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驱动装置、照相机装置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38503发布日期:2019-05-11 00:31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透镜驱动装置、照相机装置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搭载到用于智能电话等的电子设备的照相机装置的透镜驱动装置、照相机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具有两个以上的透镜驱动装置的照相机模块,即所谓的双镜头照相机,越来越得以实用化。作为公开有关双镜头照相机的技术的文献,有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的双镜头光学照相机模块,用来搭载同时摄像不同焦距的2张图像的功能、或同时摄像静态图像和动态图像的功能。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US2018/0048799A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此外,双镜头照相机采用将多个透镜驱动单元邻接配置的构造。因此,有时因邻接的另一透镜驱动单元而磁石的磁场干扰,从而损害动作的稳定性。因此,在双镜头照相机的两个透镜驱动单元各自具有手抖补正功能的情况下,必须使两个透镜驱动单元的手抖补正单元一体构造而动作。在该一体构造下,驱动重物,因此有对动作速度、构件的耐久性等产生负面影响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鉴于这样的课题而构思,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手抖补正功能且能够减小邻接的多个透镜驱动单元彼此的磁性干扰的影响的透镜驱动装置、照相机装置及电子设备。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具备多个透镜驱动单元,所述多个透镜驱动单元中的一个透镜驱动单元具备:与旁边的透镜驱动单元的相对位置关系不变的定子;以及支撑形成一个光学系统的透镜体以能够沿该透镜体的光轴方向及与光轴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移动的动子,所述定子具有磁石,所述动子具有:根据与所述磁石之间的电磁作用使所述透镜体沿所述光轴方向移动的对焦用线圈;以及根据与所述磁石之间的电磁作用使所述透镜体沿所述交叉方向移动的摆动用线圈。

在该方式中,对一个所述动子也可以设置一个所述透镜体。

另外,所述一个透镜驱动单元的所述动子,也可以具有支撑所述透镜体的载体、和支撑所述载体的中间支撑体,所述磁石包括对焦用磁石和摆动用磁石,所述对焦用线圈设置在所述载体中的与所述对焦用磁石对置的位置,所述摆动用线圈设置在所述中间支撑体中的与所述摆动用磁石对置的位置。

另外,也可以具备:支撑所述载体能够沿所述光轴方向移动的第1弹性构件;以及支撑所述中间支撑体能够沿所述交叉方向移动的第2弹性构件。

另外,所述一个透镜驱动单元的所述动子,也可以具有支撑所述透镜体的载体、和支撑所述载体的中间支撑体,所述磁石包括对焦用磁石和摆动用磁石,所述对焦用线圈设置在所述中间支撑体中的与所述对焦用磁石对置的位置,所述摆动用线圈设置在所述载体中的与所述摆动用磁石对置的位置。

另外,也可以具备:支撑所述中间支撑体能够沿所述光轴方向移动的第1弹性构件;以及支撑所述载体能够沿所述交叉方向移动的第2弹性构件。

另外,所述一个透镜驱动单元的所述动子,也可以具有支撑所述透镜体的载体,所述摆动用线圈及所述对焦用线圈设置在所述载体中的与所述磁石对置的位置,所述磁石以包围所述摆动用线圈及所述对焦用线圈的方式配置。

另外,也可以使所述一个透镜驱动单元为第1透镜驱动单元,使所述旁边的透镜驱动单元为第2透镜驱动单元,所述第2透镜驱动单元具备:与所述第1透镜驱动单元的相对位置关系不变的第2定子;以及支撑形成与所述第1透镜驱动单元的透镜体不同的一个光学系统的第2透镜体以能够沿该第2透镜体的光轴方向及与光轴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移动的第2动子,所述第2定子具有第2磁石,所述第2动子设有:根据与所述第2磁石之间的电磁作用使所述第2透镜体沿所述光轴方向移动的第2对焦用线圈;以及根据与所述第2磁石之间的电磁作用使所述第2透镜体沿所述交叉方向移动的第2摆动用线圈。

另外,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选方式的照相机装置,具备上述透镜驱动装置。

另外,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选方式的电子设备,具备上述透镜驱动装置。

依据本实用新型,在将多个透镜驱动单元邻接配置,且个别地移动各个动子的情况下,由于定子具有磁石,能够减小旁边的透镜驱动单元的磁性干扰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搭载了包含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10的照相机装置1的智能电话9的正视图。

