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虚拟现实设备的遮光组件及虚拟现实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61188发布日期:2018-11-16 22:4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虚拟现实设备的遮光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遮光件(78);

所述遮光件(78)包括顶面(73)、第一曲面(75)、第二曲面(76)和底面(74),所述底面(74)整体与所述顶面(73)整体上下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曲面(75)和所述第二曲面(76)位于所述顶面(73)两侧并均向靠近所述底面(74)的方向弯曲,所述第一曲面(75)和所述第二曲面(76)均分别与所述顶面(73)和所述底面(74)连接,使得所述顶面(73)、所述第一曲面(75)、所述第二曲面(76)和所述底面(74)围成封闭的中空区域,所述封闭的中空区域用于与虚拟现实设备连接让用户面部与封闭中空区域形成密闭空间;其中,

所述顶面(73)与人体面部相接触的一侧为由中心向外延伸的非封闭弧形;

还包括前端固定环(77);

所述遮光件(78)的一端设有连接开口(781),所述前端固定环(77)与所述遮光件(78)通过连接开口(781)连接;

所述前端固定环(77)包括支撑环(772),以及分别与所述支撑环(772)的形状相似的连接环(773)和锁定环(774);

所述支撑环(772)的一侧(7721)与所述连接环(773)的一侧(7732)连接;所述支撑环(772)的外表面(7723)与所述连接环(773)的外表面(7733)连接,所述支撑环(772)的内表面(7724)与所述连接环(773)的内表面(7734)连接,以使所述支撑环(772)和连接环(773)之间形成支撑角α1;

所述连接环(773)的另一侧(7731)与所述锁定环(774)的一侧(7742)连接;所述连接环(773)的外表面(7733)与所述锁定环(774)的外表面(7743)连接,所述连接环(773)的内表面(7734)与所述锁定环(774)的内表面(7744)连接,以使所述连接环(773)和锁定环(774)之间形成锁定角β1;

所述支撑环(772)、连接环(773)和锁定环(774)依次连接,使所述前端固定环(77)的横截面形状为凹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虚拟现实设备的遮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固定环(77)设有与所述连接开口(781)形状相同的固定开口(771);所述前端固定环(77)与所述遮光件(78)之间通过固定开口(771)和连接开口(78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虚拟现实设备的遮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环(772)内表面(7724)的一侧(7721)设有用于顶住支撑环(772)的棱环(775);所述支撑环(772)内表面(7724)的另一侧(7722)设有用于固定所述遮光件(78)的紧固区(776);所述棱环(775)和紧固区(776)分别沿所述支撑环(772)的内表面(7724)连续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虚拟现实设备的遮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环(774)的另一侧面(7741)设有倾斜环(7740),所述倾斜环(7740)的两侧分别与所述锁定环(774)的内表面(7744)和侧面(7741)连接;

所述倾斜环(7740)与所述内表面(7744)的延长线形成半倒角γ;所述半倒角γ为锐角;所述倾斜环(7740)的宽度H1为所述锁定环(774)厚度δ1的30%~8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虚拟现实设备的遮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固定环(77)还包括呈圆弧状的眉部连接件(7701)、呈拱形状的鼻部连接件(7704)、两个呈圆弧状的桥接件(7702)和两个呈圆弧状的支撑件(7703);所述眉部连接件(7701)、鼻部连接件(7704)、桥接件(7702)和支撑件(7703)分别包括依次连接的支撑环(772)、连接环(773)和锁定环(774)的部分结构,将所述支撑环(772)、连接环(773)和锁定环(774)分别划分成六部分;

所述眉部连接件(7701)的两端分别连接一所述桥接件(7702);两个所述桥接件(7702)沿所述眉部连接件(7701)的中心线(7705)对称设置;所述眉部连接件(7701)与桥接件(7702)的连接点为对应两个圆弧的外切交点;两个所述桥接件(7702)的圆心分别位于固定开口(771)内,所述眉部连接件(7701)的圆心位于固定开口(771)外;

每一所述桥接件(770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一所述支撑件(7703),所述桥接件(7702)与所述支撑件(7703)的连接点为两个圆弧的内切交点;两个所述支撑件(7703)的圆心位于固定开口(771)内;

每一所述支撑件(7703)的另一端共同连接所述鼻部连接件(7704)的两端,所述鼻部连接件(7704)的拱形顶点靠近眉部连接件(7701);

所述眉部连接件(7701)、鼻部连接件(7704)、桥接件(7702)和支撑件(7703)的横截面形状分别为凹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虚拟现实设备的遮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鼻部连接件(7704)包括分别呈圆弧状的第一连接部(77041)、第一弯曲部(77042)、第二弯曲部(77043)和第二连接部(77044);

所述第一连接部(77041)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支撑件(7703)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77041)与支撑件(7703)的连接点为两个圆弧的内切交点;

