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54612发布日期:2019-05-24 21:12阅读:609来源:国知局
透镜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配件,具体涉及一种透镜结构。



背景技术:

在车用灯具中,透镜由支架支撑,使得透镜能正常工作,因此,支架与透镜的相对位置关系对透镜有重要的影响。透镜的尺寸因批次不同而有一些变化,而在支架的尺寸及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透镜无法卡入支架、或透镜易于从支架脱落、或者透镜因其与支架之间的间隙而晃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一般利用激光焊接技术把透镜焊接至支架上。这种方法避免了透镜因其与支架之间的间隙而产生的晃动,也防止透镜从支架上掉落,但是焊接技术对透镜和支架的材料有严格要求,焊接过程需要一定的工作时间,焊接部分的厚度不均也会影响透镜的工作。

另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利用卡扣形式把透镜固定在卡槽内,结构简单,卡扣的制造成本较低,易于操作。但是,卡扣的位置、卡槽的厚度与透镜的位置及其本身的厚度不一定完全匹配,容易造成透镜在卡槽内晃动,或者透镜不能安装于卡槽中。

为了避免上述卡扣的位置及卡槽的厚度与透镜的位置及其本身的厚度不匹配的情况,还可以利用卡圈定位的方式,且卡圈的外形可进行设计,使之美观。缺点是卡圈的卡扣与支架上的卡角较难做到完全配合,由此产生的间隙使得卡圈转动,长期使用后可能会磨损卡圈和支架而出现粉末,影响透镜的照明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镜结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透镜与支架的相对位置不固定导致的透镜晃动、透镜容易掉落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透镜支架,包括:透镜支架的左右两侧各有2个定位结构,且对称设置;限位结构,位于同侧的2个定位结构的中间位置,且2个限位结构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中,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凹槽和弹性梁。

进一步的,在组装透镜与透镜支架时,把定位结构与透镜的侧边的下表面贴合,或限位结构与透镜的侧边的上表面贴合。

本实用新型中,利用定位结构使得透镜安装在正确的位置上,从而满足整个结构所需的光学性能。此外,弹性梁在安装透镜后保持形变状态,回弹力将透镜固定在定位结构上,从而解决因公差和加工精度导致的透镜轴向晃动问题。此外,限位结构的限位面与透镜的侧边的上表面贴合,用于限定透镜的位置,防止其进行轴向运动。

进一步的,限位结构与定位结构的垂直距离小于透镜的侧边厚度。

本实用新型中,限位结构与定位结构的垂直距离小于透镜的侧边厚度,使得透镜卡入后形成过盈配合,从而使得透镜不易移动。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中,利用定位结构固定透镜的位置,再利用限位结构和定位结构的垂直距离小于透镜的侧边厚度,使得透镜卡入后形成过盈配合,从而使得透镜不易晃动、不易掉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加工,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支架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定位结构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透镜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00–透镜支架

101–定位结构

1011–凹槽

1012–弹性梁

102–透镜

103–限位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3。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透镜的限位结构的示意图。图2中的图(a)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定位结构的示意图。图2中的图(b)示出了图(a)中定位结构的爆炸图。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透镜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透镜支架100上部的左右两侧各有2个定位结构101,且对称设置;定位结构101具有一凹槽1011和弹性梁1012,透镜102的侧边插入凹槽1011;限位结构103,位于同侧的2个定位机构101的中间,2个限位结构103对称设置。

在组装透镜102与支架100时,把定位结构101与透镜102的侧边的下表面贴合,使得限位机构103与透镜102的侧边的上表面贴合。

此外,限位机构103的限位面与透镜102的侧边的上表面贴合,用于限定透镜102的位置,防止其进行轴向运动。

限位机构103与定位结构101的垂直距离小于透镜102的侧边厚度,使得透镜102卡入后形成过盈配合。弹性梁1012在安装后保持形变状态,回弹力将透镜102固定在定位机构 101上,从而解决因公差和加工精度导致的透镜轴向晃动问题。

本实用新型利用定位结构固定透镜的位置,再利用限位结构和定位机构的垂直距离小于透镜的侧边厚度,使得透镜卡入后形成过盈配合,从而使得透镜不易晃动、不易掉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加工,成本低廉。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