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片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23204发布日期:2019-03-16 00:02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叶片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驱动叶片的叶片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叶片驱动装置通过驱动进入开口的一个或多个叶片构件来改变开口的状态,其作为光圈、快门、兼用作光圈的快门、滤光器等而用于照相机等各种光学单元中。

叶片驱动装置一般与镜头框重叠地配置,但是为了实现小型化或一体化,在镜头框的内部组装有叶片驱动装置的装置广为人知(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309954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根据前述的现有技术,通过在保持多个透镜的镜头框内组装叶片驱动装置,能够实现小型化、一体化,但是在组装叶片驱动装置之后要进行透镜自身的调整,存在调整变复杂的问题。对此,当将镜头框和叶片驱动装置分开,从而将叶片驱动装置与镜头框重叠地配置时,沿着光轴方向的厚度会变大,在薄型化要求高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等中,难以确保设置空间。

本发明以解决这样的问题为课题。即,本发明的课题在于,能够单独进行镜头框(镜头筒)的调整,并且能够实现沿着光轴方向的薄型化等。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这样的课题,本发明的叶片驱动装置具有以下的结构。

一种叶片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驱动构件,在平面上移动;框体,容纳有所述驱动构件;薄型(薄的形状)的叶片支撑体,从所述框体的厚度的一部分沿所述驱动构件的移动方向而向外部突出,并具有围绕沿所述框体的厚度方向的光轴的开口;以及叶片构件,支撑于所述叶片支撑体,由所述驱动构件驱动从而进入所述开口;所述框体的外周缘在所述叶片支撑体的突出位置处具有凹部。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叶片驱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示出叶片构件的移动的说明图((a)示出全开状态,(b)示出光圈(缩小)状态。)。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叶片驱动装置的外观图(俯视图)。

图4是图3的a-a剖面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叶片驱动装置的外观图(俯视图)。

图6是示出将叶片驱动装置组装到镜头框的状态的说明图((a)为主视图,(b)为俯视图)。

图7是图6(b)的b-b剖面图。

图8是示出将叶片驱动装置组装到镜头框的例子的说明图((a)为单独的叶片驱动装置,(b)为单独的镜头框,(c)为组装状态)。

图9是示出将叶片驱动装置组装到镜头框的例子的说明图((a)为单独的叶片驱动装置,(b)为单独的镜头框,(c)为组装状态)。

图10是示出将叶片驱动装置组装到镜头框的例子的说明图((a)为单独的叶片驱动装置,(b)为单独的镜头框,(c)为组装状态)。

图11是示出叶片驱动装置的另一结构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12是示出叶片驱动装置的另一结构例的俯视图。

图13是示出叶片驱动装置的另一结构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14是示出具有叶片驱动装置的照相机的说明图。

图15是示出具有叶片驱动装置(照相机)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叶片驱动装置通过具有前述的结构,从而能够在容纳有叶片驱动装置的驱动构件的框体的外周缘上形成的凹部处,容纳镜头框等光学部件,能够从镜头框等的侧方将突出于凹部的叶片支撑体插入光轴内。由此,叶片驱动装置与分开镜头框构成,因此能够单独地调整镜头框自身。并且,由于能够将叶片驱动装置的框体的厚度收纳在镜头框的沿光轴方向的厚度中,因此能够实现沿光轴方向的薄型化。另外,在叶片驱动装置的框体的凹部容纳了镜头框等的状态下,能够将叶片驱动装置与镜头框等以一体方式组装到各种单元中。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不同图中的相同附图标记示出具有相同功能的部位,并适当省略了在各图中的重复说明。在图中,箭头z方向表示光轴方向(叶片驱动装置的厚度方向),箭头x表示叶片构件的移动方向,箭头y方向表示与x、y方向正交的方向。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叶片驱动装置1具有驱动构件2、框体3、叶片支撑体4以及叶片构件5(5x、5y)。框体3包括基框10和覆盖基框10的盖框11,在内部形成有用于容纳驱动构件2的驱动框室3s。驱动构件2被以可自由移动的方式支撑在基框10的支撑面10a上,并通过在平面上移动来使叶片构件5(5x、5y)移动。

在驱动构件2和框体3上,安装有作为驱动源的磁铁20和线圈21。在图1的例子中,在驱动构件2安装有磁铁20,在框体3(盖框11)上安装有线圈21,通过经由布线基板(柔性基板)22使线圈21通电,从而使驱动构件2在图示的x方向上往复移动。驱动构件2被轴承23自由移动的方式支撑,轴承23被支撑于支撑面10a的支撑槽10b内。另外,在布线基板22上,在与磁铁20对应的位置处,配置有用于检测驱动构件2或叶片构件5(5x、5y)的移动的霍尔元件(检测构件)30。此外,驱动源相对于后述的突出部分4p插入缝隙6s的方向(以下,称为插入方向。)配置为水平或者大致水平。

