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镜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65385发布日期:2020-02-18 13:56阅读:593来源:国知局
光学镜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成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学镜头。



背景技术:

现如今,光学镜头已被广泛地应用在各式电子产品中,例如手机、平板等。而随着摄像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电子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光学镜头正不断地变得更加小型化。

尽管如此,很多光学镜头仍然受到镜片尺寸和镜筒壁厚的限制,无法满足光学镜头头部小型化的设计要求。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光学镜头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镜头,旨在解决传统的光学镜头的头部尺寸较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光学镜头,包括:

镜筒,具有物侧端面;

镜片组件,包括第一镜片及设置在所述第一镜片像侧的第二镜片,所述第一镜片为塑料镜片,所述第一镜片包括成像部及环绕所述成像部设置的固定部,所述成像部向物侧方向延伸并超出所述物侧端面,所述第二镜片位于所述镜筒内;以及

压环,包括相对设置的外侧面及内侧面,所述外侧面与所述镜筒连接,所述内侧面与所述固定部固定,所述压环与所述第二镜片的物侧面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侧面与所述固定部之间设有容胶槽,所述内侧面与所述固定部胶接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成像部包括第一曲面及自所述第一曲面弯折延伸的第二曲面,自物侧至像侧的方向上,所述第二曲面的母线朝远离所述光学镜头的光轴的方向倾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的像侧面包括第一水平面及自所述第一水平面向像侧方向倾斜延伸的第一斜面,所述第二镜片的物侧面包括第二水平面及自所述第二水平面向像侧方向倾斜延伸的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水平面与所述第二水平面抵接,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侧面与所述镜筒胶接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镜片组件还包括第三镜片及第一遮光片,所述第三镜片设于所述第二镜片的像侧,所述第三镜片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镜片的外径,所述第一遮光片设于所述第二镜片与所述第三镜片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镜片的像侧面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三水平面、第三斜面及第一承靠面,所述第三斜面自所述第三水平面向像侧方向倾斜延伸,所述第三镜片的物侧面包括顺次连接的第四水平面、第四斜面及第二承靠面,所述第四斜面自所述第四水平面向像侧方向倾斜延伸,所述第三水平面与所述第四水平面抵接,所述第三斜面与所述第四斜面抵接,所述第一遮光片夹持在所述第一承靠面与所述第二承靠面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镜片组件还包括第四镜片及第五镜片,在物侧至像侧的方向上,所述第三镜片、所述第四镜片及所述第五镜片依次设置且外径逐渐减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镜筒还包括自靠近像侧的端部向着所述光学镜头的光轴方向延伸的承接部,所述镜片组件中最靠近像侧的镜片承靠于所述承接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镜片为塑料镜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上述的光学镜头,第一镜片的成像部向物侧方向延伸并超出镜筒的物侧端面,也即,第一镜片的部分结构位于镜筒外部,因此,第一镜片位于镜筒外部的这部分结构的尺寸决定了整个光学镜头的头部尺寸,光学镜头的头部尺寸不再受镜筒壁厚的限制,头部尺寸得以大大减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光学镜头中镜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光学镜头中第一镜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光学镜头中第二镜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光学镜头中第三镜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的光学镜头中压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传统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及图2所示,一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能应用至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中,光学镜头包括镜筒100及镜片组件200,镜筒100作为镜片组件200主要的安装结构,可以是圆筒也可以是方筒。

镜筒100包括承接部110及侧壁120,侧壁120靠近物侧的一端敞口设置,且具有物侧端面122,物侧端面122为垂直于光学镜头的光轴10的平面。承接部110设置在侧壁120靠近像侧的一端,并自侧壁120向着光轴10的方向延伸。承接部110与侧壁120连接形成容置腔102,侧壁120靠近容置腔102的一面为多级阶梯面124,且自物侧至像侧的方向上,阶梯面124的内径逐渐增大。

镜片组件200包括自物侧至像侧的方向依次设置的多个镜片,分别为第一镜片210、第二镜片220、第三镜片230、第四镜片240及第五镜片250,也即,在本实施方式中,镜片组件200共包含5个镜片。其中,第一镜片210的外径小于第二镜片220的外径,第二镜片220的外径、第三镜片230的外径、第四镜片240的外径、第五镜片250的外径逐渐减小,因此,不难理解地是,在这多个镜片中,第一镜片210最靠近物侧,第五镜片250最靠近像侧,第二镜片220的外径是最大的。

而且,第二镜片220、第三镜片230、第四镜片240及第五镜片250均设置在容置腔102内,第五镜片250的像侧面承靠于承接部110。这几个镜片的外径与相对应的阶梯面124的内径是相适配的,从而能避免这些镜片在垂直于光轴10的方向上发生偏移。

