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OCA贴合用双工位贴合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85429发布日期:2019-09-17 19:40阅读:528来源:国知局
一种LOCA贴合用双工位贴合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显示模组贴合设备,尤其涉及一种LOCA贴合用双工位贴合站。



背景技术:

目前,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集成有方便交互的显示模组,显示模组一般由LCM(液晶显示模组)和TP(触摸感应模组)贴合而成,或者是集成了触压功能的LCM直接和CG(保护玻璃)贴合。一般在7英寸以内小尺寸的LCM和TP贴合直接由OCA(固态光学胶)贴合;在7英寸以上的中大尺寸的LCM和TP或CG的贴合中,一般采用LOCA(Liquid Optical Clear Adhesive,液态光学胶,又称水胶)来进行贴合。由于OCA存在生产加工良率低、使用困难等问题,促使LOCA贴合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LOCA贴合的过程中,需要依次经过涂胶、预固化、贴合、固化几个工艺,各部分都十分重要,关系到最后的成品质量。

而其中,贴合部分用于将涂胶的工件一和工件二施压贴合,需要注意的是,涂胶的工件一可能需要从前道工序转移过来,特别是还要经过翻转动作,对贴合装备提出了一定的匹配性要求和智能化要求,为了配合自动化生产动作,现有的贴合设备功能单一,适用性差,对准精度低,贴合效果一般,且为了提高效率,保证贴合效果,需要设计一种专用的贴合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OCA贴合用双工位贴合站,针对上述问题,提高贴合动作的适配性和贴合效率,保证贴合效果。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LOCA贴合用双工位贴合站,其包括:

底板;

两个立柱,立柱固定于底板上,且其顶端设置有横架;

两个贴合模,贴合模包括上模体和下模体,上模体固连于横架上,下模体能升降地设置于上模体的正下方,上模体中设置有吸附工件一的上模芯,下模体中设置有放置并定位工件二的下模芯,当上模体和下模体合模时,工件一和工件二贴合。

其中,上模体上穿设有若干导杆,且导杆能够相对于上模体上下移动,导杆的底部固连上模芯。

其中,上模芯上设置有若干吸头,且吸头能够伸缩于上模芯的下表面。

其中,上模体的顶部设置有若干吊杆,吊杆与横架上的连接板固定。

其中,下模体的底部与若干顶缸的输出杆连接,顶缸固定于底板上。

其中,底板上还设置有若干下行程限位柱,下行程限位柱位于下模体的正下方。

其中,下模体位于立柱的一侧,立柱上设置有导向滑轨,导向滑轨上设置有导向滑块,导向滑块固定于下模体的侧面。

其中,下模芯上对应工件二设置有限位形槽。

其中,还包括CCD模块,CCD模块位于两个贴合模的同侧,其包括驱动臂及端部的摄像头,摄像头用于定位工件的位置识别点。

其中,定位完成后,驱动臂带动摄像头停置于两个贴合模之间。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LOCA贴合用双工位贴合站将两个工件先后放于上下模芯上,通过合模完成两者贴合动作,其中,上模芯上可伸缩的吸头可以方便交接工件一,且上模芯可以相对上模体动作可以根据产品尺寸适应性微调且提高贴合效果,且双工位结构配合立柱设置,布局合理,工作效率高,适用于流水线式生产设备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LOCA贴合用双工位贴合站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图1的背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LOCA贴合用双工位贴合站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是图3中A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请参阅图1至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LOCA贴合用双工位贴合站,主要以双工位示例,在此基础上,单工位或多工位的简单变形均是可预见的,其主要包括底板1、两个立柱2和两个贴合模。

立柱2固定于底板1上,且其顶端设置有横架3,形成门形结构架,两个贴合模并排设置且位于对应立柱2一侧。

贴合模包括上模体4和下模体5,上模体4的顶部设置有若干吊杆6,吊杆6与横架3上的连接板固定。

下模体5能升降地设置于上模体4的正下方,具体是下模体5的底部与若干顶缸7的输出杆连接,顶缸7固定于底板1上。底板1上还设置有若干下行程限位柱8,下行程限位柱8位于下模体5的正下方。下模体5位于立柱2的一侧,立柱2上设置有导向滑轨9,导向滑轨9上设置有导向滑块10,导向滑块10固定于下模体5的侧面。

上模体4上穿设有若干导杆11,且导杆11能够相对于上模体4上下移动,具体地,导杆11的顶部连接有预贴合气缸17,导杆11的底部固连上模芯12,通过预贴合气缸17动作驱动上模芯12与下模芯14预贴合。上模芯12上设置有若干吸头13,用于吸附工件一,且吸头13能够伸缩于上模芯12的下表面,具体地,吸头13驱动连接有交接模组18,交接模组18包括竖直电机和传动丝杆,控制吸头13升降实现物料交接,特别地,吸头13从上模体4中穿过外接真空发生器。导杆11、吸头13可具体通过气缸或电机等驱动动作。

下模体5中设置有放置并定位工件二的下模芯14,下模芯14上对应工件二设置有限位形槽,当上模体4和下模体5合模时,工件一和工件二贴合。

还包括CCD模块15,CCD模块15位于两个贴合模的同侧,其包括驱动臂及端部的摄像头16,摄像头16用于定位工件的位置识别点,特别地,定位完成后,驱动臂带动摄像头16停置于两个贴合模之间。通过CCD模块15辅助,能够有效提高定位精度及贴合效率,提高自动化程度。

补充说明,下模芯14具有自动对位功能,通过CCD模块15给出偏差值,控制下模芯14向X、Y轴移动或中心旋转,以纠正贴合位置。对此,上模芯12上驱动连接有调节模组19,调节模组19包括水平电机和传动丝杆,精确微调上模芯12的贴合行程,使其与下模芯14的贴合动作更加准确,贴合效果更好。

综上,上述的LOCA贴合用双工位贴合站将两个工件先后放于上下模芯上,通过合模完成两者贴合动作,其中,上模芯上可伸缩的吸头可以方便交接工件一,且上模芯可以相对上模体动作可以根据产品尺寸适应性微调且提高贴合效果,且双工位结构配合立柱设置,布局合理,工作效率高,适用于流水线式生产设备中。

以上实施例只是阐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事例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