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光玻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68326发布日期:2020-11-25 17:55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调光玻璃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显示车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调光玻璃。



背景技术:

目前,调光玻璃在建筑、交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现已有汽车、高铁、客机等客户对染料液晶调光玻璃感兴趣。现有智能玻璃市场中有pdlc智能玻璃、电致变色智能玻璃等产品。pdlc智能玻璃只能实现透明与雾度切换,不遮光、不隔热;电致变色智能玻璃存在膜层工艺复杂、响应时间慢(8~20s)、暗态颜色偏蓝等问题。染料液晶调光玻璃利用液晶中二向色性染料分子对光的选择性吸收,实现亮态与暗态的切换,相较现有pdlc、电致变色智能玻璃,在黑态纯度、响应时间等光学性能上有大幅提升。但现有染料液晶调光玻璃只能实现黑态、亮态及灰阶状态的调节,并且只能进行整面调光。调光玻璃应用于火车等交通领域时,经常有同一块窗户对应不同的乘客,或者乘客对玻璃上下部分透光的需求不同,但目前调光玻璃无法满足这些应用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调光玻璃。

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调光玻璃,包括至少一个液晶盒,所述液晶盒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以及夹设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

其中,

所述第一基板包括第一基底,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底靠近所述液晶层的侧面上的第一电极层;

所述第二基板包括第二基底,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底靠近所述液晶层的侧面上的第二电极层;

所述至少一个液晶盒的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中的至少一者,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电极块,且每个所述电极块由单独的驱动电路控制。

优选的是,所述至少一个液晶盒包括:第一液晶盒和第二液晶盒;其中,

所述第一液晶盒的第二基板和所述第二液晶盒的第一基板叠层设置。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液晶盒的第一电极层上设置有第一取向层,第一液晶盒的第二电极层上设置有第二取向层;其中,第一取向层和第二取向层的预倾角相同;

所述第二液晶盒的第一电极层上设置有第三取向层,第一液晶盒的第二电极层上设置有第四取向层;其中,第三取向层和第四取向层的预倾角相同,且与所述第一取向层和所述第二取向层的预倾角相差90°。

优选的是,每个所述液晶盒的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中的至少一者均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电极块;且不同所述液晶盒中的电极块的排布方式相同。

优选的是,所述液晶盒的数量为多个,仅一个所述液晶盒中的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中的至少一者均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电极块。

优选的是,多个所述电极块呈阵列排布。

优选的是,多个所述电极块沿行方向或列方向并排设置。

优选的是,所述液晶层包括染料液晶分子。

优选的是,所述液晶层中掺杂有手性添加剂。

优选的是,任意两相邻的所述液晶盒中一者的第二基底与另一者的第一基底共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调光玻璃的第一种情况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调光玻璃的第二种情况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调光玻璃的第三种情况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调光玻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调光玻璃,该调光玻璃包括至少一个液晶盒;每个液晶盒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夹设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其中,第一基板包括第一基底,以及位于第一基底靠近液晶层所在侧面上的第一电极层;第二基板包括第二基底靠近所述液晶层所在侧面上的第二电极层;在本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液晶盒中的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中的一者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电极块,且每个电极块由单独的驱动电路进行控制。

具体的,假若其中一个液晶盒中的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电极块,此时多个电极块则相当于将该液晶盒划分为多个区域,而每个电极块是通过单独的驱动电路进行控制的,这样一来,可以通过控制不同的电极块上施加不同的电压,以使各个电极块和与之相对设置的第二电极层之间产生不同的电场,从而使得每个电极块所对应的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的偏转角度不同,进而使得液晶盒对应每个电极块的区域的透过率不同,也即使得调光玻璃不同区域的透过率是不同的。同理,液晶盒中的第二电极层包括多个电极块,此时可以通过控制不同的电极块上施加不同的电压,以使各个电极块和与之相对设置的第一电极层之间产生不同的电场,以实现调光玻璃不同区域的透过率不同。当然,每个液晶盒中的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均可以包括多个电极块,此时应当注意的是,第一电极层中的电极块与第二电极层之间的电极块至少部分重叠,此时按照上述方法,也可以实现调光玻璃不同区域的透过率不同。

当然,在本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多个液晶盒中的每个的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中的至少一者包括多个电极块,且每个电极块通过不同的驱动电路进行控制,此时,对于每个液晶盒而言其不同区域的透过率均是不同,通过多个液晶盒的配合,可以实现调光玻璃的不同区域的透过率更精准的控制。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液晶层具体可以包括染料液晶,也即在液晶分子中掺杂二向色性染料分子。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的液晶层中可以掺杂手性添加剂,此时可以降低调光玻璃的暗态透过率,以及增加对比度。

实施例2:

结合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调光玻璃,其包括多个叠置的液晶盒;其中,每个液晶盒均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夹设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其中,第一基板包括第一基底,以及位于第一基底靠近液晶层所在侧面上的第一电极层;第二基板包括第二基底靠近所述液晶层所在侧面上的第二电极层。其中,每个液晶盒中的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中的至少一者包括多个电极块,且每个电极块通过单独的驱动电路进行控制。

