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成像的聚合物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486007发布日期:2019-12-21 03:50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用于成像的聚合物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为申请人在2015年07月08日申请的发明专利第201510397220.7号发明名称为【用于成像的聚合物薄膜及其制备方法】的分案申请。

本申请涉及动态视觉效果薄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转印的用于成像的聚合物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莫尔技术是一类引人注目的新型视觉安全技术。它利用微透镜阵列的聚焦作用将微图案高效率地放大,实现具有一定景深并呈现奇特动态效果的图案。

现有技术中带有微透镜的薄膜包括基底、微透镜以及凸起的图案层。这样的薄膜首先是含有基底从而导致厚度增加,并且图案层裸露或者需要保护层。

专利文件200480040733.2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钞票等有价证券开窗安全线的微透镜阵列安全元件。它的基本结构为:在透明基层的上表面设置周期性微透镜阵列,在透明基层的下表面设置对应的周期型微图案阵列,微图案阵列位于微透镜阵列的焦平面或其附近,微图案阵列与微透镜阵列排列大致相同,通过微透镜阵列对微图案阵列的莫尔放大作用。

该专利公开了两种制作微图案的方法:由选自喷墨、激光、凸版印刷、胶版印刷、照相凹版印刷、及凹版印刷法所组成的群组的印刷方法,在透明基层下表面设置凸出的微图案油墨;或者在透明基层下表面形成有图案的凹陷,并在凹陷中填充油墨进而形成微图案。后者具有几乎无限空间解析度的优点。因此分别在透明基层上下表面设置微透镜和凹陷型微图案具有最优的图形复杂度和解析度有利于最大化提高该安全器件的仿制难度。

然而这种安全元件目前的使用方法主要是整体嵌入纸张或者粘合于印刷品表面。烫印是目前将局部安全元件设置于产品包装的一种主流的方法。然而烫印技术要求安全元件是一层很薄且可以切断的薄膜。

当前的工业界,具有实际加工可行性的最小透明基层厚度是23um,再加上微透镜和凹陷结构的厚度,整体安全元件的厚度一般会增加到100um以上。因此如此厚的整体结构极不利于高速烫印时及时切断。此外透明基材往往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这也不利于烫印的切断要求。

为了将安全元件与主流的烫印方式相适应,必须去除该安全元件中的透明基层。专利文件200480040733.2在图13-14中公开了一种可篡改标示材料实施例。即剥离覆盖在微透镜表面的可剥离层时,微图案的放大效果会在剥离前后发生变化。值得一提的是:从图14看,为“剥离改变”膜结构,该结构包括一可剥离微透镜、第二微透镜、第一图案层以及第二图案层,可以在第二微透镜背面直接印刷第一图案层,第一图案层与第二图案层之间还设有光学间隔器244,此时第二微透镜与第一图案层之间进而排除了透明基材,但是此时的第二微透镜并不能显示第一图案层的影像(见说明书第20页第二段)。再者,该专利说明书第29~30页公开了该专利中的结构制备方法,基本包括以下步骤:s01一个或多个光学间隔器;s02微透镜以及图案层分别位于光学间隔器表面。其中光学间隔器表面设可固化树脂制备微透镜以及图案层。

所以无论是图13与图14中的结构还是说明书29~30页公开的制备方法,微透镜以及图案层的显示影像务必都要设置光学间隔器层,制备的方法为在光学间隔器表面涂布可固化树脂,以备制备微透镜与图案层;但是就是该种结构造成如此厚的整体结构极不利于高速烫印时及时切断。此外透明基材往往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这也不利于烫印的切断要求。

因此,有必要采用新的方案,制作一种更薄可切断,且同时具有微透镜和凹陷型微图案的可转印莫尔成像元件。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成像的聚合物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以实现减小薄膜的厚度以及提供可转印的成像文件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成像的聚合物薄膜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成像的聚合物薄膜,包括:

含有相背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一层聚合物,所述聚合物为热固化树脂和/或光固化树脂;

所述第一表面形成有微透镜结构;

所述第二表面形成有容纳结构,所述容纳结构为多个沟槽,所述沟槽用于填入填充物,以形成图文结构,且所述填充物的颜色与所述聚合物的颜色不同;其中,所述图文结构中填充有填充物后形成图案,所述图案至少由一个沟槽构成;

