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投影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96110阅读:5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投影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投影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投影仪。



背景技术:

投影仪,又称投影机,是一种可以将图像或视频投射到幕布上的设备,可以通过不同的接口与计算机、VCD、DVD、游戏机、DV等相连接,播放相应的视频信号。投影仪一般由投影成像系统和光学放大系统组成,投影信号通过投影仪的成像技术的处理变成图像信号,再通过光学系统的放大即可投射显示于屏幕上。在投影仪的投射过程中,若要得到高质量、高清晰度的投射影像,就要保证高亮度的输出,投影仪就要采用大功率、高亮度的光源,而大功率的光源经过长时间的工作后,势必会在投影仪内部积聚大量的热量。另外,投影仪的供电电路需采用比例脉宽调制的方法对市电进行降压、稳压和稳功率处理,而在处理这些环节时投影仪电源使用的功率开关和变压器都会工作在较高的频率上,功率开关在频繁地工作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损耗,这部分损耗就会变成热量散发出来,进一步提高投影仪内部的温度。如果不能及时将这些热量从投影仪中快速排出,这些热量所导致的高温会极大地影响投影仪的工作效率,而且长时间的在高温情况下工作,投影仪的使用寿命也会大大缩短。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投影仪的轻量化、小型化以及便携性要求越来越高,这样就对投影仪内部的散热结构布局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常在投影仪的机箱内部安装有散热风扇,利用风扇带动气流从进风口朝向出风口进行通风散热,但是现有技术当中的投影仪的出风口为了增加散热面积,一般不设置过滤网,使得大量的灰尘可从出风口处进入到机箱内部,从而导致投影仪的损坏,因此仍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投影仪,具有减少灰尘进入机箱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投影仪,包括机箱,所述机箱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将风从进风口导向至出风口的风扇,所述出风口处还转动设有受风吹动向上翻转的叶片,所述叶片远离铰接点的一端设置有配重块。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投影仪工作时,需要进行散热,可通过打开风扇,使得风从进风口进入,在机箱内流动之后从出风口处流出,并将机箱内的热量随风排出到机箱外部,进行机箱的通风散热,此外,铰接在出风口出的叶片会在风扇向外吹风时向上翻转,从而打开出风口使得风得以流出,当关闭风扇后,叶片不再收到风力向上翻转,则会在配重块的重力作用下重新将出风口封闭,进而防止灰尘从出风口处进入到机箱中,对机箱的内部造成破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优选的,所述机箱内还设有用于驱动叶片转动的驱动部,所述驱动部包括与机箱转动设置的具有两个相反磁性的磁极的磁块,所述配重块具有与磁块其中一个磁极的相同磁性,所述机箱内设置有促使磁块转动的转动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增强叶片的转动性能,可通过设置在机箱内的驱动部,利用具有两极的磁块通过转动部转动磁块靠近叶片的磁极,使得在叶片在“同性相斥”或“异性相吸”的作用原理下,发生靠近或远离磁块的运动,当叶片靠近磁块时,可将出风口封闭,从而能够在投影仪不需要通风的时候将出风口关闭以防止灰尘从出风口处进入到机箱当中,并且磁块与配重块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增强了叶片封闭出风口的稳定性,当叶片受到磁块与配重块之间的斥力使得叶片远离磁块向上翻转时,会将出风口打开,方便于进行机箱的通风散热,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优选的,所述转动部包括与磁块同轴固定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顶端同轴固定设有第一锥齿,所述第一锥齿啮合有第二锥齿,所述第二锥齿同轴固定设置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远离第二锥齿的一端同轴固定设有第三锥齿,所述第三锥齿啮合有驱动第三锥齿转动的第四锥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部的转动可以通过转动第四锥齿,使得与第四锥齿啮合的第三锥齿转动,同时在传动轴的带动下,第二锥齿发生转动,同时与第二锥齿啮合的第一锥齿发生转动,由于转动轴与第一锥齿同轴固定并且与磁块同轴固定,在第一锥齿转动的过程中,磁块也会发生转动,以此来转动改变磁块靠近叶片的磁极,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优选的,所述第四锥齿同轴固定设有贯穿机箱顶部的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上设有限制传动杆转动的限位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方便控制第四锥齿的转动,可以通过与第四锥齿同轴固定的传动杆进行控制,并且传动杆贯穿机箱的顶部,方便工作人员的操作,另外通过传动杆上设置的限位部防止传动杆在转动控制磁块后仍会发生转动,使得传动杆的调节更为稳定,进一步提高叶片位置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限位部包括插接在传动杆中轴向滑动的限位轴,所述限位轴上固定设有垂直于限位轴的限位杆,所述机箱的顶部开设有与限位杆卡接以限制限位轴发生转动的限位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位轴可插接在传动杆中滑动,当需要转动传动杆的时候,可向上移动限位轴,使得限位轴上的限位杆脱离机箱限位槽的限制,以此来进行限位轴的转动,并且限位轴与传动杆之间仅能发生轴向上的滑动,则通过转动限位轴以带动传动杆的转动,当转动确定好传动杆的位置后,可移动限位轴,使得限位轴上的限位杆插入到限位槽中,从而限制限位轴的转动,提高了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限位轴远离第四锥齿的一端固定设有旋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钮方便于工作人员的操作转动限位轴,提高工人人员的工作效率。

优选的,所述叶片设置有若干片,所述叶片的边缘设有密封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叶片设置有若干,根据不同的通风要求改变不同的叶片数量,并且叶片上的密封条能够增强叶片在封闭出风口时的密封性,避免灰尘从叶片与叶片之间的缝隙穿过进入到机箱当中,结构简单。