以下为了更清楚本实施例中的调光玻璃,以调光玻璃包括两个液晶盒,分别为第一液晶盒和第二液晶盒;且第一液晶盒中的第二电极层包括多个电极块,第二液晶盒中的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电极块为例进行说明。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种情况,一种简单分区的调光玻璃,如图1所示,调光玻璃中的第一液晶盒的第一基板10包括:第一基底11,设置在第一基底上的第一电极层12;第二基板20包括与第一基底11相对设置的第二基底21,设置在第二基底21上的第二电极层22;位于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之间的液晶层30;其中,第一液晶盒上的第一电极层12为板状电极,第二电极层22包括多个呈沿行方向并排设置的多个电极块,具体可以如图1中所示第二电极层22包括左右排布的两个电极块;相应的,第二液晶盒的第一基板40包括第一基底41,设置在第一基底41上的第一电极层42;第二基板50包括与第一基底相对设置的第二基底51,设置在第二基底51上的第二电极层52;在第一基底40和第二基板50之间设置有液晶层60;其中,第二液晶盒的第一电极层41包括多个呈沿行方向并排设置的多个电极块,具体可以如图1中所示,第二液晶盒的第一电极层42包括左右排布的两个电极块;第二电极层52为板状电极。其中,第一液晶盒中的两个电极块和第二液晶盒中的两个电极块为一一对应,每个电极块通过单独的驱动电路控制;第一液晶盒的第二基底21和第二液晶盒的第一基底41之间通过粘结层70连接在一起。若将该种调光玻璃应用至车窗中,此时,对应调光玻璃左侧的乘客可以通过调整位于左侧电极块上的电压,以调整调光玻璃左侧区域的透过率,以满足左侧乘客的需求;相应的,对应调光玻璃右侧的乘客可以通过调整位于右侧电极块上的电压,以调整调光玻璃右侧区域的透过率,以满足右侧乘客的需求。

当然,第一液晶盒上的第二电极层22中的电极块,也可以不与第二液晶盒上的第一电极层41中的电极块一一对应设置,根据调光玻璃的应用场景,也可以对第一液晶盒上的第二电极层22中的电极块,与第二液晶盒上的第一电极41层中的电极块的对应关系进行调整。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第二种情况,一种单个百叶窗结构的调光玻璃,如图2所示,调光玻璃中的第一液晶盒的第一基板10包括:第一基底11,设置在第一基底上的第一电极层12;第二基板20包括与第一基底11相对设置的第二基底21,设置在第二基底21上的第二电极层22;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之间设置有液晶层30;其中,第一液晶盒上的第一电极层12为板状电极,第二电极层22包括多个呈沿列方向并排设置的多个电极块,具体可以如图2中所示第二电极层22包括上下排布的多个电极块;相应的,第二液晶盒的第一基板40包括第一基底41,设置在第一基底41上的第一电极层42;第二基板50包括与第一基底相对设置的第二基底51,设置在第二基底51上的第二电极层52;第一基板40和第二基板50之间设置有液晶层60;其中,第二液晶盒的第一电极层42包括多个呈沿列方向并排设置的多个电极块,具体可以如图2中所示第二液晶盒的第一电极层42包括上下排布的多个电极块;第二电极层为板状电极。其中,第一液晶盒中的两个电极块和第二液晶盒中的两个电极块为一一对应,每个电极块通过单独的驱动电路控制;第一液晶盒的第二基底21和第二液晶盒的第一基底41之间通过粘结层70连接在一起。这样一来,可以通过各驱动电路给与其对应的电极块施加相应的电压信号,以实现调光玻璃对应不同的电极块的位置的透过率是不同的,也即调光玻璃沿其上下方向的各个区域的透过率不同,也即类似于百叶窗的效果。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液晶盒对应每个电极块的各个区域的灰阶是可以调的,也即透过率可调的,相应的第二液晶盒对应每个电极块的各个区域的灰阶也是可调的,也即透过率也是可调的。

