胶粘剂不能用碱性胶黏剂,以免与酸性的内层树脂镜片以及酸性的外层玻璃镜片发生反应而破坏内层树脂镜片以及外层玻璃镜片,或者,与酸性的外层树脂镜片以及酸性的内层玻璃镜片发生反应而破坏外层树脂镜片以及内层玻璃镜片;其中,一般采用酸性的树脂胶作为胶粘剂,最好使用胶合性强的强力树脂胶,它不仅能长期保持内层树脂镜片以及外层玻璃镜片不发生变形,或者,长期保持外层树脂镜片以及内层玻璃镜片不发生变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镜片的一种实施方式,树脂镜片100的形状以及玻璃镜片200的形状均为圆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镜片,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镜片。

实施例2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镜片,包括:镜片本体;镜片本体包括至少一层树脂镜片100以及至少一层玻璃镜片200;

每相邻两层树脂镜片100连接以使至少一层树脂镜片100形成树脂镜片组件,树脂镜片组件包括内层树脂镜片以及外层树脂镜片;

每相邻两层玻璃镜片200连接以使至少一层玻璃镜片200形成玻璃镜片组件,

玻璃镜片组件包括内层玻璃镜片以及外层玻璃镜片;

外层树脂镜片与内层玻璃镜片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镜片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镜片的结构示意图;镜片本体包括一层树脂镜片100以及一层玻璃镜片200;

树脂镜片100的外表面与玻璃镜片200的内表面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镜片,当镜片本体包括一层树脂镜片100以及一层玻璃镜片200时,此时该镜片为两层,可以为:相对于人体的眼镜而言,树脂镜片100靠近人体的眼镜,树脂镜片100的外表面连接有玻璃镜片200。

根据本实用新型镜片的一种实施方式,树脂镜片100的表面为凸面、且凸面凸向像方;玻璃镜片200的表面为上下端为平面中心为凹面、且凹面凹向物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镜片,当树脂镜片100的外表面与玻璃镜片200的内表面连接时,树脂镜片100的表面为凸面,玻璃镜片200的表面为上下端为平面中心为凹面,使得使用者在使用该光学眼镜时减少像差,让像变得与原物体更符合,减少视觉疲劳。

根据本实用新型镜片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镜片的结构示意图。玻璃镜片200的外表面设有防污镀膜层300;其中,防污镀膜层300包括:第一氧化硅层、第一氧化锆层、第二氧化硅层、第二氧化锆层、ITO层、氟化物层以及第三氧化硅层;

沿玻璃镜片200背向树脂镜片100的方向,第一氧化硅层、第一氧化锆层、第二氧化硅层、第二氧化锆层、ITO层、氟化物层以及第三氧化硅层依次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镜片,当外层树脂镜片与内层玻璃镜片连接时,玻璃镜片200的外层增设了防污镀膜层300,在保证该镜片透视效果的前提下,防污镀膜层300作为保护涂层,防止该镜片留下指纹等污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镜片,外层树脂镜片与内层玻璃镜片粘接。

该镜片的加工工艺具体如下:

将玻璃镜片200与树脂镜片100的结合面进行精细抛光,曲面半径误差需在0.05%以下,并能观察到干涉圈;

对该镜片的玻璃镜片200与树脂镜片100分别进行化学/物理强化,以提高材质的抗冲击性,强化后镜片要求通过FAD落球实验(即可承受16g钢球从50英寸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时带来的冲击力);

因为玻璃材质与树脂材质的硬度、弹性、伸缩性、密度以及膨胀率分别不同,有必要在玻璃镜片200与树脂镜片100之间加一层弹性活性膜,以保证在不同温度下两种材质的伸缩率基本保持一致,适用的活性膜的基本要求是i压剪强度大于10MPA;ii收缩率体积比小于3%;iii能够承受+60℃到-20℃的温度;

在树脂镜片100与玻璃镜片200组合完成之后,镜片整体再进行一次热处理加工以消除生产中的热应力。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