优选的,所述进风口处设有过滤网。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风口处设置的过滤网在机箱通风散热的时候,防止过多的灰尘从进风口进入到机箱中。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利用风扇吹动风使得叶片转动打开进行通风散热,当无需风扇散热,叶片会由于配重块的重力作用重新将出风口封闭,避免在不使用投影仪放置的过程中,灰尘会从出风口处进入到机箱内部,另外通过磁力的作用增强叶片的转动性能,使得结构更为稳定,操作方便,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用于示意进风口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用于示意出风口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隐去部分机箱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隐去叶片以及部分机箱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B部放大图。

图中:1、机箱;11、镜头;2、进风口;21、过滤网;3、出风口;31、叶片;32、配重块;33、密封条;4、风扇;5、驱动部;51、磁块;511、磁极;6、转动部;61、转动轴;62、第一锥齿;63、第二锥齿;64、第三锥齿;65、第四锥齿;66、传动杆;67、传动轴;7、限位部;71、限位轴;72、限位杆;73、限位槽;8、旋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投影仪,参见图1和图2,包括机箱1,机箱1上设置有用于投影工作的镜头11,此外在镜头11两侧的侧面上分别开设有进风口2和出风口3,进风口2和出风口3沿着机箱1的对角线设置,可增加风对机箱1内部的流动面积,更大程度上带走机箱1内产生的热量,此外,进风口2处设置有过滤网21,能防止在机箱1在通风散热的过程中大量的灰尘进入到机箱1当中。

参见图3和图4,机箱1内部位于出风口3处设置有引导风流向出风口3的风扇4,同时在出风口3处铰接有多块叶片31,在受到风扇4的风力作用下能够向上翻转从而打开出风口3使得热量随风散出,本实施例中的叶片31数量设置有7片,并且在每片叶片31的边缘处均设有增强叶片31与机箱1出风口3密封性的密封条33,同时在叶片31靠近风扇4的一侧且远离铰接点的一端设置有配重块32,当叶片31没有收到风力作用的情况下,叶片31会由于配重块32的重力作用闭合。

参见图4和图6,为了增强叶片31转动的稳定性,机箱1内部还设有驱动叶片31转动的驱动部5,驱动部5包括与机箱1转动设置的磁块51,磁块51沿着机箱1的高度方向发生轴向上的旋转运动,并且该磁块51具有两个相反的磁极511,磁块51呈圆柱型,两个磁极511分设在圆柱体的径向两端,配重块32具有与磁块51其中一个磁极511相同的磁性,则当转动磁块51使得与磁块51相同磁性的磁极511靠近叶片31时,叶片31由于配重块32与磁块51的同性相斥的原理而向上翻折以远离磁块51,若磁块51转动到与叶片31配重块32相反磁性的一端靠近叶片31时,叶片31会由于异性相吸的原理而靠近磁块51,从而使得叶片31闭合,本实施例中的磁块51设置有两根,分别位于出风口3的两端,同时两端的磁块51之间的作用力较小,不会对磁块51的转动产生影响,磁块51的转动可通过设置在机箱1内的转动部6来控制。

参见图4和图6,转动部6包括与磁块51同轴固定的转动轴61,转动轴61与机箱1转动连接,连接在转动轴61的顶端同轴固定设置有第一锥齿62,第一锥齿62啮合有第二锥齿63,第二锥齿63同轴固定设置有传动轴67,传动轴67远离第二锥齿63的一端同轴固定设有第三锥齿64,同时出风口3两端的磁块51的转动部6结构一致,并且两块磁块51所连接的第三锥齿64可啮合有同一第四锥齿65,实现通过控制一个第四锥齿65的转动来达到控制两根磁块51同时转动的效果。

参见图4和图6,第四锥齿65同轴固定设有一贯穿机箱1的传动杆66,传动杆66上设置有防止传动杆66发生转动的限位部7,限位部7包括插接在传动杆66中的限位轴71,限位轴71上设有限位块(图中未示意)与传动杆66卡接以使得限位轴71与传动杆66仅能发生轴向上的运动,限位轴71与传动杆66为滑动连接,限位轴71上设有一垂直于限位轴71的限位杆72,并且在机箱1顶部开设有供限位杆72插入卡接以限制限位轴71发生转动的限位槽73。同时在限位轴71远离第四锥齿65的一端设置有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操作的旋钮8。

综上所述,在使用投影仪的时候,可先向上移动旋钮8,使得限位轴71与传动杆66发生相对滑动,限位杆72脱离限位槽73,此时可通过转动旋钮8使得限位轴71带动着传动杆66转动,从而使得第四锥齿65转动,则与第四锥齿65啮合的两个第三锥齿64转动,第二锥齿63在传动轴67的带动下随着第三锥齿64转动,则与第二锥齿63啮合的第一锥齿62转动,从而转动轴61带动着磁块51发生转动,当磁块51与配重块32磁性相同的磁极511靠近叶片31,叶片31上的配重块32由于同性相斥的原理,配重块32受到来自磁块51的斥力会带动着叶片31向上翻转,此时出风口3被打开,启动有投影仪的通风散热,风扇4会从进风口2引导风流向出风口3,进行机箱1内部的通风散热,并且风从叶片31的间隙流出到机箱1外部,当无需进行散热的时候,关闭风扇4,叶片31在没有受到风力的作用下,配重块32的重力会使叶片31封闭出风口3,同时可转动旋钮8使得磁块51与配重块32磁性相反的磁极511靠近叶片31,叶片31上的配重块32由于异性相吸的原理会将出风口3封闭,从而实现在无需使用出风口3通风的时候能避免灰尘从出风口3处进入到机箱1当中。另外,在传动杆66上的限位部7能够增强传动杆66的稳定性,避免传动杆66发生转动使得出风口3叶片31的状态改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