叶片构件5(5x、5y)直接或经由连结构件7连结到驱动构件2。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连结构件7轴支撑在框体3内。在连结构件7中,中央的轴支撑部7a被基框10的轴10p轴支撑,两端的连结部7b穿过叶片支撑体4的长孔4b而分别与叶片构件5x、5y的连结孔5b连结,靠近中央的连结部7c穿过叶片支撑体4的长孔4c而与驱动构件2连结。由此,当驱动构件2沿x方向以直线方式往复移动时,连结构件7绕轴10p转动,并且与连结部7b连结的叶片构件5x、5y沿x方向而向彼此相反的方向移动。

叶片构件5(5x、5y)支撑于叶片支撑体4。叶片支撑体4通过由薄型的金属板等构成的一对叶片支撑板12、13构成。一对薄型构件即叶片支撑板12、13夹着叶片构件5(5x、5y)而使周缘的阶梯部4t贴合,并在内部形成有用于容纳叶片构件5(5x、5y)的叶片室4s。叶片支撑体4具有围绕沿着框体3的厚度方向(图示z方向)的光轴的开口4a。叶片构件5(5x、5y)被驱动构件2驱动而进入开口4a。在图示的例子中,叶片构件5(5x、5y)具有开口5a,通过叶片构件5在图示x方向上移动,来可变地调整开口4a内的开口5a的重叠程度。

若更详细地说明图示的例子,则基框10的突起10q通过与叶片支撑体4的孔4q嵌合,而将叶片支撑体4卡止于基框10,进而突起10q通过插入支撑于叶片支撑体4的叶片构件5(5x、5y)的引导孔(长孔)5q,来引导叶片构件5(5x、5y)的移动。另外,在框体3内(基框10)配置有磁性体24,该磁性体24用于将叶片构件5保持在初始位置,并在光轴方向上将驱动构件2向基框10吸引。

图2示出叶片构件5(5x、5y)的移动。在图示的例子中,示出叶片驱动装置1作为可变地调整穿过开口4a的光的光量的光圈装置而发挥功能的例子。图2中的(a)示出通过前述的驱动构件2(图示省略)的移动使连结构件7转动,从而使开口4a成为全开的状态,图2中的(b)示出通过开口5a在开口4a内重叠而使开口面积缩小的状态。在图示的例子中,示出了光圈装置的例子,但是叶片驱动装置1能够作为通过叶片构件5(5x、5y)的重叠使开口4a处于全闭状态从而遮挡穿过开口4a的光的快门装置而发挥功能,也能够在叶片构件5(5x、5y)的开口5a的端部安装用于限制光的波长或光量的滤光器,从而作为滤光器装置而发挥功能。

此外,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在省略了图示的驱动构件2与连结构件7的连结部中,设置有弹性构件(板簧)14,其一端固定于驱动构件2而另一端按压连结构件7的连结部7c。像这样,通过经由弹性构件14将驱动构件2与连结构件7连结,能够无松动(无缝)地将驱动构件2的移动传动到连结构件7,能够提高叶片构件5(5x、5y)的移动精度,并能够提高光量的调整精度。

图3示出叶片驱动装置1的外观,图4示出图3的a-a剖面立体图。在叶片驱动装置1中,容纳叶片构件5的叶片支撑体4在基框10与盖框11之间从框体3的厚度的一部分沿驱动构件2的移动方向(图示的x方向)向外部突出。由此,叶片支撑体4的开口4a配置在框体3的外部。叶片支撑体4为薄型的构件,比框体3的厚度薄。

对此,框体3的外周缘在叶片支撑体4的突出位置处具有凹部3a。由此,叶片支撑体4的突出部分4p及开口4a配置在凹部3a而成的框体3的外侧空间内。另外,在框体3的凹部3a,设置有用于通过框体3支撑容纳物的阶梯部3b。并且,在框体3的凹部3a的外周与突出于凹部3a的叶片支撑体4的突出部分4p之间设置有间隙s。

根据这样的叶片驱动装置1,薄型的叶片支撑体4从框体3的厚度方向的一部分向外部突出,并在该突出部分4p设置有开口4a,因此能够通过将该突出部分4p从侧方插入镜头框等光学部件,来在光学部件的光轴上配置开口4a。因此,能够防止光学部件与叶片驱动装置1在光轴方向上重叠地配置,并能够使光学部件与叶片驱动装置1的组合为薄型结构。

另外,在叶片支撑体4的突出部分4p与框体3的凹部3a的外周之间设置间隙s,从而在将突出部分4p以悬臂支撑的状态下使突出部分4p突出,因此能够通过将突出部分4p从侧方插入一体化后的光学部件的一部分,来将开口4a配置在光学部件的光轴上。由此,在完成光学部件的调整等之后,能够将叶片驱动装置1组装到一体的光学部件,并能够简化组装有叶片驱动装置1的光学部件的调整。此外,也可以在组装到叶片驱动装置1之后,进行光学部件的调整等。

