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高清型三维微阵列光学显示器件及显示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52855发布日期:2018-10-12 23:25阅读:45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将光进行发散的超高清型三维微阵列光学显示器件,以及装有该超高清型三维微阵列光学显示器件的显示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观看3D效果,采用投影设备透射到大屏荧幕上,在透射时需要两个投影机,并在两个投影机前加装分光设备,将不同的图片投射到荧幕上,观众带上3D眼镜看到3D效果,现有技术实现 3D效果结构复杂,并且清晰度低。而LED显示画面清晰度很高,如何让LED的光分散呈现3D效果成为业界研究的方向。

LED发的光谱中有较多的蓝光,在波长450纳米附近则有很强的蓝色光,虽然从经济角度来看这是最实惠的光源,但却与人眼习惯的太阳光谱有较大的区别,长此以往,必定对人的眼睛不利损害健康。现在LED彩屏肆虐的时代,散发的蓝光更是对我们的眼睛毒害三分;同样LED发射的紫外线对人眼也有伤害。

由于目前的摄影设备的图像采集器件的原理结构,导致LED显示屏上显示的图像会出现摩尔纹,影响图像的清晰度,并且LED像素单元填充系数较小还会产生颗粒感,降低观看舒适度,而LED像素单元填充系数大的显示屏,现有技术中的面罩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显示系统能够将光源进行分光的超高清型三维微阵列光学显示器件以呈现三维显示效果。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装有该超高清型三维微阵列光学显示器件的显示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超高清型三维微阵列光学显示器件,包括三维显示板,所述三维显示板为板状结构,所述三维显示板的内侧面上设置有用于卡接在光源缝隙内的凸起,所述凸起呈矩阵排布,所述三维显示板上设置有连接用通孔,所述三维显示板的内侧面上设置有交替布设的左眼偏振膜和右眼偏振膜,以用于将光源射出的光线分成两个不同的方向显示系统。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左眼偏振膜和所述右眼偏振膜呈带状结构,且由上向下依次交替布设在相邻行的所述凸起之间区域。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左眼偏振膜和所述右眼偏振膜呈带状结构,且由左向右依次交替布设在相邻列的所述凸起之间的区域。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左眼偏振膜和所述右眼偏振膜呈块状结构,且呈棋盘状排布贴设在所述凸起之间的区域。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三维显示板内部设置有蓝光吸收剂层。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三维显示板内部设置有紫外线吸收剂层。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三维显示板的外侧面设置成磨砂面。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显示系统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装有光源的板体,所述板体的前端扣装有上述任一一项所描述的超高清型三维微阵列光学显示器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超高清型三维微阵列光学显示器件,本申请中的凸起能够卡接在光源的缝隙内,将本申请进行准确的定位,然后利用螺钉穿过三维显示板上的通孔将三维显示板与光源设备紧固,实现本申请的安装。本申请能够避免光源与外界的接触,从而可以达到保护光源的目的,并且本申请的三维显示板上设置的左眼偏振膜和右眼偏振膜,能够使光源透射出来的光线进行分光,分成两个不同方向的光,再根据3D观看原理呈现出3D的立体效果。并且本申请利用了三维显示板来安装左、右眼偏振膜,将左、右眼偏振膜贴设在三维显示板上,避免了户外光直接照射到偏振膜上而产生极端的亮度对比,引起眩光的问题。

进一步优选地,设置的蓝光吸收剂层能够将LED光谱中的蓝光进行吸收,减少蓝光的射出,因此能减少蓝光对人眼的伤害。

进一步优选地,设置的紫外线吸收剂层能够将LED光谱中的紫外线进行吸收,减少紫外线的射出,因此能减少紫外线对人眼的伤害。

进一步优选地,三维显示板的外侧设置成磨砂面,增强了光的漫反射,过滤掉了大视角的光线,使光源射出的强烈的光线更加的柔和,不会产生刺眼现象,增加了观影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超高清型三维微阵列光学显示器件的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超高清型三维微阵列光学显示器件的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超高清型三维微阵列光学显示器件的实施例的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显示系统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超高清型三维微阵列光学显示器件的实施例,如图1~图3所示,包括三维显示板1,三维显示板1为板状结构,三维显示板1的内侧面上设置有用于卡接在光源的缝隙内的凸起2,这里所指的光源为发射光信号的装置,比如LED灯珠,凸起2呈矩阵排布,三维显示板1上设置有连接用通孔3,三维显示板1的内侧面上设置有交替布设的左眼偏振膜和右眼偏振膜。由于三维显示板1 与光源的距离设置很近,因此称为微距,并且,三维显示板1对应的光源通常比较密集,间距微小,再加之三维显示板1与光源显示阵列之间的距离属于毫米级的微距,因此本实施例中称之为超高清型三维微阵列光学显示器件。