其中,所述图文结构位于微透镜结构的焦平面附近,其通过微透镜结构进行成像。

所述微透镜结构的顶部与所述容纳结构的顶部之间的距离为2~150微米。

所述图文结构嵌设在所述微透镜结构中。

所述填充物包括着色材料、染色材料、金属材料或导电材料。

在所述微透镜结构的表面上设有反射结构。

所述图案为图形、网格、文字、数字、符号、风景画和/或logo。

所述图文结构的表面设有保护结构。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成像的聚合物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

获取常温常压下呈胶体状态的uv胶;

利用压合装置对所述uv胶的两侧进行挤压,所述压合装置可以包括平行且具有预设间隔距离的第一辊和第二辊,所述第一辊的外周围上具有微透镜样式的第一模具,所述第二辊的外周围上具有预设容纳结构样式的第二模具;

同时对所述第一辊和第二辊进行加热,或者对所述第一辊或所述第二辊加热,固化形成微透镜机构和容纳结构;

在容纳结构中填入填充物,形成图文结构,所述填充物的颜色与所述uv胶的颜色不同。

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是相对竖直放置,或者所述第一辊和第二辊是相对水平放置。

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是相正对放置,或者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是相斜对放置。

由以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聚合物薄膜包括相背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形成有微透镜结构;所述第二表面形成有容纳结构,所述容纳结构用于形成通过所述微透镜结构成像的图文结构;所述微透镜结构和所述容纳结构成一体结构,但没有基材层,因而可以实现减小薄膜厚度以及可转印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未形成图文结构的聚合物薄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形成图文结构的一种聚合物薄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聚合物薄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聚合物薄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未形成图文结构的聚合物薄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形成图文结构的聚合物薄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未形成图文结构的聚合物薄膜(设有反射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形成图文结构的聚合物薄膜(设有反射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未形成图文结构的聚合物薄膜(设有反射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形成图文结构的聚合物薄膜(设有反射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聚合物薄膜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时,可以理解为该元件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两个元件被称为“成一体结构”时,可以理解为这两个元件是一体的、不可分离的。“一体成型”可以表示这两个元件不是分开制造的,而是直接通过对整体进行加工来形成的。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竖直”、“水平”、“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申请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申请的限制。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聚合物薄膜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聚合物薄膜20,其可以包括含有相背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一种聚合物。在所述第一表面上形成有微透镜结构201;在所述第二表面上形成有容纳结构202,容纳结构202用于形成通过微透镜结构201成像的图文结构203,如图2所示。

所述一种聚合物可以为单个聚合物,也可以为由多个不会发生反应的单个聚合物混合成的混合聚合物。所述聚合物的透光率可以大于70%,即所述聚合物为透明颜色或者在视觉上显示透明。所述聚合物可以为热固化树脂和/或光固化树脂,例如uv胶。微透镜结构201和容纳结构202可以分别位于由该种聚合物构成的一层聚合物层中相背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此时该聚合物层中的聚合物可以均匀分布,也可以不均匀分布。由于微透镜结构201和容纳结构202形成于同一聚合物层,因此在微透镜结构201和容纳结构202之间没有分界面,即微透镜结构201和容纳结构202成一体结构。

微透镜结构201中可以含有微透镜阵列,所述微透镜阵列可以含有一个或多个微透镜。所述多个微透镜之间可以不存在间隙,以便于减小所述聚合物薄膜的整体体积;所述多个微透镜之间也可以存在间隙(如图3所示),以便于在切割所述聚合物薄膜时可以保证所切割微透镜的完整性,从而可以保证微透镜的后续成像效果。

容纳结构202可以含有一个或多个沟槽,或者可以含有一个或多个微沟槽(即微米级别的沟槽)。所述(微)沟槽用于填入填充物,以形成图文结构203。

图文结构203中含有填充物填入后形成的图案。所述填充物可以为与所述聚合物对光存在折射率差异的材料,包括着色材料、染色材料、金属材料或导电材料等,例如油墨。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填充物的颜色可以与所述聚合物的颜色有所不同,以便于人们在观察图文结构的成像时,可以明显的分辨出图文结构中的图案。