图2是图1的透镜驱动装置10的透镜驱动单元10L及10R的立体图。

图3是将图1的透镜驱动单元10L分解成盖2和单元主体3的立体图。

图4是将图1的透镜驱动单元10L的单元主体3进一步分解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图1的透镜驱动单元10L的单元主体3中的一部分构件间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6是改变视角观看图5的图。

图7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2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10的透镜驱动单元10L中的一部分构件间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8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3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10的透镜驱动单元10L中的一部分构件间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9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4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10的透镜驱动单元10L中的一部分构件间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10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5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10的透镜驱动单元10L中的一部分构件间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6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10的透镜驱动单元10L的单元主体3的立体图。

图12是图11的透镜驱动单元10L的单元主体3的分解立体图。

图13是示出图11的透镜驱动单元10L的单元主体3中的一部分构件间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14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7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10的透镜驱动单元10L中的一部分构件间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8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10的透镜驱动单元10L的单元主体3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搭载了包含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10的照相机装置1的智能电话9的正视图。照相机装置1分别驱动透镜驱动装置10的两个透镜驱动单元10L及10R而对拍照对象进行摄影。

透镜驱动装置10的两个透镜驱动单元10L及10R,使各自的透镜体99朝向拍照对象,嵌入智能电话9的壳体90背面的开口部。将透镜体99的光轴的拍照对象侧称为前侧或上侧、与拍照对象相反侧的设有摄像元件的一侧称为后侧或下侧。

图2是图1中的透镜驱动装置10的透镜驱动单元10L及10R的立体图。透镜驱动单元10L及10R左右并排地配置。

图3及图4是透镜驱动单元10L的组装图。图5及图6是示出透镜驱动单元10L中的一部分构件间的位置关系的图。透镜驱动单元10L具有盖2和单元主体3。

盖2为覆盖单元主体3的构件。盖2呈现一面开放的盒状。在盖2的中心有贯通孔21。在本第1实施方式中,盖2由磁性体形成,且还作为轭铁发挥作用。两个内侧轭铁23L及23R从夹着盖2的贯通孔21而对置的两个边缘朝着后侧延伸。

定子5是起到支撑动子4的作用的构件。定子5与旁边的透镜驱动单元例如透镜驱动单元10R的相对位置关系不变。定子5具有盖2、单元主体3的基座51、安装板53、摆动用磁石54、及对焦用磁石55。

基座51呈现较薄的矩形板状。在基座51的中心有贯通孔52。在基座51的外边缘部安装有盖2的开放的盒状的端部。由盖2和基座51形成容纳空间。

在基座51的上表面固定有两个安装板53。安装板53设置在夹着贯通孔52而对置的两个端边的内侧。安装板53是将矩形的金属板以L字状弯曲的构件。

在两个安装板53的内侧,固定有两个摆动用磁石54和两个对焦用磁石55。摆动用磁石54呈现具有与安装板53大致相同高度的梯形柱状。

两个摆动用磁石54设置在相当于矩形状基座51的相邻的角部的位置。摆动用磁石54的与梯形的斜边之一对应的面固定在安装板53,而与梯形的下底对应的面朝着基座51的内侧形成磁化面。该摆动用磁石54的磁化面被磁化为单一磁极。另外,两个摆动用磁石54的磁化面以正交的方式设置。

对焦用磁石55上下重叠地粘贴具有安装板53的大致一半高度的长方体状的对焦用磁石片55a、55a而形成。

对焦用磁石55配置在矩形基座51的对置的两个边的位置,并固定在安装板53。对焦用磁石55以使磁化面朝着基座51的内侧的方式,且使上方的对焦用磁石片55a的磁极和下方的对焦用磁石片55a的磁极成为相反磁极的方式被磁化。

在图4中,动子4是起到能够使透镜体99(图1)沿该透镜体99的光轴方向及与该光轴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移动地支撑的作用的构件。在此,以下将光轴方向适宜地称为Z方向。另外,关于交叉方向,将与Z方向正交的一个方向(典型的是图4中的两个对焦用磁石55对置的方向)适宜称为X方向,且将与Z方向及X方向两者正交的方向适宜称为Y方向。