此外,如图5所示,通过使叶片支撑体4的突出端4p1不从除了凹部3a之外的框体3的外周缘突出,从而能够保护薄型的叶片支撑体4。据此,能够防止薄型的叶片支撑体4因落下冲击时等而破损。

图6及图7示出在镜头框6中组装了叶片驱动装置1的状态。镜头框6在侧面具有缝隙6s,并且在容纳于框体3的凹部3a内的镜头框6的缝隙6s中插入有叶片支撑体4的突出部分4p。镜头框6一体地支撑配置于叶片支撑体4的前后的透镜l1、l2、l3。此处,在透镜l2与透镜l3之间的空间插入有叶片支撑体4的突出部分4p,透镜l1、l2配置在叶片支撑体4的前侧(物体侧),透镜l3配置在叶片支撑体4的后侧(摄像元件侧)。在镜头框6的侧框上设置有阶梯部6a,并通过将该阶梯部6a载置于框体3的阶梯部3b,来将叶片驱动装置1稳定地组装到镜头框6。但是,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阶梯部3b以及阶梯部6a。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与镜头框6的里外无关地将其安装到框体3上。

根据这种结构例,在一体地支撑透镜l1、l2、l3的镜头框6中,能够仅单独通过镜头框6进行透镜之间的调整等,并且在该调整之后,能够通过将叶片支撑体4插入缝隙6s,来将叶片驱动装置1组装到镜头框6。另外,由于叶片支撑体4从镜头框6的侧方插入到镜头框6的光轴上,因此镜头框6与叶片驱动装置1不会在光轴方向上重叠地配置,从而能够在光轴方向上以薄型组装。此时,通过使框体3的光轴方向厚度小于镜头框6的光轴方向厚度,能够在镜头框6的厚度内组装叶片驱动装置1,并能够沿光轴方向以良好的空间效率进行组装。

图8、图9、图10示出将叶片驱动装置1组装到镜头框6的例子。在图8~图10所示的所有例子中,叶片驱动装置1(框体3)的厚度(t1+t2)比镜头框6的厚度(t3+t4)薄,从而可以在镜头框6的厚度内收纳并组装叶片驱动装置1的厚度。但是,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叶片驱动装置1也可以不收纳在镜头框6的厚度内。例如,也可以将叶片驱动装置1以使其一部分或一侧的面从镜头框6的一侧突出的方式组装到镜头框6。

在图8所示的例子的叶片驱动装置1中,叶片支撑体4的突出位置位于框体3的厚度的中央部。并且,在镜头框6中,相对于插入有叶片支撑体4的缝隙6s的位置,沿着光轴方向的前侧的长度(t4)和后侧的长度(t3)相等。

在图9及图10所示的例子的叶片驱动装置1中,叶片支撑体4的突出位置相对于框体3的厚度的中央而偏向前方或后方(在图所示的例子中,t1<t2,叶片支撑体4的突出位置偏向前侧。在图10所示的例子中,t1>t2,叶片支撑体4的突出位置偏向后侧。)。并且,在镜头框6中,相对于插入有叶片支撑体4的缝隙6s的位置,沿着光轴方向的前侧的长度(t3)与后侧的长度(t4)不同(在图9所示的例子中,t3<t4,叶片支撑体4插入镜头框6的偏前侧,在图10所示的例子中,t3>t4,叶片支撑体4插入镜头框6的偏后侧。)。像这样,通过适当设定镜头框6中的缝隙6s的位置和叶片驱动装置1的框体3中的叶片支撑体4的突出位置,能够在将叶片驱动装置1的厚度收纳在镜头框6的厚度内的状态下,任意地设定镜头框6中的叶片插入位置(光圈位置)。

此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是缝隙6s以贯通镜头框6的内部的方式形成。因此,当将它们进行组装时,突出部分4p能够从镜头框6(缝隙6s)的任何方向插入。但是,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缝隙6s也可以以不贯通的方式形成。

图11及图12示出叶片驱动装置1的另一结构例。在图1所示的叶片驱动装置1中,驱动源即磁铁20和线圈21在框体3内沿叶片支撑体4的突出方向(图示的x方向)延伸。对此,在图11所示的例子中,驱动源即磁铁20和线圈21在框体3内沿与叶片支撑体4的突出方向(图示的x方向)交叉的方向(图示的y方向)延伸。在图11的例子中,驱动构件2也是在图示的x方向上移动,并以与图1所示的例子相同的方式被驱动。

