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晶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06584发布日期:2018-08-04 17:03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了一种液晶显示模组。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模组具有轻薄、能耗小、无辐射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多种场合中,液晶显示装置一般包括有用于显示的显示面板、提供光线由显示面板折射出来显示画面的背光单元。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一般还包括设于显示模组上的盖板,盖板采用透明材料制成,起到保护显示模组的功能,能够在跌落碰撞等情况下避免显示模组的轻易损坏,提高液晶显示装置的耐用性。

现在,随着液晶显示模组的窄边框薄形化的要求越来越高,液晶显示模组的侧边缘出现漏光的风险也在加大,现有防止液晶显示模组侧边缘漏光的技术方案一般都是在液晶显示模组的侧边缘粘贴遮光片,这样虽然能够起到遮光作用,但随着产品的长期使用,遮光片的贴合粘性变差,依然会出现漏光不良,防止漏光的效果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它可以有效稳定解决液晶显示模组侧边缘漏光的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包括背光单元、设于背光单元上的显示面板和设于显示面板上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盖板通过光学胶全贴合连接,所述光学胶包括对应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的透光区和对应于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的遮光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与阵列基板对应的彩膜基板、设于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的封框胶和设于封框胶内的液晶层;所述彩膜基板的黑矩阵区延伸至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外边缘,所述封框胶为黑色并与所述显示模组的非显示区的黑矩阵区对应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黑矩阵区在对应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与非显示区边界线上设有开孔并填充遮光绝缘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光学胶的遮光区包括中间的透明层和包覆所述透明层的黑色油墨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背光单元和显示面板之间粘接有呈压缩状态的遮光泡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阵列基板上的下偏光片和贴合于彩膜基板上的上偏光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背光单元和显示面板的侧面喷涂有黑色油墨层,所述黑色油墨层延伸至所述盖板的下端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底框,所述底框的侧壁延伸至所述盖板的下端面,并与所述盖板粘贴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盖板面向所述显示面板一侧设有触控电极层。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模组通过使光学胶包括对应于所述显示面板显示区的透光区和对应于所述显示面板非显示区的遮光区,使彩膜基板的黑矩阵区延伸至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外边缘并且使所述封框胶为黑色并与所述显示模组的非显示区的黑矩阵区对应设置。能够有效稳定阻止光线从侧边缘的漏出,提高液晶显示模组防止侧边缘漏光的能力,提高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光学胶、黑矩阵和封框胶的布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光学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遮光泡棉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黑色油墨层和底框的布置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遮光绝缘层的布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其显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包括背光单元1、设于背光单元1上的显示面板2和设于显示面板2上的盖板3,所述显示面板2和所述盖板3通过光学胶4全贴合连接,所述光学胶4包括对应于所述显示面板显示区AA的透光区41和对应于所述显示面板非显示区NA的遮光区42。这样,所述光学胶4的遮光区42就有有效遮光的作用,从背光单元1或显示面板2的侧边缘漏出的光线在向盖板3方向射出时,会受到遮光区42的遮挡,从而有效改善了显示效果,不会出现由于漏光而产生的亮线等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2包括阵列基板21、与阵列基板21对应的彩膜基板22、设于阵列基板21和彩膜基板22之间的封框胶23和设于封框胶23内的液晶层2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2还包括阵列基板21上的下偏光片和贴合于彩膜基板22上的上偏光片26。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彩膜基板22包括基底221、设于基底221上的黑矩阵区222、设于黑矩阵区222上的彩色光阻区223、设于彩色光阻区223上的电极层224和设于电极层224上的配向膜225,所述彩膜基板22的黑矩阵区222延伸至所述显示面板非显示区NA外边缘,所述封框胶23为黑色并与所述位于显示面板非显示区NA的黑矩阵区222对应设置。这样,通过使得黑矩阵区222的向外延伸,并且使封框胶23为黑色并直接与位于非显示区的黑矩阵区222对应设置,这样,在彩膜基板22和阵列基板21之间就构建了一个侧边缘处的遮光围栏,能够有效阻止光线从侧边缘漏出,有效提高液晶显示模组防止侧边缘漏光的能力。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光学胶4的遮光区42包括中间的透明层421和包覆所述透明层421的黑色油墨层442。具体实现时,可以通过直接在固态光学膜片边缘处丝印黑色油墨层来实现遮光区42的设置。这样设置的具备遮光区42和透光区41的光学胶4结构简单,成型简单且成本较低。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所述背光单元1和显示面板2之间粘接有呈压缩状态的遮光泡棉5。遮光泡棉5具有可压缩可恢复的特性,设置了遮光泡棉5之后,一方面在液晶显示模组的移动过程中,若受外力影响使得显示面板2和背光单元1出现微小位移,遮光泡棉5能够通过自身的形变起到缓冲的作用,保证背光单元1和显示面板2之间粘接的稳固性;另一方面在长期使用粘性减弱时,背光单元1和显示面板2之间出现缝隙时,呈压缩状态的遮光泡棉5可以膨胀及时填充缝隙,保证了遮光的效果,有效提高液晶显示模组防止侧边缘漏光的能力。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所述背光单元2和显示面板1的侧面喷涂有黑色油墨层6,所述黑色油墨层6延伸至所述盖板3的下端面。这样,喷涂了黑色油墨层6之后黑色油墨层6能够有效防止背光单元1发出的光学从背光单元1或者显示面板2的侧边缘溢出,且黑色油墨层6厚度小,有利于液晶显示模组的窄边框设计。进一步地,该液晶显示模组还包括底框7,所述底框7的侧壁延伸至所述盖板3的下端面,并与所述盖板3粘贴连接。优选地,所述底框7的侧壁上端形成与所述盖板3边缘一致的弧形过度。这样,底框7能够有效起到对背光单元1和显示面板2的支撑保护作用,同时,底框7的侧壁延伸至所述盖板3的下端面并与所述盖板3粘贴连接,实现与盖板7的固定和支撑,这样设置的液晶显示模组在装配时结构简单,不需要设置前框,从而能有效节省耗材和装配时间,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盖板3面向所述显示面板一侧可以优选为设有触控电极层,从而使得盖板3具有触摸控制功能,增加了液晶显示装置的功能多样性。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前一实施例结构类型,原理相同,其区别仅在于,所述黑矩阵区222在对应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AA与非显示区NA边界线上设有开口并填充遮光绝缘层8。这样,可以使得在黑矩阵222与显示面板非显示区NA边缘对应情况下,黑矩阵222位于非显示区的部分与位于显示区的部分断开,保证暗态显示时黑矩阵与像素电极的压差,或黑矩阵与公共电极的压差较小,从而克服暗态显示时的发绿不良现象,提高显示效果,且填充了遮光绝缘层8后能够更好保证封框胶23与彩膜基板22和阵列基板21的粘贴固定作用。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但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形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