所述第一连接部(7704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弯曲部(7704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77041)与第一弯曲部(77042)的连接点为两个圆弧的外切交点;

所述第一弯曲部(77042)的另一端与第二弯曲部(7704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弯曲部(77042)与第二弯曲部(77043)的连接点为两个圆弧的内切交点;

所述第二弯曲部(7704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7704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弯曲部(77043)与第二连接部(77044)的连接点为两个圆弧的外切交点;

所述第二连接部(77044)的另一端与另一支撑件(7703)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77044)与支撑件(7703)的连接点为两个圆弧的内切交点;

所述第一连接部(77041)的圆心与第二连接部(77044)的圆心分别位于固定开口(771)内;所述第一弯曲部(77042)的圆心和第二弯曲部(77043)的圆心分别位于固定开口(771)外。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虚拟现实设备的遮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曲面(75)和第二曲面(76)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曲面(75)包括遮光本体(751),以及设置于所述遮光本体(751)上的过渡曲线(752)、固定曲线(753)和支撑曲线(754);

所述过渡曲线(752)的一端与所述顶面(73)的使用端连接,所述过渡曲线(752)为中心向外延伸的非封闭弧形;

所述过渡曲线(752)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曲线(753)的一端连接,所述固定曲线(753)为中心向外延伸的程度大于所述过渡曲线(752)延伸程度的非封闭弧形;

所述固定曲线(753)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曲线(754)的一端连接,所述支撑曲线(754) 的另一端与所述底面(74)的使用端连接;所述支撑曲线(754)为中心向外延伸的非封闭弧形,与所述过渡曲线(752)沿固定曲线(753)的中心线(756)对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虚拟现实设备的遮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区域包括面部接触面和虚拟设备连接面;所述面部接触面用于与用户面部接触,所述虚拟设备连接面用于与VR眼镜的框体内侧的观看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虚拟现实设备的遮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区域包括面部接触面和虚拟设备连接面;所述面部接触面用于与用户面部接触,所述虚拟设备连接面用于与虚拟现实设备的框体外侧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虚拟现实设备的遮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曲面(75)和所述第二曲面(76)均分别与所述顶面(73)和所述底面(74)光滑过度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虚拟现实设备的遮光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端固定环(77),所述前端固定环(77)位于所述中空区域的内周边并与其吻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虚拟现实设备的遮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固定环(77)为镂空结构或实心结构。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虚拟现实设备的遮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曲面(75)和所述第二曲面(76)上各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用于固定在所述虚拟现实设备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虚拟现实设备的遮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曲面(75)和所述第二曲面(76)沿所述顶面(73)的中心左右对称设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于虚拟现实设备的遮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曲面(75)和所述第二曲面(76)由两端向中心凸出。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虚拟现实设备的遮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组件(7)设有开孔,所述开孔用于虚拟现实设备凸出控制键外露。

1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虚拟现实设备的遮光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眉部连接件(7701)两个端点处的切线之间夹角θ1、为桥接件(7702)两个端点处的切线之间夹角θ2的2倍~2.9倍;所述眉部连接件(7701)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L1占两个所述桥接件(7702)中心点C之间距离L2的50%~75%;

和/或,

所述桥接件(7702)的曲率半径由一端至中心点C逐渐减小,由中心点C至另一端逐渐增大;所述桥接件(7702)的曲率半径在两个桥接件(7702)中心点C之间距离L2的六分之一至四分之一之间变化;所述桥接件(7702)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L3占两个桥接件(7702)中心点C之间距离L2的15%~30%;

和/或,

所述支撑件(7703)的曲率半径在两个桥接件(7702)中心点C之间距离L2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之间变化;所述支撑件(7703)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L4占两个所述桥接件(7702)中心点C之间距离L2的25%~40%。

1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虚拟现实设备的遮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曲部(77042)和第二弯曲部(77043)的交点D与眉部连接件(7701)之间的距离L5、占所述眉部连接件(7701)的端点到支撑件(7703)的连接鼻部连接件(7704)的端点垂直高度H3的45%~60%;

所述第一弯曲部(77042)和第二弯曲部(77043)的曲率半径相等,所述曲率半径在所述交点D与眉部连接件(7701)之间距离L5的20%~35%连续变化。

1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虚拟现实设备的遮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77041)和第二连接部(77044)连接支撑件(7703)的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L6、占两个所述桥接件(7702)中心点C之间距离L2的45%~55%;

所述第一连接部(77041)和第二连接部(77044)的曲率半径相等,所述曲率半径在所述两个端点之间距离L6的二分之一至五分之三之间连续变化。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虚拟现实设备的遮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角α1和所述锁定角β1的角度比值为0.8~1.25;所述支撑角α1和所述锁定角β1的角度随着连接环(773)的外表面(7733)宽度发生变化。