所述图案可以是一个图案或微图案,也可以是多个相同或不同的图案或微图案(即微米级别的图案),例如图形、网格、文字、数字、符号、风景画和/或logo等易于辨别形状的图案。所述不同的(微)图案可以是(微)图案的大小不同;也可以是(微)图案的形状不同;还可以是(微)图案的构成不同,例如第一个(微)图案是公司名称,第二个(微)图案是公司logo。

容纳结构202(或图文结构203)可以与微透镜结构201匹配设置,具体的可以包括容纳结构202(或图文结构203)与微透镜结构201的所在位置相匹配,例如图文结构202中的微图案与微透镜结构201中的微透镜正对设置,以提高聚合物材料的利用率。所述容纳结构202(或图文结构203)与微透镜结构201匹配设置也可以包括微透镜结构201中的微透镜与容纳结构中的微沟槽(或图文结构203中的微图案)一一对应设置,这有利于在切割成像薄膜时,可以保证所切割成的每个成像薄膜单元中至少含有一个完整的微透镜以及微沟槽(或微图案)。

图文结构203可以位于微透镜结构201的焦平面附近,其可以通过微透镜结构201进行成像,在微透镜结构201中与图文结构203相对的一侧可以观察到图文结构203的放大图像。具体的,可以是图文结构203中的每个微图案位于微透镜结构201中对应的焦平面附近,每个微图案均可以通过对应的微透镜进行成像,在每个微透镜的另一侧可以观察到对应微图案的放大图像。所述焦平面可以表示过微透镜的焦点且垂直于微透镜阵列主光轴的平面。

微透镜结构201的顶部与容纳结构202(或图文结构203)的顶部之间的距离可以为2~150微米。在微透镜结构和图文结构之间的距离很小时,可以理解为图文结构嵌设在微透镜结构中,如图4所示。从图4可以看出图文结构503嵌设在微透镜结构501中。微透镜结构和图文结构之间的距离越小,则聚合物薄膜的厚度越薄,这不仅可以节约成本,在烫印时更易于切断。

在另一实施例中,图文结构的表面可以设有保护结构。所述保护对结构用于对图文结构进行保护,以防止图文结构中的(微)图案变形或外界对(微)图案的破坏,影响成像效果。

通过上述描述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聚合物薄膜可以为一层薄膜结构,微透镜结构和容纳结构形成于同一聚合物层(即成一体结构)中,并且没有基材层,这实现了减小聚合物薄膜厚度的目的。此外,该聚合物薄膜没有基材层,因此其机械性能很差,这使得该聚合物薄膜在烫印时可以易于切断。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聚合物薄膜厚度薄,其厚度可以达到几十微米以下,甚至可以达到几微米,而且易于切断,因此该聚合物薄膜容易转印,并且还可以减轻重量以及节约成本。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聚合物薄膜60,如图5所示。聚合物薄膜60可以包括具有第一表面的第一聚合物和具有第二表面的第二聚合物,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相背对;所述第一表面形成有微透镜结构601;所述第二表面形成有容纳结构602,其用于形成通过微透镜结构601成像的图文结构603,如图6所示。

所述第一聚合物和所述第二聚合物均可以为单一聚合物,也均可以为由多个不会发生反应的单个聚合物构成的混合聚合物。所述第一聚合物和所述第二聚合物的透光率均可以大于70%,即所述第一聚合物和所述第二聚合物为透明颜色或者在视觉上显示透明。所述第一聚合物和所述第二聚合物均可以为树脂材料,包括热固化树脂和/或光固化树脂,例如uv胶。所述第一聚合物与所述第二聚合物之间的折射率之差可以小于0.5,以保证不影响人们观察成像薄膜中图像的效果。

所述第一聚合物和所述第二聚合物之间的相邻部位形成有融合部分。所述相邻部位可以是在利用模具挤压所述第一聚合物和所述第二聚合物形成微透镜初步结构和容纳初步结构时,所述第一聚合物和所述第二聚合物之间的接触部位。所述融合部分可以是所述第一聚合物和所述第二聚合物按照预设比例融合形成的区域。所述预设比例可以是n:m,其中n和m分别为微透镜结构601和容纳结构602的相邻部位交接处第一聚合物和第二聚合物的含量,其取值均可以为0~100%,但不包括0和100%。需要说明的是,微透镜结构601中第一聚合物的含量为100%;容纳结构602中第二聚合物的含量为100%。因此,微透镜结构601和容纳结构202可以视为一体结构,在微透镜结构和容纳结构之间不会存在分界面,或者聚合物薄膜的截面上不存在明显的层与层的分界线或者所呈现的分界线为规则整齐的分界线。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了的一种聚合物薄膜60与图1中所示的聚合物薄膜20的区别在于,聚合物薄膜60由两种聚合物构成,而聚合物薄膜20由一种聚合物构成。对聚合物薄膜60的描述可以参考对上述实施例中对聚合物薄膜20的描述,在此不再赘叙。