为了在驱动构件2的移动方向(图示的x方向)上获得所期望的驱动力,驱动源的延伸方向可以在适当的方向上延伸。例如,也可以通过将图1的例子与图11的例子组合起来,使驱动源(磁铁20和线圈21)在框体3内沿叶片支撑体4的突出方向(图示的x方向)延伸,并在与叶片支撑体4的突出方向(图示的x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例如,也可以通过使驱动源的一部分沿叶片支撑体4的突出方向(图示的x方向)延伸,且在与突出方向(图示的x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从而使驱动源为l字状。

此外,驱动源以相对于插入方向垂直或大致垂直的方式配置。另外,在另一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将图1的例子与图11的例子组合起来,从而分别设置沿叶片支撑体4的突出方向(图示的x方向)延伸的驱动源以及在与叶片支撑体4的突出方向(图示的x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驱动源。

另外,在图11及图12所示的例子中,框体3具有组装突起3p。据此,通过在镜头框等的侧面设置使组装突起3p插入的嵌合孔,从而能够简单地将叶片驱动装置1组装到镜头框等的侧面。

图13示出叶片驱动装置1的另一结构例。在该例子中,在叶片构件5中,多个叶片构件5x、5y重叠地配置,一方的叶片构件5x直接固定于驱动构件2,另一方的叶片构件5y经由连结构件7而与驱动构件2连接。具体地,驱动构件2的固定部2a通过叶片支撑体4的孔4q1而直接固定到叶片构件5x的被固定部5c。另外,驱动构件2与连结构件7的连结部7c连结。当驱动构件2在图示的x方向上移动时,叶片构件5x一体地移动,并且连结构件7绕轴10p转动。由此,经由连结孔5b与连结构件7的端部的连结部7b连结的叶片构件5y,向与叶片构件5x相反的方向移动。

在图13所示的例子中,由于使一方的叶片构件5x与驱动构件2一体地移动,因此通过1个驱动构件2使一对叶片构件5x、5y互相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在这样的机构中,与用连结构件7连结一对叶片构件5x、5y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松动的影响,并能够提高叶片构件5x、5y的移动精度。由此,能够更高精度地调整光量等。此外,也可以将驱动构件2分成左右两个部分,将叶片构件5x和叶片构件5y直接固定到各驱动构件。此时,不需要连结构件7,能够进一步高精度地调整光量。

图14示出作为具有叶片驱动装置1的光学单元的照相机100。通过将叶片驱动装置1如上述那样组装到镜头框6,并安装到搭载有摄像元件101的壳体100a,从而能够构成照相机100。另外,通过将叶片驱动装置1组装到其他光学部件,从而能够获得各种光学单元。这样的照相机100或光学单元可以做得很薄,并且能够节省沿光轴方向的设置空间。另外,能够在调整了镜头框6等之后,组装叶片驱动装置1并使它们一体化,因此能够进行简单且高精度的调整,并且能够以一体化方式简单地安装叶片驱动装置1。

图15示出具有前述的照相机100的便携式电子设备(便携式信息终端)200。在智能电话等便携式电子设备200中,安装于内部的单元的厚度受到严格限制,但是前述的照相机100能够通过在镜头框6的厚度内收纳并组装叶片驱动装置1而变薄,因此能够以良好的空间效率安装在追求高便携性或设计性的便携式电子设备200中。此外,配置于本实施例的框体3的内部的构件以从基框10的一侧依次组装的方式设计配置位置及形状。

以上,参照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具体的结构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范围的设计的变更等也包含在本发明内。尤其,在前述的实施方式中,叶片驱动装置1的框体3和叶片支撑体4分别由单独的构件构成,但是也可以将叶片支撑体4与框体3一体地构成,并通过隔板将框体3内的驱动框室3s与叶片支撑体4内的叶片室4s分离。另外,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只要其目的及结构等不存在特别的矛盾或问题,就能够互相使用彼此的技术并进行组合。

附图标记说明

1:叶片驱动装置,2:驱动构件,2a:固定部,

3:框体,3a:凹部,3b:阶梯部,3s:驱动框室,3p:组装突起,

4:叶片支撑体,4a:开口,4b、4c:长孔,

4p:突出部分,4p1:突出端,

4s:叶片室,4t:阶梯部,4q、4q1:孔,

5(5x、5y):叶片构件,5a:开口,5b:连结孔,5c:被固定部,

5q:引导孔,

6:镜头框,6a:阶梯部,6s:缝隙,

7:连结构件,7a:轴支撑部,7b、7c:连结部,

10:基框,10a:支撑面,10b:支撑槽,

10p:轴,10q:突起,

11:盖框,12、13:叶片支撑板,14:弾性构件(板簧),

20:磁铁(驱动源),21:线圈(驱动源),

22:布线基板(柔性基板),23:轴承,24:磁性体,

30:霍尔元件(检测构件),

100:照相机,100a:壳体,101:摄像元件,s:间隙,

200:便携式电子设备(便携式信息终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