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模三端口环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21790发布日期:2018-08-21 17:33阅读:222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单模三端口环形器。



背景技术:

光环行器是一种多端口非互易光学器件,它的典型结构有N(N大于等于3)个端口,当光由端口1输入时,光几乎毫无损失地由端口 2输出,其它端口处几乎没有光输出。

在光纤通信和光纤传感等领域中,环行器作为光无源器件中的一种重要元件,它能对输入输出的光进行非互易性的切换,也就是具有对光正向导通、反向截止且导向其它端口的特性,可以实现正反向传输的光信号的分离。因此,环行器在双向光纤传输通讯系统、光波长上下载、可调色散补偿、动态PMD补偿和密集波分复用等领域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现有的三端口光环行器体具有积较大、组装制作的工艺复杂和成本高等问题;同时也不具有起偏器的功能,以上这些问题就需要对传统设备进行改进,那么如何设计出单模三端口环形器,这成为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单模三端口环形器,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单模三端口环形器,包括环形器本体,所述环形器本体的内部设有主控芯板,所述主控芯板包括发射模块、接受模块、管理控制模块、保偏光纤模块、准直模块、第一光纤接入模块和第二光纤接入模块,所述第一光纤接入模块的右端连通保偏光纤模块、所述第二光纤接入模块的右端连接准直模块,所述准直模块的右侧连通接受模块,所述保偏光纤模块的右端连接发射模块,所述发射模块与所述管理控制模块连通;

所述接受模块包括光束管,所述光束管连接圆孔光阑,所述圆孔光阑右侧设有环盘,所述环盘内部设有硅光二极管,所述环盘右侧连接初级散射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环形器本体的顶部设有液晶显示屏,所述液晶显示屏与所述管理控制模块相对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环形器本体的正面设有接线控制板,所述接线控制板的内部设有三个接线端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接线控制板的右侧设有操控面板,所述接线控制板的底部设有散热合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初级散射泊的右侧设有光束变换板,所述光束变换板上设有散射光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高自动化程度,使维护方便、操作简便、效率更高,同时整个光度仪轻巧易于携带,在环形器本体的正面加设了散热合页,大大提高了设备散热性能,整体使用更加便捷。

2.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主控芯板内部发射模块、接受模块、管理控制模块、保偏光纤模块、准直模块、第一光纤接入模块和第二光纤接入模块,整体实现正反向传输光信号,并利用光束变换板上的散射光阑对传输速率进行提升,提高了设备的工作效率,结构简单,功能性强,具备较强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单模三端口环形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单模三端口环形器的主控芯板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单模三端口环形器的光束管内部示意图。

图中:1-环形器本体,2-主控芯板,3-发射模块,4-接受模块,5-管理控制模块,6-保偏光纤模块,7-准直模块,8-第一光纤接入模块,9-第二光纤接入模块,10-光束管,11-圆孔光阑,12-环盘,13-硅光二极管,14-初级散射泊,15-液晶显示屏,16-接线控制板,17-接线端口,18-控制面板,19-散热合页,20-光束变换板,21-散射光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单模三端口环形器,包括环形器本体1,所述环形器本体1的内部设有主控芯板2,所述主控芯板2包括发射模块3、接受模块4、管理控制模块5、保偏光纤模块6、准直模块7、第一光纤接入模块8和第二光纤接入模块9,所述第一光纤接入模块8的右端连通保偏光纤模块6、所述第二光纤接入模块9的右端连接准直模块7,所述准直模块7的右侧连通接受模块4,所述保偏光纤模块6的右端连接发射模块3,所述发射模块3与所述管理控制模块5连通;所述接受模块4包括光束管10,所述光束管10连接圆孔光阑11,所述圆孔光阑11右侧设有环盘12,所述环盘12内部设有硅光二极管13,所述环盘12右侧连接初级散射泊14。

所述环形器本体1的顶部设有液晶显示屏15,所述液晶显示屏15与所述管理控制模块5相对应。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利用液晶显示屏15进行观察数据,便于进行操作。

所述环形器本体1的正面设有接线控制板16,所述接线控制板16的内部设有三个接线端口17。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利用接线端口17进行连接线路。

所述接线控制板16的右侧设有操控面板18,所述接线控制板16的底部设有散热合页19。通过这样的设计利用散热合页19进行加强散热性能。

所述初级散射泊14的右侧设有光束变换板20,所述光束变换板20上设有散射光阑21。通过这样的设计并利用光束变换板20上的散射光阑21对传输速率进行提升。

工作原理:需要说明的是,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利用主控芯板2内部发射模块3、接受模块4、管理控制模块5、保偏光纤模块6、准直模块7、第一光纤接入模块8和第二光纤接入模块9,整体实现正反向传输光信号,并利用光束变换板20上的散射光阑对21传输速率进行提升,提高了设备的工作效率,同时整个光度仪轻巧易于携带,在环形器本体1的正面加设了散热合页19,大大提高了设备散热性能,整体使用更加便捷。

本实用新型的1环形器本体,2主控芯板,3发射模块,4接受模块,5管理控制模块,6保偏光纤模块,7准直模块,8第一光纤接入模块,9第二光纤接入模块,10光束管,11圆孔光阑,12环盘,13硅光二极管,14初级散射泊,15液晶显示屏,16接线控制板,17接线端口,18控制面板,19散热合页,20光束变换板,21散射光阑,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该种设备在环形器本体的正面加设了散热合页,大大提高了设备散热性能,整体使用更加便捷,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