2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虚拟现实设备的遮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棱环(775)的突起高度H2为所述支撑环(772)厚度δ2的25%~30%。

2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虚拟现实设备的遮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本体(751)上、靠近固定曲线(753)的位置设有锁定孔(755);所述锁定孔(755)的中心位于中心线(756)上;所述锁定孔(755)用于固定连接件;

所述锁定孔(755)的半径为所述固定曲线(753)曲率半径的15%~35%;

所述锁定孔(755)与所述过渡曲线(752)之间的最短距离、所述锁定孔(755)与所述固定曲线(753)之间的最短距离、以及所述锁定孔(755)与所述支撑曲线(754)之间的最短距离相等。

23.一种虚拟现实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壳(1),后壳(3),由所述前壳(1)和后壳(3)围成的镜框(301),对称设于后壳(3)两端的左镜腿(5)和右镜腿(4),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遮光组件(7),其中,

所述遮光组件(7)包括遮光件(78)和前端固定环(77);所述前端固定环(77)包括支撑环(772)、连接环(773)和锁定环(774);

所述后壳(3)与所述镜框(301)形成收纳腔(46),所述收纳腔(46)用于容纳光学系统、PCBA板和光感组件;所述镜框(301)沿纵向中心线(3010)对称;

所述镜框(301)包括与前端固定环(77)形状相似的支撑框(3011)和导向框(3012);

所述前壳(1)通过卡扣固定在所述导向框(3012)的内表面;

所述支撑框(3011)的一侧与所述导向框(3012)的一侧连接,形成支撑顶角α2;所述支撑顶角α2的角度小于所述支撑环(772)与连接环(773)形成的支撑角α1的角度;

所述支撑框(3011)的外表面(30111)与所述支撑环(772)的内表面(7724)相对,使棱环(775)的顶点与所述支撑框(3011)的外表面(30111)抵接;所述支撑框(3011)与所述支撑环(772)之间形成用于固定安装遮光件(78)的空隙,形成空隙角δ;

所述导向框(3012)的外表面(30121)与所述连接环(773)的内表面(7734)相贴合;所述导向框(3012)的端面(30122)与所述锁定环(774)的内表面(7744)贴合;

所述导向框(3012)的外表面(30121)和端面(30122)之间形成锁定顶角β2;所述锁定顶角β2的角度与所述连接环(773)和锁定环(774)形成的锁定角β1的角度相同;

所述镜框(301)沿所述遮光件(78)至前端固定环(77)的方向安装,利用所述支撑顶角α2和支撑角α1的配合,以及所述锁定顶角β2和锁定角β1的配合,使所述镜框(301)固定于所述前端固定环(77)的内侧。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虚拟现实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右镜腿(4)通过连接件和锁定孔(755)与第一曲面(75)连接;所述左镜腿(5)通过连接件和锁定孔(755)与第二曲面(76)连接。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虚拟现实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镜框(301)还包括眉部连接曲面(3013)、鼻部连接曲面(3016)、两个桥接曲面(3014)和两个支撑曲面(3015);所述眉部连接曲面(3013)的形状与眉部连接件(7701)的形状相同,所述鼻部连接曲面(3016)的形状与鼻部连接件(7704)的形状相同,所述桥接曲面(3014)的形状与桥接件(7702)的形状相同,所述支撑曲面(3015)的形状与支撑件(7703)的形状相同;

所述眉部连接曲面(3013)、鼻部连接曲面(3016)、桥接曲面(3014)和支撑曲面(3015)分别包括依次连接的支撑框(3011)和导向框(3012)的部分结构,将所述支撑框(3011)和导向框(3012)分别划分成六部分;

所述眉部连接曲面(3013)的两端分别连接一所述桥接曲面(3014);两个所述桥接曲面(3014)沿所述眉部连接曲面(3013)的纵向中心线(3010)对称设置;所述眉部连接曲面(3013)与桥接曲面(3014)的连接点为对应的两个圆弧的外切交点;两个所述桥接曲面(3014)的圆心分别位于收纳腔(46)内,所述眉部连接曲面(3013)的圆心位于收纳腔(46)外;

每一所述桥接曲面(301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一所述支撑曲面(3015),所述桥接曲面(3014)与所述支撑曲面(3015)的连接点为对应两个圆弧的内切交点;两个支撑曲面(3015)的圆心分别位于收纳腔(46)内;

每一所述支撑曲面(3015)的另一端共同连接所述鼻部连接曲面(3016)的两端,所述鼻部连接曲面(3016)的拱形顶点靠近眉部连接曲面(3013)。

26.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虚拟现实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框(3012)的端面(30122)宽度与所述锁定环(774)的内表面(7744)宽度相等。

27.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虚拟现实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顶角α2的角度为所述支撑角α1角度的97%~99%;所述支撑顶角α2与空隙角δ的角度和与所述支撑角α1相等。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