通过上述描述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聚合物薄膜虽然包含两种聚合物,但其可以视为一层薄膜结构,微透镜结构和容纳结构虽然分别形成于第一聚合物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聚合物的第二表面,但这两聚合物之间形成有融合部分,因此微透镜结构和容纳结构可以视为一体结构。并且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聚合物薄膜也没有基材层,因此也可以实现减小聚合物薄膜厚度的目的。此外,由于没有基材层,因此该聚合物薄膜机械性能很差,这使得该聚合物薄膜在烫印时可以易于切断。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聚合物薄膜厚度薄,其厚度可以达到几十微米以下,甚至可以达到几微米,而且易于切断,因此该聚合物薄膜容易转印,并且还可以减轻重量以及节约成本。

如图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聚合物薄膜80,其可以包括含有相背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一种聚合物。在所述第一表面上形成有微透镜结构801;在微透镜结构801的表面上设有反射结构804;在所述第二表面上形成有容纳结构802,容纳结构802用于形成通过微透镜结构801成像的图文结构803,如图8所示。

所述一种聚合物可以为单个聚合物,也可以为由多个不会发生反应的单个聚合物混合成的混合聚合物。所述聚合物的透光率可以大于70%,即所述聚合物为透明颜色或者在视觉上显示透明。所述聚合物可以为热固化树脂和/或光固化树脂,例如uv胶。微透镜结构801和容纳结构802可以分别位于由该种聚合物构成的一层聚合物层中相背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此时该聚合物层中的聚合物可以均匀分布,也可以不均匀分布。由于微透镜结构801和容纳结构802形成于同一聚合物层,因此在微透镜结构801和容纳结构802之间没有分界面,即微透镜结构801和容纳结构802成一体结构。

微透镜结构801中可以含有微透镜阵列,所述微透镜阵列可以含有一个或多个微透镜。所述多个微透镜之间可以不存在间隙,以便于减小所述聚合物薄膜的整体体积;所述多个微透镜之间也可以存在间隙,以便于在切割所述聚合物薄膜时可以保证所切割微透镜的完整性,从而可以保证微透镜的后续成像效果。

容纳结构802可以含有一个或多个沟槽,或者可以含有一个或多个微沟槽(即微米级别的沟槽)。所述(微)沟槽用于填入填充物,以形成图文结构803。

图文结构803中含有填充物填入后形成的图案。所述填充物可以为与所述聚合物对光存在折射率差异的材料,包括着色材料、染色材料、金属材料或导电材料等,例如油墨。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填充物的颜色可以与所述聚合物的颜色有所不同,以便于人们在观察图文结构的成像时,可以明显的分辨出图文结构中的图案。

所述图案可以是一个图案或微图案,也可以是多个相同或不同的图案或微图案(即微米级别的图案),例如图形、网格、文字、数字、符号、风景画和/或logo等易于辨别形状的图案。所述不同的(微)图案可以是(微)图案的大小不同;也可以是(微)图案的形状不同;还可以是(微)图案的构成不同,例如第一个(微)图案是公司名称,第二个(微)图案是公司logo。

容纳结构802(或图文结构803)可以与微透镜结构801匹配设置,具体的可以包括容纳结构802(或图文结构803)与微透镜结构801的所在位置相匹配,例如图文结构803中的微图案与微透镜结构801中的微透镜正对设置,以提高聚合物材料的利用率。所述容纳结构802(或图文结构803)与微透镜结构801匹配设置也可以包括微透镜结构801中的微透镜与容纳结构中的微沟槽(或图文结构803中的微图案)一一对应设置,这有利于在切割成像薄膜时,可以保证所切割成的每个成像薄膜单元中至少含有一个完整的微透镜以及微沟槽(或微图案)。