由于LED灯珠形成显示装置时,需要布设较多的LED灯珠,因为LED灯珠太小、间隔太密,无法利用罩板的方式将光学器件装配在LED灯珠上,所以为使密集的灯光也能呈现3D显示效果,本实施例采用了利用凸起2卡接在LED灯珠之间的缝隙内,保证了三维光学器件的安装,不仅实现了对LED光源的保护,也实现了使密集的 LED光源通过本实施例射出的光进行分光处理,并且本实施例利用了三维显示板来安装左、右眼偏振膜,将左、右眼偏振膜贴设在三维显示板上,避免了户外光直接照射到偏振膜上而产生极端的亮度对比,引起眩光的问题。

进一步优选地,本实施例设置凸起2的直径大小为1mm,当然在其它的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光源之间的缝隙来设置凸起2的直径的大小。左、右、上、下相邻的凸起2的轴线之间的间距为3mm,当然在其它的实施例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本实施例中的凸起2能够卡接在相邻光源的缝隙内,将三维显示板1进行准确的定位,然后在螺钉穿过三维显示板1上的通孔3将三维显示板1紧固在光源设备上,避免光源与外接的接触,从而可以达到保护光源的目的,并且本实施例的三维显示板1上设置的左眼偏振膜和右眼偏振膜,能够使显示系统投放的视频通过本申请的三维显示板射出时,呈现3D的立体效果。

进一步优选地,左眼偏振膜和右眼偏振膜呈带状结构,且由上向下依次交替布设在相邻行的凸起2之间区域。比如,左眼偏振膜和右眼偏振膜按奇数行和偶数行贴设在上下相邻的两行凸起2之间的区域,把图像信息分开,用聚乙稀醇加碘等制得的偏振膜,产生水平光的偏振膜粘接在奇数行,产生铅垂光的偏振膜粘接在偶数行,人眼戴上水平的和垂直的偏振分光镜,就会把左、右图像分开形成3D效果。

在其它的实施例中,左眼偏振膜和右眼偏振膜且由左向右依次交替布设在相邻列的所述凸起之间的区域。也就是说左眼偏振膜和右眼偏振膜按奇数列和偶数列贴设在左右相邻的两列凸起之间的区域上,同样能够产生不同方向的光,形成3D效果。

在其它的实施例中,左眼偏振膜和右眼偏振膜呈块状结构,且呈棋盘状排布贴设在凸起2之间的区域。也就是说左眼偏振膜和右眼偏振膜按左右相邻的凸起之间和上下相邻的凸起之间的区域均贴设不同的偏振膜的格式进行贴设,使光源产生不同方向的光,形成3D效果。

进一步优选地,本实施例在三维显示板1内填充有蓝光吸收剂,形成蓝光吸收剂层,同时,在本实施例的三维显示板1内还可以填充紫外线吸收剂,形成紫外线吸收剂层。优选地,在本实施例里的蓝光吸收剂是采用无机纳米材料与高分子材料复合而成,通过吸收 320nm~440nm波段紫外线和蓝光,阻隔紫外光和蓝光的透过,减少蓝光对人眼的伤害。同时对440nm~780nm的可见光完全透过,不影响透视和采光效果。

进一步优选地,三维显示板1的外侧设置成磨砂面,增强了光的漫反射,过滤掉了大视角的光线,使光源射出的强烈的光线更加的柔和,不会产生刺眼现象,增加了观影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显示系统的实施例,如图4所示,包括装有光源5的板体6,在板体6的前端扣装有上述所描述的超高清型三维微阵列光学显示器件,本实施例中光源优选为LED灯珠,板体为PCB 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