动子4具有载体6和中间支撑体7。载体6呈八棱柱状。在载体6的中心有贯通孔62。该贯通孔62用来嵌入透镜体99(图1)。透镜体99在完成透镜驱动单元10L后安装到载体6,从而形成一个光学系统。

载体6中夹着贯通孔62而沿X方向对置的两端面各自的一部分,作为两个切口槽63而向贯通孔62侧凹进。在载体6中处于切口槽63一侧的端面,分别固定有两个对焦用线圈65。在盖2覆盖动子4的状态下,在两个切口槽63中的一个中容纳盖2的内侧轭铁23L,在另一个中容纳内侧轭铁23R。

对焦用线圈65以X方向为卷绕轴进行卷绕,且以与对焦用磁石55的磁化面对置的方式配置。对焦用线圈65的上侧一半与上侧的对焦用磁石片55a对置,且对焦用线圈65的下侧一半与下侧的对焦用磁石片55a对置。

从Z方向观看,中间支撑体7呈现与八边形的载体6对应的八边形的框体,且设置在载体6与摆动用磁石54及对焦用磁石55之间。中间支撑体7具有设置在上端的环状部、和与载体6的除了有对焦用线圈65的面之外的6个端面对置的6个侧板。侧板从环状部向下方伸出。中间支撑体7的6块侧板之中,与摆动用磁石54对置的2块侧板的外侧分别固定有摆动用线圈74。两个摆动用线圈74分别以X方向和Y方向的中间的方向为卷绕轴进行卷绕,且分别以与摆动用磁石54的磁化面对置的方式配置。此时,优选在较近的位置设置摆动用线圈74的中心和摆动用磁石54的磁化面的中心。

在中间支撑体7与对焦用线圈65对应地设有两个开口163。两个开口163沿X方向对置。

8个前板78分别设置在在中间支撑体7的八边形的环状部的各角部。在中间支撑体7的八边形的每隔一个角部的下端部,分别设有后板79。

单元主体3的载体6被收入到由中间支撑体7中的侧板和开口163围住的空间。载体6在该空间内经由作为第1弹性构件的前侧板簧76及后侧板簧77而被支撑在中间支撑体7。

前侧板簧76和后侧板簧77分别具有内侧部、外侧部、和连结内侧部和外侧部的多个臂部。前侧板簧76的内侧部固定在载体6的上端部。前侧板簧76的外侧部固定在中间支撑体7的前板78。后侧板簧77的内侧部固定在载体6的下端部。后侧板簧77的外侧部固定在中间支撑体7的后板79。前侧板簧76和后侧板簧77也可以分别分割而设置。由此,载体6以能够相对于中间支撑体7沿光轴方向移动的方式被支撑。

中间支撑体7被收入到由基座51中的对焦用磁石55和摆动用磁石54围住的空间。中间支撑体7在该空间内经由作为第2弹性构件的金属丝58被支撑在定子5。本第1实施方式中,采用8个金属丝58。

金属丝58的各个上端固定在中间支撑体7的前板78。金属丝58的各个下端固定在基座51。中间支撑体7能够相对于基座51沿交叉方向摆动。

金属丝58能够用作为向摆动用线圈74及对焦用线圈65流动的电流的路径,且前侧板簧76或后侧板簧77的至少一个能够用作为向对焦用线圈65流动的电流的路径。

对焦用磁石55分别容纳于中间支撑体7中的两个开口163中。

若有既定电流流过对焦用线圈65,则通过对焦用磁石55与对焦用线圈65之间的电磁作用(弗来明左手定律)产生Z方向的推力,载体6与透镜体99一起沿光轴方向(Z方向)移动。若有既定电流流过摆动用线圈74,则通过摆动用磁石54与4个摆动用线圈74之间的电磁作用产生交叉方向(各摆动用磁石54的磁化面的法线方向)的推力,中间支撑体7与载体6一起沿交叉方向移动。因而,透镜体99以能够相对于定子5沿光轴方向及与光轴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移动的方式被支撑。

使透镜驱动单元10R的构造与透镜驱动单元10L的构造相同,并采用与透镜驱动单元10L相同的标号进行说明。作为第1透镜驱动单元的透镜驱动单元10L和邻接的第2透镜驱动单元即透镜驱动单元10R的构造的概略如下。