图文结构803可以位于微透镜结构801的焦平面附近,其可以通过微透镜结构801进行成像,在反射结构804的作用下,在图文结构803所在侧可以观察到图文结构803的放大图像。具体的,可以是图文结构803中的每个微图案位于微透镜结构801中对应的焦平面附近,每个微图案均可以通过对应的微透镜进行成像,在图文结构803所在侧可以观察到对应微图案的放大图像。

微透镜结构801的顶部与容纳结构802(或图文结构803)的顶部之间的距离可以为2~150微米。在微透镜结构和图文结构之间的距离很小时,可以理解为图文结构嵌设在微透镜结构中。微透镜结构和图文结构之间的距离越小,则聚合物薄膜的厚度越薄,这不仅可以节约成本,在烫印时更易于切断。

反射结构804可以为透明材质、不透明材质或者半透明材质。反射结构804的厚度可以为0.02~5微米。

通过上述描述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聚合物薄膜可以为一层薄膜结构,微透镜结构和容纳结构形成于同一聚合物层(即成一体结构)中,并且没有基材层,这实现了减小聚合物薄膜厚度的目的。此外,该聚合物薄膜没有基材层,因此其机械性能很差,这使得该聚合物薄膜在烫印时可以易于切断。另外,在微透镜结构表面设有反射结构,这使得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聚合物薄膜的图文结构所在侧与实际应用产品相贴合,从图文结构所在侧观察图文结构的成像,这可以避免从微透镜所在侧观察图文结构的成像而因微透镜结构所在侧凹凸不平所带来的影响用户体验效果的问题,因而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体验感受。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聚合物薄膜厚度薄,其厚度可以达到几十微米以下,甚至可以达到几微米,而且易于切断,因此该聚合物薄膜容易转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聚合物薄膜100,如图9所示。聚合物薄膜100可以包括具有第一表面的第一聚合物和具有第二表面的第二聚合物,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相背对;所述第一表面形成有微透镜结构1001;在微透镜结构1001相背对容纳结构的表面上设有反射结构1004;所述第二表面形成有容纳结构1002,其用于形成通过微透镜结构1001成像的图文结构1003,如图10所示。

所述第一聚合物和所述第二聚合物均可以为单一聚合物,也均可以为由多个不会发生反应的单个聚合物构成的混合聚合物。所述第一聚合物和所述第二聚合物的透光率均可以大于70%,即所述第一聚合物和所述第二聚合物为透明颜色或者在视觉上显示透明。所述第一聚合物和所述第二聚合物均可以为树脂材料,包括热固化树脂和/或光固化树脂,例如uv胶。所述第一聚合物与所述第二聚合物之间的折射率之差可以小于0.5,以保证不影响人们观察成像薄膜中图像的效果。

所述第一聚合物和所述第二聚合物之间的相邻部位形成有融合部分。所述相邻部位可以是在利用模具挤压所述第一聚合物和所述第二聚合物形成微透镜初步结构和容纳初步结构时,所述第一聚合物和所述第二聚合物之间的接触部位。所述融合部分可以是所述第一聚合物和所述第二聚合物按照预设比例融合形成的区域。所述预设比例可以是n:m,其中n和m分别为微透镜结构601和容纳结构602的相邻部位交接处第一聚合物和第二聚合物的含量,其取值均可以为0~100%,但不包括0和100%。需要说明的是,微透镜结构1001中第一聚合物的含量为100%;容纳结构1002中第二聚合物的含量为100%。因此,微透镜结构1001和容纳结构1002可以视为一体结构,在微透镜结构和容纳结构之间不会存在分界面,或者聚合物薄膜的截面上不存在明显的层与层的分界线或者所呈现的分界线为规则整齐的分界线。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了的一种聚合物薄膜100与图7中所示的聚合物薄膜80的区别在于,聚合物薄膜100由两种聚合物构成,而聚合物薄膜80由一种聚合物构成。对聚合物薄膜100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考对上述实施例中对聚合物薄膜80的描述,在此不再赘叙。