请参考图1,第一镜片210包括成像部212及环绕成像部212设置的固定部214,成像部212向物侧方向延伸并超出物侧端面122,也即,第一镜片210的部分结构位于镜筒100外部,因此,第一镜片210位于镜筒100外部的这部分结构的尺寸a1决定了整个光学镜头的头部尺寸,光学镜头的头部尺寸不再受镜筒100壁厚的限制,头部尺寸得以大大减小。而在图7所示的传统的光学镜头中,镜片组件200a完全容置在镜筒100a内,光学镜头的头部尺寸a2等于第一镜片210a的尺寸与镜筒100a的壁厚之和。而且,对于不同型号的第一镜片210a,镜筒100a也需要适应性调整大小以适配第一镜片210a,这样还会增加传统光学镜头的生产成本。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成像部212包括第一曲面2122及自第一曲面2122弯折的第二曲面2124,自物侧至像侧的方向上,第二曲面2124的母线朝远离光轴10的方向倾斜,换句话说,也就是,自物侧至像侧的方向上,第二曲面2124与光轴10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由于第一镜片210为塑料镜片,通过注塑工艺制作而成,第二曲面2124这样设计能够方便第一镜片210的拔模。

顺便说一下,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镜片220、第三镜片230、第四镜片240及第五镜片250也都是塑料镜片。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镜片210与第二镜片220坎合,具体地,请结合图3及图4,固定部214的像侧面包括第一水平面2142及自第一水平面2142向像侧方向倾斜延伸的第一斜面2144,且第一斜面2144朝靠近光轴10的方向倾斜。第二镜片220的物侧面包括第二水平面222及自第二水平面222向像侧方向倾斜延伸的第二斜面224,且第二斜面朝靠近光轴10的方向倾斜。第一水平面2142与第二水平面222抵接,第一斜面2144与第二斜面224抵接。

进一步,第二镜片220与第三镜片230也坎合,具体地,请结合图4及图5,第二镜片220的像侧面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三水平面221、第三斜面223及第一承靠面225,第三斜面223自第三水平面221向像侧方向倾斜延伸,且第三斜面223朝靠近光轴10的方向倾斜,第一承靠面225平行于第三水平面221。第三镜片230的物侧面包括顺次连接的第四水平面231、第四斜面233及第二承靠面235,第四斜面233自第四水平面231向像侧方向倾斜延伸,且第四斜面233朝靠近光轴10的方向倾斜,第二承靠面235平行于第四水平面231。第三水平面221与第四水平面231抵接,第三斜面223与第四斜面233抵接,第一承靠面225与第二承靠面235相对设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请一并结合图1,镜片组件200还包括第一遮光片260、第二遮光片270及第三遮光片280,其中,第一遮光片260设于第二镜片220与第三镜片230之间。更为具体地,第一遮光片260夹持在第一承靠面225与第二承靠面235之间。第二遮光片270设于第三镜片230与第四镜片240之间,第三遮光片280设于第四镜片240与第五镜片250之间。这些遮光片均具有阻挡杂光的作用,以避免杂光进入成像区域而影响成像品质。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遮光片260、第二遮光片270及第三遮光片280均是由黑色塑胶材料通过射出成型的方式制成的,以提高尺寸精确度,不会因制作上的误差而降低阻挡杂光的效果,或阻挡过多的有效成像光线,而影响成像品质。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这些遮光片还可以由黑色薄膜经过冲压的方式制成。

如图1及图6所示,光学镜头还包括设于容置腔102内的压环300,压环300包括相对设置的外侧面310及内侧面320,外侧面310与侧壁120靠近容置腔102的一面连接,以实现压环300与镜筒100的连接,内侧面320与固定部214连接,以实现压环300与第一镜片210的连接,从而压环300实现了将第一镜片210固定在镜筒100上的目的。并且,压环300还与第二镜片220的物侧面抵接,具体到本实施方式中,压环300与第二水平面222抵接,从而压环300又能与承接部110配合以实现将第二镜片220、第三镜片230、第四镜片240及第五镜片250固定在镜筒100上的目的。

在本实施方式中,外侧面310与镜筒100以点胶的形式实现胶接固定,同时,内侧面320与固定部214之间设有容胶槽106,通过在容胶槽106内点胶的形式实现两者的胶接固定。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压环300还可以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侧壁120连接,在此不做唯一限定。

在组装本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时,按照第五镜片250、第四镜片240、第三镜片230、第二镜片220、第一镜片210的顺序,从像侧至物侧的方向依次组装至镜筒100上,最后再通过压环300实现对镜片组件200的固定。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镜片组件200包含的镜片数目并不限于图1所示的实施例,镜片数目可以为2个、3个、4个或6个以上。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