透镜驱动单元10R具备:与透镜驱动单元10L的相对位置关系不变的第2定子5;以及支撑形成与透镜驱动单元10L的透镜体99不同的一个光学系统的第2透镜体99以能够沿该第2透镜体99的光轴方向及与光轴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移动的第2动子4。第2定子5具有作为第2磁石的第2对焦用磁石55及第2摆动用磁石54。第2动子4设有根据与作为第2磁石的第2对焦用磁石55之间的电磁作用使第2透镜体99沿光轴方向移动的第2对焦用线圈65。另外,第2动子4设有根据与作为第2磁石的第2摆动用磁石54之间的电磁作用使第2透镜体99沿交叉方向移动的第2摆动用线圈74。在本第1实施方式中,第2动子4具有第2载体6和第2中间支撑体7。在第2载体6设有第2对焦用线圈65,且在第2中间支撑体7设有第2摆动用线圈74。

若有既定电流流过透镜驱动单元10R的第2对焦用线圈65,则通过第2对焦用线圈65与第2对焦用磁石55之间的电磁作用,透镜驱动单元10R的第2载体6与该第2载体6内的第2透镜体99一起沿光轴方向(Z方向)移动。若有既定电流流过透镜驱动单元10R的第2摆动用线圈74,则通过第2摆动用线圈74与第2摆动用磁石54之间的电磁作用,第2中间支撑体7与该第2中间支撑体7内的第2载体6一起沿交叉方向(X方向、Y方向)移动。

以上,是本实施方式的详细。依据本实施方式,能得到以下效果。

在本第1实施方式中,在透镜驱动单元10L,磁石即对焦用磁石55及摆动用磁石54均设置在与透镜驱动单元10R的相对位置关系不变的定子5,在动子4没有设置磁石。因而,对动子4不会有透镜驱动单元10R的磁石的吸引力/排斥力作用。另外,因为动子4没有搭载磁石,所以即便动子4移动,透镜驱动单元10R的第2动子4中的磁场也不会改变。因此,在将多个透镜驱动单元邻接配置,且使各个动子个别地移动的情况下,能够减小旁边的透镜驱动单元的磁性干扰的影响。

此外,本第1实施方式中,摆动用磁石54和摆动用线圈74的组,配置在基座51的相邻的两个角部,但是也可以配置在4个角部,以在对角上的2组上产生相同方向的驱动力。另外,对焦用磁石55和对焦用线圈65的组也可以配置在4个边部。

另外,关于对焦用磁石55和摆动用磁石54的形状、所配置的位置,也无需如上述那样。例如,也可以使对焦用磁石55为梯形柱形状(三棱柱形状),并配置在基座51的各角部,且使摆动用磁石54为长方体形状而配置在基座51的各边部。

另外,对焦用磁石55也可以由1块形成,且以使上侧与下侧的磁极相反的方式磁化。

<第2实施方式>

接着,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2实施方式。图7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2实施方式即透镜驱动装置10的透镜驱动单元10L的载体6、对焦用磁石55、对焦用线圈65、摆动用磁石54A、摆动用线圈74的位置关系的图。在图7中,对于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要素,标注相同的标号。

本第2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单元10L,以配置在矩形状的基座51的各角部的4个摆动用磁石54A置换了第1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单元10L的摆动用磁石54(图5及图6)。摆动用磁石54A将以纵向对开第1实施方式的摆动用磁石54这样的形状的摆动用磁石片54Aa,以两个为一对粘合,从而整体上为与摆动用磁石54相同的形状。两个摆动用磁石片54Aa的与摆动用线圈74对置的磁化面,以成为互相不同的磁极的方式被磁化。

若有既定电流流过摆动用线圈74,则通过与摆动用磁石54A之间的电磁作用,产生交叉方向(与各摆动用磁石54A的磁化面平行的方向)的推力。该推力的方向与通过第1实施方式中的摆动用磁石54和摆动用线圈74的组产生的推力的方向正交。

本第2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10与第1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10的不同仅在于上述点,本第2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10能够得到与第1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10相同的效果。