通过上述描述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聚合物薄膜虽然包含两种聚合物,但其可以视为一层薄膜结构,微透镜结构和容纳结构虽然分别形成于第一聚合物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聚合物的第二表面,但这两聚合物之间形成有融合部分,因此微透镜结构和容纳结构可以视为一体结构。并且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聚合物薄膜也没有基材层,因此也可以实现减小聚合物薄膜厚度的目的。此外,由于没有基材层,因此该聚合物薄膜机械性能很差,这使得该聚合物薄膜在烫印时可以易于切断。另外,在微透镜结构表面设有反射结构,这使得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聚合物薄膜的图文结构所在侧与实际应用产品相贴合,从图文结构所在侧观察图文结构的成像,这可以避免从微透镜所在侧观察图文结构的成像而因微透镜结构所在侧凹凸不平所带来的影响用户体验效果的问题,因而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体验感受。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聚合物薄膜厚度薄,其厚度可以达到几十微米以下,甚至可以达到几微米,而且易于切断,因此该聚合物薄膜容易转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聚合物薄膜的制备方法,如图11所示。该方法包括:

s1:获取常温常压下呈胶体状态的聚合物。

所述聚合物可以是一种聚合物,也可以是两种聚合物。每一种聚合物均可以是单个聚合物,例如可固化树脂或uv胶等,也可以为多个彼此之间不会发生反应的聚合物的混合聚合物。

可以利用现有技术中的方法来获取所述聚合物,在此不再赘叙。

s2:使用具有微透镜样式的第一模具对所述聚合物的第一侧进行挤压,以及使用具有预设容纳结构样式的第二模具对所述聚合物的第二侧进行挤压,形成成一体结构的微透镜初步结构和容纳初步结构;其中,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相背对。

在获取所述聚合物后,使用具有微透镜样式的第一模具对所述聚合物的第一侧进行挤压,形成微透镜初步结构,以及使用具有预设容纳结构样式的第二模具对所述聚合物的第二侧进行挤压,形成容纳初步结构。所述微透镜初步结构和所述容纳初步结构在挤压的过程中形成一体结构。所述微透镜结构可以为含有一个或多个微透镜的微透镜阵列。所述容纳初步结构可以含有一个或多个微沟槽。

所述使用具有微透镜样式的第一模具对所述聚合物的第一侧进行挤压,形成微透镜初步结构,以及使用具有预设容纳结构样式的第二模具对所述聚合物的第二侧进行挤压,形成容纳初步结构可以是同时使用具有微透镜样式的第一模具和具有预设容纳结构样式的第二模具对所述聚合物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挤压,形成微透镜初步结构和容纳初步结构;也可以是首先使用具有微透镜样式的第一模具,对所述聚合物的第一侧挤压形成微透镜初步结构,然后在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内,使用具有预设容纳结构样式的第二模具,对所述聚合物的第二侧进行挤压形成容纳初步结构;还可以是首先使用具有预设容纳结构样式的第二模具,对所述聚合物的第二侧进行挤压形成容纳初步结构,然后在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内,使用具有微透镜样式的第一模具,对所述聚合物的第一侧挤压形成微透镜初步结构。所述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可以根据实际操作情况来设定。

在所述聚合物为一种聚合物时,可以利用所述第一模具和所述第二模具同时挤压所述一种聚合物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也可以是在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内挤压所述一种聚合物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形成微透镜初步结构和容纳初步结构;在所述聚合物为两种聚合物时,例如第一聚合物和第二聚合物,可以利用所述第一模具挤压所述第一聚合物的第一侧,同时或在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内,利用所述第二模具挤压第二聚合物的第二侧,在挤压的过程中所述第一聚合物和所述第二聚合物之间的相邻部位相接触形成融合部分,并形成所述微透镜初步结构和所述容纳初步结构。

s3:对所述微透镜初步结构和所述容纳初步结构进行固化,分别形成微透镜结构和容纳结构,得到所述聚合物薄膜。

在形成所述微透镜初步结构和所述容纳初步结构后,可以对所述微透镜初步结构和所述容纳初步结构进行固化,分别形成微透镜结构和容纳结构。所述对所述微透镜初步结构和所述容纳初步结构进行固化可以包括同时对所述微透镜初步结构和所述容纳初步结构进行固化;也可以是首先对所述微透镜初步结构进行固化,然后在所述微透镜初步结构未完全固化时,对所述容纳初步结构进行固化;还可以是首先对所述容纳初步结构进行固化,然后在所述容纳初步结构未完全固化时,对所述微透镜初步结构进行固化。