当然,第一液晶盒上的第二电极层中的电极块,也可以不与第二液晶盒上的第一电极层中的电极块一一对应设置,根据调光玻璃的应用场景,也可以对第一液晶盒上的第二电极层中的电极块,与第二液晶盒上的第一电极层中的电极块的对应关系进行调整。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第三种情况,一种多个百叶窗结构的调光玻璃,调光玻璃中的第一液晶盒的第一基板10包括:第一基底11,设置在第一基底上的第一电极层12;第二基板20包括与第一基底11相对设置的第二基底21,设置在第二基底21上的第二电极层22;设置在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之间的液晶层30;其中,第一液晶盒上的第一电极层12为板状电极,第二电极层22包括多个呈阵列排布的多个电极块,具体可以如图3中所示,第二电极层22包括呈阵列排布的多个电极块;相应的,第二液晶盒的第一基,40包括第一基底41,设置在第一基底41上的第一电极层42;第二基板50包括与第一基底41相对设置的第二基底51,设置在第二基底51上的第二电极层52;设置在第一基板40和第二基板50之间的液晶层60;其中,第二液晶盒的第一电极层42包括多个呈阵列排布的多个电极块,具体可以如图3中所示第二液晶盒的第一电极层42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电极块;第二电极层为板状电极。其中,第一液晶盒中的两个电极块和第二液晶盒中的两个电极块为一一对应,每个电极块通过单独的驱动电路控制;第一液晶盒的第二基底21和第二液晶盒的第一基底41之间通过粘结层70连接在一起。这样一来,可以通过各驱动电路给与其对应的电极块施加相应的电压信号,以控制位于同一列的各个电极块上的电压不同,以使调光玻璃对应一列的不同电极块的位置的透过率不同,也即调光玻璃对应一列电极块的区域类似一个百叶窗,对应多列电极块的区域则类似多个百叶窗;在实际应用中,调光玻璃的每个百叶窗区域的透过率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液晶盒对应每个电极块的各个区域的灰阶是可以调的,也即透过率可调的,相应的第二液晶盒对应每个电极块的各个区域的灰阶也是可调的,也即透过率也是可调的。

当然,第一液晶盒上的第二电极层中的电极块,也可以不与第二液晶盒上的第一电极层中的电极块一一对应设置,根据调光玻璃的应用场景,也可以对第一液晶盒上的第二电极层中的电极块,与第二液晶盒上的第一电极层中的电极块的对应关系进行调整。

在此需要说明是,以上只是给出几种具体调光玻璃的实现结构。实际上,只要有一个液晶盒的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中的一者包括多个电极块,且每个电极块通过单独的驱动电路,此时都可以实现调光玻璃不同区域不同的透过率。当然,每个液晶盒中的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均包括多个电极块,且每个电极块通过单独的驱动电路,也是可以实现调光玻璃不同区域不同的透过率。工作原理与上述原理相同,故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当然,无论上述的哪一种调光玻璃,均还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一液晶盒的第一电极层靠近液晶层侧面上的第一取向层,设置在第一液晶盒的第二电极层靠近液晶层侧面上的第二取向层;设置在第二液晶盒的第一电极层靠近液晶层侧面上的第三取向层,设置在第二液晶盒的第二电极层靠近液晶层侧面上的第四取向层;其中,第一取向层和第二取向层的预倾角相同,第三取向层和第四取向层的预倾角相同,且与第一取向层和第二取向层的预倾角相差90°。这样一来,在未施加电压时,第一液晶盒和第二液晶盒正交叠加,此时两个液晶盒中的液晶分子的吸收光的方向相互正交,根据马吕斯定律,入射光被基本全部吸收,呈现暗态。

相应的,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上述调光玻璃的制备方法,同样以调光玻璃包括两个液晶盒,分别为第一液晶盒和第二液晶盒;且第一液晶盒中的第二电极层包括多个电极块,第二液晶盒中的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电极块为例进行说明。该方法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对于第一液晶盒的制备。

1、在第一液晶盒的第一基底上形成板状的第一电极层;在第二基底上形成第二电极层;其中,第二电极层包括多个块状电极。

2、在第一液晶盒的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分别进行pi液的涂覆、摩擦(rubbing)工艺,以形成第一取向层和第二取向层。

3、在第一液晶盒的第一取向层和第二取向层中的一者上涂覆封框胶(seal胶),将液晶分子与二向色性染料分子混合,形成黑色染料液晶,滴在另一者上;之后将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相对盒,形成第一液晶盒。

对于第二液晶盒的制备。

1、在第二液晶盒的第一基底上形成第一电极层,其中,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块状电极;在第二基底上形成板状的第二电极层。

2、在第二液晶盒的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分别进行pi液的涂覆、摩擦(rubbing)工艺,以形成第三取向层和第四取向层。

3、在第二液晶盒的第三取向层和第四取向层中的一者上涂覆封框胶(seal胶),将液晶分子与二向色性染料分子混合,形成黑色染料液晶,滴在另一者上;之后将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相对盒,形成第一液晶盒。

第一液晶盒和第二液晶盒的连接。

将第一液晶盒的第二基底和第二液晶盒的第一基底通过粘结层贴合一起,以形成调光玻璃。

实施例3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调光玻璃,该调光玻璃与实施例2中的调光玻璃大致相同,区别在于,在调光玻璃中任意两相邻的液晶盒中一者的第四基底与另一者的第三基底共用。同样以调光玻璃包括两个液晶盒,分为第一液晶盒和第二液晶盒为例。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液晶盒和第二液晶盒需要三个透明基底。如图4所示,第一液晶盒中的第二基底21同时用做第二液晶盒的第一基底41。可以看出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调光玻璃较实施例2中的调光玻璃而言,省略了第二液晶盒的第一基底41和连接第一液晶盒的第二基底21和第二液晶盒的第一基底41的粘结层70,因此,可以将调光玻璃的厚度减薄,同时可以降低成本。

对于本实施例中的调光玻璃的其余结构,可以采用实施例2中相同的结构,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不再一一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