<第3实施方式>

接着,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3实施方式。图8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3实施方式即透镜驱动装置10的透镜驱动单元10L的载体6、对焦用磁石55B、对焦用线圈65B、摆动用磁石54、摆动用线圈74B的位置关系的图。在图8中,对于与上述第1及第2实施方式相同的要素标注相同的标号。本第2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单元10L以对焦用线圈65B、对焦用磁石55B、及摆动用线圈74B置换了第1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单元10L的对焦用线圈65、对焦用磁石55、及摆动用线圈74。

对焦用线圈65B以Z方向为卷绕轴方向而卷绕,包围载体6的外周面并加以固定。对焦用磁石55B以与对焦用磁石55同样的长方体形状配置在同样位置,但是与对焦用线圈65B对置的磁化面被以单一磁极磁化。另外,对焦用磁石55B的两个磁化面为相同磁极,例如都是以使N极与对焦用线圈65B对置的方式配置。由此,对于对焦用线圈65B有光轴方向(Z方向)的推力作用。

摆动用线圈74B以Z方向为卷绕轴方向而卷绕,配置在摆动用磁石54的上方或下方的至少一处。本第3实施方式中,摆动用线圈74B固定在未图示的中间支撑体7的上端的环状部。由此,在摆动用线圈74B产生交叉方向(各摆动用磁石54的磁化面的法线方向)的推力。

此外,摆动用磁石54在该方式的情况下,优选相对于对焦用线圈65B分离地配置。

另外,摆动用磁石54和摆动用线圈74B的组,也可以配置在未图示的矩形状的基座51的各角部。在该方式的情况下,摆动用磁石54还与对焦用线圈65B对置,该对置的磁化面与对焦用磁石55B的磁化面为相同的磁极,例如被磁化为N极并且尽量靠近对焦用线圈65B。由此,摆动用磁石54还能作为向对焦用线圈65B提供Z方向的推力的对焦用磁石起作用,从而增加Z方向的推力。

本第3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10与第1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10的不同仅在于上述点,本第3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10能够得到与第1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10相同的效果。

<第4实施方式>

接着,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4实施方式。图9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4实施方式即透镜驱动装置10的透镜驱动单元10L的载体6、对焦用磁石55B、对焦用线圈65B、摆动用磁石54A、摆动用线圈74的位置关系的图。在图9中,对于与上述第1~第3实施方式相同的要素标注相同标号。

本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单元10L以第3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单元10L的对焦用线圈65B及对焦用磁石55B置换了第2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单元10L的对焦用线圈65及对焦用磁石55。因而,根据本第4实施方式,也能得到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第5实施方式>

接着,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5实施方式。图10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5实施方式即透镜驱动装置10的透镜驱动单元10L的载体6、对焦用磁石55B、摆动用磁石54、对焦用线圈65B、摆动用线圈74的位置关系的图。在图10中,对于与上述第1~第4实施方式相同的要素标注相同标号。

本第5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单元10L以第3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单元10L的对焦用线圈65B及对焦用磁石55B置换了第1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单元10L的对焦用线圈65及对焦用磁石55。因而,根据本第5实施方式也能得到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第6实施方式>

接着,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6实施方式。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6实施方式即透镜驱动装置10的透镜驱动单元10L的单元主体3E的立体图。图12是单元主体3E的分解立体图。图13是示出透镜驱动单元10L中的一部分构件间的位置关系的图。在图11、图12及图13中,对于与上述第1~第5实施方式相同的要素标注相同标号。

在上述第1~第5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10的透镜驱动单元10L中,单元主体3成为在载体6设有对焦用线圈65、65B,且在中间支撑体7设有摆动用线圈74、74B的构造。相对于此,在本第6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10的透镜驱动单元10L中,单元主体3E成为在载体6设有摆动用线圈74E,且在中间支撑体7设有对焦用线圈65E的构造。

如图12所示,单元主体3E在除去未图示的盖2的定子5E搭载了动子4E。定子5E具有未图示的盖2和基座51E和框架体59E。动子4E具有载体6E和中间支撑体7E。定子5E与邻接的透镜驱动单元10R的相对位置关系不变。

