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CM模组送料自动校正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62764发布日期:2020-01-21 23:07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一种LCM模组送料自动校正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送料校正结构,具体是一种lcm模组送料自动校正结构。



背景技术:

lcm即lcd显示模组、液晶模块,是指将液晶显示器件、连接件、控制与驱动等外围电路、pcb电路板、背光源、结构件等装配在一起的组件。触摸屏(touchpanel)是可以接收触头(包括手指或者胶笔头等)等输入信号的感应式液晶显示组件。目前屏幕触控的方式主要有in-cell、on-cell、ogs等,其中,in-cell是指将触摸面板功能嵌入到液晶像素中的方法;而on-cell是指将触摸屏嵌入到显示屏的彩色滤光片基板和偏光片之间的方法,即在液晶面板上配触摸传感器,相比in-cell技术难度降低不少。对于on-cell技术来说,在装配时,原液晶显示器件,也即原显示屏,在搭接了ic、fpc、cof、pcb之后,形成半成品的lcm模组,将该原显示屏记为裸cell,而这种裸cell需要在下一工序进行ccd视觉识别,为了保证流入ccd视觉识别工序的每一片裸cell都能在ccd的视野范围内,一般会采用入料校正平台对来料进行摆放角度和位置的校准,确保进入下一环节ccd视觉识别工序的裸cell的摆放角度为符合预设值。

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lcm模组送料自动校正结构.(授权公告号cn205958871u),该专利技术能够从而能够使得裸cell与pcb板同步靠位,以调整摆放角度,避免裸cell与pcb板之间的柔性fpc褶皱,利于后续搬送,但是,在进行校正时,裸cell易与pcb板发生倾斜,且倾斜后无法校正,且该结构通过两组不同方向的滚筒带动裸cell移动,在移动时会发生倾斜。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lcm模组送料自动校正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cm模组送料自动校正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lcm模组送料自动校正结构,包括工作台、传动底座、前挡板、左挡板、齿条和第一电机,所述工作台设置在传动底座上方,工作台底部设置有倾斜的齿条,齿条底部与第一传动齿轮啮合连接,第一传动齿轮与传动底座转动连接,所述传动底座内对应第一传动齿轮右前方处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转轴与第一传动齿轮固定连接,所述工作台前侧设置有前挡板,工作台左侧设置有左挡板,左挡板和前挡板相对工作台一侧均设置有第一限位开关。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动底座由上底座和下底座构成,第一电机和第一传动齿轮均设置在上底座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齿条与前挡板呈45°角设置,齿条前后两侧的下方均与支撑齿轮啮合连接,支撑齿轮与上底座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底座上方对应齿条两侧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滚轮,支撑滚轮两侧均设置有固定凸台,固定凸台底部与上底座固定连接,固定凸台与支撑滚轮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滚轮顶部与工作台相切。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底座底部固定设置有变向齿轮,变向齿轮右前方与第二传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下方与第二电机连接,第二电机固定设置在下底座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变向齿轮与下底座之间设置有平面轴承,变向齿轮底部左侧固定设置有触碰块,下底座顶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半球凸台,半球凸台底部与弹簧固定连接,弹簧下方设置有第二限位开关,所述半球凸台、弹簧和第二限位开关均插设在下底座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型号均为pl16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45度倾斜的齿条带动工作台及工件移动进行校正,可使校正时更加稳定,且结构更加简单;

2、上底座上设置有支撑齿轮和支撑滚轮,可使工作台更加平稳;

3、下底座内的传动结构可带动上底座转动,从而对pcb板进行校正,防止裸cell与pcb板倾斜。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lcm模组送料自动校正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lcm模组送料自动校正结构中径向传动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lcm模组送料自动校正结构中转动传动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lcm模组送料自动校正结构中转向传动结构的剖视图。

图中:1、工作台;2、传动底座;3、前挡板;4、左挡板;5、第一限位开关;6、齿条;7、支撑滚轮;8、固定凸台;9、第一电机;10、上底座;11、第一传动齿轮;111、支撑齿轮;12、下底座;13、变向齿轮;14、第二传动齿轮;15、平面轴承;16、触碰块;17、半球凸台;18、弹簧;19、第二限位开关;20、第二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lcm模组送料自动校正结构,包括工作台1、传动底座2、前挡板3、左挡板4、齿条6和第一电机9,所述工作台1设置在传动底座2上方,工作台1底部设置有倾斜的齿条6,齿条6底部与第一传动齿轮11啮合连接,第一传动齿轮11与传动底座2转动连接,所述传动底座2内对应第一传动齿轮11右前方处设置有第一电机9,第一电机9的转轴与第一传动齿轮11固定连接,所述工作台1前侧设置有前挡板3,工作台1左侧设置有左挡板4,左挡板4和前挡板3相对工作台1一侧均设置有第一限位开关5,齿条6与前挡板3呈45°角设置,通过齿条6带动工作台1向左前方移动,即可使工作台1上的工件与前挡板3和左挡板4贴合,从而进行校正,齿条6前后两侧的下方均与支撑齿轮111啮合连接,支撑齿轮111与上底座10转动连接,支撑齿轮111可使工作台1更加平稳。

传动底座2由上底座10和下底座12构成,第一电机9和第一传动齿轮11均设置在上底座10内,所述上底座10上方对应齿条6两侧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滚轮7,支撑滚轮7两侧均设置有固定凸台8,固定凸台8底部与上底座10固定连接,固定凸台8与支撑滚轮7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滚轮7顶部与工作台1相切,支撑滚轮7配合支撑齿轮111可进一步使工作台更加平稳,增加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所述上底座10底部固定设置有变向齿轮13,变向齿轮13右前方与第二传动齿轮14啮合连接,所述第二传动齿轮14下方与第二电机20连接,第二电机20固定设置在下底座12内,所述变向齿轮13与下底座12之间设置有平面轴承15,下底座12内的第二电机20和第二传动齿轮14可带动上底座10转动,从而对工件的右后侧进行校正。

变向齿轮13底部左侧固定设置有触碰块16,下底座12顶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半球凸台17,半球凸台17底部与弹簧18固定连接,弹簧18下方设置有第二限位开关19,所述半球凸台17、弹簧18和第二限位开关19均插设在下底座12内,第二限位开关19设置有8个并绕变向齿轮13呈环形排列,可保证上底座10每次转动时都只转动45°。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机械手将裸cell放置到工作台1上后,径向传动结构带动其进行校正,齿条6与前挡板3呈45°角设置,通过齿条6带动工作台1向左前方移动,即可使工作台1上的工件与前挡板3和左挡板4贴合,从而进行校正,齿条6前后两侧的下方均与支撑齿轮111啮合连接,支撑齿轮111与上底座10转动连接,支撑齿轮111可使工作台1更加平稳,并且上底座10上还设置有支撑滚轮7,配合支撑齿轮111可进一步使工作台更加平稳,增加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完成裸cell校正后,将工作台1移回原处,第二电机20带动上底座10转动180°,此时即可进行pcb板的校正,校正方式与裸cell校正相同,下底座12内设置有8个第二限位开关19并绕变向齿轮13呈环形均匀排列,可保证上底座10每次转动时都只转动45°。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