对所述微透镜初步结构和所述容纳初步结构进行固化可以是直接对所述微透镜初步结构和所述容纳初步结构进行热固化或光固化;也可以是通过对所述第一模具和/或所述第二模具使用照射源或热源,来实现对所述微透镜初步结构和所述容纳初步结构的固化。例如,在所述聚合物为uv胶,使用紫外光照射,将所述微透镜初步结构和所述容纳初步结构固化形成微透镜结构和容纳结构。

上述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模具与所述聚合物的粘附力大于第二模具与所述聚合物的粘附力,以便于在分离第二模具时,不至于使所述聚合物与第一模具分离,从而避免后续对在沟槽结构内填充材料产生影响。

通过上述步骤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聚合物薄膜的制备方法中微透镜结构以及容纳结构可以一次成型并且同时固化,也不需要制备基材层,从而可以降低聚合物薄膜的厚度。此外,该方法工艺简单,节约材料,降低了成本,适合产业化生产。

在另一实施例中,为了使所述聚合物薄膜可以用于成像,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s4:在所述容纳结构中填入填充物,形成图文结构,所述填充物与所述聚合物的折射率不同。

在得到所述聚合物薄膜后,可以在所述容纳结构中填入填充物,可以对填充物进行烘干或烧结等固化措施,形成图文结构。填充物可以与所述聚合物的折射率不同,其颜色也可以与所述聚合物的颜色不同,以便于观察。

在另一实施例中,为了可以在图文结构一侧观察到图案成像以便于提高用户的体验效果,所述制备方法还可以包括:

s5:在所述微透镜结构的表面设置反射结构。

在形成所述微透镜结构后,可以采用喷涂、喷墨打印、悬涂、蒸镀、磁控溅射、电镀等方法来在所述微透镜结构的表面设置反射结构。

在另一实施例中,为了使所制备的薄膜便于使用,所述制备方法还可以包括:

s6:将所述聚合物薄膜切割成预设尺寸的薄膜单元。

所述薄膜单元中可以至少含有完整的一个微透镜和一个沟槽或图案。

需要说明的是,该步骤与步骤s4之间的执行顺序并没有限制。

下面结合实际制备方法来来对上述步骤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在具体制备薄膜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压合装置对所述聚合物相背对的两侧进行挤压。所述压合装置可以包括平行且具有预设间隔距离的第一辊和第二辊;所述第一辊的外周面上具有所述第一模具,所述第二辊的外周面上具有所述第二模具。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可以是相对竖直放置,也可以是相对水平放置。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可以相正对放置,也可以相斜对放置。所述第一模具和所述第二模具可以分别套设在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上,也可以是分别刻在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上。

在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相对竖直放置时,往这两个辊之间注入所述聚合物,在重力和与辊之间摩擦力的作用下,所述聚合物竖直通过这两个辊,形成所述微透镜初步结构和所述容纳初步结构。然后,可以在形成所述微透镜初步结构和所述容纳初步结构的过程中或之后,同时对这两个辊进行加热,或者对其中的一个辊加热,固化形成微透镜结构和容纳结构。需要说明的是,这两个辊之间的预设间隔距离可以按照微透镜结构和容纳结构之间的预设厚度来进行调节,以保证在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位于不同聚合物中时,在这两聚合物在辊滚动挤压的过程中形成融合部分,这样在固化形成的微透镜结构和图文结构之间不存在分界面。

此外,所述压合装置还可以含有切割工具,在得到含有微透镜结构和容纳结构的聚合物薄膜后,对所述聚合物薄膜进行切割,以便于后续使用。

在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相对水平放置时,可以施加推力使所述聚合物水平通过这两个辊,形成微透镜初步结构和容纳初步结构,对这两个辊进行加热,使所形成的微透镜初步结构和所述容纳初步结构同固化,分别形成微透镜结构和容纳结构。这种方式的具体执行过程可以参考第一辊和第二辊竖直放置的具体执行过程,在此不再赘叙。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本申请提供了如上述实施例或流程图所述的方法操作步骤,但基于常规或者无需创造性的劳动在所述方法中可以包括更多或者更少的操作步骤。在逻辑性上不存在必要因果关系的步骤中,这些步骤的执行顺序不限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执行顺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上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上面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上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并且,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