基座51E具有正方形状的底板和8个柱体151E。8个柱体151E从构成底板的周缘的4个端边的内侧的部分各起立两个。在基座51E的中央设有贯通孔52E。

框架体59E为薄板的四方形的环状框体且切去4角的形状的构件。框架体59E的下表面固定在基座51E的8个柱体151E的上端面。

对焦用磁石55E上下重叠粘合了长方体状的对焦用磁石片55Ea、55Ea。对焦用磁石55E配置在基座51E的处于既定对角上的两个角部相邻的两个柱体151E间的间隙。磁化的方向与对焦用磁石55同样。对焦用磁石55E也可以进一步配置在处于另一个对角上的两个角部。

摆动用磁石54E以长方体形状形成,分别容纳于基座51E的相邻的两个边部上的相邻的两个柱体151E间的各间隙。磁化的方向与摆动用磁石54同样。摆动用磁石54E也可以进一步配置在剩下的2个边上。

载体6E为八棱柱状的构件且在中央设有贯通孔62E。在载体6E的上边缘有向X方向两侧和Y方向两侧分别扩展的4个凸缘部161E。

中间支撑体7E包括具有八边形状的外形且在中央具有贯通孔62E的底板和4个侧壁171E。4个侧壁171E分别从构成底板的周缘的8个端边之中与基座51E的角部对应的4个端边立起。

载体6E被收入到中间支撑体7E中的被4个侧壁171E围住的空间。作为第2弹性构件的8个金属丝58,连结凸缘部161E与中间支撑体7E的底板之间。载体6E在该空间内经由金属丝58以能够沿交叉方向摆动的方式支撑在中间支撑体7E。

中间支撑体7E被收入到被基座51E和框架体59E围住的空间。中间支撑体7E在该空间内经由作为第1弹性构件的4个前侧板簧76及4个后侧板簧77而被支撑在作为定子5E的基座51E和框架体59E。各前侧板簧76连结框架体59E的上表面和中间支撑体7E的侧壁171E的上表面。各后侧板簧77连结基座51E的底板的上表面和中间支撑体7E的底板的下表面。

对焦用线圈65与第1实施方式的对焦用线圈65相同,且设置在中间支撑体7E的侧壁171E的与对焦用磁石55E对置的位置。摆动用线圈74与第1实施方式的摆动用线圈74相同,且设置在中间支撑体7E的侧壁171E的与摆动用磁石54E对置的位置。载体6E通过摆动用磁石54E与摆动用线圈74之间的电磁作用,沿交叉方向移动。中间支撑体7E通过对焦用磁石55E与对焦用线圈65之间的电磁作用,沿光轴方向移动。因而,在本第6实施方式中,透镜体99也被支撑为相对于定子5E能够沿光轴方向及与光轴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移动。

透镜驱动单元10R的构造与透镜驱动单元10L的构造相同。即,在透镜驱动单元10L中,磁石即对焦用磁石55E及摆动用磁石54E均设置在与透镜驱动单元10R的相对位置关系不变的定子5E,而在动子4E上没有设置磁石。因而,透镜驱动单元10R的磁石产生的吸引力/排斥力不会作用到动子4E。另外,由于动子4E没有搭载磁石,所以即便动子4E移动,透镜驱动单元10R的第2动子4E中的磁场也不会发生变化。因此,在将多个透镜驱动单元邻接配置,且使各个动子个别移动的情况下,能够减小旁边的透镜驱动单元的磁性干扰的影响。

<第7实施方式>

接着,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7实施方式。图14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7实施方式即透镜驱动装置10的透镜驱动单元10L的对焦用磁石55E、对焦用线圈65、摆动用磁石54F、摆动用线圈74的位置关系的图。

本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单元10L以摆动用磁石54F置换了第6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单元10L的基座51E中的摆动用磁石54E。摆动用磁石54F将纵向对开摆动用磁石54E这样的形状的摆动用磁石片54Fa以两个为一对粘合,整体上作为与摆动用磁石54E相同的形状。

两个摆动用磁石片54Fa的与摆动用线圈74对置的磁化面,以成为互相不同磁极的方式被磁化。由摆动用磁石54F和摆动用线圈74产生的推力的方向为交叉方向(与各摆动用磁石54F的磁化面平行的方向)。

本第7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10与第6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10的不同仅在于上述点,本第7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10能够得到与第6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10相同的效果。

<第8实施方式>

接着,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8实施方式。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8实施方式即透镜驱动装置10的透镜驱动单元10L的单元主体3G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15所示,本第8实施方式的动子4G不具有如第1~第7实施方式那样的中间支撑体7~7E,而在载体6G安装有对焦用线圈65G及摆动用线圈74G,且载体6G直接沿光轴方向及交叉方向移动。

单元主体3G具有动子4G和除盖2G之外的定子5G。动子4G具有用于支撑透镜体99的载体6G,对载体6G固定有对焦用线圈65G和摆动用线圈74G。对焦用线圈65G以光轴方向为卷绕轴方向进行卷绕,并固定在载体6G的周围。摆动用线圈74G与光轴正交且将以光轴为中心的半径方向为卷绕轴方向进行卷绕,在载体6G的周围以90度间隔配置并固定。本第8实施方式中,摆动用线圈74G粘贴在对焦用线圈65G的周围。

定子5G具有盒状的盖2G、四方板状的基座51G、和四方环状框体的垫圈81G,且安装有对焦摆动兼用磁石56G。盖2G安装在基座51G的外边缘部,在内部形成有容纳空间。垫圈81G固定在盒状的盖2G的顶板的下表面。对焦摆动兼用磁石56G为大致梯形柱状,安装在盖2G的侧壁的内表面。此时,对焦摆动兼用磁石56G的内侧的面,与对焦用线圈65G及摆动用线圈74G对置。对焦摆动兼用磁石56G的内侧的面,被磁化为单一磁极并且以使全部的内侧的面成为相同磁极的方式配置。

载体6G通过前侧板簧76G及后侧板簧77G被支撑在定子5G。前侧板簧76G及后侧板簧77G分别具有内侧部、外侧部、和连结内侧部和外侧部的多个臂部。前侧板簧76G的内侧部固定在载体6G的上部,外侧部固定在垫圈81G的下表面。后侧板簧77G的内侧部固定在载体6G的下部,外侧部固定在基座51G的底板的上表面。臂部既能够向光轴方向弹性变形,也能够向交叉方向弹性变形。

若有既定电流流过对焦用线圈65G,则通过对焦摆动兼用磁石56G与对焦用线圈65G之间的电磁作用,产生Z方向的推力,载体6G与透镜体99一起沿光轴方向(Z方向)移动。若有既定电流流过摆动用线圈74G,则通过对焦摆动兼用磁石56G与摆动用线圈74G之间的电磁作用产生沿交叉方向(各对焦摆动兼用磁石56G的磁化面的法线方向)的推力,载体6G与透镜体99一起沿交叉方向移动。因而,透镜体99以能够相对于定子5G沿光轴方向及与光轴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移动的方式被支撑。

如上所述,对焦摆动兼用磁石56G起到利用与对焦用线圈65G之间的电磁作用来使透镜体99沿光轴方向移动的作用、和利用与摆动用线圈74G之间的电磁作用来使透镜体99沿交叉方向移动的作用。

在本第8实施方式中,动子4G也没有搭载磁石,而通过本第8实施方式,也能得到与第1~第7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此外,也可以在载体61G配置摆动用线圈74G,且以包围摆动用线圈74G的方式配置对焦用线圈65G。

另外,在第1~第8实施方式中,透镜驱动单元10R是作为与各实施方式中的透镜驱动单元10L相同的构造而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透镜驱动单元10R为何种形式都无妨。由于透镜驱动单元10L的动子4~4G上不会搭载磁石,所以难以受到来自透镜驱动单元10R的磁性干扰的影响。另外,透镜驱动单元10R如第1~第8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单元10L那样,只要具有对第2动子4~4G没有搭载磁石的结构,透镜驱动单元10L就难以对透镜驱动单元10R带来磁性干扰的影响。

另外,也可以将第1~第8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10搭载到智能电话9的照相机装置1以外的电子设备。

标号说明

1...照相机装置;2...盖;3...单元主体;4...动子;5...定子;6...载体;7...中间支撑体;9...智能电话;10...透镜驱动装置;10L、10R...透镜驱动单元;51...基座;54...摆动用磁石;55...对焦用磁石;58...金属丝;65...对焦用线圈;74...摆动用线圈;76...前侧板簧;77...后侧板簧;90...壳体;99...透镜体。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